为拒烹野生动物叫好(环保话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 03:38 人民网-市场报 | ||||
尹卫国 据7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南京百余家酒店的150位名厨,在“珍爱自然,拒烹珍稀动植物”的大型横幅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姓名,表示即日起不再烹饪野生动物。目前这项争做“绿色厨师”的活动正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兴起,已有3000多人踊跃参加,南京是签名活动的第5站,紧接着还要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组织厨师签名。 笔者为厨师们拒烹野生动物的勇气和行动叫好。如果大家都有这种自律意识和自觉行动,保护野生动物也就不再成为一个艰难的话题。 野生动物向人类传播疫情以及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通过防治非典绝大多数公众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按理说不吃野生动物应该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可实际不然,非典过后,滥吃野生动物在少数地方大有抬头之势。举一例说明,野生动物消费量居全国之最的广东省,原先准备立法禁吃野味,居然招来了那么多的反对声,最后几易其稿,通过了一个温和的法律条文:摒弃吃野生动物的习俗。这种“软棉棉”的法律能管得住那一张张贪吃野味的嘴吗? 禁吃野生动物如此之难,我认为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是讲究饮食和菜肴的色、香、味、形。所谓颜色和形态,追求的是美观、悦目,突出的是一种视觉感;所谓香,突出的是嗅觉感;所谓味,追求的则是味道鲜美,突出的是口感。在“食文化”的四大特点中,味无疑独占鳌头,是人们的首选追求。而野生动物的味道则是出奇的好,其它家禽家畜无法与之媲美,故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嗜食资源日益减少的野生动物,从老虎、蜥蜴、穿山甲,到山龟、野兔、蛇,以及各种鸟类飞禽,无所不尝,什么都敢吃。 彻底根除滥吃野味的陋习,尚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期待着每一个人从我做起,净化心灵,净化灶台。作为经营者,坚决拒绝野生动物的买卖交易;作为消费者,要坚决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每一个人都把拒食野味视作责无旁贷,都这么去做,那么野生动物就可以避免人类可能给它带来的浩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