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价格谁来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2日 10:42 南方都市报 | ||||
再说“手机暴利” 市场经济中价格谁来定? 经济时评 手机价格暴利的话题在某些媒体上继续炒作,最近的一篇所谓“再揭内幕”的报道又抛出“今年上半年312款新机上市,国内手机炒机成风”的“重磅炸弹”,还煞有介事地绘出此前因为外观设计卖出高价位而饱受非议的一款手机的“利润环节图”,作为手机暴利的佐证。在这些老调重谈中又混入了诸如“新机炒价”、“外观设计难以持久”、“无暇顾及售后服务”、“贴牌买卖风险很大”等新论点,对不明就里的老百姓来说貌似正确,实则逻辑混乱,无理狡辩,大有借用“揭内幕”哗众取宠之嫌。 价格依靠市场调节 这篇新文章从信产部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里找到了“鸡毛”当“令箭”,信产部说去年核准的新手机机型达404张,是前年的2·16倍,而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312张,于是该文认为手机厂商借新机“痛宰”消费者,依然是“手机暴利说”的论调。但不论业内行家如何评论,即使是普通消费者对这种论调也大惑不解,试问,现在的手机价格比起几年前是涨了还是降了?老百姓买手机的花费是多了还是少了?新手机多了对老百姓是福还是祸?难道还要回到以前产品寥寥无几,几万元买部笨重的“大哥大”的年代?如果说有暴利的话,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市场上手机品种越少,越有可能出现暴利”的观点吧。实际上,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结果,这种情况下行业利润只可能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 该文的第二个论点认为新手机的新意不多,并否认手机的外观设计、应用软件等实现价值的合理性,在此文看来,只有什么内置摄像头、彩屏等物理上的新东西才算得上有价值,而什么直拨IP、短信密码、工业设计等“不占据多大成本”的东西,如果卖出了大价钱,就是暴利。这种观点的潜台词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认为产品的成本就是原材料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合理毛利率就是价格,但是在市场经济看来,商品最终的价格不是生产者说多少就是多少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一开始的价格低了,自然会被炒上去,如果价格定高了,最后自然会降下来。市场经济里从来不存在什么以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定价的规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计划经济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新品越多利润越丰厚? 手机上市速度加快,导致产品在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就被匆匆推向市场,产品质量投诉日渐攀升,这确实是新机大量出现背后的隐忧,这个现象确实也和该文指出的借牌生产,贴牌组装现象有密切关系,但是这和手机暴利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恰恰相反,只有那些利润微薄的手机厂商,才会降低质量控制,减少售后服务的投入,如果手机的利润较好,厂商愿意也有能力在质量、售后方面保持高质量。如此明显的市场逻辑,只要该文作者对产业有稍微深入一点的理解,就不会得出如此的常识性错误。 手机行业近年来一直笼罩在“暴利说”之中,但实际上行业人士并不认同这种想像,国际上手机产业现在已经不被看好,国内手机类上市公司的财报也显示出行业利润率在不断下降,但是仍然有人对于指责国产手机牟取暴利乐此不彼。 熊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