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企举槌拍卖(经济观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1日 06:07 人民网-市场报 | ||||
郎楷淳 今年6月份,印度的私有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印度政府公开拍卖了在汽车制造商马鲁蒂公司(Maruti)的价值约2.15亿美元的27.5%的股份。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认购者踊跃,来自世界各地的需求大大超出了股票的数量。印度私有化部长阿伦·肖里高兴地说:“这对印度,对马鲁蒂,对资本市场,都是一种表决。”从1996年以来,历届印度政府都极力推动 结果,只有不到20个公司被出售,获得资金仅25亿美元。但政府在马鲁蒂公司的股份的成功出售,使怀疑的论调平息下来,说明私有化是有希望的。另外,这也增加了印度的执政党BJP在明年的大选中保持权力的机会。 仅仅是开始 马鲁蒂私有化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内散户投资者的“回归”和BJP的核心选民———印度中产阶级的参与。4%的银行存款利率和有风险的股市,使这些投资者的储蓄缺少避难所。但他们发现,经营管理不错的国有企业,如马鲁蒂公司是一个回报丰厚的可靠投资场所———几乎像投资政府证券一样保险。印度的主要评级机构克里西尔公司(Crisil)的首席经济学家苏比·戈卡恩说:“政府的私有化不再是被动的,是把良好的资产交到私人手中的积极行动。” 实际上,印度公众希望有更多的私有化拍卖。印度政府放弃在马鲁蒂公司的多数股份,也为在今年晚些时候出售另外3个国有企业铺平了道路。这3个企业是炼铝商纳尔科公司(Nalco)、石油炼制与销售商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据预测,这三个单位可卖20多亿美元。印度政府很快将决定明年更多的私有化安排。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国有企业都会主动地宣布自己的私有化方案。7月初,当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电信企业巴拉特桑查公司(BharatSanchar),宣布它将实行私有化时,许多投资者都感到吃惊。 孟买的银行家说,投资者对经营稳定的私人公司特别感兴趣。并且,那些在几年时间内经过调整,转为赢利的国有企业,对投资者也很有吸引力。因此,这一类企业,如延期上市的价值10亿美元的软件服务业巨头塔塔咨询服务公司,预期也会像马鲁蒂那样出售。 马鲁蒂公司的出售,也对恢复外国投资者在印度的积极性起了促进作用。在过去5年里,外国投资者对印度迅速增长的软件产业的投资表现犹豫。主要应归咎于印度的改革进展缓慢和政局混乱。然而,这次马鲁蒂发行的2.15亿美元股票,首次有1/3为外国投资者购买。这反映了公司管理的透明度增加和管理方法的改善使外国投资者信心的增强。 去年,马鲁蒂向已经拥有50%股份的铃木公司出售了4%的股份,使其成为多数股份持有者。随后又出售了政府的27.5%的股份。最近的这次出售(政府手中还有约18%的股份),表明国内人士对外国人控制印度资产的疑惑是不必要的。马鲁蒂被认为是印度王冠上的宝石,然而它现在由一家跨国公司拥有多数股份的事实,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真正的考验 外国投资者希望购买更多的印度国有企业。从6月1日以来,外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印度公司的股票价值7.26亿美元。在2003年的前5个月,印度的外国投资超过6.71亿美元。这与过去几周全球股市的复苏有关。现在,一些经纪人,如总部设在孟买,为印度政府出售马鲁蒂股票提供咨询的科塔克证券公司(Kotak)说,有大量的外国投资者打听在印度的投资机会。 孟买的莱雷斯信用公司(CreditLyonnaisSecurities)的调查负责人尼姆·库马说:“马鲁蒂的私有化是印度经济走向繁荣的反映。”他指出,许多因素的结合———低通胀、低利率、高外汇储备、公司赢利的改善、高红利分配,加上风调雨顺,使印度公司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增。 当然,某些怀疑仍然存在。在新德里的首席数据公司(PrimeDatabase)负责金融分析的普里思维·哈迪亚说,关键的考验将是看马鲁蒂上市之后有无持久力。他指出,公司的销售不会因为私有化而增加。最重要的是如何搞好经营管理。 盯住出口 由于印度政府与铃木在控制马鲁蒂的问题上发生争吵,马鲁蒂有几年未能赚到钱。但在去年,马鲁蒂重新赢利,并且恢复了失去的市场份额。它占有了印度小汽车市场的54%和小型小汽车市场的80%———印度汽车销售额的绝大部分。它还向欧洲出口小汽车。6月10日,访问印度的铃木公司总裁铃木修,在孟买股票交易所摇铃宣布马鲁蒂公司的股票上市。他说,印度将是铃木在亚洲的研发中心,也是铃木的小汽车出口基地。 乐观的因素暂且不说,马鲁蒂的上市给了印度一个向世界表白的机会———它对推进私有化是认真的。在明年的大选中,政治家可能会发现他们由于提倡私有化而得到很大一部分选民的支持。印政府可能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推进另外几个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分析家认为,更多的公司掌握在公众手中,政府推进私有化的进程可能会更加顺利。 (资料来源美国《商业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