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赎回潮愈演愈烈 种种营销弊端是主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1日 01:35 京华时报 | ||||
一场由于开放式基金自身发行中种种弊端所导致的开放式基金赎回潮正愈演愈烈。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仅今年二季度,25只开放式基金就被净赎回91.88亿元,其中股票投资方向的基金被赎回84.32亿份,债券投资方向的基金被赎回7.56亿份。截至6月底,25只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较首发时已累计被净赎回216.64亿元。 合资开放式基金也遭抛售 值得注意的是,有合资基金背景的开放式基金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投资者的特别宠爱,相反,有的却成了投资者大肆抛售的对象。如今年3月才由湘财证券与荷兰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湘财合丰系列基金虽然抢先成了内地市场首只伞形结构基金,但投资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在二季度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榜上,湘财合丰又抢了个头彩,不过,这次却是名列被赎回榜的榜首。在湘财合丰的三只子基金里,两只子基金湘财合丰成长和湘财合丰稳定的赎回比例分别高达43.95和37.36,居被赎回基金排行榜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基金规模分别从成立时的10.22亿元和9.81亿元大幅下降至第二季度的5.73亿元和6.15亿元。至于另一只子基金湘财合丰周期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其赎回比例也有15.21,基金规模从期初的6.27亿元回落至第二季度的5.32亿元。 营销弊端是主因 对于开放式基金这种愈演愈烈的赎回风潮,有基金专业人士尖锐地指出,这主要是开放式基金营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所致。目前,开放式基金营销中,基金销售是银行说了算的,因此,基金公司只能过多地依赖于托管银行的销售能力。 问题在于,目前具有国内基金托管行业务资格的仅有7家银行,托管银行与拟发行及已发行基金数的悬殊差异,导致了基金销售无法体现出个性化特点。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基金发行普遍依赖于托管行的情况下,银行不做发行后申购这一点更是开放式基金遭遇赎回潮的致命点。据了解,在目前状况下,基金一旦发起成立,银行就不再代销这只基金,只办理赎回业务。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在该储蓄网点只能赎回,而不能再进行申购。一般而言,开放式基金在发行期结束后,保守估计申购网点数量较认购网点相比会减少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渠道不减,其申购渠道却大幅缩水,在此种情况下,开放式基金遭遇巨额赎回也就不足为怪了。 炒作概念缺乏实质 基金公司在营销过程中看重的也是机构投资者。目前,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设有的直销点,实际上也主要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的,可以说,基金公司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身上。比如在发行期内,基金公司会调动所有能调动的人员,包括基金经理、基金研究人员、基金销售人员去和机构客户见面,而个人投资者往往是很难享受这样的待遇的。此外,某些基金公司在发行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于概念的炒作,如湘财合丰系列基金当初在发行过程中就推出了伞形基金这个概念。然而,事实证明,光有概念是不行的,投资者所需要的并不只是概念,还需要更多实质性的东西。 对此,有关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只有解决了开放式基金发行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才能有效扼制巨额赎回的势头。(陈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