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经理职业化的必要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31日 17:52 新浪财经 | ||||
我们要使股东安于股东地位,经理安于经理地位,让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很好结合。公司创业时,有许多特殊的问题伴生,叫“原罪”,创业者身份也不明。经过几年,创业者算是股东。然后到了下一阶段,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又出现了矛盾。如股东(老板)经理的权利欲望,经理要变成老板这样的地位,这两个人就开始打架。因为人力资本没有市场化,经理人不可能通过他的管理劳动获取他的报酬,而只是通过控制权来得到他的报酬。通过控制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老板赶走自己当老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企业在头三年是较乱的,经理人 企业的管理一定要按照程序与规则来进行,尤其是民营企业,企业制度不完善,甚至毫无制度可言,创业者靠主观意志引导企业发展,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讲主,那什么叫民主?实际上就是对否定自己的事实能够按照程序来接受。所以,创业者应该将个人对企业的影响放在程序和制度内,而不是非规范的,非制度的一种影响。 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是管理企业的科学方法。这就要求你在办企业的过程中逐渐要习惯于用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把企业放在一个规范的环境里发展。我觉得在公司内部要尽量培养“生人文化”,而不是“熟人文化”,中国的企业为什么制度不好执行,就是因为大家都是熟人在一起,制度没法执行。西方在这一点上就比较好,都是“生人心态”,都按照制度办事。法律是因为生人之间做交易才形成的,本来是没有法律的。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讲,熟人社会协调半径只有30公里,而在生人社会用法律所有的人都能协调。所以,我觉得只有在“生人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程序和法制的轨道。我们才能把自己的心态放进制度里去。一个创业者,不把自己放回到制度里,企业就永远是危险的。我是从创业者过来的,创业者的心态是对不激动人心的事不感兴趣,喜欢大起大落,而管理公司则要有家庭主妇的心态。你每天都打扫卫生,池子里都有没洗干净的碗,桌上还有没擦干净的灰,有了这样的心态你才能管理好公司。如果你每天都要激动人心,就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这就像在平衡木上翻跟头,80的时间需要找平衡,20是翻跟头,准会掉下来。所谓找平衡,就是说要保持公司的营业额呈一个稳步上升的态势,5亿、10亿、20亿这样一直做上去,这就叫找平衡。但是,如果你要进入别的行业,这就意味着你要面临翻跟头了。比如说,目前我们对全能的开发商以及传统的运作模式持一个批判的态度,提出要做独立住宅的订制服务。这一概念的提出完全进出了常规,否定了传统的东西,万通也就面临着翻跟头了。所以,一个公司要有平常心,要多找平衡。比如过去、现在、未来的平衡,公司内、外的平衡,资产和负债的平衡,新项目与旧项目的平衡等等,平衡都找好了,那么我就可以翻一下跟头。 在企业发展步入一个正常的轨道后,创业者应该将心态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包括你怎么进入这人制度,你怎么能够按照一个企业正常发展寻找平衡与突破,但不能天天都想着突破。如果你对创业者的心态了解的话,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创业者喜欢大起大落,喜欢挑战,而经理们却总是提心吊胆,总想把事情做好就行了。所以,西方有一本书叫《创业者与经理人的战争》。我觉得应该用正常的心态看待公司的发展,不能要求公司每天都在跳动,都在翻跟头。90年代初创业的,特别是从房地产起家的,现在生存下来的很少。与我一起创业了10年的伙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所以随着公司历史的延长,我们的年龄也不像当时刚刚创业那么年轻,对公司的预期也不一样了。20岁时是做梦,40岁时就更多考虑要保住现实,50岁以后就只剩回忆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从1997年开始我对公司持续、稳定增长的事就更关注一些。这也属于企业发展的正常过程。我们希望成为先驱,而不是先烈,也希望成为先贤、先哲,而不是先人。所以作为创业者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转变心态,只有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才能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去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