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家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资金达966.69亿(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30日 06:16 北京青年报 | ||||
676家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用的资金高达966.69亿元,相当于证券市场一年的筹资总额 最近一组统计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去年下半年以来,1175家上市公司中,有57.53%的上市公司(676家)存在被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的现象,被占用资金合计高达966.69亿元,超过2002年市场一年的首发新股融资额度560亿,平均每家被占用资金1.43亿元。 而从近期一批半年报业绩亏损或预计亏损的上市公司中,仍然可以看到被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占用巨额资金的现象。清欠工作如此艰难,这究竟是为什么? 上市公司成了提款机 “父欠子债”天经地义 上市公司大股东欠款,被形象地称为“父欠子债”。中国证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来的国企改制而来。不少母公司由于缺乏经营性资产、负担沉重,便理直气壮地将其控制的上市公司当做提款机,美其名曰: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的。 但对上市公司而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被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因为巨额欠款从公司的经营、财务和重组的方方面面,紧紧地拖住了上市公司的发展。 例如:ST轻骑总资产不过10个亿,大股东欠款就达28亿,直接导致其去年巨亏34亿元,创下中国股市之最;ST江纸大股东不但欠了子公司巨额款项,还上演了卖子的闹剧。 *ST兴业被大股东占用资金5.9亿元,但大股东欠款久拖不还,致使该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接连被银行和其他债权人逼债。由于不能回收被大股东占用的资金,该公司200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仍然亏损。 从近期一批半年报业绩亏损或预计亏损的上市公司中,几乎都可以看到被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占用巨额资金的现象。 父还子债日期一拖再拖 破铜烂铁掉包真金白银 对于偿还欠款大股东一般常使用拖的策略,有媒体报道,某公司大股东每月还款只有1万元,而欠款总额达6亿多。按此进度,上市公司需要5000多年才能收回欠款! 对于实在拖不了的,就用破铜烂铁调包上市公司的真金白银,这样的例子早已不胜枚举。 一些大股东拿走的是真金白银,还回来的却是一些对上市公司经营用处不大的资产,其中甚至包括不良资产,这些资产进一步加重了上市公司的负担。 据《证券时报》对10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还款情况作出的统计,比例高达82%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是以各种资产抵偿欠款,例如房产、土地使用权、商标、红利、下属公司股权等。在这种还款案中,值得重视的是抵债资产的价值公允性。 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股权结构不合理是温床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欠款问题,从来就没有让管理层少操心。证监会2001年颁布了《上市公司检查办法》,检查内容中的“三分开”及“资金管理安全性”,实质上就是直接针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不还的情况。 虽然监管部门近年来一直强调要加快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股独大、董事会独立性不够、上市公司三 分开落实不够、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不够完善等。 同时,地方政府在其中过多干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利益,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在上市公司大股东需要贷款时,常常以政府的影响力要求上市公司做担保,并以种种措施来保护母公司的利益。 因此,在大股东一言九鼎的治理结构之下,要求大股东还款的举措就如同隔靴搔痒,一点不解决问题。事隔两年,该欠的仍然欠着。 大股东欠款不是一个独立的现象,它根植于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生长于缺乏监管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因此,加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建设,建立和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观点,才有望减少和杜绝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发生,才能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曾说过:“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中国证券市场稳定的基石”。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基石被掏空的大厦还能够稳稳地站在地面上。 文/广州万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