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登场 夜市银行退市(财经观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30日 03:52 人民网-市场报 | ||||
杜德清 2002年以来,上海各家银行不但将自己网点的营业时间大多改回了以前的8小时工作制,而且周六周日也分别关门打烊了。在全国也是如此。从各个省城到市、县,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关闭365天银行、夜市银行。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夜市银行纷纷“退市”非但不奇怪,而且是银行发展、市场竞争的大势所趋。 自助服务走上前台 随着金融科技服务应用水平的提高,各家商业银行的自助服务已逐步推向了前台。在夜市银行逐渐退却的同时,一些“24小时自助服务”的牌子赫然醒目地挂在了银行的大门前,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金融自助服务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点越来越多,服务功能越来越全。在银行开展的自助服务中,能在ATM柜员机上办理存款、取款、转账、查询等银行业务;上商店购物,可在POS机上刷卡;在家里,足不出门就可以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办理支付、购物、理财、转账、查询、代理等多种集体、个人金融业务,虚拟银行的推广应用能够为客户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缩短了客户与银行的距离,银行自助服务正在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365天银行、夜市银行和传统银行相比,虽然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时间上有了进步,但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网点扩张的模式,所依靠的延长服务时间的优势基本已被电子银行所替代。特别是在非典刺激下电子银行业务量猛增之后,银行轻柜面重电子的倾向愈发明显。非典之后,上海市建行率先宣布将投入6000万元强化电子银行业务。与此同时,银行网点的功能完善化和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客户对夜市银行的需求随之急剧减少。根据几家商业银行开展夜市银行的调查,夏季1730—2100时所办理的业务量由过去每天的5%下降到1.5%;冬季1730—2000时所办理的业务量由过去每天的3.2%下降到1%以下。由此看出,在各家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服务的今天,365天银行和夜市银行被淘汰出局也就成了自然。 服务牌的内涵变了 经营观念的转变加速了夜市银行的“退市”。夜市银行的浮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各家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产物,商业银行通过延长服务来提高同业竞争力。以前商业银行的竞争侧重于打服务牌,客户在不同的银行都可以看到“笑迎八方客,满意在某行”的标语。许多夜市银行就设置在了夜市区,不光为夜市商贩办理存取款业务,还为他们兑换大小票、识别真假人民币,往往收存一大包钱,清点上“半天”,才几百元钱。光靠这种服务,很难产生效益。这和如今银行提倡服务收费、价值服务、有偿服务的取向背道而驰。 不仅如此,银行在开办夜市银行中,从前台到后台、从一线到二线,占用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再加上相应的成本支出、工资支出、加班费支出,加大了经营成本,而得到的回报却不大。有的基层行长说:“过去办夜市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打服务牌,不挣钱,也得干,让客户知道咱们的服务好,等于花钱做广告;而如今银行需要打特色服务牌、科技服务牌,单纯的优质服务、文明服务落后了,我们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调转方向搞好硬件、服务建设以吸引客户。” 安全警钟一再长鸣 运营安全的因素,也促使银行关闭夜市。目前,商业银行的运营安全是个大问题,每年发生的持枪抢劫银行的事件就达数十起,损失巨大。安全警钟一再长鸣,银行对此不敢掉以轻心。从银行网点上看,发生过多起抢劫夜市银行的案件,有些至今难以破案;从解款车辆上看,虽然有保安人员护卫,仍然不时发生抢劫夜市银行押款车辆的事件,防不胜防。种种事实说明,夜市银行的经营风险远远大于白天银行的经营风险。 尽管营业网点多一直是本土银行引以为豪的传统优势,但仅凭遍布大街小巷、白天黑夜经营的网点资源,果真能够在与来势汹汹的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占得头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本土银行网点的空间优势,在外资银行和电子金融的双重挤压下已经日渐萎缩。因此,从服务手段、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的角度,关闭365天银行、夜市银行,并进一步对网点设施及其功能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本土银行必须作出的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