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的薪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9日 14:30 《英才》 | ||
本刊记者 张小平/文 现任中房鸿都投资集团总裁的蒋冀,在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一个国营工厂。在他入党的那天,老厂长给这批新党员开了个会。他说,你们光有技术知识不行,还应该具备企业的管理知识,这对企业来讲更为重要……蒋冀记住了这句话。1990年,他在《北京日报》上看到一小条的广告,是清华大学在招干部研究生。蒋冀想着自己在单位里也闲得慌,就去考考 一切就陋从简。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完整的教材,就告诉你一些基本的参考书,最后的考试以老师的笔记为准,那回就觉得挺难的。让蒋冀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很多老师的讲课,常常是即兴发挥,比如说期货是怎么一回事,这是连书上也找不着的东西。 1991年入学那年,蒋冀已经30岁了,家里也刚有了小孩,别的同学都可以住校,但他还得每天两头跑。早上五点多钟就起来,晚上回家还要为每天留下的几千字的作业折腾到半夜。 那一届清华大学招收了三四十个左右的干部研究生,但必须是有工科的学习背景,并有在企业工作几年的经验,才有资格拿到工学硕士文凭。一年后,才又回到学校去换了个MBA的文凭。最后合格的也就是10来个人。毕业的时候,有好多企业跑去招聘。有意思的是,大家一听说MBA,根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你还必须加一句声明,就是学管理工程的硕士…… 蒋冀很幸运,一毕业就被学校推荐给了一个大陆与香港的合资企业,以港方代表的身份做了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谈到当时的薪水,蒋冀用了“惊喜”这样一个词:那时一般干部的工资不过是七八百块钱,所以合资企业给你的薪水是常常让你出乎意料的,不像现在,给多少都嫌少。 现在回想,蒋冀觉得那个老厂长的想法的确是高瞻远瞩。当然,单位为他“白白”支付了那笔“天文数字”的学费,蒋冀也没有必要再去内疚了——那家工厂早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烟消云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