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挥师进军三峡建基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5日 10:48 经济参考报 | ||||
届时重庆市万州区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柑橘深加工基地汇源集团与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手进军三峡,他们实行以共同发展、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三代”对口支援,到2010年,他们将在重庆市万州区建成亚洲最大的柑橘深加工基地。 “让100%的中国人喝100%的汇源果汁”,这道颇为引人注目的横幅,高挂在万州区天城申明坝工业区。北京汇源万州合资公司董事长李士国说,这是我们企业响应党中央、国 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2年1月,北京汇源集团与万州区政府签订协议,联合开发三峡库区10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同年5月,汇源集团投资8100万元正式控股重庆三峡果业集团,从而成为百万吨柑橘深加工项目的业主,双方联手打造亚洲最大的柑橘深加工中心。“汇源”的加入,使“三峡果业”的注册资金从原来的300万元提高到1亿元,资产总额从5000多万元提高到1.5亿元,成为中国生产柑橘浓缩汁的重点企业,集柑橘繁育、种植、鲜果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果汁生产企业。 目前正在实施的三峡库区10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总投资5亿元,首期投资1.9亿元,整个项目计划分三期建成:第一期2002年建成30万吨鲜果加工能力;第二期2005年到2007年达到50万吨;第三期2008年到2010年达到100万吨。据悉,1万吨桔片罐头生产线已于2002年12月9日正式投产,首条从美国引进的30万吨柑橘深加工榨汁生产线也于今年1月23日顺利投产,300亩优质无病毒工厂化容器育苗基地、1万亩柑橘示范果园已开始启动,17万亩改造和新建果园基地已初具规模。 对于万州,“汇源”落户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上的变化。上述项目将使三峡库区的柑橘深加工能力从原来的每年3万吨提高到20万吨,过去因供求矛盾而令果农烦恼的“卖果难”将一去不复返,还将带动30万移民和果农从事柑橘种植业,同时为果农开拓增收途径,人均增收约2000余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直接安置移民或待业人员600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4000个就业岗位。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柑橘加工设备和技术,从而改变目前国内柑橘加工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工艺的要求和难以生产出优质产品的现状。 对库区柑橘种植而言,柑橘原料基地的建设从引进柑橘优良品种和繁育无病毒苗木入手,通过良种引进、繁育,科技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形成的技术路线,采用现代柑橘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果树高接换种技术、无公害柑橘生产技术,与环境良好的建园技术、农业节水技术、西方施肥技术等,将改变目前柑橘生产规模不大、种植分散、生产水平偏低(平均亩产500公斤)、熟期集中的现状,从而达到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调整库区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目的。 长期以来,许多人的头脑中固守这样一条思维:对口支援是对库区的“救济”,这其实是对于“送钱送物”式浅层次对口支援的理解,有失偏颇。事实上,历经10年的对口支援已经由最初的以支援移民安置为重点,发展到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高端”支援,以实现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在中央扶持库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四大产业中,柑橘位列第一。汇源集团落户万州,对于重构库区经济结构、引进先进的生产要素、科学管理手段、扩大就业、带动移民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等等无疑都是有益的。而对于“汇源”本身而言,则意味着“付出总有回报”。 遍及中国市场各个角落的“汇源”,长期以来一直饱尝橙浓缩汁依赖进口的苦恼。而今,“汇源万州”的诞生将“终结”这一历史。李士国介绍说,当万州工厂生产的橙浓缩汁达到设计规模、年产橙浓缩汁1.7万吨后,就将从根本上解决汇源集团全国18家工厂的原料需要,从而实现橙浓缩汁国产化。到那时,“让100%的中国人喝100%的汇源果汁”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了。 显然,有了“汇源万州”强大的优质原料基地做后盾,汇源集团的产能、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理应有新的跨越。正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1999年5月19日在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对口支援不但扩大了库区移民安置容量,加快了库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了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使支援方开拓了新市场,发展壮大了自己。” 百万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难在如何确保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为此,199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对口支援走过的十年,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完成了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由扶贫型向开发型,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由资源开发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由库区单方受益向双方受益等五个方面的转变。 回首十年间经历的三个阶段,1992年到1998年是对口支援的初始阶段,以支援项目为纽带,以支援库区移民安置为重点,全国名优企业名牌产品在库区进行开发与合作;1999年到2000年是对口支援调整逐步完善阶段,广东、上海等省市提出了“三个结合、三个为主”等措施,为探索二期移民、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2001年至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支援格局已经形成,对口支援走上健康持续发展阶段,呈现多样性。尤其是2001年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对口支援与库区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发展库区柑橘、草食畜牧业、旅游业等特色经济相结合的战略思路,重点扶持柑橘、草食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北京汇源果汁成功落户重庆库区,就是这一时期的典范。 背景资料 199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口支援移民工作。《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第三十二条也作了有关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多种形式工,从教育、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资金、物资等方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从此,中央有关单位、国务院各部委、全国20个省市纷纷启动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工作。 1994年4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关于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意见的报告》(国办发199458号)进一步明确了对口支援方式和对口支援目标任务,主要由参与支援的广东、辽宁、江苏、吉林、福建、四川、云南、河北、浙江、江西、安徽、河南、山东等13个省,广西自治区和上海、宁波、南京、厦门、天津、沈阳等6个计划单列城市,分别确定横向重点支援库区一个县(市、区),形成以一个省(区、市)为主,各省(区、市)参加,责任明确,同心协力的支援格局。对纵向支援库区的中央部委和单位,以支援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移民安置为主要目标,制定对口支援规划,为三峡库区生产力合理布局、基础设施改善、优势资源开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移民安置创造条件。 截至2002年底,国家各部委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组织3280批团(组)27470人次开展卓有成效的对口支援工作,共实施对口支援项目1700多个,累计到位各类资金95亿元。其中,国家有关单位到位资金33亿元,各省市自治区到位资金62亿元。目前,已形成了全社会、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良好局面。作者:任鹏宇 孙玲玲作者单位:经济参考报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3-7-25星 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