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变居民 绍兴农民的新农村运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5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 ||||
城乡统筹看绍兴(下)本报记者 柏晶伟 乡村工业走出积累阶段 发达的农村工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农村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才能解放农民、减少农民,进而富裕农民,从而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业资源得到有 绍兴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00元,这两个数字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足见绍兴人的富裕程度。而绍兴的富足直接受益于工业的发展。 绍兴的工业化起步于农村乡镇企业、个私企业。由于各方条件的制约,早期工业往往选择产品比较紧缺、资金投入不多、技术要求不高、市场进入门槛较低的领域,如纺织、五金、制衣、建材等。现在走进绍兴,人们都会说出绍兴产品的“占有率”: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占世界30%以上;诸暨的小五金配件产量占全国60%以上;新昌的电磁阀占世界的85%;上虞的铜管和伞件均占国内市场30%以上。 虽然有人说绍兴工业的产业档次低、科技含量有限,除了已成规模的纺织工业外,其他门类的制造业尚欠发达。但绍兴市市长王永昌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层含义则在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地区,实现工业化的路径只能是从加工业起步,进而扩大规模,增加积累,再过渡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记者注意到,绍兴很多中小企业在做OEM,皮尔·卡丹、华伦天奴的领带就产自嵊州。但是这些企业不是小而全,很少自成体系,而是融入某一产业链中,从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在诸暨市阮市镇建培纺织公司,记者看到,这家专做贡缎出口生意的民营企业,采取“两头抓”的方式,公司提供原材料和销售单,中间生产环节交给农民,部分生产车间(主要是织机)就在农民家里。诸暨市以这种方式生产贡缎的6家企业,其贡缎出口量占全国市场的80%,可谓垄断一方。这些企业看似松散、无形,其实有合作紧密的企业组织结构,属于“小企业、专业化、大协作”那种,这种活力强、专业化程度高、地方特色浓的生产系统,大大降低了技术壁垒、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 新农村运动重造农民 走进绍兴,你会看到古城周边更像是一个个工地:规模不小的城郊改建工程正在有序进行,这就是绍兴人说的“城中村”改造。 绍兴的“城中村”改造颇似上世纪70年代韩国的“新村运动”。从1971年开始,韩国政府自下而上动员大量财力、物力和农村劳力,绿化村庄,拓宽道路,修整河岸,重建民房,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多年之后,韩国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趋于现代化,避免了城乡之间严重的矛盾冲突,同时控制住大量农民涌入城市。 绍兴改造“城中村”的初衷大致若此。绍兴计划用若干年时间,将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郊农村整体改造为城市的一部分,真正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将农民变成居民,将常年失修的破败村居进行整体搬迁改造,纳入到城市整体规划中。 绍兴在解放农民、减少农民上已经从“小城镇”观念转向“大城市”。因为小城镇是就地转移农民,无法从根本上把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由于布局分散,规模偏少,城市文明在小城镇的扩散十分有限,在绍兴就出现了“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 王永昌市长认为,在小城镇,由于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的配套服务,企业很难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绍兴提出大城市战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特色工业园区为依托,集聚人口,集聚产业,建设若干功能齐全的城市组群。“城中村”改造就是其中一个环节。 如今,占绍兴总人口80%的农民,有60%摆脱了种田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绍兴农民怀揣着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在化工厂、纺织车间、食品公司、珍珠养殖场谋到更好的赚钱机会,城郊农民搬进了粉墙黛瓦的楼房,绍兴古城原有的8.3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正在向四周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