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第七部分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2日 11:19 经济参考报

  前言

  受国家主管部门委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自1997年10月开始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至今已十二次。基于深入分析我国互联网、更深刻的揭示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状况的诸如“谁、何时、在哪里、如何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的影响”等基础性问题的目的,以第十二次和以前历次调查的数据为主要基础,完成本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和以往类似,本次分析报告撰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趋势对比、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分组、频数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分析方法。兼顾重点和全面,本次分析报告在内容上包括中国互联网络宏观概况、网民的结构特征、网民的上网途径、网民的上网行为、非网民状况、网民和非网民对互联网的看法等几个部分。

  本分析报告中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次的调查数据,和全国人口有关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等。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内。由于时间和我们水平的原因,本分析报告可能存在不足、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对其它深入分析内容感兴趣的同志可和我们联系。我们的联系方式是:

  电子邮件:cnnic-survey@cnnic.net.cn

  电 话:(010)62619750-3033内容摘要

  在“政府、企业、教育等社会信息化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和深入”、“网络游戏、短信息等成为调整后互联网产业的热点”、“四月份在我国部分省市爆发的非典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2003年上半年的中国互联网状况出现了似乎出人意外,但细思后又觉合理的变化。

  从宏观的角度看,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继续保持了增长趋势,分别达到了6800万、2572万,增长率略有下降;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都有较大的增长,分别达到了25万、47.4万;国际出口带宽总数和2002年12月相比增长了260M,达到9640M;我国大陆的IP地址数达到了32084480个。

  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男性、未婚、25岁以下、大专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含无收入)网民的比例继续在网民各特征数据中占据相对主要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60.1%、59.7%、56.2%、71.9%、84.3%,其中男性、未婚、25岁以下、大专及以下的比例和半年前相比都有所上升,但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减少;在职业方面,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是网民主体,比例分别为30.1%、15.9%,其中前者的比例和半年前相比有所上升;在行业方面,教育、制造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IT业是网民的主要分布行业,比例分别达到13.2%、11.8%、11.6%、9.6%、9.2%。

  在网民的上网途径方面,家中仍然是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比例达65.9%;网民的上网设备主要是台式计算机(比例值为97.1%),但同时采用其他上网设备的网民日趋增多;拨号上网是网民上网的主要方式,但专线、宽带等其他上网方式继续得到发展,其中宽带(ADSL、CABLEMODEM等)上网用户数达980万,上网方式进一步多元化。

  在网民的上网行为方面,网民在一天中有三个上网的峰值时间段:第一个峰值时间段为早晨9:00、10:00,网民上网比例分别为22.5%、24.6%,第二个峰值时间段为下午3:00、4:00,网民上网比例分别为31.4%、31.2%,晚上的20:00、21:00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网民上网比例分别为44.0%、43.9%,和以往的结果相比,各比例值均有增加;网民每周的上网时间分别为13.0小时和4.1天,呈增加的趋势;绝大部分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在100元以内,比例值达68.0%,但该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下降;网民平均拥有的电子邮箱帐号数和以往相比基本未变,电子邮箱总数和免费的邮箱数分别为1.5和1.3;用户每周收发的邮件数和2003年1月的统计数据相比呈减少状态,分别达到7.2和5.3,但收到的垃圾邮件数继续呈增加趋势,达8.9封/周;网民的上网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值分别为46.9%和28.6%,网民的上网目的开始多样化。

  从非网民的状况看,其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值为33.5%,其次是“觉得上网没用”,比例值为19.7%,第三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上网设备”,比例值为15.0%,第四个主要原因是“没时间上网”,比例值为14.5%,第五个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比例值为11.2%,这和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在未来是否可能上网的问题上,16.4%的非网民表现了一定的兴趣,表示一年内有可能上网,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我国网民可能的变化。

  分析网民和非网民对互联网看法的数据可以发现:比较而言,非网民对互联网有着比网民更高、更正面的评价。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

  CNNIC每半年公布一次的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IP地址数等信息,从整体上反映了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及普及程度。对CNNIC历次调查中这些基础性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上网计算机数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2572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489万台,增长率为23.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9.5%,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86倍(如图1-1所示),可见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出比较快的增长态势。

  图1-1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万台)

  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515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增加了112万台,增长率为27.8%,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7.8%,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4.9万台的105倍;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1739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增加了259万台,增长率为17.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9%,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5万台的69.6倍;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为318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增加了118万台,增长率为59%,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0%(如图1-2所示)。可见,在上网计算机总数快速增长的同时,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以及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图1-2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万台)

  但同上一次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中上网计算机总数、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增长速度减慢(如图1-3所示)。这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方式上网计算机基数的增大有一定的关系。

  图1-3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

  上网用户人数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同上一次调查相比,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半年增加了890万人,增长率为15.1%,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5%,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现在的上网用户人数已是当初的109.7倍(如图1-4所示)。可见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在短短六、七年间的增长非常之快。

  图1-4 历次调查上网用户总数(万人)

  其中专线上网用户人数为2342万人,同上一次调查相比,专线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319万人,增长率为15.8%,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8%,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15.5万的151.1倍;拨号上网用户人数为4501万人,同上一次调查相比,拨号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421万人,增长率为10.3%,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7%,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46.5万的96.8倍;ISDN上网用户人数为490万人,同上一次调查相比,ISDN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了58万人,增长率为13.4%,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5.6%;宽带上网用户人数为980万人,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宽带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了320万人,增长率为48.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0%(如图1-5所示)。可以看出,同上网用户总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拨号上网用户人数、专线上网用户人数、ISDN上网用户人数和宽带上网用户人数都呈现出非常快的增长趋势。

  图1-5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用户人数(万人)

  分析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6所示)可以看出,同半年前相比,上网用户人数的增长率有所降低。和上网计算机数的情况类似,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和上网用户基数的增大有一定关系。

  图1-6 历次调查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

  在2003年1月的统计数字中,中国5910万网民已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经过半年的时间,中国的网民又增加了890万,达到6800万,中国网民总数强劲的增长势头已为世界所瞩目,但我们仍不能忽视的是在我国将近13亿的总人口中6800万网民还仅占5.3%,在本次调查的总体(住宅电话覆盖的6岁以上的人口加上在校的大学生)中占11%,这说明尽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很大,但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发展空间仍非常大。

  CN下注册的域名数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250651个,与半年前相比增加71107个,增长率为39.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8.7%,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相比,域名总数已是当初4066个的61.6倍。从分类的角度来看,以edu.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1787个,与半年前相比增加158个,增长率为9.7%;以gov.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9328个,与半年前相比增加1532个,增长率为19.7%;而以ac.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702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1026个;以com.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120957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12839个;以net.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13957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6277个;以org.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6342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3245个;以行政区域名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3109个,与半年前相比减少1665个;与以往不同的是,2003年上半年新开放的在顶级域名CN下直接注册的二级域名数为94469个(如图1-7所示)。整体而言,CN下注册域名数有着较快的增长。

  CN下注册域名数的这种变化趋势一方面和目前互联网产业的大气侯好转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新的域名管理政策(CN顶级域名开放等)对CN域名注册服务的巨大推动作用。

  图1-7 历次调查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个)

  从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为76.4%;而东北、西南、西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同以往调查结果相比虽略有增长,但所占比例仍非常小(如图1-8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区之间的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图1-8 CN下注册域名地域分布

  4、WWW站点数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WWW站点数为473900个,半年内增加102300个,增长率为27.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6%(如图1-9所示)。WWW站点的快速增长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互联网产业在经历了一个低潮后,正稳步发展。

  从WWW站点的域名类别分布来看,同半年前相比,各类域名下的网站数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ac.cn下的网站为469个,半年增加了44个,增长率为10.4%;com.cn下的网站为341753个,半年增加50430个,增长率为17.3%;gov.cn下的网站数为7876个,半年增加1728个,增长率为28.1%;net.cn下的网站数为60408个,半年增加6252个,增长率为11.5%;org.cn下的网站数为26292个,半年增加8461个,增长率为47.5%;行政区域名下的网站数1906个,半年增加189个,增长率为11%;同.cn下注册的二级域名数获得较快增长一致,.cn下的二级域名网站数为35196个(如图1-9所示)。

  图1-9 历次调查WWW站点数(个)

  从WWW站点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同历次调查WWW站点数的地域分布一致,华北、华东、华南的WWW站点数比例仍占85%左右,东北、西南、西北WWW站点数所占的比例还是较小(如图1-10所示)。同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情况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地区之间的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图1-10 历次调查WWW站点数地域分布

  5、国际出口带宽数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9640M,与半年前相比增加260M,增长率为2.8%,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9%,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5.408M的379.4倍(如图1-11所示)。可见,虽然2002年下半年我国国际出口带宽有所减少,但目前又有所增长。

  图1-11 历次调查我国国际出口带宽(M)

  6、IP地址数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中国大陆IP地址数已达32084480个,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3082240个,增长率为10.6%。中国的IP地址资源近几年增长较快,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目前仍不能完全满足中国互联网络运营单位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网民人数的大幅增加,网络应用的逐步加强,这种IP地址与我国互联网络整体发展的不匹配现象会更加明显。因此我国各ISP应积极了解APNIC及CNNIC的IP地址分配政策,大力推进我国IP地址资源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历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从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到现在,我国互联网络在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国际出口带宽、IP地址数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增长态势。其中上网用户数和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和以往相比略有减少;CN下注册域名数、WWW站点数等方面经历低潮后又开始快速增长,但从地域分布上看,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际出口带宽经历过减少的过程后,又开始增长。所有这一切表明,我国的互联网络发展速度很快,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全合理和不尽人意的地方,相信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服务的不断多样化和实用化,中国的互联网络必将得到更快、更合理地发展。二、网民特征结构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开始接触互联网,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6800万,但是与我国的13亿人口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深入分析、了解网民的特征结构,探求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可以较好的把握住谁在使用互联网这一问题,从而更深入的理解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1、用户性别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网民占60.1%,女性网民占39.9%(如图2-1所示)。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

  图2-1 网民性别

  历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女性网民所占比例在经历了从1998年到2001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最近两年内逐渐稳定在40%左右,目前网民中男女性别之比为3:2(如图2-2所示)。我国男性网民4087万,比半年前增加了582万,增长率为16.6%;女性网民2713万,比半年前增加308万,增长率12.8%(如图2-3所示)。女性网民这半年内增长比较缓慢。

  从普及率的角度来看,男性网民占我国男性总人口的6.2%,女性网民占女性总人口的4.4%,互联网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要高于女性。

  图2-2 历次调查网民性别分布(%)

  图2-3 历次调查不同性别网民的数量(万人)

  用户婚姻状况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未婚网民占59.7%,已婚网民占40.3%(如图2-4所示)。未婚者目前仍然是我国网民的主体。未婚网民与已婚网民之比大约为3:2,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中已婚人口占据主体的情况不太一致。

  图2-4 网民婚姻状况分布

  与半年前相比,未婚网民所占比例增加了1.9%,已婚网民所占比例相应的有所减少(如图2-5所示),这与新增网民的低龄化情况有关。从绝对数看,网民中未婚者达到4060万,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18.9%;已婚者达到2740万,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9.9%(如图2-6所示)。未婚网民的增长速度在这半年间比已婚网民要快。

  图2-5 历次调查网民婚姻状况分布(%)

  图2-6 历次调查不同婚姻状况网民的数量(万人)

  3、用户年龄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9.1%,其次是25-30岁(比例为17.2%)和18岁以下(比例为17.1%)。30岁以上的网民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相应减少:31-35岁的网民占到10.3%,36-40岁的占到7.4%,41-50岁的为6%,只有2.9%的网民在50岁以上(如图2-7所示)。35岁以下的网民占83.7%,35岁以上的网民占16.3%,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

  图2-7 网民年龄分布

  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与半年前相比,35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减少了1.6%,绝对数量增加了50万,达到1108万,增长率为4.7%;35岁以下的网民达到了5692万,比半年前增加了840万人,增长率为17.3%(如图2-9、图2-10所示)。35岁以下的年轻网民在这半年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35岁以上的网民。

  图2-8 历次调查网民年龄分布(%)

  图2-9 历次调查网民年龄分布(%)

  图2-10 历次调查不同年龄网民的数量(万人)

  4、用户受教育程度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占到30.9%,其次是大专(比例为27.1%)和本科(比例为25.5%)。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网民为28.1%,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达到了71.9%(如图2-11所示)。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占据大多数。

  图2-11 网民受教育程度分布

  与以往调查结果的趋势相同,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继续增长,所占比例比半年前增加了2.3%。从绝对数上看,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加了776万,达到4889万,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18.9%;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加了114万,达到1911万,比半年前增加了6.3%(如图2-12、图2-13所示)。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继续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

  图2-12 历次调查网民受教育程度分布(%)

  图2-13 历次调查不同教育程度网民的数量(万人)

  5、用户个人月收入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无收入)的网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3%,其次是501-1000元(比例为18.3%)和1001-1500元(比例为15.9%),只有15.7%的网民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如图2-14所示)。低收入网民仍然占据主体。这种结构应该与网民中学生及年轻人较多有很大关系。

  图2-14 网民个人月收入分布(%)

  与半年前相比,无收入的网民所占比例继续增加,从16.5%增加到19.5%,而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网民比例略有增加。从绝对数量看,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的网民从4994万增加到5732万,增长率为14.8%;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网民从916万增加到1068万,增长率为16.6%(如图2-15、图2-16所示)。高收入网民的增长速度比低收入网民的增长速度略快。

  图2-15 历次调查网民个人月收入分布(%)

  图2-16 历次调查不同个人月收入网民的数量(万人)

  6、用户职业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0.1%,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15.9%,排在其后的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比例为9.1%)和办事员等协助人员(比例为9%)。农林牧渔工作人员和军人所占比例最少,分别只有不到1%(如图2-17所示)。

  图2-17 网民的职业分布(%)

  学生所占比例仍然高居榜首并且稳步增长。与半年前相比,学生在比例上又增加了2.1%,绝对数量增加了392万,增长显著(如图2-18所示)。与其它人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受时尚潮流的影响,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为学生上网搭建了良好的条件,各种网校、远程教育等的兴起也对学生上网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图2-18 历次调查学生人数(万人)及比例(%)

  目前我国的上网学生人数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在校学生总数(至2002年底,包括普通小学、初中学校、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普通高中、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在校学生共22678万)的9%,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1.6%,说明互联网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了。

  用户行业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从事教育业的人最多,占到13.2%,其次是制造业(比例为11.8%)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比例为11.6%),批发和零售业以及IT业所占比例也较多,分别达到9.6%和9.2%(如图2-19所示)。

  图2-19 网民行业分布(%)

  与半年前相比,教育业、制造业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网民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如图2-20所示)。在绝对数量上,从事教育业的网民增加了167万,增长率为39.8%,增长较快;制造业增加了85万网民,增长率为19.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加了99万网民,增长率为83.2%,增长迅速(如图2-21所示)。

  图2-20 近两次调查从事几大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

  图2-21 近两次调查从事几大行业的网民数量(万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网民仍然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仍然占据大多数;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比其它职业的人要多;教育业、制造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以及IT业成为网民相对比较集中的行业。网民在特征结构上还不够合理与平衡,互联网在我国的完全普及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三、网民上网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网民在上网地点、上网设备,以及上网方式方面均有所扩展和变化,对CNNIC调查中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网民的上网途径,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1、用户上网地点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65.9%的网民在家里上网,43%的网民在单位上网,其次是学校(比例为22.6%)、网吧、网校、网络咖啡厅(比例为18.1%),同时还有0.4%的人在公共图书馆上网,0.5%的人移动上网,地点不固定(如图3-1所示)。可以看出,家里是网民上网最主要的地点。

  图3-1 网民上网地点分布(%)

  将CNNIC最近几次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如图3-2、3-3所示)可以看出,在家里上网的网民比例继续呈稳步递增趋势;同时,和上次调查相比,在单位上网的网民比例略有增加(从42.5%增加到43%),在学校上网的网民比例也有所增加(从20.2%增加到22.6%),在网吧上网的网民比例则有所减少(从19.4%减少到18.1%),而在其他地点上网的网民比例变化不是很明显。这一方面说明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小区宽带的建设以及互联网使用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入了网络,家里相应成为网民上网最主要的地点,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民可以利用的上网场所种类在增加,上网变得更为方便。

  图3-2 历次调查网民在家中/单位上网的比例(%)

  图3-3 最近二次调查网民在学校、网吧等地上网的比例(%)

  2、用户上网设备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台式计算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97.1%,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16.6%,用户上网的主要设备是台式计算机。与半年前相比,使用台式计算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加了1.9个百分点,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增加了6.5个百分点。也有部分网民在使用计算机上网的同时使用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设备上网。

  从CNNIC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在使用计算机上网的同时,使用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设备上网的用户人数在逐渐增多,从2000年1月调查的20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80万人,不到四年增加了9倍,同半年前相比增加了27万人,增长率为17.6%,比去年同期增长39.5%(如图3-4所示)。可以看出,尽管使用计算机上网的网民占绝大多数,但使用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新的上网设备的网民正在逐渐增多,网民的上网设备日趋多样化。

  图3-4 历次调查使用其它设备上网用户人数(万人)

  3、用户上网方式

  用户的上网方式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上网的网民数和不同接入方式的上网计算机数来反映。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6800万上网用户中,使用专线方式上网的用户数为2342万人,使用拨号方式上网的用户数为4501万人,使用ISDN方式上网的用户数为490万人,使用宽带方式上网的用户数为980万人(如图3-5所示)。而在我国2572万台上网计算机中,通过专线方式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为515万台,通过拨号方式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为1739万台,通过其他方式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为318万台(如图3-6所示)。上述网民的情况及上网计算机的情况都表明拨号上网是到目前为止用户上网的主要方式。

  图3-5 不同上网方式用户数(万人)

  图3-6 不同上网方式计算机数(万台)

  从CNNIC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在上网用户数方面,专线上网用户人数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319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36万人;拨号上网用户人数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421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59万人;ISDN上网用户人数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58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5万人;宽带上网用户人数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320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80万人(如图3-7所示)。可以看出,拨号上网用户人数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快速地增长,同时专线上网用户人数、ISDN上网用户人数和宽带上网用户人数都呈现出非常快的增长趋势。

  图3-7 最近三次调查不同上网方式网民人数(万人)

  在上网计算机数方面,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112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08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259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39万台;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118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2万台(如图3-8所示)。可见,在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保持主体地位快速增长的同时,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和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也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图3-8 最近三次调查不同上网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万人)

  从CNNIC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上网用户数增长率,专线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为15.8%,同上一次调查的26%相比,增长率有所降低;拨号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为10.3%,同上一次调查的22.1%相比,增长率有所降低;ISDN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为13.4%,同上一次调查的37.1%相比,增长率有所降低;宽带上网用户人数增长率为48.5%,同上一次调查的230%相比,增长率有所降低(如图3-9所示)。比较而言,专线上网用户人数的增长率、ISDN上网用户人数的增长率、宽带上网用户人数的增长率都高于拨号上网用户人数的增长率。在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方面,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为27.8%,同上一次调查的31.3%相比,增长率有所降低;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为17.5%,同上一次调查的23.3%相比,增长率有所降低;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为59%,同上一次调查的88.7%相比,增长率有所降低(如图3-10所示)。同样,专线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和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均高于拨号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

  图3-9 最近两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用户数增长率

  图3-10 最近两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

  通过对CNNIC最新统计数据的计算可以发现,在上网计算机数中,拨号上网计算机数所占比例为67.6%,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半年减少3.5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8个百分点;而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所占比例为20.0%,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个百分点;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所占比例为12.4%,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半年增加2.8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8个百分点(如图3-11所示)。可以看出,尽管目前拨号上网计算机仍为上网计算机的主流,但拨号上网计算机所占比例却在逐渐减少,而专线上网计算机和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所占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各种方式上网计算机所占比例的差距正在减小。

  图3-11 最近三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所占比例

  通过对上网用户数和上网计算机数的绝对数量、上网用户数和上网计算数的增长率,以及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的分布比例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网民的上网方式中,拨号方式一直占主流地位,但专线、宽带等其他上网方式正逐渐被网民所接受和使用,上网方式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综上所述,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是家中,上网的首选设备是台式计算机,上网的主流方式是拨号上网;但网民可以使用的上网场所种类不断增加,新的上网设备和上网方式正在逐渐被网民所接受。可以预计,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网民的上网途径将不断扩展,人们将在多种场所、使用多种设备、采用多种方式,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

  四、网民上网行为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互联网,网民的队伍逐渐壮大,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网民的上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因此深入了解网民的上网行为,有助于相关部门、单位更好的理解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网民如何使用互联网,从而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互联网产业在我国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1、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段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一天中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波动非常大:凌晨1点至早上7点钟是网民最少上网的时间,从早上8点钟起上网的人逐渐增加,上午10点达到一天当中的第一个高峰,有24.6%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中午11、12点略有回落,从13点开始回升,到下午3点达到一天中的第二个高峰,31.4%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此后上网人数开始下降,一直到傍晚18点;从19点开始上网人数激增,到晚上20、21点的时候达到一天中的顶峰,各有44%左右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这之后上网人数又急剧减少(如图4-1所示)。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与以往调查结果类似,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仍然集中在下午和晚上。

  图4-1 网民通常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与半年前相比,在8点至24点这17个时点中上网的网民比例都有所增加,尤其是白天的9点至18点增加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增加了(如图4-2所示)。

  图4-2 近两次调查网民通常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2、用户上网时间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4.1天,13个小时。与前几次调查结果相比,网民每周上网时间明显增加。

  历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网民每周上网时间的变化很大,从最开始的每周17个小时逐渐减少至每周8-9个小时,半年前又出现上升趋势,这一次与半年前相比又增加了3.2个小时,增长显著(如图4-3所示)。与此相对应,网民每周上网天数也从半年前的3.4天上升为现在的4.1天(如图4-4所示)。网民每周上网时间的明显增加进一步表明互联网正在逐渐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更强了。同时,4月份开始的“非典”疫情可能也是促进网民上网时间增加的重要原因。

  图4-3 历次调查网民每周上网小时数(小时)

  图4-4 历次调查网民每周上网天数(天)

  用户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仅限于上网费及上网电话费,不包括使用网络服务的费用)低于50元的网民最多,达到35.5%;其次是花费在51-100元的网民,占32.5%;21.8%的网民每月花费的上网费用在101-200元;每月花费超过200元的网民则很少,只有10.2%(如图4-5所示)。总体来讲,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偏低,仍然集中在100元及以下。

  图4-5 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分布(%)

  与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可以看出,每月花费在100元及以下的网民比例继续减少,而每月花费超过100元的网民比例继续增加(如图4-6所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可能是导致网民每月花费的上网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4-6 历次调查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分布(%)

  用户拥有E-mail帐号数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人均拥有1.5个E-mail帐号,其中免费的E-mail帐号为1.3个。网民人均拥有E-mail帐号的数目与半年前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对比历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网民最开始拥有的E-mail帐号较多,达到人均4个,此后呈递减趋势,逐渐固定在人均1-2个(如图4-7所示)。从网民人均E-mail帐号的减少可以看出网民在电子邮箱的使用上越来越趋于理性,常用的1、2个邮箱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对外通信联络的需要。

  图4-7 历次调查网民拥有E-mail帐号及免费E-mail帐号平均值(个)

  5、用户每周收发电子邮件数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平均每周收到7.2封电子邮件(不包括垃圾邮件),收到垃圾邮件8.9封,每周发出电子邮件5.3封。网民每周收到的垃圾邮件数仍然超过非垃圾邮件数。与半年前相比,网民每周收到和发出的电子邮件数均略有减少,而每周收到的垃圾邮件数略有增加(如图4-8所示)。正常电子邮件数的减少可能与短信、聊天工具等其它通讯联络方式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图4-8 近几次调查网民每周收到和发出的电子邮件数(封)

  6、用户上网目的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就网民上网目的来看,获取信息位居榜首,选择这一上网目的的网民占到46.9%;其次是休闲娱乐(比例为28.6%);位居第三、四位的交友和学习分别占到7%多;选择其它上网目的的网民则要少得多(如图4-9所示)。获取信息仍然是网民选择最多的上网目的。

  图4-9 网民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近几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以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一直遥遥领先,占到网民的一半左右,但与半年前相比有所下降;休闲娱乐为继获取信息之后的第二大主要目的,并且其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以交友为上网目的的网民比例近一年内明显下降;以学习为上网目的的网民比例略有增加;选择对外通信联络作为上网目的的网民比例有所减少;选择炒股为上网目的的网民比例有所增加;选择其它上网目的的网民比例变化不大(如图4-10所示)。网民上网目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加多元化,不再只集中于某一项活动和功能。

  图4-10 近几次调查网民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日益频繁,同时也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网民的上网行为在这半年里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晚上八、九点钟仍然是网民上网的高峰期,但一天的大部分时段中网民的上网比例都比以往有明显增加;网民每周上网时间明显增加,分别达到13个小时和4.1天;与此相适应,网民每月花费的上网费用有所增加;网民人均E-mail帐号数基本未变,每周收发的正常的电子邮件数略有减少,而收到的垃圾邮件数有所增加;获取信息仍然是网民上网最主要的目的,但所占比例有所减少,而以休闲娱乐及学习为上网目的的网民比例有了明显的增加,上网目的进一步多元化。互联网的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网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使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也将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体会到互联网的魅力。

  五、非网民状况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显示,与半年前相比,我国网民从5910万增长到6800万,增长量为890万,网民占我国人口的比例从半年前的4.6%增长为5.3%,所占比例仍明显偏小。因此,对2003年年中未上网人群(我们称之为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预期上网的时间、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特征进行分析,将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国非网民状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1、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与预期上网的时间

  (1)、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表明,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有:不懂电脑/网络,33.5%的非网民选择;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19.7%的非网民选择;没有上网设备,15.0%的非网民选择;没时间上网,14.5%的非网民选择;经济原因,11.2%的非网民选择。此外,年龄太大/太小、不感兴趣、上网费用贵、当地网络不发达/上网不方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或不好影响亦是妨碍非网民上网的原因,分别有6.3%、4.6%、2.3%、1.4%和1.3%的非网民选择(如图5-1所示)。可见,不懂电脑/网络是我国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

  图5-1 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

  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在不上网的原因中,选择不懂电脑/网络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7.3%,比去年同期低7.6%;选择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高12.4%,比去年同期高13.8%,成为非网民不上网的第二大原因;选择没有上网设备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12.7%,比去年同期低9.3%;选择没时间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4.2%,比去年同期低5.2%;选择年龄太大/太小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3.7%;选择不感兴趣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2.8%,比去年同期低4.2%;选择上网费用贵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3.6%,比去年同期低4.3%;选择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0.4%,比去年同期低0.3%;选择担心网上安全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低0.2%,比去年同期低0.3%(如图5-2所示)。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有较明显的变化。

  *第十次调查中没有设置年龄太大/太小的选项

  图5-2 近三次调查中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2)、非网民预期上网的时间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表明,5.9%的非网民预期1个月内可能上网,4.0%的非网民预期1-3个月内可能上网,2.2%的非网民预期3-6个月内可能上网,4.3%的非网民预期6个月-1年内可能上网,12.7%的非网民预期一年以后才可能上网,另有40.3%的非网民根本不打算上网,30.6%的非网民不知道自己是否上网也无法预计上网的时间(如图5-3所示)。预期一年内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为16.4%。

  图5-3 非网民预期上网时间

  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预期1个月内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高4.2%,比去年同期高3.5%;预期1-3个月内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高2.0%,比去年同期高1.1%;预期3-6个月内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高1.3%,比去年同期高0.2%;预期6个月-1年内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高2.5%,比去年同期高0.6%;预期1年以后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高4.6%,比去年同期低1.2%;预期一年内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比半年前增加5.4%,比去年同期增加10.0%(如图5-4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我国网民将可能有较快的发展。

  图5-4 近三次调查中非网民预期上网时间对比

  2、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部分特征

  (1)、性别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显示,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中男性占53.2%,女性占46.8%;而网民中男性占60.1%,女性占39.9%(如图5-5所示)。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中男性占多数,且其比例低于网民中男性网民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近期内我国网民中男性网民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但男女网民的比例之差可能会有所减小。

  图5-5 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与网民性别状况对比

  (2)、年龄第十二次调查结果表明,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中,年龄低于18岁的非网民为25.6%,年龄在18-24岁的非网民为15.8%,年龄在25-30岁的非网民为12.8%,年龄在31-35岁、36-40岁、41-50岁的非网民分别为14.4%、11.5%、13.9%,年龄在51-60岁和超过60岁的非网民分别有3.7%和2.3%(如图5-6所示)。年龄低于30岁的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达到54.2%,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网民中年龄低于30岁的仍将是多数。

  图5-6 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与网民年龄状况

  (3)、婚姻状况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显示,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中已婚的比例为57.4%,未婚的比例为42.6%,我国网民中已婚的比例为40.3%,未婚的比例为59.7%(如图5-7所示)。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中多数已婚,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我国网民中已婚网民的比例可能会有所增长。

  图5-7 预期可能上网的非网民与网民婚姻状况

  综上所述,不懂电脑/网络依然是妨碍非网民上网的最主要原因,但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在分布上和以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有明显的差异;预期未来一年内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达到16.4%,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涨幅较大;在预期可能会上网的非网民中,男性、年龄低于30岁、已婚的非网民为多数。可以预计,近期内我国网民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网民中男性仍将是多数,但男女网民的比例之差可能会有所减小;年龄低于30岁的网民比例可能将有所上升,已婚网民的比例亦可能有所增长。

  六、网民、非网民对互联网的看法

  从1994年开始,互联网在我国经过9年的发展后已经颇具规模,最新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网民人数达6800万。对互联网的作用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一方认为互联网的发明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媲美,由此将产生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新经济;另一方则认为互联网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仅只是传统产业发展的助力工具。且不论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但互联网日益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以实证的方法来研究互联网的社会影响无疑是很有意义和非常必要的。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一些要求网民和非网民都回答的、表达对互联网相关看法的观点问题,期望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部分地反映互联网的社会影响,从而为我国的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更好的理解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使用互联网可以提高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使用互联网可以提高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观点,39.3%的网民非常赞成,52.8%的网民比较赞成,5.1%的网民一半赞成一半反对,2.4%的网民不太赞成,0.4%的网民很不赞成;而在非网民中,56.6%非常赞成,35.2%比较赞成,4.5%一半赞成一半反对,2.5%不太赞成,1.2%很不赞成(如图6-1所示)。总体而言,92.1%的网民赞成此观点,2.8%的网民不赞成此观点,非网民中91.8%赞成此观点,3.7%不赞成此观点,这表明我国网民和非网民中绝大部分都认为“使用互联网可以提高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的观点是正确的。相比而言,网民中非常赞成此观点的比例比非网民低17.3%,比较赞成此观点的比例比非网民高17.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非网民对互联网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作用有更高的评价。

  图6-1 对“使用互联网可以提高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观点的看法

  关于“使用互联网容易结交不好的朋友”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使用互联网容易结交不好的朋友”观点,5.2%的网民非常赞成,16.4%的网民比较赞成,11.2%的网民一半赞成一半反对,44.1%的网民不太赞成,23.1%的网民很不赞成;而在非网民中,8.0%非常赞成,16.1%比较赞成,13.3%一半赞成一半反对,34.3%不太赞成,28.3%很不赞成(如图6-2所示)。

  总体而言,21.6%的网民赞成此观点,67.2%的网民不赞成此观点,非网民中24.1%赞成此观点,62.6%不赞成此观点,这表明网民和非网民中均是多数不赞成“使用互联网容易结交不好的朋友”观点。

  图6-2 对“使用互联网容易结交不好的朋友”观点的看法

  关于“使用互联网容易暴露隐私”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使用互联网容易暴露隐私”观点,3.9%的网民非常赞成,21.8%的网民比较赞成,9.8%的网民一半赞成一半反对,48.7%的网民不太赞成,15.8%的网民很不赞成;而在非网民中,7.9%非常赞成,14.6%比较赞成,9.9%一半赞成一半反对,38.3%不太赞成,29.3%很不赞成(如图6-3所示)。

  总的来说,25.7%的网民赞成此观点,64.5%的网民不赞成此观点,非网民中22.5%赞成此观点,67.6%不赞成此观点,网民和非网民中不赞成此观点者均是多数。比较而言,网民中很不赞成此观点的比例比非网民低13.5%,而不太赞成此观点的比例比非网民高10.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网民对互联网可能暴露隐私问题存在更多的顾虑。

  图6-3 对“使用互联网容易暴露隐私”观点的看法

  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

  第十二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上,5.0%的网民完全信任,59.6%的网民比较信任,27.9%的网民半信半疑,7.3%的网民不太信任,0.2%的网民完全不信;而在非网民中,18.8%完全信任,46.7%比较信任,27.7%半信半疑,5.8%不太信任,1.0%完全不信(如图6-4所示)。总体而言,网民中选择信任互联网的比例为64.6%,选择不信任互联网的比例为7.5%,非网民中选择信任互联网的比例为65.5%,选择不信任互联网的比例为6.8%。这表明,网民和非网民中对互联网持信任的态度的均为多数。比较而言,网民中选择完全信任的比例比非网民低13.8%,选择比较信任的比例比非网民高12.9%,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非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高于网民。

  图6-4 网民和非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 文章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发布日期:2003-7-22星 级: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Palm 瘦身 移动存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男人做爱也需要前奏,适当的热吻、爱抚和触摸可令…
非常笑话
一女人向邻居告状:你儿子骂我是老母猪。邻居…
图片
铃声
·[陶晶莹] 太委屈
·[谢雨欣] 第三天
·[王 菲] 执迷不悔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推出"有声"黄页
产经行业经济风向标
国际商情尽在大买家
新浪企业邮箱—免费喽
将搜索进行到底!
糖尿病久治不愈之谜


分 类 信 息
:全国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国医治皮肤三大顽症
 痛风患者在这里康复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