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升为什么重组郑百文--股市10万个为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8日 00:18 中华工商时报 | ||||
今天是2003年7月18日,一个吉利的日子。郑百文选择这一天重新开始它的上市生涯,很快投资者再打600898的时候,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就不再是郑百文这三个字了,三联商社将正式成为这个公司的新名称。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在期盼的日子,这一天郑百文的复牌不受10%涨停板的限制。持股者希望郑百文能再现当年琼民源的走势,开盘之初一步到位,把这三年的损失全部夺回来, 当然,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三联的总裁张继升先生,辛辛苦苦三年,复牌的价位是多少对于他恐怕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2002年2月6日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太真切地表达了他的心迹。今天,是他解脱的日子。张继升为什么要重组郑百文呢? 如果2000年3月,信达公司作为郑百文最大债权人提出的破产申请法院能够受理,如果郑百文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由债权人提出破产起诉的上市公司”那么还会有张继升的拍案而起么? 张继升之所以要重组郑百文,原因之一就在于郑百文给了张继升机会,或者确切的讲郑州方面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给了张继升机会,讨价还价的机会,50%股价无偿过户的机会,法律层面上创新的机会。原因之二则在于IPO的恐惧,三联集团号称山东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八大集团,却又是八大中唯一没有上市的集团,张继升不是不能IPO,而是不愿意为IPO而东拼西凑,而花费2-3年的时间。当然,张继升想不到的是,正是因为这个市场的不规范给了他机会,又正是这个市场的规范化过程而使他备受煎熬,付出了当初他“没想到”的代价。事实上,如果说张继升重组郑百文最初纯粹是一种商业行业,是逐利动机的话,那么市场情势的一再变更就完全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最后与其说他咬牙重组是出于信用还不如说是出于无奈。 张继升重组郑百文对中国证券市场是有贡献的,这个贡献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避免了郑百文10万股民因为破产而血本无归,信达公司12个亿的不良资产无从变现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是在于由于郑百文的非正常重组引起的强烈关注导致了退市机制的启动,推进了资本市场革命化的一步,这种意义可以和猿进化为人相提并论,否则,很难令人想象沪深股市今天会有那么多的退市公司,会有那么多带星号的ST公司。 张继升是水皮的师友,水皮从中国股市政治批判的角度写了两本书,其中之一叫《猴市》,作序的就是张继升;张继升又是水皮的酒友,“每次见面必斟酌且时常至酩酊”、“由文质彬彬、字斟句酌而至海阔天空、云山雾罩”。但是,在张继升重组郑百文的事情上,水皮一直就唱反调。张继升没介入前,水皮呼吁从讲政治的角度彻底从市场上“讲”掉郑百文,张继升介入之初,水皮发表杂谈称“郑百文没有赢家”和“义愤代表了什么”,张继升深度介入之后,水皮写下了“退市令拯救张继升”、“你有权保持沉默”这样的文字,张继升完成重组之后,水皮感言“法律像块搓脚布”、“张继升不是活雷锋”、“郑百文为什么总幸运”。这些杂谈零零总总加起来一共有十七篇之多,时间跨度从1999年至今,遣词造句有些温和,有些刻薄,有些肯定,有些批判,设身处地为张继升想的少,穷追猛打追求道义的多,每每关键时刻心中也有彷徨,也有歉疚,但是最终依然运笔如飞,不吐不快,尽管没有听到张继升的责难,但是作为朋友,水皮心中也为此不安。一个是做企业的商人,一个是写东西的文人,角色不同,角度不同,义务和责任也就不同,道德和约束更不相同,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恶”谁都不喜欢,但是很多时候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郑百文该破产不破产、该退市不退市理当为“恶”,可是却由此“恶”推动了退市机制,你说张继升究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罪人还是功臣呢? 写了这么多的郑百文,该说的话早就说过,该发的牢骚已经发尽,但愿郑百文今天的复牌对我们大家都是一种解脱。 7月18日,是一个好日子。 (18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