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房市缘何难见井喷? 百姓消费观念存三误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6日 14:28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7月16日电2003年以来,为了激活京城房屋二级市场,政府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取消已购公房上市审批,取消原产权单位参与收益分配,降低补交土地出让金金额以及卖旧买新享受契税减免等。众多金融机构也大力推出了二手房购房按揭贷款及转按揭等配套金融业务。但是在政策利好、金融服务更加全面的情况下,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场仍没有出现人们预料中的大规模井喷。 市场报报道说,专业人士认为,京城房屋二级市场升温而不火爆,与百姓的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 一步到位的置业误区 京城百姓一直以来就有喜新喜大的购房心理,尤其是把置业买房当作不可将就的人生大事。因此,即便紧衣缩食也要买一套又大、又新、价格昂贵的崭新商品房,并不在意所购房屋是否已远远超过了自己目前的需求。单身贵族在购房之初就已考虑到了未来的二人世界、三口之家甚至四世同堂,虽然看似目光长远,实则浪费了现有资源。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工资收入,还是住房需求,都是呈阶段性变化的。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选购房屋才是明智之举。应建立个人房屋梯级消费观念,不断改善、提高自己的住房条件。比如在经济条件不好又是单身的情况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二手房。随着收入的增多以及家庭人数的增加,可再选择条件较好的二手房或新商品房。 不愿迁移的惰性心理 京城百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挪窝儿”,住惯了一个地方就不再考虑换房。即便是目前的房屋狭窄得远不能满足一家老小的住房需求,工作单位与住所距离太远,或者家有老人而楼层太高出入不便,也仍会因为觉得买卖房屋过程繁杂以及不愿去适应陌生新环境而一忍再忍。房产理财专家认为,随着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变,住房条件也应尽量适应目前生活所需,不多的付出带来的将是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相对淡薄的理财观念 与其它城市尤其是上海相比,京城百姓的投资理财观念相对淡薄。受上海金融、经济的氛围影响,上海人极具投资理财意识;而生活在政治文化中心的京城百姓的理财观念就比较淡薄。京城百姓常常有闲置的房屋,既不急着出租,也不考虑利用其进行出售或抵押变现。即便将房子出租,在房子的租价一再下跌、租客难寻,甚至长期空置的情况下,也不愿将其出售。其实,将此类房屋出售或抵押变现,往往会比出租得到更高的回报,而且变现后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其它方面,这样才能使“死房”变成“活钱”。(胡景晖何雨笑) 编辑:张明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