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20年浮沉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5日 13:28 《中国投资》 | ||
○特约撰稿 刘志菲 张勋 对区域经济学界的大腕级人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开忠教授来说,长三角经济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政府就开始搞长三角经济圈,但10年后还是无果而终”。 利益纷争长三角10年难成气候 时光倒流。1982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当时的长三角经济圈包括: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杭州。 1986年,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到五省一市,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据资料显示,五省一市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国土面积所占的比例超过6.6%,总人口将近全国人口的1/4,GDP比值也非常高。 杨开忠说,从1985年开始,在中央政府协调下建立的“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开始运作,当时还成立了由各省、市抽调人员组成的“上海经济区办公室”。除此之外,“还有行业联席会议”,杨补充说。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曾红极一时的长三角经济圈却突然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后来有消息说是被国家有关部门撤掉的。杨开忠教授回忆说:“长三角经济圈的第一次试验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并不是没有成绩的”,他举例说,当时的“上海经济区研究会”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当时的长三角经济圈中,经济落后集中体现在江西、安徽两省,“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太大,都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利益分配上必然产生难以协调的矛盾”,杨开忠认为,这种利益分配上突出的矛盾,正是导致长三角经济圈最终维持不下去的关键原因。 就在五省一市长三角经济圈即将面临不欢而散的时候,一个新的长三角经济圈计划正在悄悄进行。“上海市政府早在10年前,就已积极部署推动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把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纳入上海长三角城市化的规划之中。”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如是说。 1993年,上海正式提出推动长三角大都市圈发展的构想,新的长三角经济圈实行强强联手,由两省一市组成,即江苏、浙江、上海。 上海方面认为,建立新的长三角经济圈的时机已经成熟:长三角经济圈经过前10年的整合、发展,上海与长三角特别是苏南地区,基本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分工:技术和资本密集产业留在上海,劳动密集的产业则到了苏州、昆山(苏州附近)等地区。但业内对此持谨慎态度者较多,因为学者们透过利益的纷争,已经看到了并不是强强联合所能解决得了的矛盾。 水到渠成长三角初显神奇 虽然经济圈内的学者们对新的长三角经济圈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热情,但在1992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从根本上改变了长三角几大城市间日后的力量格局。这一年,贯穿江苏、上海、浙江的高速公路开工,大量外资公司在苏南设厂,苏州、无锡、昆山等苏南城镇吃到了上海的“头口水”。而另一条由北面进入上海的快速通道———苏通大桥也已进入规划期,这座大桥将贯穿长江口,把苏北的南通与上海相连,使苏北地区更快融入上海经济圈。 尽管上海市政府协作办经贸处费处长一再强调,“苏浙沪经济圈现在只是一个概念层面的东西,更多地在于理论界的探讨,实际合作还非常松散”,但圈内的城市从“概念式”的合作中就已经得到了不少好处。 以苏州为例,苏州接轨上海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流”,吸引外资总额累计超过浙江全省,是省会城市杭州的6倍。 而更具说服力的一个事实是:1997年,浙江修通了嘉兴到上海的高速公路。很快,嘉兴就一跃成为长三角15座城市中GDP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谁能更好地接轨上海,谁就能率先迅速崛起。”这一点已经成为上海周边城市的共识,而浙江、江苏两省高层亲自挂帅的频频出访就是最好的佐证。 2003年3月下旬,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领队的浙江省党政代表团闪电一般出访上海、江苏,并与上海、江苏分别签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协议》和《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协议》。浙江还提出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产业分工等7个方面加强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设想。江苏的表现也并不落后。习近平出访上海的余热还没有散去,3月30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也带领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访问了上海。 据了解,在这次上海、浙江、江苏相互签订的一揽子协议中,重点主要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科技、信息、教育、人才等方面。根据这些协议,3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苏浙沪长三角经济圈占全国土地2.2%,占全国人口10.6%,创造出的GDP超过国家GDP20%以上。同时还有资料显示,上海在全国经济协作中1/3的项目都在长三角地区,其对外投资的60%也投向了这里。 另一方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无疑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加速融合的最佳契机。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借助世博会的拉动力量,长三角都市圈有望在10年内迅速崛起。而上海这颗闪烁的东方明珠,亦将重拾上个世纪30年代的辉煌,真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各自为政,长三角的新难题 “长三角经济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自为政”。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凤瑞认为,这将是对苏浙沪合作诚信的新一轮考验。 就在苏浙沪长三角经济圈重新受到举国关注时,数月前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2003年初,苏浙沪3地举行联合招商引资活动,区内城市竞相展开“倾销式”竞争,套用商家惯用的“跳楼价”来争夺外资,据说一外资已经有了在某市投资的意向,但另一城市则以更有诱惑力的土地价位,把这项投资硬给拉走了。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有专家因此为长三角的现状和发展忧心忡忡:长三角内的15座城市分属浙江、江苏、上海3省市,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分工等问题非常严重,正因为如此,在招商过程中才上演了竞相“降价”的一幕。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苏浙沪经济圈的15座城市中,有11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有8座城市选择石化,12座城市选择通信产业。对此,不少经济学家指出,之所以形成这种产业结构,与行政区域间缺乏统一规划有着密切关系。另外,由于“行政区经济”的牵引,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也严重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刘凤瑞认为,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强调的是15座城市协调发展、错位竞争。然而,各城市发展的步伐,并不能完全与理想的状态相适应。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一味地指责地方政府,因为政府把本地就业、税收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有其一定合理性。“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找到突破现有体制障碍的钥匙?”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华东师大副校长叶建农在他的《关于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中说,“长三角不同于珠三角,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内,在现行的体制下,地方利益不可能被完全排除”。叶建农认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可以从产品和要素市场、产业布局与结构、新兴产业、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制度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着手。 他建议说,要建立上海、江苏、浙江3省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重大事宜,建立“城市联盟”来统一行使跨界职能,协调政府间的利益,解决政府间的公共服务问题。 “在必要的协调上,还需要中央政府出面引导、促成”,北大的杨开忠、社科院的刘凤瑞持有一致的观点。 一位产业政策专家告诉记者,现阶段二、三产业并举的上海市,和以制造业为主的江浙发生竞争在所难免,但目前让上海放弃工业而发展服务业也不太现实。上海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都市经济过渡至少还需10年左右时间。其间,上海的制造业会慢慢向周边迁移,工业在上海产业中的比重也会逐渐缩小。 尽管长三角发展的态势并不令人满意,但其已经意识到了错位发展的必要性,合作的态势已明显大于竞争。上海市政府经济协作办经贸处费处长告诉记者,“今年五六月份将在上海举行的三方高层会议,将进一步讨论区域合作,并重点讨论如何实现苏浙沪旅游一体化”。 此前不止一位业内专家批评说,苏浙沪长三角经济圈应该是一个区域性合作,至今却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至于区域性的发展规划、配套政策法规何时出台,则更是无人提及,而一些所谓的推动经济圈建设的政策都不过是“在为地方谋福利”。 上海经贸委的一位官员承认政府还没有拿出配套政策,他并没有回避是地方利益在其中作祟。他说,长三角经济圈的合作,目前只限于一些宏观层面合作,至于具体的人才、税收等方面合作,尚难协调。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政策也没法制定出来。 长三角15城市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差异成因分析○特约撰稿霍海莲李勇 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构成了“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战略枢纽点,在领头雁——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引领下,呈现出持续蓬勃发展态势,其经济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六大都市群。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9101亿元,占全国的18.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达4041.9亿元,占全国的21.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额达928.9亿美元,占全国的28.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达203.4亿美元,占全国的38.6%,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按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其人口不足长三角地区的20%,而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却占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第二层次包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2002年,这5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均已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和嘉兴,这4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在70亿元。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对比分析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中的第二层次,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南京5市整体实力处于上游,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工业经济效益等大多数指标在15个城市名列前位。5市的平均指标和产业层次高于长三角地区的整体水平。而从5市的现状特点来看,经济发展的实力有着明显差距,但同时各有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同样也存在着各自的优势。 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综合实力方面的GDP总量看,5个城市中最高的是苏州市,达2060亿元,名列长三角15个城市第二位,其次为杭州市,达1780元,列15个城市第三位,无锡位居第四,达1602亿,宁波和南京分别为1500亿元和1295亿元,居15个城市中第5、第6位。从5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分析,苏州位居5城市之首,增量为299.72亿元,无锡紧随其后,增量为241.59亿元,超过杭州,杭州增量211.99亿元,宁波和南京增量分别为187.31亿元和144.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无锡排在5个城市中的第4位。从江苏、浙江两省情况看,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速11.6%,而浙江省增速为12.3%,高出江苏省0.7个百分点。从15个城市情况看,浙江省6个城市增速都排在前10名,其中前5名有4个。党的“十六大”在分配理论上提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宏观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3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最终成果的增加值总和即国内生产总值视为收入分配的初始总量。从宏观上看,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要素收入分配和国民可支配在3者之间分配3个阶段的完整过程,分配的收入总量随着各个阶段的推进而有所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企业、居民分配关系变动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分配比例在1999年已达到3者宏观收入分配中的68.5%。从而可以说明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与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财政收入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调节扩大居民的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同时提高地方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再通过扩大财政转移性支出中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和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收入水平,是提高城市居民收入的渠道之一。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各地政府着重研究并花大力气来抓的主要工作之一。江苏8个城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7.7∶52.9∶39.4调整为7.0∶53.5∶39.5,浙江6个城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9.1∶53.4∶37.5调整为8.2∶53.7∶38.1。应该说都呈现一产比重下降,二产、三产比重上升的格局,江苏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高于第三产业0.5个百分点,而浙江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高于第二产业0.3个百分点,浙江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快于江苏。从长三角5大城市情况看,2002年,南京市首次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4.8:47.3:47.9,其余4个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现二、三、一格局分布,苏州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4.5∶58.1∶37.4,杭州三次产业比重为6.3∶50.7∶43.0,宁波三次产业比重为7.0∶52.2∶37.8,无锡三次产业比重为3.6∶54.9∶41.5。从产业结构分析,无锡第一产业的比重最低,第二产业的比重仅比苏州低,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宁波和苏州高,但由于总量及工业经济效益的差距,与杭州、宁波、苏州相比仍存在差距。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一方面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主要方面是增加就业面,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对吸纳劳动力至关重要。因此要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为“三二一”,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在长江三角洲15城市中,江苏8个城市与浙江6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江苏城镇居民收入低于浙江已成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江苏和浙江在上海的辐射带动下迅速崛起,展开了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回顾近20年来江浙两省经济发展的轨迹,江浙两省在改革初期创造了闻名的两种经济模式,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苏南经济模式在90年代后经过成功转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而浙江经济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能量,造就了两省经济发展的各自特点及优势,但也造成了两省经济发展的明显差距,使得江浙两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形成差异。 居民收入情况对比 从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可支配收入平均突破1万元大关,达到10361元,平均同比增长12.7%。 15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序依次是:上海市13250元,宁波市12970元,绍兴市12133元,杭州市11778元,湖州市11388元,舟山市10985元,嘉兴市10757元,苏州市10617元,无锡市9988元,常州市9933元,南京市9154元,南通市8640元、镇江市8202元,扬州市7833元和泰州市7788元。 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看,呈现齐头并进、同步增长的态势。其中浙江地区平均增长13.8%,江苏地区平均增长11.9%。长三角15个城市中增幅最高为湖州市19.5%,依次是宁波市18.8%、无锡市14.9%(位居第三位)、常州市14.4%、镇江市14.2%、绍兴市13.7%、舟山市13.5%、扬州市12.6%、上海市11.5%、南京市11.0%、苏州市10.2%、嘉兴市9.7%、泰州市9.5%、南通市8.6%和杭州市8.1%。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