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总编胡勋璧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1日 23:29 新浪传媒 |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新浪网《总编在线》聊天活动,今天我们荣幸的请到了《知音》杂志社社长、总编胡勋璧先生,胡勋璧先生已经有30年的从业经历,在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出版名人;2000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现在是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现在我就请胡先生自我介绍一下。 胡勋璧:各位网友很好,我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见面,我先做个简单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农民,这是一个电视台记者这样称呼我的,我们出生在农村,高中毕业以后从事新闻报道,后来在湖北青年杂志社编辑部的时候,通过自学获得大专文凭,我最高的文凭是大专。我做《知音》是八五年开始,在《知音》之前是湖北青年杂志社(1976年至1984年),在湖北青年杂志之前是在一个区政府搞新闻报道工作。 主持人:你在《知音》已经很多年了。 胡勋璧:将近二十年了,《知音》是八五年创刊的,已经有二十年了。《知音》创刊1985年1月份,我来《知音》是搞创刊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主持人:《知音》创立以后销售很不错,杂志社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一些新的刊物子刊产生了,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胡勋璧:《知音》创刊后就达到了40万份,85年。在当时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可以说是创造了期刊市场的一个奇迹之一,当年突破了一百万。到了1989年,《知音》稍为走了一点弯路,大概下降了每期发行量50万的样子,从九一年开始我们制定了一个目标-----“期期精彩,篇篇可读”,后来以几十万上百万的速度增长。到了1994年,重新突破一百万,到了98年,发行量、期刊量到了320万,99年改为半月刊。改为半月刊以后,每个月的发行量到430万,这几年的发行量有的时候到450万,今年的发行量还不错,有很大的增长。 主持人:有一些子刊是怎样的子刊呢? 胡勋璧:最早是96年创刊的,是《知音·海外版》,《知音·海外版》创刊也比较成功,当年到了20万份,现在每期40万。到了2000年我们创造了第二份创刊是《打工》,2001年创办了《好日子》,2002年创办了《商界名家》,今年年初创办了《财智文摘》和《良友文摘》。 主持人:《知音》为什么要创办财经、文摘、时尚等子刊呢? 胡勋璧:中国期刊的市场的现状基本是以一种传统期刊、文化综合类期刊为主,特别是市场上。财经类、时尚类期刊的发展虽然才刚刚开始,在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刊也好,时尚刊也好,跟海外合作得比较多。但是财经刊、时尚刊,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有很广阔的市场。随着读者需求不断的丰富,他们对财经刊、时尚刊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我们想要在期刊业方面不断的发展、扩大,必须发展财经刊和时尚刊。 主持人:你觉得这些子刊目前市场反响如何呢?会不会象《知音》国内版一样获得成功? 胡勋璧:我们对这个还是有信心的。从创业几个子刊来看,刚才说了海外版比较成功,《打工》跟《知音》是相类似的杂志,基本成功。《好日子》称为时尚刊,市场效果也是很不错的,也有十几万份,在时尚刊里也是算发行比较好的。财经刊,现在觉得目前势头不错。最重要我们是搞文化综合期刊,在财经、时尚刊里面,我们经历了一二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以后有很大的信心。 主持人:知音的人才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是开传统期刊的先河,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胡勋璧:在人才管理和分配方面,我们的改革比较早,基本从创刊就开始了,90年后就比较成熟了。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人才方面,我们是不拘一格,不管是出身文凭,有能力就用你,用人为贤。另外我们改为聘用制,人才比较活。另外工作效果回报比较高,特别是在编辑方面,工资、奖金拿来全部的浮动。当然还有一个内部管理方面,比如考勤管理等方面也从严管理。前提是创造这个效益,如果效益不好的话,还要靠内部管理。 主持人:在目前新的形式下,会不会与时俱进,对人才管理是否有一些新的做法? 胡勋璧:近两年来我们感觉到力不从心,我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力不从心主要是我们规模扩大了,过去的模式不适应了。规模大了,形成集团,形成了集团病,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在编辑分配方面,过去我们把编辑所有的工资、奖金全部拿来浮动,短期的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当时计划经济模式下面,这种改革比较彻底。打破传统的大锅饭,这样对人才的培养也有弊病。这两年,我们把编辑的综合表现和编辑的质量作为考核编辑的一种主要依据,对编辑有固定的收入,固定和浮动相结合。 主持人:五月份后,国家开放了报刊的发行市场,《知音》准备用什么样的措施迎接外资进入和国外大量的传媒集团的入侵呢? 胡勋璧:现在报刊市场竞争也不可怕,国外出版商的优势,一个方面是有资金优势。第二方面的优势,他们在出版经验和彩刊上。但他们比不了的是文化内涵,我们在文化传统这方面给读者的需求比较贴近。国内市场基本是两块,一块是传统文化期刊的市场,一块是财经和时尚类的期刊市场。外资进入在时尚类期刊市场有优势,但是传统文化市场,我们是绝对有优势的。传统文化期刊,我觉得目前的市场还远远没有满足,传统文化期刊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象传统文化期刊,现在发行得比较好,《知音》发行得比较好,有450万的样子,《读者》有六百多万,有时达到了七百万,我觉得市场还可以扩大,甚至达到一千万和一千五百万。可能还有各个层次期刊,有它的群体。文化综合期刊市场的前景还是挺广阔的。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优势,这使我们能够迎接国外传媒的入侵。时尚期刊我们也在做,也在努力。时尚期刊我们同样要发挥文化传统的优势,把时尚期刊做得更好。 主持人:《知音》杂志有海外版,有没有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打算? 胡勋璧:我们工作在做,海外版目前发行量不大,困难是有的。我们现在做的是华人市场。但是海外华人市场比较分散,规模本来小,再加上分散,难度很大。我们计划把《知音·海外版》放在海外华人所有书店,大量盗版可以自行消灭,我们还有计划做海外拓展工作,第一步是跟海外出版商合作来发行《知音·海外版》。第二是到海外办刊,目前跟加拿大和北美都有发行,来延伸《知音》到世界各地。 主持人:《知音》已经发展成了集团,您认为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胡勋璧:经验嘛,主要是把读者放在心里,要把握好刊物的质量。在刊物质量方面,我们一开始发行量比较大,我们抓住读者的需求,我们是人情美、人性美,特别是当时的报刊内容离读者比较贴近,所以受读者的欢迎。另外我们也受到过波折,因为我们的命名离读者很远。后来我们提出篇篇可读的目标,引起了读者的欢迎。现在《知音》稳重有升,根本的经验就在这里,读者对《知音》比较满意,内容比较贴近读者。 主持人:《知音》杂志的标题独树一帜,但是众多传统期刊的标题几乎也是千篇一律的知音翻版,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突破性的想法? 胡勋璧:很多刊物和报纸模仿《知音》的标题,我们的标题还是来自于内容。特点之一就是标题比较长,之所以它稍微长,我们对编辑是这样要求的,一篇文章,要打动读者的角度和点是什么,你就得从这个角度和点用标题告诉读者。另外,编辑在制作方面,在形式方面,前面是四个字,后面跟两个字,这一类的形式上,编辑上可能慢慢形成了习惯,中间有一阵子好象千篇一律,目前还是在改变。也有一些标题比较短,也有的比较长,但是总体上,我们不能变的是一篇文章的精华应该在标题上能够体现。 主持人:《知音》在追求新闻真实方面有哪些举措? 胡勋璧:关于真实性,也是我们办刊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的。这个里面也有一些波折,但读者对这个方面有一些反映,我们实事求是的讲,在97、98年的时候,报刊市场当时大量模仿《知音》,包括一些期刊,搞得愈演愈烈,让造假者有可乘之机,当时我们少量文章有失实情况。后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措施之一是严格审查制度,从总编到编辑层层严格把关,同时有专人对稿件进行核查,重要文章甚至派人反复调查核实。之二是加强对编辑和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强调真实性是文章的生命。对有造成文章失实的编辑和作者对严厉处分。 主持人:对《读者》、《家庭》杂志怎样看,跟你们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吗? 胡勋璧:这要看怎么看,我一向把这几个杂志看成我们的好伙伴。我刚才说了,中国的期刊市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现在潜力还很大,真正要发展中国的期刊市场,靠一家是不行的,必须靠所有的期刊都发展,相互形成一种效应,大家互相发展了,相互取得的经验,相互支持,我向来是反对一个理论,所谓的蛋糕理论,别人切一块我就少了,我觉得是共生共长,才能促进市场的发展。 主持人:《知音》想不想要成为中国期刊界老大,要成为老大还有多少路要走? 胡勋璧:要不断的发展,不一定要成为老大,老大应该让读者认可,不是自己想成为老大就是老大。我们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要求,要不断的发展,比如我们想把《知音》做到一千万以上,甚至发行量更大,这是我们的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路确实还很长,现在是四百多万,我们在质量方面离读者的要求还很远,要不断满足读者的对质量的需求,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努力。 主持人:《知音》杂志比较受欢迎的文章是哪一类的文章? 胡勋璧:总体来说,还是整个杂志的特色比较受读者欢迎。我们以人情美、人性美为宗旨,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的文章,一个是以爱心方面的文章,为自己的亲人,为自己的朋友,甚至为街坊邻居,甚至不认识的人无私的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些文章一向是《知音》的主导栏目。另外就是自强,要追求生命力价值的最大化,追求人生的价值,这方面的文章也很受读者的欢迎,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感人的文章。第三个,就是追求生命。这方面的文章量也比较大,珍惜生命、追求生命,反响也比较强。还有一些文章比如人与自然、关系环境,也很受读者的欢迎。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是与读者情感的沟通,这方面的文章也受读者欢迎。 主持人:你觉得在文章上怎样追求可读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胡勋璧:思想性和可读性本身并不矛盾,因为一本杂志要有生命力,就必须要有适合读者的一种阅读的需求、审美需求。崇尚美、追求美,应该是读者的主流。对所有读者来讲是这样的,对每一个也是这样的。追求美的东西多,重要是用善良来打动读者,杂志就应该有可读性了。 网友:《知音》有时候非常感人,但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是不是做得有点煽情,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胡勋璧:从真实性这方面,从可读性上是没有问题。我们比较强调角度的提炼,我们要强调每一本杂志,同样一个故事,不同角度讲,吸引人、可读性、生动性不一样。要把故事的精华提炼出来,提炼得好,一下子就打动读者,包括标题、小标题、开头,都要从故事中挖掘出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要这样做,读者的时间是有限的。 主持人:《知音》的读者群是哪些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不高? 胡勋璧: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受文化教育程度是这样的,初中大概是18%,高中和中专是44%,大学以上是38%。因为《知音》读者文化结构、年龄结构面比较广泛。这跟《知音》本身的特点也是有关系的,体现了人情美、人性美,都是一些人生故事,无论文化程度高的还是文化程度低的,无论是年级大的还是年龄小的,都比较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总体来讲读者是青年人,从18岁到45岁的人居多。 主持人:定位是知识层次在中专以上。 胡勋璧:对,大学、中专、高中层次。 主持人:《知音》在哪个区域销售比较好? 胡勋璧:发展比较平衡,跟当地发展,经济程度有关系的。比如广东,广东经济比较发达。另外还有象北京、上海。从省份来讲,湖北省是最好的,是得天独厚。 主持人:跟经济文化发展直接挂钩的。 胡勋璧:对。 主持人:《知音》对重大事件关注程度一向不如报纸,最近有没有一些新的动作,今后打算改进吗? 胡勋璧:《知音》是半月刊,跟报纸比就慢多了,所以在新闻事件报道方面,时间方面来讲是无法跟报纸比的。我们准备做事件的深度报道,让读者看到一些更深更广泛的问题。以前在做,最近我们做的工作更多一些,这也是根据读者的需求。 主持人:据说《知音》稿费是相当高,不知道高到什么程度?能否透露一下? 胡勋璧:《知音》的稿费,现在从整个来看,都差不多。现在所谓千字千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给作者的报酬是合理的,因为能上《知音》的稿子非常难,比如十几篇稿子不如这一篇稿,所以一千元还是不算多的。 主持人:讲一讲白手起家创业的时候你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胡勋璧:当时《知音》创刊的时候,也就是五个人。《知音》跟别的杂志创刊不一样的,就是一开始是自负盈亏,做起来很难。做得很累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想干了,特别是首期,叫游资发行吧,当时要付印刷费和职工费用和医疗保障,一开始就没有。我们自己发行。我们自己踩着三轮车自己去发售,这样以后慢慢从邮局订阅发展起来。 主持人:知音有个具体管理编辑工作的副总叫雷一大,听说是你的最佳搭档,你怎样评价他? 胡勋璧:和雷总是并肩战斗,雷总事业心很强,很能吃苦,对事业很投入。做《知音》的时候,我们年龄相仿,我是五四年,雷总是五五年,近二十年,我们由一个青年差不多进入老年的门槛,我们从青年到现在都是并肩战斗,我吃了多少苦,他吃的苦也不比我吃得苦少。 主持人:去年有家报纸披露《知音》将在海外上市,后来《知音》又出面辟谣,现在很多人议论知音即将要上市,在这方面有何行动?能否透露? 胡勋璧:当然想上市,因为事业要发展,根据条件,我们上市的路还比较远,目前对于上市我们还不能谈更多的,也谈不上有什么计划,我们要在改组和改制方面不断的做工作。 网友:《知音》的读者群是不是女性读者更多一点呢? 胡勋璧:我们对性别有一个调查,女性读者占整个读者比例是53%,男性占47%,基本上差不多,但还稍微多一点。 主持人:你对《知音》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胡勋璧:我刚才说了,从刊物发展上,《知音》是我们的龙头刊,读者很喜欢。我们的品牌其实也是读者的品牌,我们一定不辜负读者的期望,把《知音》进一步做好,成为读者很精美的精神食粮,我们进一步扩大它的市场份额,让它发展到一千万甚至发行量更大。另外从刊物的种类上,我们要满足读者的多方面的需求。我们一是文化综合类期刊,第二是财经类,第三是时尚类,我们要把这三种期刊做好,弘扬我们民族文化传统,在各地期刊市场竞争上,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我们的努力。 网友:杂志在图片方面有什么特色呢? 胡勋璧:刚才说了,按照文化综合类期刊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改。在这方面我们也不断的采取措施,从时尚类期刊来说,这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我们要通过跟国外的合作,不断的增加我们在这方面的实力和图片的制作能力。 网友:现在有些杂志跟《知音》的形式差不多,是否会影响《知音》的销售?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胡勋璧:影响有一点,但这是一个好事。大家尽量给读者更精美的精神食粮。《知音》在这方面做多一些,其他的刊物和报纸也吸取我们的经验,我们感觉是很欣慰的。我们在不断的努力,我们有我们一些做法,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从96、97年开始,已经有七八年过来了,实践证明,对《知音》的冲击并不大。 网友:《知音》经常报道人物故事的内容,是否涉及到人的隐私,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怎样解决? 胡勋璧: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一般要争取主人公的意见,主人公觉得可以讲,因为有一些隐私,他认为这是他内心的话,他必须告诉别人进行倾诉,我们就讲出来,如果主人公不同意,我们就不讲出来。 网友:《知音》在社会上有一种“打工妹杂志”的雅号,是不是被认为品位不高,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胡勋璧:读者可能把我们的《知音》还有一个期刊叫《打工》混淆了。《打工》杂志主要是满足打工蓝领阶层,跟蓝领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我刚才介绍了《知音》的文化结构情况,《知音》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故事,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打工》就比较集中蓝领阶层的读者。 网友:你作为传媒人,平时你喜欢看什么报刊、杂志呢? 胡勋璧:我是搞文化综合期刊,所以对文化综合期刊比较喜欢看。我也是做这行工作的,跟个人爱好也是有关系的,对人生的故事和生命的故事比较关注。另外,对于自然方面、动物方面的书和报道,我也是比较关注的。中央电视台播放有关地球故事、探索、发现,我也是比较喜欢看的。还有就是科技的最新进展方面的,还有经济方面的。 网友:有些朋友想投身于报刊经营的工作,怎样才能去办一个好的刊物,有什么经验,可以给他们一些忠告吗? 胡勋璧:还是回到我办《知音》的体会,你要想办一本刊物,首先要想到读者,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当然现在办本刊物不象过去,过去刊物比较早,相对来说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现在竞争很激烈,但是不管怎么样,你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坚定的走下去,不能摇摆不定。 网友:广告在可信度方面把握得怎样? 胡勋璧:把握得比较严的。和办刊一样,对读者要高度负责。广告从来没有登过气功治病、增高这一类的,这是工商部门禁止,在没有禁止之前,我们收到这些广告都退了。 网友:您是否喜欢你自己的工作? 胡勋璧: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人一生不可能做很多事,只要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对社会有益的,把这件事做好就了不起了。 网友:你认为期刊可以对新闻事件展开讨论吗? 胡勋璧:可以。我们刊物本身有这方面的栏目,现在叫《烦恼计划》,这是今年新开的栏目。烦恼计划也对人物展开讨论。从现在看,有一些文章的讨论还是有一定的深度。 网友:《知音》能不能出版一些收藏版,让《知音》的读者可以作为收藏用? 胡勋璧:现在已经有,读者可以跟我们联系,有珍藏本,我们现在已经有合订本和珍藏版。 网友:《知音》给我最深刻是90年代初期刊登过名人家庭生活,做得比较好,现在还有这方面的内容吗? 胡勋璧:现在还有这方面的内容。前一段跟我们本身编辑的力量有关,中间有一段对这方面报道比较少,现在逐步又多起来了。 网友:现在人员结构是怎样的,大概编辑、记者有多少人? 胡勋璧:现在七个刊,每个月9本,每个编辑平均是12人。 网友:办期刊能否让读者参与? 胡勋璧:应该是可以的,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努力。《烦恼计划》也是想让读者参与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我们还有一个长期坚持的做法,请读者当主编,给我们经常提一些意见,对每期刊物进行评点。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胡总编来这里聊天。 胡勋璧: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