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山乡巨变领路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0日 12:22 南方日报

  三个代表在基层

  电白县水石村党支部书记官锦初模范实践“三个代表”,带领群众将一个贫困村建成全省模范村———

  山乡巨变领路人

  本报记者 丘剑华 通讯员 杨小刚 谢东

  新世纪初年,茂名市电白县那霍镇一个并不起眼的山村———水石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3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800元跃升到3570元,村集体收入也从不足3万元增加到30多万元,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如今走进水石村,整洁平坦的村道,果树成行的山坡,连片的新楼房从昔日破旧的泥砖屋旁拔地而起。田野里,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到处可见乡亲们灿烂的笑脸。

  带领大家改变水石村贫穷落后面貌的人叫官锦初,水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逢让官锦初介绍经验,他总是掏出那句口头禅:“怎么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就怎么做。”

  的确,官锦初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是他,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把水石村从一个省级重点扶贫村迅速建设成为全镇的首富村、全省的模范村,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赞为“贫困山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好典型”;是他,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一个极端偏僻落后的山村得到最生动的实践。

  老支书千里迢迢找到了老板官锦初:我代表村支部和乡亲们请你回去,给水石村治治穷根。像当年退伍一般,官锦初又一次空手踏上了返乡路

  如果不是那一夜长谈,官锦初可能会继续过着当老板、赚大钱的舒适日子。

  1996年的一天,水石村里的老支书千里迢迢找到了老板官锦初:“我当了20多年的村支书,但能力有限,水石村还是省级贫困村,现在我也快退了,你办事热心公道,又见过世面,头脑灵活,这次代表村支部和乡亲们请你回去,给水石村治治穷根,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这是我在外闯荡十几年来最难的一次人生选择”,官锦初由衷地回忆说。他今年47岁,身材瘦削,精明又勤恳。1981年,在部队入党当班长、得过14次嘉奖的官锦初放弃当志愿兵的机会,毅然退伍返乡,他没有等政府安排工作,只身扎进珠江三角洲闯荡拼搏,历尽坎坷,终于发家致富;1987年,官锦初在家乡建起了全村第一幢新楼房。老支书找上门时,官锦初正在东莞经营一家服装厂,生意红红火火,一年至少能赚20万元,而让他回去当每月领100多元工资还时有时无的“芝麻官”,他实在有些舍不得。

  但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更让官锦初揪心:时间已是20世纪90年代末,村里还是清一色阴暗狭小的泥砖屋,全村6000多人,贫困人口占了四成多,群众的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有的人家一星期都吃不上一顿饱饭。自己虽然做了老板,见惯了一些同行灯红酒绿的生活,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响当当的信条,又让他辗转反侧:在外奋斗了十几年,积累了一些创业致富的路子和经验,是共产党员,就该站出来为贫困的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经过几天的难眠之夜后,官锦初把服装厂交给女儿、女婿打理,自己像当年退伍一般,又一次空手踏上了返乡路。当了几年村支部副书记熟悉情况后,1999年初,官锦初以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官锦初从个别党员的泄气话中悟出了道道:水石村要发展,必须先固本强基,把党支部凝结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水石村究竟穷在哪?官锦初上任村“一把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支部成员,先看自家的荒山岭、泥砖屋,再到深圳、东莞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参观。巨大的反差,让部分党员先吸了口凉气:“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年咸菜拌一年饭。我们这穷山恶水怎么跟人家比,还是认了这穷命吧。”也有的拿流传多年的民谣自嘲:“泥砖屋,贫困户,荒着农田等救助,躺在竹床想媳妇。”

  官锦初却从这些泄气话中悟出了道道:水石村穷就穷在观念落后,自暴自弃,习惯了“等、靠、要”。水石村要发展,必须先固本强基,把党支部凝结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大家艰苦奋斗奔富路。

  回村后,官锦初参照部队管理,提出“三句口令”聚班子:首先是“立正”———端正思想不认命,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随后是“向中看齐”———形成坚强的整体合力;然后“向前看”———明确职责,带领群众开拓奋进。

  “三句口令”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水石村全体党员立即焕发出崭新的精神面貌,无论是脱贫致富,还是征兵、计划生育、扶贫帮困、殡葬改革、粮食统购等任务,都处处带头,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大大增强。喜在心头的官锦初顺势建立了支委包村、党员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位党员与一至两名特困户挂钩联系,帮扶致富,其它工作也全面转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中断多年的党员发展工作又恢复了,几年间,水石村有上百名群众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考察,已有12名优秀青年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2002年,村支部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模范村党支部”。

  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带动下,水石村群众迅速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并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

  乡亲们都说,别看官书记平时话不多,但他脑筋整天都围着大家转,转出来的好点子总是能给乡亲们带来实惠

  水石村有6000多人,人均耕地不到4分,怎么才能脱贫致富?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10多年的官锦初不知打了多少回“算盘”:过去村民只种水稻,中等年情亩产不足300公斤,算上人工、化肥等成本,不亏本就算幸运了。要致富,就要提高土地效益,当务之急是在地里种上更值钱的东西。

  说干就干,1999年春天,官锦初为首的村支部垫支6000多元,买回一批红辣椒、四季豆,群众有顾虑不愿意种的,党员先种,群众愿意种的,党员手把手地教他种。3个月后,带头种的党员、群众净挣了2万多元。见到了实惠的群众一下子跟了上来,到年底,全村种下红辣椒400多亩,四季豆500多亩,水石村播下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批希望的种子。

  官锦初又请来农科人员对水石村水土条件全面分析,改传统的一年“两稻”为一年“一稻两菜”,大种价值较高的红辣椒、四季豆、油菜籽、红烟等经济作物,又带领群众把低于25度的山坡都种上了荔枝、龙眼、黄皮,高于25度的山坡都种上了经济林,同时又大兴山地养鸡、庭院养鸭养白鸽等生态种养模式,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水石村地里长出来的,要卖出去才能装到乡亲们的荷包里。官锦初那不知疲倦的脑子又转开了,他没等种子下地,就和村干部四处奔波,先后与香港、深圳、高州等地多家农产品公司,引进“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统一收购水石村的果菜。他们还建起了一个近千平方米的果菜批销中心,本村出产的果菜源源不断运往北方,闯出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之路。至今,全村冬种蔬菜面积达到2100亩,共开辟果园2500多亩,千山万丘成了农民的一个个“绿色银行”。

  单纯挖掘本村土地潜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石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开过厂,雇过工的官锦初又想出一计:组织劳务输出。2000年初,官锦初带领村干部分头联系珠三角找水石村籍企业家,以一片诚心打动对方为村里后生提供就业机会,几年来水石村共输出富余劳动力1500多人,许多人因外出打工脱了贫,立了业,甚至建起了新楼房,务工收入也占了村民总收入的一大块。

  常言道:“信息不灵,想富都不行。”经历市场经济风浪的官锦初深明此道,他领导村班子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一批信息联络员,每周将全国各地有价值的经济信息输入电脑存储分析,为村经济发展赢得了主动权。去年秋天,河北邢台传来信息,这里红辣椒价钱高,官锦初立即组织村民赶种红辣椒销往邢台,打了个时间差,光这一项村里就户均增收430多元。

  官锦初为乡亲们脱贫致富殚精竭虑,把自己在市场搏击中学到的经验毫不保留地奉献给水石村的发展事业。他心里最牵挂的,是村里的那几户特困户……

  官锦初为乡亲们脱贫致富殚精竭虑,把自己在市场搏击中学到的经验毫不保留地奉献给水石村的发展事业,惟独没有想到他自己。

  几年来,为村里修路,建办公楼,支持公益事业,官锦初自掏腰包垫进了4万多元,乡亲们都叫他“垫钱支书”、“蚀本支书”。由于放下了东莞的生意,加上村务繁忙,家里农活全由妻子吴林珍一肩挑,官锦初一家的收入一落千丈,他对此总是“糊糊涂涂”的。

  但对村集体的那本账,官锦初却从不“糊涂”,他明确,凡在村里报销的,100元以上都要全体村干部同意才行,花了哪些钱,该花哪些钱,都要在公告栏里公开。官锦初自己经常因公出差,有时一去就是十几天,却从来没报销过一分钱。在他的影响下,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蔚然成风。

  要说官锦初心里最牵挂的,还是他挂钩联系的几户特困户。村民唐锦标,50多岁才娶妻,家里穷得用不起电。官锦初知道后,二话没说先自己掏钱帮他家里拉上了照明,又手把手指导他种下40多棵荔枝树,农闲了官锦初四处帮他联系做小工,挣点零用钱。

  农妇郭珍嫁入水石村14年了,全家不仅难吃一顿饱饭,还欠债2万多元,客人来了还要向邻居借碗筷。官锦初上任后,领着她夫妇两个,四出参观种养致富人家,指导她种下第一批红辣椒、四季豆,当年收入3万元,摆脱了贫困。如今,郭珍一家不仅还了欠债,而且年收入13万多元,还买了两台汽车搞贸易,日子过得扬眉吐气。郭珍致富后又主动帮扶几户穷邻居,并且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像这样扶贫济困的事例,在官锦初身上举不胜举。这几年,水石村面貌日新月异,昔日自嘲的民谣也换了新歌词:“新楼房,富裕户,家家走上奔康路,洞房花烛娶媳妇,群众感谢党支部。”受官锦初帮助的村民富裕后,提着礼品,带着红包去感谢官锦初,但都被他一一拒绝:“大家富了,就是对我也是对水石村支部的最好回报,我应该感谢大家才是。”

  官锦初总是比乡亲们想得更多更远:水石村初步走上了富路,他及时在全村提出:富了“今天”更要富“明天”,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

  官锦初曾想过招商引资,但客商一见进村的那条烂路就吓跑了,他由此下决心要修好水石村的村道,但修路的钱从哪里来?他上任时,村集体账上只剩下4.5元钱,很快,官锦初抓住集体开荒种果的机会,带领村委办起了“七一果场”、集体苗圃,还承包了水库养鱼。去年底,村委会又办起了一个效益可观的蘑菇厂,水石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每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成为全镇最富有的村集体。

  有了这笔家底“撑腰”,官锦初一班人筹款办公益事业,响应非常热烈,他们带领村民实现水石村人世代的梦想,先是抓住“两大会战”的机遇,筹资170多万元,修通连接那霍圩6.2公里长的水泥村道。消除了千百年来制约水石经济发展的“瓶颈”。接着又采取村里出一点、再发动富裕户捐资的办法,筹集了100多万元,将村小学从昔日的破祠堂搬进了新教学大楼。除此之外,水石村还建起了电视差转信号台,使家家户户看上了电视,98%的家庭装上了电话;办起了村卫生站、治安报警站、农资服务站、病虫害预测中心,村容村貌欣欣向荣。

  官锦初深深爱着水石村,也总是比乡亲们想得更多更远:水石村初步走上了富路,也存在“小富即安”的危险,他及时在全村提出:富了“今天”更要富“明天”,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他领导村集体办起了藏书近10万册的图书室和成人教育学校;每逢节假日,聘请农科技术员来村讲授科学种养知识;稍有空闲,官锦初就带领村民,上高州下深圳,参观学习各种先进的技术,开拓致富奔康的视野和思路。逢年过节,也是官锦初最忙的时候,不管山歌还是卡拉OK,只要官锦初和村支部出面,水石村少不了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等连台好戏,“土气”未褪的村民大方地走上舞台,放声歌唱共产党,歌唱新生活。

  去年10月31日,官锦初光荣地登上了领奖台,被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授予“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的退伍军人”的荣誉称号。治贫担重任,山村党旗红,水石村不会忘记这位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一心为民的好“村官”。

  官锦初的启示

  本报评论员

  读完这篇通讯,在我们的脑海里,究竟留下了什么?

  没有跌宕曲折的经历,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是泥土般纯朴的感情,有的是看似琐碎却连着民生的“小事”。但是,只要细细品读官锦初的故事,再联想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七一”讲话中所强调的“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你定然顿有醍醐灌顶之感。因为官锦初在水石村所做的“小事”,其结果是带来了一个贫困村的巨变。假若,每一名农村党支书都像官锦初一样如此着迷于桩桩“小事”,中国农村的面貌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呢?

  不小看“小”,是我们从官锦初身上获得的第一点启示。

  启示的第二点,来自官锦初治村的“三句口令”:立正,向中看齐,向前看。官锦初把训练部队的词汇和体悟,用之于治村且造就奇功,颇具个性,堪称一绝。他的“三句口令”,翻译为当前的政治表述,就是端正思想认识,保持团结协调,明确前进方向,努力开拓进取。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组织,照此“口令”,何愁往而不胜?

  启示的第三点,是“一心为民者,则民心向之”。官锦初为了改变水石村的贫穷面貌,放下了自己的事业。最后,他的努力换来了巨变,更获得了民心。什么是共产党人,什么是“三个代表”,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东方口语听说速成 2004考研名师授课 司法考试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彩屏手机 香水 笔记本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男子喜欢女性展示她对性的爱好,他们对女人的………
非常笑话
列车员:您买普快车票,却乘特快车?补票!乘客:…
图片
铃声
·[李克勤] 旧欢如梦
·[郭 峰] 移情别恋
·[王力宏] 这就是爱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比基尼美女
  • 月色如水小夜衣
  • 夏日狂花比基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