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税撼日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13日 11:52 《中国商界》

  文/张少平

  第一篇

  地雷响了,老板们跑了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

  ——西方格言

  “XXX的账被封了,老板跑了。”

  2002年的秋天开始,这一句话在广州日化业的使用频率急剧增加。不同的是,这句话的主角在不停地变换着。

  这句话的导火线,是2002年秋天开始的日化业税务大检查。

  “税,让老板们难以安睡”

  “税收年年查,去年特别凶。日化行业里在册的企业,账都过了一遍。”业内资深人士陈敏感叹道,“出问题的企业,既有一些业内的大腕,也有许许多多的小老板。”

  最早引起广州日化业震动的,是番禺区一家日化企业A公司,这家名字带着洋气,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外国品牌的企业,由于从跨国公司引进高端人才,品牌经营非常成功,也曾成为许多日化企业仿效与学习的对象。最高峰时,其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2002年,由于新产品市场推广并不理想,销售额下降到了7000万元左右。偏偏就在这个关口,A公司接受广州市国家税务局检查时,出现了问题。

  由于A公司负责人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因此,目前还无法了解到该公司偷税的具体情况。“公司的财务,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该公司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

  但可靠的消息是,A公司被罚补交税款3000多万元,而公司老板,则因为害怕承担法律责任,至今仍在国外没有回来。A公司账本被封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曾一度引来了经销商及供货商的恐慌,市场也受到了影响。紧随着A,广州日化业一个更有名气的Y公司的账本也被查封。相对A而言,Y公司账本被封的消息没有被广泛传播,加上经过种种努力,Y公司最终补税额也不算大,因此受到的影响不大。

  数目更为巨大的,是在2003年春节之后,广州日化业具有相当知名度的B企业,被罚补税8000多万元。

  “日化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绝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这8000多万元可能会让企业元气大伤,幸好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出,如果市场受到影响,那么损失就可能更大了。”一位B公司的业务关联人士说。大鳄在税收上触礁带来的震动自然厉害,但是去年秋天以来,此起彼伏的日化小企业倒在税收下面,对于业内众多的小企业而言,更具有杀伤力。

  “去年秋天举行的美博会,实际上是税务部门对化妆品业大规模查税的开始,在美博会上,税务局的人就开始了明察暗访,以及搜集一些企业的资料,例如,一些企业会在自己的宣传册中提及销售额或者其他相关的数据,这就成为税务部门查税的一个依据。美博会后,税务部门立刻开始地毯式的检查,许多化妆品厂家可谓措手不及。”经营香薰产品的吕兰对记者说。

  美博会参展的企业,大部分经营的是美容院产品,也就是所谓的专业线,这些公司的特点是规模都比较小。据美博中心市场总监刘洋介绍,广州市美博中心内固定设点的企业,大部分是几百万到1000万的规模,最大的也就是1亿元左右。这些企业在专业线内,已经算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了。

  “日化业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在钻政策的空子,说是钻空子,实际上很多是违反国家法规的,这在行业内,不用说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了,因此,只要是真的查起来,许多小企业都很难逃脱。”吕兰说。“我身边的许多同行,都已经跑了。”某肥皂厂管厂长对记者说,“现在业界已经是人心惶惶。”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记者与诸多业内人士的访问表明,税,已经让日化业的老板们难以安睡。

  实际上,日化业的税收风暴席卷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的本身,当一家企业老板逃跑之后,许多经销商、供应商的款项也就牵涉到里面,形成连锁反应。税收风暴,已经撼动了广州日化全行业。

  “没有必要逃跑”

  风暴来临,在税收问题上出问题的老板,有的照罚单补税,也有的选择了逃走。

  “偷税的老板中,企业做得稍为大一点的,各种信息资源相对比较充分,而且对政策的敏感性会强一点,因此,这些人可能早已把妻儿移民到国外去了,许多资金也转移到了国外,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可能应变。”广州兴发广场的张老板对记者说。

  大老板到国外,而小老板由于底子薄,在收到了补交税款的决定后,都会权衡利弊。

  “我认识的许多老板,补交的税款都在二三百万元左右,说实话,谁愿意交这些钱啊,一交,以后就很难玩下去了。虽然一些小企业也做得不错,但总的来说,这些牌子也不是什么知名品牌,倒了就算了。所以我所知道的小老板,只要补税超过100万元,基本都玩失踪了。”吕兰说。

  位于广州市机场路的兴发广场是全国著名的日化用品批发市场,这里曾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全国十大假冒伪劣产品集中地之一。广州美博城市场总监苏军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于这里的小企业倒下曾如同割韭菜一样,一茬没了,又长出一茬。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关门的多,开张的少。当税收风暴降临时,这里的许多小老板选择了逃跑。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心情可能会大不一样。

  “以前跑掉,风声过后一段时间,又可以换一个牌子,重出江湖。但这一次,很明显环境已经变了。以前许多企业为什么这么从容,原因是它们已经与一些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形成了铁网,如果税务形势不好,这些公司也就要相应地补点税,这也是维护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一次,形势好像真的变了。”张老板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日化老板提到最多的,是刘晓庆及杨斌的因为税收而被捕。在许多老板的眼中,这无疑是国家向富人、向民营企业家开刀的一个信号,也是国家税收政策改变的先声。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副主任刘桓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有不少民营企业家因为担心被捕而跑到国外,或者开始往国外转移资产,但是,这种做法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补上税款,一般政府部门不会再难为企业家。

  记者也从国税部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虽然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除非恶意偷税非常严重,在企业补交税款之后而又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非常少见。

  当然,许多小老板之所以选择逃跑,是不愿意缴纳罚款。

  “目前对偷税的处罚额在0.5至5倍之间,如果倍数比较高,受罚人往往不愿意交钱。”税务咨询师胡先生对记者说。

  并非针对日化业

  宝洁落户广州,使广州日化企业云集。“广州的原材料、包装以及商业配套设施都可以就近,一到内地,这些成本自然就上去了。而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广州的税务环境相对内地而言,宽松很多。”吕兰说。

  吕兰的公司由武汉搬来。她说,广州宽松的税务环境,是公司搬迁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吕兰所说的税务环境,其实包括了费,在广州,费的支出相对而言要少得多。

  吕兰所在企业自己不从事生产,而是将产品委托给一家企业做,自己实际上是只管市场。在吕兰以前的公司所在地,由于公司属于商贸企业,因此上游企业给她们加工的增值税,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但在广州,这种做法可以同时开具加工税票以及原料税票进行抵扣。吕兰认为,这是一种变通的做法,非常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更为让吕兰感到不同的是,广州许多零售企业可以不开具发票,卖场自己有办法搞掂,但是在内地,做卖场是肯定要开票的。正是因为许多这样环节,许多外地日化企业纷纷落户广州。

  “广州日化业的税收比起内地而言,最起码要少收40%。”曾服务于多家知名日化企业的吴港说。他认为,广州是大都市,大企业多,而日化企业规模并不大,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手段目前还不够完善,是广州日化企业税收环境相对宽松的原因,也使广州成为中国日化业的一个重要中心。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广州日化业在税务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几乎没有多少透明度的日化行业,这里面的猫腻也就相当多。

  记者了解到,因为税务原因,在许多日化公司,很多老板都不敢装电脑系统,因为害怕出了问题一锅端,电脑里的资料就是证据。甚至有些企业安装之后,主机并不放在办公室,而是放到其他地方,资料随时备份。

  但是,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几乎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此次广州日化业的税收风暴,并不仅仅是针对广州,更不仅仅是针对日化业,它只是2002年4月份以来全中国税务风暴的一小部分。

  “老虎迟早都要出笼的”

  “对于日化业而言,税收是只迟早要出笼的老虎,民营企业的原罪暂时还是无法抹去。”吴港感叹于自己的老板——一个商场上的沙场老将,面对来势凌厉的税收风暴,显得非常慌张。

  吴港认为,税收问题在日化业由来已久,而且越来越严重。他对此原因作了分析: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地区差异性非常大,国家相关的法规难以全面覆盖。对于三级以下市场而言,税收黑洞是相当惊人的,例如,在义乌的一些经销商,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一两个亿,但是交的税却只有区区几万元,原因何在,这就是国家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理手段还远远不够。如对一些大型零售店可以进行征管,但是对一些小型的店就没有可行的办法了。

  另外,由于日化行业的透明度相当低,国家的信息统计非常不健全,有很多统计数字行内人简单一看,就知道连基本的事实也没有搞清楚。例如根据日化企业发布的广告,基本上可以推算出这个企业的销售额有多少个亿,但是税务统计部门却做不到,而是过于注重单一的信息来源,例如企业通过媒体对外发布的销售额等。

  而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许多日化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普遍偏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这些老板们做企业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少考虑持续经营,而是着重于赚眼前钱,短期行为非常明显。

  吴港认为,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税收问题对于日化业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问题,只是没有爆发而已。这里面有许多原因,以前日化行业企业的规模都不大,社会影响力也不大,企业偷税的数目也小,在国家当时的征管条件下,虽然税收年年都会查,但力度不大。但是,1999年之后,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二三级市场上,国内品牌风起云涌,企业膨胀得非常快,偷税的金额相对大得多。而且由于高频度的广告轰炸,企业的知名度很高,社会危害性也显著提高。因此,当国家下定决心整治税收环境时,日化业沉疴已久,受到的打击也就自然显得严厉得多。

  苏军文认为,税收风暴对于日化业而言,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对整个行业可能产生的裂变作用。税收只是一个表象,它其实是一个行业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利益选择,因此,要真正地读懂日化企业的税收行为,有必要深入地解剖日化业里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

  (注: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策划中对部分涉及到的个人和公司使用了化名。)

  相关链接

  日化企业常见偷税手段

  根据日化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目前日化企业常见的偷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关联企业违规交易:另设销售公司,将产品以略高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卖给销售公司,达到少交消费税的目的;

  2.违规抵扣:许多企业将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增值税抵扣了,从而偷掉了增值税;

  3.隐瞒收入:企业设立两个账本,大量的现金交易收入没有计账;

  4.无照经营:这在日化专业线上非常普遍;

  5.多列开支:巧立名目,多计多列、多提多摊成本费用,虚减利润,例如员工的提出在会计上处理成费用报销。促销送赠品时将赠送的产品当做是销售费用等。

  6.欠税不缴;

  7.混淆适用税率:如将香水当成护肤护发品,消费税率减少。

  第二篇

  格雷欣定律的致命诱惑

  格雷欣定律也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定律”。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

  用“老板不守法”或者“赚多一点钱”这样的说法来解释企业偷税行为,无疑是过于草率而且不负责任。偷逃税作为企业行为,其实是企业在内外环境的各种条件下作出的一项利益决策,因此记者更希望能够探究日化企业的生存状态,才能剖析出企业偷税背后的复杂原因,也能更客观地对此作出评价。业内人士基本把日化企业分成两条线:日化线与专业线。日化线主要是做一些大众日化用品,在这里我们以广州典型的洗发水企业为代表。而专业线则是指那些做美容院产品的企业。这两条线基本是不相往来,相互之间的交流非常少,两者的生存环境也截然不同。

  “日化线与专业线,在税收方面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某公司营销总监肖先生说。

  日化线巨头阴影下的求生方式

  因为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跨国巨头的存在,国产洗发水企业大都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生存方式。“跨国巨头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品牌力不是国产的二线品牌可比,要想生存,只能走这些品牌的空当。而所谓的空当,主要就是二三级市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市场。”肖先生说。

  农村市场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就是要有经销商愿意经营自己的产品,并愿意向消费者推荐自己的产品;另一个就是价格问题,在二三级市场,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因此,每一个洗发水厂家都必须尽量考虑降低产品的价格。

  中小日化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人力、物力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只得依赖经销商,甚至主导权被经销商掌控。因此,中间商的盘剥是中小日化企业没法绕过的坎。当然,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经销商大部分有奶便是娘,对于二三线品牌而言,一般都会考虑尽量给经销商让利。

  “实际上,经销商天生对二三线品牌有着很高的利润要求,原因就是他们做宝洁的产品,利润空间只有1%至2%,做这些产品对于他们来说与做搬运工其实没什么区别,但他们是利用宝洁公司的产品来铺网络,用宝洁的产品来带动网络的运转,也带动其他小品牌的销售,宝洁的产品让经销商赚了网络,那么在其他小品牌上,经销商们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赚钱,这样就形成了销售网络的利润互补,这也是许多日化经销商的生存法则。”

  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则只能通过降价来获得市场优势。

  但是,早已进入中国市场,并且曾一度横扫中国洗发水行业的宝洁等跨国巨头,已经给这些国产的小弟弟们立下了极高的竞争门坎。

  曾在许多日化企业工作并任过企业顾问的吴先生,为记者分析了洗发水的成本构成。以一瓶市场零售价为10元的200毫升洗发水为例,瓶子、内容物的成本各占到零售价的10%左右,加起来是20%,也就是说,硬成本只占20%。通路上由于受到中间商的盘剥,费用相对较高,成本一般在30%至40%之间,以35%计;营销推广成本及企业的管理成本加起来是30个点,剩下15%的就是“利润”。但是,这15个点左右的所谓利润,是在企业没有缴纳增值税与消费税等税的情况下所获得的。

  吴先生所在的公司曾经对洗发水行业的实际税负作了粗略的统计。不算企业所得税,洗发水产品需要交的主要是增值税与消费税。增值税为17%,但是可以抵扣。消费税8%是一次性征收,目前日化企业大部分都采用转移定位的方式来偷税,即在生产公司之外另外成立一个销售公司,产品出厂后全部由生产公司卖给销售公司,但价格定得极低,一般仅高于生产成本,例如,10元一瓶的洗发水,生产成本为两元,那么卖给销售公司的价格就是3元。这个价格比出厂价远远低得多,但消费税是按照实际交易的金额来计征的,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少交消费税的目的,这在业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经过这样的手法,加上其他的一些小税收,洗发水企业在交企业所得税之前的实际税负,大致占销售收入的15%。

  D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咨询师胡先生对记者说,15%的税负应该是比较高的,原因就是在日化行业,原料成本所占企业的销售收入比重不大,这样导致增值税中可以抵扣的部分不高。

  吴先生给记者作了如下的计算:二线品牌如果以15%的税率正常纳税,那么一瓶10元的洗发水里面,按照图1所示,企业的实际利润为零,企业等于白打工。

  实际上,这个规格的飘柔洗发水,市场份额是20%,价格在12至13元,而夏士莲更是卖到了9.9元。国产二线的洗发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价撬动市场,在价格上不太可能比跨国巨头高。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说,跨国品牌依靠自己雄厚的资本力量,其产品在中国的价格已经接近了底线,这实际上已经为行业制定了很高的价格壁垒。

  “夏士莲卖到9.9元一瓶的洗发水,二线品牌如果卖到8元,又如何生存?答案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偷逃税款,不交那15%的税,甚至偷企业所得税。”吴先生肯定地对记者说出这个结论。但是,这些二线洗发水赚到的仍然只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原因就是,他们的通路费用远远高于跨国企业,这部分费用,很大程度就是经销商们的利润。

  曾任某企业营销总监的蒋先生也认为,洗发水产品价格近年来每年以5%的速度下滑,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步步地缩小。而同时,宝洁公司这样的跨国巨头,推广一个品牌的费用动辄以亿计,国内民营的日化行业天生底子就薄,从实力上根本无法抗衡,各方面都会受到大资金的压制,因此他们要抢市场份额,就要有更多的利润给经销商,就要有更强大的招数,否则,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偷税成了他们求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正是在这种行业环境下,一旦出现部分企业不纳税却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时,那么游戏规则就可能被破坏了,因为当别人给经销商更高利润的时候,如果你做不到,就意味着死亡。

  游戏规则被破坏的直接结果,就是偷税这种“劣币”如果能与不偷税这种“良币”并行于市场,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

  而事实上,游戏规则是被破坏了。“二三线品牌做高端市场不行,只能做低端,县以下市场是主要战场。我们看得见的部分是城市市场,但是,中国洗发水冰山下的部分就是农村市场,七八亿人口在农村,中国幅员辽阔,几个亿的货投放下去,马上就消于无形。这些品牌生存的地方就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河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蒋先生说。

  “这些二三线品牌,大量地使用现金交易方式,甚至使用私人账户。原材料款是现金给的,甚至大量的广告款都是用现金给的,为什么呢?现在电视台的日子也不好过,需要广告的支持,这些二三线品牌往往直接跟电视台打交道,而不是像跨国公司那样通过代理公司来进行。他们拿广告的价格是非常低的,现款交易,不压款,票是绝对不开的,这就像菜市场一样。同时,他们是按频次来计算费用,而不是像跨国品牌以收视点来计算费用,这里面会有大量的广告费用浪费在里面,但是,要知道他们主要针对的是二三级市场,在这些市场里消费者没那么理性,广告混个脸熟,对于产品的销售还是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因此,从实际效果而言,这些企业的广告投放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蒋先生说。

  大量的现金交易,使偷税轻而易举。而在国家的税收征管手段还不完善时,这些企业付出的机会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于是,格雷欣定律应验了。

  专业线无序市场的短期行为

  对于许多日化线的业内人士而言,专业线纯粹是“他们的世界”,好像与己无关。甚至,他们对专业线有许多偏激的评语。一位日化线策划总监对记者直言不讳:“那个圈子就好像黑社会,外面人完全进不去。”

  专业线的口碑不好,源于专业线市场的过度混乱与无序。“广州的专业线企业里,最起码有50%的企业没有进行工商税务登记,可以说完全是非法经营。”一位日化线企业策划总监对记者说。而来自专业线的广州瑞齐生物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洋,更是对记者直言,没有进行工商税务登记的专业线企业,还不止50%的数目,甚至可能达到了80%。

  一些业内资深人士对专业线的行业状况作了如下总结:

  1.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但利润相当高,甚至有的高达1000%。这是因为专业线产品的量都很难做大,大部分企业就是几百万元的规模。一个专业线产品,如果一个省月回款有3万元可能就不错了,而一个洗发水企业,一发货就是几百万。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销量越小,利润要求就越高。但是,许多专业线的企业披着洋品牌的外衣,疯狂地攫取利润,一些产品,利润甚至达到了1000%,完全是暴利。

  2.不做品牌,大部分是短命产品。这些小品牌没有自己的营销力量,完全是通过各地的代理机构来操作,这些代理机构不需要小品牌的广告支持,只需要这些小品牌派出“美容导师”,通过这些培训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来鼓动消费者。如果一年不推出新产品,那么市场上的代理商基本就不陪厂家玩了。代理商们拒绝品牌,因为品牌就意味着利润的下降。由于消费者与他们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美容院工作人员的推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品牌的作用因此不是很明显。

  3.捞快钱,不是在做企业。许多专业线的企业主要靠美博会来过日子,一年就做美博会。在美博会上,可以见到一些前所未闻的牌子,摊位做得非常大,日化线基本不参与美博会,像宝洁这样的企业,参展的摊位也是非常小。参加美博会之前,一些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生产能力,手上有的只是一些样品,但是通过美博会上拿订单,就可能会活得比较滋润了。许多企业的操作方法是,做一两年,把一个牌子做烂之后,再注册一个,捞一笔就走人。刘洋认为,专业线市场混乱的原因,在于行业的门坎过低。一些小企业,实际上就是买来一些原料,然后用一个桶、一把铲子,东搅拌西搅拌,就可以弄出一些产品了。只要产品不伤人,拿出去通过美容师鼓动不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可以赚到钱。正因为如此,大量的企业涌进这个行业。

  这些小企业不经过工商税务登记,规模又小,又是直接的现金交易,因此,税务部门对他们的征管难度非常大。而大量的企业不纳税所起的示范效应,也使其他企业纷纷仿效。

  “与日化线不一样,专业线是高利润行业,纳税不存在税负重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行业的无序使企业将经营完全看作是种短期行为,他们看不到明天,因此,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现钱拿出来。”化妆品业咨询顾问张兵武说。

  “企业的定位本身就有问题。”苏军文说。

  当然,企业定位的问题根源仍在于市场。一些完全是不正当竞争,欺骗消费者的产品——所谓的“劣币”横行市场,对合法的经营者实际上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合法经营做品牌的成本要高得多,赚得钱要少得多,在劣币冲击下,良币成功的概率反而小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劣币最终会驱逐良币。最终,市场上能成气候的大企业,屈指可数。

  而市场混乱的根源,在于政府对于行业缺乏相应的管理。

  有游戏规则,才有明天

  无论是日化线还是专业线,许多企业员工对自己企业的感觉是“没有明天”,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板。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许多企业的短期行为非常明显。而偷税,也是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

  “在洗发水行业,没有税,就没法生存,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短期性,品牌从成长到衰退一般不超过3年,他们采用的模式一是大规模广告,二是高额利润刺激。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啊。就像国家现在开始规范批发市场,以后走批发的洗发水企业,受到的打击会更大。现在一些大点的民营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了营销转型,例如直接做终端,摆脱对经销商的过份依赖等。但是,这种转型很难避免阵痛。”吴港说。

  “只要是做日化,肯定会想到交不交税的问题,这是目前游戏规则被破坏的环境所决定的。”

  记者采访到的企业人士,都表示加强税收征管是净化行业的举措,对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他们最担心的是合法纳税的游戏规则不能维护。事实上,在目前的环境下,现金交易仍将会大量采用,而税务部门的征管手段虽然在不断地进步,例如对集贸市场进行联网监控,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完全实现有一个过程。

  “企业有时实际上想交税也交不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大量使用现金交易,这些交易税务部门很难查出来,如果要交的话,只能是企业自己去申报,也就是说,只能凭老板个人的社会良心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不理性的行为。”肖先生说。

  经济行为自然不能靠老板的个人道德来解决,而应该运用经济方式解决。暨南大学刘少波教授认为,对于违反国家经济法律的行为,应该考虑加大违法者的机会成本,也就是重罚,重判。如果违法经营所付出的成本大于合法经营,那么理性的经济人将会选择后者。

  但是,税收仍然只是一个经济的表面现象。日化业内人士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必须重视这一行业,必须制定一些行业的法规与标准,这才是治本之道。否则,光抓税收是没用的。

  “政府对日化行业确实太不重视了,像日化行业都没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参加的是什么‘香料香精协会’,而工商联开会从来不叫这一行业的企业代表参加。确实,日化业的层次是比较低,但却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政府应该致力于行业的规范。”

  当然,政府部门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据刘洋介绍,政府部门已授权广州美博中心牵头成立一个美容化妆品行业的国际商会,然后授予商会对行业的一定管理权限。这也是一个规范行业的重要举措。

  第三篇

  刘桓中小企业的税负将会下降

  受访人:刘桓,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副主任,著名税收专家

  采访者:陈留

  税法并不可怕

  记者:现在许多民营企业家因为税收问题害怕担上刑事责任而逃到国外,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刘桓:这个动向在去年4月份全国税务风暴之后就开始了,后来媒体对于刘晓庆与杨斌涉税事件的报道,使得社会上的富人人心惶惶。其实刘晓庆与杨斌的被捕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应该说是特例。事实上,政府对于违反税法的处理从来都是相当谨慎的,因为这里面会有许多影响经济的因素。像刘晓庆案件,就被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原因是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对于曾有税收前科的企业,只要想办法补救,如补交税款等,政府一般都不会再将之移交司法处理,因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企业面临的环境确实不太一样,另外,经济也要发展,政府是不会太为难企业的。朱钅容基总理去年9月份谈到政府的税制改革时曾表示,一定会考虑中国的国情,要注重经济效益,这其实也是政府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政府真的要查,即使逃到国外,照样还有国际刑警组织。

  记者:企业的纳税行为其实是与纳税环境息息相关的。例如,国税与地方税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一些政府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一些小县里面,税务部门对企业实行定税,按照税法来说这应该是禁止的。但现在查税了,企业出了问题,这里面地方政府是否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或者说,在对企业进行处罚时,会适当地予以考虑?

  刘桓:政府确实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执法部门在执法时,肯定会考虑到每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这里面涉及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后,需要的开支将大为减少,那么政府在这方面的收入需求也会随之减少。如果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权益过分侵害,企业可以采取行政复议的方式,或者是与税务部门对簿公堂。当然,在一些地区,企业可能会担心日后难以立足,但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的税收环境会越来越好。

  今年两会期间重点讨论的一个议题就是修改民法典,其中一个是财产权法,另外一个是物权法,这直接涉及到私有财产以及企业产权的界定。这10年来,税法显得有些滞后,并非是税收政策本身有问题,而是税法的最终制定必然要上溯到宪法对于财产权与物权的界定。这个修改,将使税制改革趋向完善。

  另外,税改的调子,也已经由以前的加强征管,转向了一切围绕经济发展而进行。这都会使民营企业的税收环境越来越好。

  国家在税收上会有产业倾向

  记者:在一些传统行业里面,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这个行业竞争比较混乱,而国家意图对该行业进行整治时,经常从税收方面设立相应的门坎,而这种门坎实际针对的就是行业里的中小企业。例如去年的白酒新税制,很明确就是针对中小企业。其他如日化行业也有这方面的迹象。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国家的这种政策导向是否对于行业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或者说对中小企业而言本身是不公平的?

  刘桓:国家的税收导向目前而言确实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一面,这是一个矛盾。我们可以发现,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极有限的,经济增长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民营企业。按理,税收政策上,国家不应该对中小企业有歧视。

  但是,在一些行业上,国家的政策可能有一定的特殊性。你刚才提到的日化业和白酒业,都属于高档消费品,利润一般都较高,而产业的层次并不高,对于这种高档消费品,世界各国都将之列为控制的对象,政府利用其手段进行调控是正常的。

  例如你所提到的白酒行业,全国一半以上的县有白酒厂,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行业的过度竞争实际上是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的。国家需要对这样的行业进行严格的控制,需要用政策来消除不正当竞争,那么最明显的手段就是控制价格。小酒厂的价格优势是相当明显的,那么政府提高税收门坎,根本原因就是要使小酒厂的成本加大,将一些没有达到一定条件的小企业清洗出市场。

  记者: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我们发现由于国内目前的实际环境所限制,一些政策的效果适得其反。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白酒新税制。实际执行的结果是,正规纳税的企业税负加重,而大量的中小企业为生存,仍在偷税,日子过得却很滋润。就像此次广州日化业的税收风暴,许多企业最担心的是自己正常经营,而别人偷税,那么企业的成本优势肯定比不上那些偷税的小厂家。政府部门在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前,是否会考虑到我国目前实际的税收征管环境?

  刘桓: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不在于税法本身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堵住偷逃税款行为,这样,对于所有企业而言,才能营造一个公平的纳税环境。以前我国总是将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征管手段放在第一位,从目前来看,这是不行的,应该更加强调征管方式的更新,那么才能更有效地堵住税收的黑洞。一般来说,税法是不太变化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税法在两三年内可能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这也是因为目前的税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对于白酒与化妆品这种高档消费品,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政策怎么变,国家还是会在税收上作一定的限制。

  税负下调是趋势

  记者:目前我国的税制与其他国家相比,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有没有减税的空间?

  刘桓:我个人的看法是企业的税负过重。许多人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税负不算高。我不能赞同这种看法。

  以企业所得税为例,虽然从税率上来看,我国的所得税率跟一些发达国家差不多,但这种比较是不科学的。我认为应该从纳税人的承受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对美国一个月收入10000元的人征收3300元,与对中国一个月收入1000元的人征收330元,从税率上来看是一样,但是效果却绝对不一样。美国的生活水平高,在他们已经满足了许多生活所需之后,征3300元的税对他来讲可能不是什么沉重的负担,但是在生活水平不高的中国,330元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还需考虑温饱问题的人而言,则会是相当的压力。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在数字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而应该从我国企业目前实际的竞争力方面着手。当前我国的企业税负有降低的倾向。从全球来看,美国政府已经宣称将会减税,许多发达国家也在减,这是趋势。

  记者:许多中小企业反映,虽然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税率上基本相同,但是大企业有规模效应,成本能相对降低,因此税收承受能力较强,而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比较重。在税收政策上,政府是否会考虑给中小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在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有无这样的税收扶持?

  刘桓:世界各国在税收上对中小企业都有一定的支持。实际上,中国也是这样的。例如,在所得税上,就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得划分了不同的税率,这主要是为了扶持初创阶段的企业。

  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感到国家没有税收的扶持,原因是它们的企业规模已经超出了国家所列的小企业的规模了,它们只是感到自己还是小企业而已。

  国家对小企业的鼓励与产业政策有关,像烟、酒、化妆品这样的行业是享受不到税收的优惠的。

  税收筹划是有限度的

  记者:许多中小企业现在对“合法避税”或者说“税收筹划”非常感兴趣,甚至表现得相当迷信。在我国的税法中,存在“合法避税”这样的通道吗?如果存在,企业该如何运作?

  刘桓:现在确实许多中小企业沉迷于所谓的“合法避税”,我经常到广东来讲课,目前广东的这种班非常多,据说非常受欢迎。

  但是要注意的是,从法律上而言,在我国是不存在“避税”的。在我国的税法中,避税视同于偷税,发现了,还是要补回,因此,“合法避税”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税收筹划和“合法避税”不同。它是企业对于自己经营活动的调节,来使自己的税负最小,而这种调节是在国家法律的范围内运作的。这在我国是允许的,在发达国家同样也允许。

  税收筹划是有限度的,中小企业不要过度信奉税收筹划,一旦沉迷于此,就容易做出违反税法的举动。

  税收筹划有两个铁打不动的原则,一是合法性,另一个就是事先性,也就是说所有行为以税法为导向进行事先的设计,而如果是在事后的行为,例如在账上作一些处理,就是违反税法的行为了。

  对中小企业税收的两点建议

  记者:中小企业对税收有许许多多的困惑,你能否给他们原则性的建议?

  刘桓:从税收的角度,我给中小企业提两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就是广大的中小企业要迅速转变自己的经营观念,应该把自己的投资经营方向,转向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例如在高新园区设立高新企业,那么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就相当多。大企业船大掉头难,而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这种经营方向的转移,降低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个建议是中小企业要从一开始就规范运作,就要有税收观念,这样既能尽早地对税收作出筹划,也能避免不规范运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因为随着国家税法征管体系的完善,企业为不规范的税收运作付出的机会成本将会越来越大。

  第四篇

  一个税务筹划师的忠告

  见胡并不容易。“忙得要死,现在的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税收问题,原因也是全国性的税务风暴。”

  胡是D会计师事务所的税务咨询师,很年轻,但已出现白发。“许多老板都在问避税的问题,总是希望我们马上能给他一个可以操作的方案。但不是什么税都能避的。而且避税还是可能面临着法律的问题,这很难,经常是绞尽脑汁。”

  胡跟刘桓在对于避税的看法上还是有所区别,他把避税和节税都看成是税务筹划的一种,是合法的;而刘桓则认为避税的提法不妥,他所提的税收筹划实际上是把概念收窄了,等同于“节税”。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没有太多的冲突,都是以不触犯法律为要旨。

  虽然主要是与一些大企业打交道,但胡也和一些不太规范的民营企业打过交道,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胡给中小企业老板提出了一些经验堆积出来的建议。

  中小企业税收的误区

  胡说他最怕三种老板:

  第一种老板见面之后,直入主题:能帮我们造查不出来的账吗?你们是高手啊。

  第二种老板是拍胸脯:税务局某某长跟我关系很铁,不用担心,没问题的。

  第三种老板是当可能要出事时,匆匆赶到:帮我摆平这个账,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在胡看来,以上三种老板首先在认识上就存在误区,如果不消除这种认识误区,谈税收筹划是没什么用的。

  另外,胡接触过的一些中型企业,虽然销售上可能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了企业在税务筹划方面一片空白。

  例如说,许多企业有一定的会计人员,但是这些会计人员往往对税务知识一知半解,只知道怎么填写报表,不知道对报表进行具体的分析,不知道一些有利于自己的税收政策与不利于自己的税收政策,这是许多企业财务部门的问题。因为对许多具体的东西理解不透彻,结果对整个税务系统无法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因此,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以为请了一个会计来做报表就可以了,实际上,现在财务管理特别是懂税务知识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太少了,如果企业请不来这些人才,就应该让自己的财务人员去学习。

  例如,企业拥有延期纳税权,每一个纳税人有最多三个月的延期纳税权,如果你申报纳税,又申报延期纳税权就可以获得这种权利,申请这种权利,可以使很多企业避免遭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胡发现,许多企业虽然有财务部门,但是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特别是销售部门之间在业务流程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也往往造成企业税务上的损失。

  税收筹划的原则

  胡接触的一些企业中,不少已经提到“税收筹划”这个概念,但是,在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可谓千差万别。广州一家房地产公司想转移利润到国外,跟胡说弄个“海外业务接待费2000万元,”这种行为实际上就不是在做税务筹划,而是偷税了。

  胡希望企业最起码能理解以下四个原则。

  1.不是什么税都可以避的,如果纯粹为了避税,那么就要付出成本。实际上,任何税收设计都是考虑到了成熟的商业环节中的大部分因素,如果硬要避税,企业为此付出的隐性成本可能反而比避税的收益高。

  例如,一个房地产企业,如果将一些设计工作交给海外自己的关联公司来做,将设计费用定得很高,就可以转移利润。但是,如果海外公司的设计水平不行,或者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按设计造出来的房子可能会滞销,那么这样做就是得不偿失了。

  2.国家在发现税收的漏洞时,有权作出调整。例如,日化企业设立销售公司,实现转移定价的方法,在许多行业其实都非常普遍。但是,从税法上,国家有权认为生产方卖给销售公司的价格不合理,而对此作出调整,企业还是得把税补上。

  3.企业在业务成型后,再来考虑避税是相当麻烦的,而且也最容易演变成违反税法的行为,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好是在企业成立之前作好相应的设计。

  4.目前企业的许多财务人员还无法胜任税收筹划的工作,实际上,连许多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一些税务问题都弄不清楚,因此最好请专业公司来做,这样违反法律的风险也会大大减少。

  税收筹划的着眼点

  胡认为,一般而言,税收筹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当然,对于一个新成立的企业而言,更容易作出通盘考虑,节税的目的可能就会更加容易达到。

  第一个着眼点,就在于企业的性质。这里面的技巧实际上也在被广泛地运用。不外乎是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身份选择,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还有就是有限责任公司与无限责任公司的选择,因为国家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是双重征税,即在征收个人所得税之后,个人的资本所得又要再征一道税,而无限责任公司则是不重复征税。对于一些小规模企业而言,如果已经确定经营风险较小,也可以选择税负较轻的无限责任公司形式。

  第二个着眼点,对中小企业特别需要提醒,要清楚自己是作为一个一般纳税人的身份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因为在不同的行业,两者的实际税负谁高谁低是不一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从事的行业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决定。

  第三个着眼点是从税率上考虑。实际上税率是有很大的差别,在不同的地方设立企业可能会享受不同性质的税收优惠,在大城市不可能得到的优惠,在二级城市就可能得到。另外,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税率是不一样的,也可以采取转移定位的方法来选择应用最低的税率。

  第四个着眼点,就是怎样使税基最小。这里面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一些人将它与偷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混同到一块去了。胡认为,这一块非常复杂,但是关键的不是去更改账目,而是尽量地利用各种现有元素的组合。例如,在自己投资与债务的选择上,同一项投资的不同组合,会得出不同的税收效果,这一点一定要深入地去分析。

  最后告诫中小企业,税收的环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如果再用旧思维来看待税收,教训可能会很惨重,老板们应该抛弃做假账的思想,尽量利用税收筹划,合法经营企业。

  相关链接

  税收概念识别

  偷税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纳税人不申报、申报不实,或者超过定额一定幅度未申报调整定额的,一经查出按偷税处理。按税法规定或由税务机关委托,代表国家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收、代扣、代缴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有征收、扣缴税款的责任,在法律上被视为准纳税义务人。因此,扣缴义务人、委托代征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也属于偷税行。

  逃税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有以下特征:纳税人必须有欠缴税款的事实,即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同时,纳税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并且这一行为产生了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款的后果。这种行为与偷税不同。偷税是纳税人采取隐匿事实、伪造账目,隐瞒应该缴纳税款的数额;逃税是纳税人承认应纳税额,但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的手段,隐瞒缴纳税款的能力。

  抗税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暴力,指对税务人员实施身体强制,包括捆绑、殴打、伤害等手段,使其不能或不敢要求行为人纳税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威胁,指以暴力相威胁,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使其产生恐惧,不敢向行为人收缴税款的情况。

  骗税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避税避税是指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境的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巧妙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

  纳税筹划亦称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到的现行税法(不限一国一地),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权利,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与“不允许”、“应该”与“不应该”以及“非不允许”与“非不应该”的项目、内容等,进行旨在减轻税负(少缴税、不缴税或缓纳税)的谋划和对策。纳税筹划包括节税和避税。节税和避税与偷税、逃税、抗税、骗税的区别:节税和避税是在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符合税法或不违反税法;而偷税、逃税、抗税、骗税是对税法的公然挑衅,是一种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P4笔记本 DV机 迷你裙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作爱前戏时,女人身体的扭动,会为浪漫加点撩人……
非常笑话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图片
铃声
·[许志安] 上弦月
·[王 菲] 蝴蝶
·[戴佩妮] 怎样
铃声搜索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患了皮肤病去哪里
中医治疗各种肿瘤
关爱痛风病患者
专治强直性脊椎炎
关注糖尿病保健康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03级MBA!
   十万大奖抓典型!
   春季旅游江苏行
华美启动"彩光"嫩肤
:全国特价酒店预订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