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2003最佳分析师--探寻真实价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13日 11:51 《新财富》 | ||
在成熟的欧美资本市场,分析师(Analyst)通过描述、预测社会经济、产业、公司发展的过去和未来,帮助资本更具效率地流动,进而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在新兴的中国资本市场,相比最初那些提供简单股票操作建议的“股评式分析师”,如今投资者越来越重视对产业和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关注行业纵深的专家型分析师正受到更多的尊重。 《新财富》借鉴国际惯例,参考国际通行的方法,由机构投资者筛选出包括宏观经济和债券研究在内的26个研究方向的“最佳分析师”。我们向77位基金经理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50份,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着682亿元资产。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入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各个机构的人数评选出“《新财富》中国本土最佳研究团队”。 分析师的报告有用吗? 57%接受调查的基金经理认可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对其投资决策有较大帮助,只有1名基金经理认为“无帮助”。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国泰君安研究所谭晓雨认为,“长远来看,基金公司不可能自己担负一个大规模研究团队的成本,必然要依靠外部力量。”而对于券商本身的业务,“拥有强有力的研究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内部报告还是外部报告作用大? 56%的基金经理认为基金内部研究报告对投资决策作用更大,24%的基金经理则更认可外部研究报告。 一位基金经理指出,“外部报告可能有个立场问题,他们很可能会去推荐本公司库存的股票。”还有基金经理的观点是“外部分析师不需要对基金的价值负责,而基金内部研究员的薪酬直接与基金的表现挂钩,他们更加认真,因此公司原则上不直接采用外部的研究报告。”同时,“基金经理也没有精力去阅读、研判太多的外部报告,所以需要内部研究去浓缩外部观点。” 与之不同,另一位基金经理则认为,外部报告更具有参考性,因为“基金公司研究部存在一个自我削弱问题”,由于基金研究部规模一般不会超过10个人,研究员需要研究的行业和公司太多,研究质量容易下降。而且“基金内部研究人员对基金经理的职位比对他们的本职工作更感兴趣”。 如何发现价值? 在完成对基金经理的调查后,我们请当选“《新财富》2003年最佳分析师”23人中的20名填写了另一份调查问卷。 行业分析师人均跟踪上市公司37.4家。其中,只有30%的分析师没有为跟踪的上市公司提供过咨询及相关研究报告。 分析师把实地考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70%的“最佳分析师”调查了80%以上他们跟踪的上市公司,其中30%调研了其所有跟踪的公司。但也有20%的“最佳分析师”只考察过不到一半他们跟踪的企业。 一半多的分析师到上市公司调研时间不超过1.5天。55%“最佳分析师”平均每年不定期到自己跟踪的每家上市公司调研不超过两次,每次调研时间约为1天。调查过程中全部费用都是分析师所在公司承担,并且基本是向上市公司董秘了解相关情况。 缺乏数据是分析师研究中最头痛的问题。80%的“最佳分析师”认为他们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可供分析的数据”,另10%的“最佳分析师”认为“缺乏培训和继续教育”。 被问及“目前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较多问题,怎样去假存真?”时,分析师们的普遍方法是:通过对行业运作的深入了解,进行同行业企业间财务指标的类比分析,结合调研,并对关联交易特别留心。 分析师研究报告多产。在过去的一年里,“最佳分析师”平均每人撰写研究报告42.8份,其中华夏证券的董志强和现就职于嘉实基金的张欣(前国泰君安分析师)分别以100份报告的数字位居榜首。扣除各主要节假日,几乎每位“最佳分析师”平均每周都要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平均每人撰写15.8万字的报告,其中报告字数最多的是平安证券的陈守红。 分析师与外界客户交往甚密。作为外部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与国内各大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50%的分析师与10名以上基金经理保持经常的沟通;而且在过去的3个月中,55%的分析师曾接到过10名以上基金经理的电话。 25%的“最佳分析师”认为外部服务更能体现其自身价值,10%的人认为内部服务更能体现价值,其余65%的分析师认为内、外部服务对于他们来说同样重要。 作为兼具理论和实战的中国最优秀的行业分析师,他们对中国企业的评价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60%的“最佳分析师”认为中国企业最欠缺、也是最需要加强的是“企业战略的制订”,此外,“商业模式的选择”、“决策的科学化”、“执行能力”以及“公司治理”也被分析师们认为是中国企业亟待改善的素质。而其中的前四项-尤其是“决策的科学化”和“执行能力”-通常是企业管理者们比较容易轻视的方面。 分析师对收入现状普遍感到满意。80%的“最佳分析师”对现有的薪资水平表示“基本满意”或“非常满意”。在最近一年中,只有不到10%的“最佳分析师”有过“跳槽”行为。 七成最佳分析师缺乏独立性意识 在遇到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内容与其所在公司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30%接受调查的分析师表示会“坚持向客户提供原有结论”,70%的分析师则选择“不把研究报告提供给客户”或“与有关各方进一步协商”等方式。但没有分析师愿意“改变研究结论后将报告提供给客户”。 在客户利益、公司利益冲突面前,更多的分析师选择放弃其独立性,而尽量维护其所在公司的利益。出现这种情况是公司的限制还是分析师个人价值观的认同? 四成的分析师选择了“得到客户或公众的认可”为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方向。这一比例与上面分析师坚持“真理”的比例是较接近的。这说明,分析师研究能否保持独立性事实上是与分析师个人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这样的结论在我们的另一项调查中得到了确认,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最佳分析师”中,没有一个人认为“目前工作中最困难的事是难以保持独立性”。这与六成的分析师不以“客户或公众认可”为个人价值体现是基本一致的。 而且在《新财富》问卷中有关“从事分析师职业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素质”排序时,大部分分析师选择了“行业背景和经验”、“对行业市场的分析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仍然没有一个人认为研究的独立性是分析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同时,这也与分析师所在公司的研究激励机制相关。如在对分析师的考核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由内部评定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占60%的比重,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的准确、及时程度这样的定量指标占20%,而市场化指标“客户反馈”仅占10%。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则实行打分制,包括在内部、外部指定刊物刊登研究报告,进行相关的客户服务以及相关研究得到基金认可等,还将由分析师个人原因促成的投资银行项目也列为考核指标。中金公司研究所则主要基于客户反馈、销售部反馈、报告质量和数量,以及内部其他部门对报告的反馈考核分析师。 而对于分析师能否在研究报告中保持独立性,一名基金经理认为是个小问题:“中国的分析师还没有出名到美国那种程度,没有左右市场的权力,也就无法滥用。当然,利益冲突肯定是有的,比如他们公司承销的股票。但这些分析师可以和我们口头沟通,私下里交流,上市公司不知道。另外我也可以参考其他公司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