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是否做好准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01日 15:44 经济观察报 | ||
我们认为银行准备好了。这个结论看起来可能不同寻常。国有银行确实给已经破产的国有企业提供了资金,以支付工资和退休金,当地政府也仍在向银行施加压力,让它们贷款给失败的项目。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过去的十年,我们会发现贷款环境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证据表明,国有银行的大部分坏账是1998年之前的遗留问题;更进一步,自此之后,我们不仅看到效益最差的国有企业数量在迅速减少,而且银行的内部治理和透明度也得到了改善,以政策为导向的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例正在下降。 要分析原因的话,可以分析一下形成不良贷款的关键因素。对世界范围内银行重组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如下: ·政府干预 ·流动资金高速增长和资源配置不当 ·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不力 ·快速放宽限制和放松管制 ·经济冲击和重大结构性调整 我们发现,以上每一个因素在中国都产生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问题都出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半段,而不是最近的五年。这不是说国有银行不再产生新的不良贷款了,它们当然还会。但是,需要指出,当前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原因是对发现不良贷款的实践与政策的改进,尽管有一点迟到。政府干预 对资源配置的控制和利用银行进行准财政贷款注定会产生不良资产。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尤其明显。在80年代,商业银行体系作为所谓的“贷款转移”政策的结果得以启动,当时,政府开始通过银行将国家预算配置给生产企业,而银行的管理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基本上,国有银行只是扮演了国家财政代理人的角色。 甚至当准私有性质的集体和非国有企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大批涌现时,银行仍然只为国有企业提供贷款,结果造成2000年末国内“私有”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非国家控股的公司)在GDP中的份额和在银行贷款中的份额严重失调。 另一方面,尽管国有和非国有银行仍然主要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但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政府利用国有银行调拨资源的准财政作用已经减弱了。 流动资金高速增长 资源配置不当 在任何经济体中,过热的货币扩张周期都会造成资产泡沫以及拥有大量流动资金的银行不加选择地过度借贷。这一点上,中国也不例外。1992年至1995年间,中央政府基本上失去了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广义货币按年增长最多时达到40%,固定资产投资按年增长更是猛升至60%以上。很多资金都流入完全的投机买卖:资产市场和房地产项目。 不出所料,从1996年到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开发商大量亏损。中国大多数银行的破产和关闭并非因为给工业企业提供准财政借款,而是由于后泡沫时期在资产和房地产上的巨额损失。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不力 考察中国银行业传统的治理和监管体制,以及至今的变化过程,我们看到,过去十年间,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银行也为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金融机构的转换打下了更好的基础。我们也注意到,那些发展缓慢的主要领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改善,对政策压力完全的抵抗力——只有当银行有了强大的外部股东和宽松的市场环境时才能完全解决。正如我们下面所分析的那样,再注资是这一切的前提。因此,在未来,除非政府插手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否则国有银行就不可能在管理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 放松金融管制 放松金融管制是造成泡沫时期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在1992年到1996年间,信用合作社、小型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造成了流动资金的快速增长。这些金融机构在整个贷款中所占的份额增加了不止一倍,从11%上升到90年代上半期的25%,直到五年后才稳定下来。这些独立金融实体的数目让人们发现了问题所在:经历了90年代前期的蓬勃发展,中国现有近40000家城乡信用合作社。 经济冲击与结构性改变 产生不良贷款的最后一个原因是经济波动性。即使在一个运作良好与规范的银行体系中,突然的经济衰退或外部冲击也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中国同样如此。与极其稳定的官方GDP增长数字相比,高盛中国经济活动指数清楚地显示出1995年到1998年期间经济增长呈现V型减速以及后来的反弹。工业利润的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阶段是1998年前,而不是最近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