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苦甜“非典”方 亏本与社会形象的得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24日 17:30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实习记者 徐淑琴 北京报道 今年2月底3月初,广东省爆发SARS,板蓝根需求量剧增。4月,疫情扩大到北京,北京市民人心惶恐,在这人命关天的关口,中医药站了出来。在媒体公布了一些专家推荐的旨在预防“非典”的多种中医药方后,北京市抓方人数剧增,在4月8、9日达至高潮,市场供应呈现严重不足。面对此种局面,北京市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北京各大医药企业积极行动起来 知名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作为国有大型医药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几乎供应了北京市场近一半的“非典”中医药方,又一次成为光芒四射的明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大量供应“非典”方,在大家想当然中应该受益颇多的同仁堂却称自己反而亏了本,此为何故?虽说此次行动对同仁堂而言并非单纯经济活动而不乏政治意义,然而与此同时,同仁堂(600085)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上的一举一动都要充分考虑到公司的损益平衡和资本市场股东的利益。在“非典”时期,同仁堂究竟经受了怎样的多重压力、考验和选择呢? 调整生产大量供应“非典”方 在同仁堂党组及时召开内部紧急动员会议后,同仁堂全员行动,机关处室干部也纷纷下到一线,到同仁堂的61家药店帮手,解决药店的人力不足问题。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量超过同仁堂日常供应量的10倍左右,而且抓药程序复杂,供应速度严重不足,在此种情况下,同仁堂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获准直接将药材煎制成汤剂出售,自4月13日起将两条国公酒的生产线改为抗击“非典”瓶装代煎液的生产,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市民的熬药之累。同仁堂集团宣传处金永年处长称,这两条生产线第一天的生产量为2万瓶,其后每天以10万瓶的速度供应。 然而,随着政府和专家引导,市民抗击“非典”需求向多方面转化,同仁堂也从26日起停止保质期为7天的“非典”方代煎液的生产,恢复国公酒的正常生产。据金处长介绍,这股“非典”方的需求热潮直到4月28号左右才渐趋平稳。在这期间,同仁堂的61家药店供应了北京市场几乎近一半的“非典”方。 苦心支撑不赚反亏? 对于同仁堂在提供“非典”方期间造成的损失,金处长介绍说,一方面是由于药材价格的涨价失控,另一方面是因为要遵守国家对“非典”药品的限价令。 在提供“非典”方期间,同仁堂药材用量比平日突然高出十几倍,后期采购量更是越来越大,而不少药材的市场价格水涨船高,同仁堂在“非典”方上已明显入不敷出。到4月底,“非典”方中几种用量比较大的药材价格猛涨,“苍术”从原来每公斤5元涨到26元,“贯众”从每公斤1元涨到8元,过去每公斤40元的金银花甚至被炒到了260元。政府发布“非典”方限价令后,实力不够的药店赔不起纷纷停售“非典”方,同仁堂虽然也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仍从政治高度看待抗击“非典”行动,抱着“舍我其谁”的心态苦心支撑着局面,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体力上的劳累保证着北京市场“非典”方的充足供应,另一方面承受着药材价格疯长的压力按国家的限价提供药方。截止到5月7号,同仁堂共售出了近300万付“非典”方,由于各店的采购价格不统一,目前还不能确切统计出具体的亏损数字,但是不赚反亏是很显然的。 为什么药材价格会疯涨失控呢?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对“非典”的畏惧情绪,“非典”方成为市场追逐热点使得药材需求量剧增,而一些药材商也趁机昧着良心操纵市场以便混水摸鱼,在这种情况下,受利益驱动的药材供应渠道也推波助澜,致使同仁堂难以以正常价格获得原材料;另一方面,要抑制药材价格疯涨,只有由政府干预才能有效制止价格异动。但在这人命关天的当口,政府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对这种非常时期的价格猛涨进行完全到位的有效干预。 除了在供应“非典”方上的损失,同仁堂在国公酒上的损失是另一隐痛。据悉,国公酒与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同为同仁堂的三大王牌产品,春秋两季是其销售旺季。而在“非典”方供应期间,同仁堂的这种畅销药酒在市场上销售断货。 为隐患买单为自己立信 在SARS这面镜子前,医药市场存在的一些隐患暴露无遗。 记者询问同仁堂行政主管部门——北京市经济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对于同仁堂在这次抗击“非典”活动中的经济损失,市政府是否会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比如减免税、财政补贴之类?该负责人表示,在国难时期,医药企业不应该发国难财,考虑到企业在抗击“非典”之中的损失,相关的政府工业生产管理部门届时会有统一的政策出台,目前还不得而知。金永年处长则说,目前还没听到有这方面的措施和承诺,而且大家普遍觉得在这次抗击“非典”的行动中,医药行业是受惠行业,减免税可能涉及不到医药行业。 然而,就在勇赴国难任劳任怨的同仁堂们承受着亏本隐痛的同时,一些趁机哄抬药价的药材供应商却被市场打造成了百万富翁。有报道称,在著名的河北安国药市,在药材需求高峰期的那几天,每天都会因“非典”方而成就几个百万富翁。当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政府为民生计推出中医防治“非典”方,无意中却给精明的药材商们提供了一个发国难财的机会,甚至趁机在背后操纵,出台更多“非典”方,而以同仁堂为代表的一些有责任心的企业却不得不为此买单。正直的企业出钱出力却造就了一些不择手段的百万富翁,这种现象颇具悲情意味。那么,究竟谁该为混乱中的有序买单呢?或者更进一步说,如何更好地控制这种市场中的混乱无序呢?这也许不是同仁堂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社会性问题,但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 不过,供应“非典”方对同仁堂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这场人与天的斗争中,百年老字号先谋势再谋利的行为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尊重,表现出了治病救人的赤诚,塑造了有良心的商家形象。在社会发生危机、国家和人民有危难的紧要关头,企业是否能够挺身而出,不仅表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表现出了企业的实力。作为行业品牌价值第一的绩优蓝筹股,同仁堂的举动虽说在经济上有所损失,从长远看却为自己积累了形象分,于此而言,股东们当不会不予理解和支持。 现在,从“非典”方中抽身而出的同仁堂及时跟进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了抗病毒类药品如板蓝根冲剂、清湿解毒丸、清热解毒口服药等的生产量。据金处长介绍,仅今年前4个月,板蓝根冲剂的生产量就相当于过去两年的生产量。看来,虽说在“非典”方中同仁堂有不少损失,但板蓝根的超量销售会给同仁堂带来前所未有的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