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攻SARS三种武器:血清、多肽、疫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24日 13:0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杨洋 香港报道 合成多肽 5月11日,著名的艾滋病专家何大一博士和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专家们没有放假,他们在港大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利用“合成多肽”抑制非典病毒的研究方向。 何大一在5月7日从美国来港,他的初步发现是,可以利用人工的“合成多肽”,阻止病毒入侵人类,防治非典。每一种病毒要入侵人类,第一步是黏著人类细胞,而在非典病毒里,负责前线进攻的便是发卷型的“多肽”。这是一种已有排序的氨基酸,好像机械手臂通过弯曲动作,把人体内的细胞拉近,然后渗入细胞内。生物身体都由蛋白质和其他成份构成,蛋白质就由氨基酸构成。非典病毒这个进攻策略,跟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类似,所以何大一参考了治疗HIV的原理,并和化学公司合作,在美国人工制造一批抗病毒的抑制剂——“合成多肽”,使冠状病毒无法接近进攻目标(人类细胞)。 香港大学袁国勇教授表示,“合成多肽”在现阶段只是一个有希望的研究方向,下一步是作动物测试,何时能有结果,现在无法推测。 血清防线 “合成多肽”还在实验室里搓揉之际,非典病人的安息礼拜不断举行。世卫组织在5月7日宣布将SARS平均死亡率,由原先的5%—8%修正为14%—15%。在这个背景下,迅速减低死亡率乃当前急务,因此那些对现时疗法无反应的重病者,内地、港台,以及新加坡的医生已先后开始尝试“血清疗法”。 所谓血清治疗,就是把SARS康复者体内有抗体的血清,注入病人的体内,帮助病人对抗病毒。 这个方法的初步效果不错,但要广泛使用,须作深度研究。最大的风险是,非典康复者的血清内绝不能携带如肝炎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病毒,并要保证输入的血清对被输入者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这对于血清监测的技术要求很高。此外,病毒变种也会影响血清治疗的效果,目前医学界对这些影响尚无把握。不过,对于那些其他疗法无法应付的病人,血清是一道已知有效的最后防线。 至5月11日,曾在工作中感染“非典”并已痊愈的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副教授郑彦铭,已捐出1000毫升血清救助患者。该院先后有70多人接受血清疗法,其中包括长期病患者和年长者,效果明显。 郑彦铭3月初在威尔斯医院工作时受感染,康复后自愿成为中大血清治疗法的试验者。 台湾的尝试相对谨慎。高雄长庚医院在5月16日公布,已开始使用抗血清疗法治疗院内受SARS感染的一名苏姓医生。 新加坡早在4月3日已开始使用血清疗法。接受血清治疗的是一名年过五十岁的女性患者。这位患者进入加护病房已经十天,完全依赖呼吸辅助器维持。在各种疗法效果不彰的情况下,院方尝试用血清治疗,目前,病人对呼吸辅助器的依赖程度下降到了九成。 为什么只对严重病患才用血清?新加坡传染病中心临床主任梁玉心医生说,三百毫升的血清只够一名病人使用,而一人一星期只能捐献一次血清,因此数量有一定限制。 “血清捐献者的血型必须和病人一样,并验证血液内没有其他病毒。”梁玉心表示,医学界还在探讨是否要让更多病人接受血清治疗。接受血清的病人,有可能产生排斥,导致身体更加虚弱,所以血清治疗不是万应神丹。 疫苗的机会 另一种对策是开发疫苗. “疫苗是有可能的,但是病毒变种的影响不能忽略。”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教授坦言,研究可能需时几年。中文大学医学院在5月2日发布了初步结果,发现冠状病毒变种速度很快,有可能影响疫苗开发。 事实上,其他同样变种快的病毒,如丙型肝炎,至今都无法开发出有效疫苗,而为了对抗经常“易容”的流感,虽有一种疫苗,也须定期改良。 中文大学医学院的研究队伍在11名SARS患者中抽取含有冠状病毒的样本进行基因分析,比较不同样本的基因排序,发现病毒在人传人的过程中,变种的速度很快,只需两周,已产生细微的变化。 卢煜明说:“我们在威尔斯医院的病人样本中,发现同样来自京华酒店源头的病人,入院时间相隔两周,他们的‘刺蛋白’已经有轻微差别。” 依照基因图谱,冠状病毒的“刺蛋白”是病毒外围突出的“枝桠”,是病毒用来黏著人体细胞的媒介。而透过抗体去瘫痪病毒的“刺蛋白”,就可能中和病毒的传染性。不过,病人样本显示病毒有能力转换“刺蛋白”的基因排序,有机会避开疫苗的防御网。中文大学洪之韵医生说:“一种猪的冠状病毒里,我们知道刺蛋白改变了,本来感染肠部,现在就会感染肺部。”冠状病毒的个性 冠状病毒是核糖核酸构成,特性是自我复制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异,又有能力抄录宿主的基因图组作变换,所以容易变种。 洪之韵医生说:“病毒变种是一种基因的突变,必须有变异的诱因和相应结果,例如病毒进入人体,免疫系统改变了它的生存环境,所以影响了病毒的求生模式,也会影响到病毒的下一代变异,能够更容易生存下来。”病毒还会因药物发生突变或是随机性出现变异。 新加坡基因体研究所5月9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权威杂志《刺针》的研究报告表明,未发现病毒有重大变种。 该所自行解出的5条SARS病毒的序列,分别为新加坡的指标个案、三个原始接触primary contact个案和一个次级接触secondary contact个案。另外,他们又参考其他国家早前公布的9条序列,分别为香港2个案、加拿大1个案、河内1个案及北京4个案,进行分子相似度的比较,了解目前病毒突变的状况。 初步未有发现病毒出现重大的变种,科学家在14条序列中,发现127处核甘酸变异,其中94个造成氨基酸改变,突变数目不到整个病毒序列的0.5%。 科学家能够清楚辨识出两组不同的基因类型,一组是新加坡5条、香港1条、美国1条、加拿大1条共8条序列,这8个患者SARS目前已经知道与香港九龙京华酒店的传染有关,都是被来自广东的刘剑伦教授所感染,以CGCC为标记;另外一组(共6条序列)的基因类型,则集中于中国的北京与广东,“基因签署”是TTTT。科学家又指根据分子标记与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均共同指向广东就是这次SARS传染的发源地。 在杂志上同期发表的评论文章表示,从研究可见,非典病毒在人类身体所遇到的免疫反应不太有效,所以病毒没有大幅变种的动力。但这是一个双刃剑的局面,好的一面是,疫苗发展大希望,不用担心病毒快速突变而失去效用。但坏处是病毒因突变导致毒性减弱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机会也不大。 但病毒最初是否由动物的病毒突变,继而攻击人类呢? 洪之韵医生认为,此事尚无定论,主因是根据非典病毒的基因图谱,非典的冠状病毒有一段类似牛的冠状病毒,另一段却像老鼠的冠状病毒,说不准是从什么动物而来。洪之韵打了个比方:“如果你的眼睛是蓝色的,鼻子也像欧洲人,头发却是中国人的黑色,牙齿是非洲人种的,那你是什么人呢?只能说你是地球人。” 洪表示,以现在的资料看,病毒可能来自一种科学家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的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