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财经时报非典特辑2 > 正文
非典时期 我们怎样生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9日 14:34 《财经时报》

  ——《财经时报》记者感受的片断续上期

  又骑上了自行车

  售货员说,他们一天能卖1000辆自行车,卖出去的都是200元左右的低档车

  席斯

  非典让许多上班族都成了SOHO族,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在上班的路上感染非典,也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

  就公交车而言,没有了集中上班的人群,应该很轻松,但目前公交车里的人群密度一点不低于以往。原因是空调车被判了死刑,普通公交车也弹性了。

  我家门前的938路公交车比较方便,两三分钟一趟车,但4月末以来,间隔30分钟才能等来一辆,而且上面的人已经是面贴面了,究其原因还是非典。

  938路有6个始发站,其中5个是由河北廊坊和香河始发,廊坊和香河都毗邻北京,以前每天越过两省界限时好像一直都不分你我,但非典开始后,由于各省市之间对流动人员的限制,北京和河北方面把每天轧着边界线跑来跑去的938叫停了。所以现在只有一种从北京境内发车的938,隔30分钟来一趟。

  再说地铁,我一直都比较依赖地铁,虽然人也很多但它准点又没有塞车之苦。而现在的地铁倒是冷冷清清,每节车厢内寥寥几个人,大家贪婪地一人占一排座位。如果晚上9点之后乘地铁,很有可能一人霸占整节车厢。地铁如此冷清的主要原因是地铁内的通风问题。

  与公共交通相比,私家车当然安全方便又舒适,难怪私家车买卖如此火爆,看看亚运村车市,真是风景这边独好。车市出现了“来了就买,买了就走”的场面,据说成交率85%以上。那些有购车打算的人都提前消费,只愿早一天开上自己的坐骑,安全自由地生活。

  因为时间分散,道路并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不过据北京市交通部门的统计,最近一个月的交通事故比以往有所增长,估计是新手在磨合,高手趁机在飙车吧。

  除了汽车交易市场,超市自行车柜台和自行车专卖店生意也很火爆。售货员说,他们一天能卖1000辆自行车,卖出去的都是200元左右的低档车。对于近距离活动的人来说,自行车很方便,不用找停车位,而且还能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自行车算是通风最好的交通工具了。

  非典给装修

  出了个难题

  在非典时期,如果您坚持装修,那么,除了质量,健康是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席斯

  5月本来是入夏前装修的最好季节,因为进入7月,雨水多气候潮湿,便不再适合进行装修。但非典的来临,让许多刚刚拿到钥匙的人左右为难、心急如焚,装修还是不装修——这是个问题。

  有人暂停装修

  京通苑的梁红女士是3月底开始装修的,但装修不到一个月,北京的非典就开始肆虐起来,而且他们社区的一个装修工人因被查为疑似病例而被隔离,这个消息使小区所有装修的人都很恐慌,一时间大家不知所措。

  梁女士考虑再三,与装修公司协商之后,决定先停工,等北京的非典高峰期过去后再复工。她对记者说,虽然自己也非常急于搬进新房,但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客户考虑自己的安全,装修公司也担心设计师和施工工人因为工作而染上非典,一位室内设计公司的副总说,每年“五一”前后都是装修的黄金季节,客户与装修公司提前预约,设计师有时同时做两个客户的工程,根本没有“五一”假期。但今年从4月中旬开始,公司就没有几个客户了,最终也考虑到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全体员工提前放假,即使正在施工中的工作也都停了下来。

  有人豪赌一把

  梁红女士和一些装修公司看到了非典的严重性,虽然损失不小,还是停止了正在进行中的工程。而下面这位程汉先生则用自己充分而细致的前期工作和补充协议,准备与非典赌上一把。

  在西三旗金榜园买了房子的程汉,去年4月签订购房合同,交了12个月的月供,今年4月18日终于拿到新房钥匙。这一整年,他都在设计自己的装修蓝图,尤其在4月,他只要有时间就逛建材城,对产品和价格都有一定了解,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他盼望着能利用“五一”假期和10天年休假,把房子从容地装一番。但非典的发展势头把他设计了一年的计划都打破了。

  虽然有些装修公司依然在承揽工作,建材城依然在打折,但只要装修,就会接触很多很多的人,就要去那些人群密集的地方,这正是预防非典所应避免的,但程汉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如期进行装修。他认为,如果预防措施得当,与装修公司协调到位,感染的几率会很小,虽然有风险,但装修还是可行的。

  丑话说在前头

  在与装修公司谈判时,程汉要求只有设计师一人全权代理与客户的整个沟通和办理手续的过程,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接触的人。购买建材时,他去离小区很近的好美家西三旗店,把各种建材卫浴设备甚至电线都一次性购买齐全,那一天,整个市场里没有几个顾客,这也让程汉放心了不少。

  为了减少风险,程汉还在补充协议中增加了几条内容:

  开工前,装修公司提供所有施工工人的姓名和健康状况,在施工过程中装修公司不能随便增加或替换工人;施工工人不能在新房中住宿(现在有很多装修公司的装修工人因为考虑方便,通常打地铺住在施工现场);施工工人戴口罩施工;施工工人每天收工离开前要对房间进行消毒处理;尾款是总工程款的50%(通常占5%-10%)。

  程汉把这些条款都写在了合同的补充协议中,并明确规定,如果违规,装修公司将履行赔偿责任。他说,在这个时期装修比以往风险要大,双方一定要有个约束,否则安全状况和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现在装修已经进行两个星期了,程汉只去过一次现场,他说在非常时期,只能采取非常办法,能在电话里说清楚的就不去现场监工了。但这需要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材料购买齐全,设计方案没有任何疑义才可行。

  虽然有这些条款的规定,程汉还是有点担心,不过他说,既然冒险做了,就只能严加注意。如果不装修,也不知道SARS何时能消除,自己同时付月供和房租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只希望能尽早安全地搬进新房。

  这些事儿可真逗!

  这“非典”时期的幽默不光有黑色的,还有红色的

  鲍迪克

  抗“非”大业重于泰山,同样沉重的是人们的心情,因此有专家要求媒体多播放一些轻松幽默的小品。可惜真能逗出点乐的节目早就在平日被挥霍一空了。让艺术家们昧着沉重的心情现创作出“轻松”的作品,也实在勉为其难。倒是《SARS的十种死法》,《沁园春·萨斯》等通过“平民媒体”——网络和手机短信广泛传播,而被专家们斥为“黑色幽默”的几个段子,则表现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这种段子流传最广的地方自然是大学校园。已被关了大半个月“禁闭”的清华大学就流传一个:“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更让我感到幽默的是,我打电话问候一位清华同学时,他居然说:“日子虽然难熬,但大家都‘兴高采烈’着呢。”

  原来几天前某电视台播出一个反映清华学生在“禁闭”期间生活状态的节目,记者在片子中说:“看着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精神饱满的样子……”这位同行的词汇量一定很丰富,要是我,还得留着这个成语用于报道“解禁”之时呢。

  这个成语好像更适用于形容非典病人出院时的心情。但那位记者显然对此留有“奇招”。日前看到他报道一位患非典的交大学生出院的消息,旁白说:“痊愈的学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医院和医护人员……”天哪,已在传染病房中躺了一个月后,对这种地方还“依依不舍”,这位病人和记者可真逗!只是这其中的幽默即便是才智过人的我,也得好一阵才能领会出来。

  有些幽默却十分浅显。一位怀疑自己得了“非典”的河南农民到乡医院求诊,大无畏的大夫没戴口罩就为他做检查,周围很快涌过来几十位好奇的农民,他们想看看天天从广播里听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这种幽默给大家带来的并不是轻松。

  天津放鞭炮本来倒是一件纯粹搞笑的事,却被人为地搞复杂了,却也更多了一层幽默:放鞭炮自古便是劳动人民驱瘟避邪的一种典型性行为,凭啥就不能用来驱“非典”瘟神?电视中说工商部门还从哄抬价格的商贩那里没收了数万公斤的鞭炮,却没听说同样被证明“抗炎”无效的绿豆、碘盐、板蓝根被没收的。真是比窦娥还冤。

  也许被冤枉的不是商贩,而是鞭炮。因为国家只规定对哄抬抗“非典”商品进行没收处罚,这样看来,被没收的鞭炮应当属于“抗炎”商品,虽然专家们指出,迄今为止,尚未有确切临床病例能证明放鞭炮有抗“非典”疗效。

  但声称丙种球蛋白没有抗炎作用的也是这些专家,可播出此消息的电视台为每个工作人员都注射了这东东。有家中央级的媒体还发给每个员工许多支——每支千把块大元啊!有位哥们儿还留了一些给老爸用,这位跟我住同一小区的老人不敢上医院找大夫注射,就请了小区内一位学过打针的邻居代劳,这时候不敢互相串门,就在院子里注射。弄得地球人都知道了。

  看到记者在自己和老爸身上为人民做实验,大家除了感动,还觉得这真逗。

  非典还有第十一种死法:被咱们媒体逗得笑死。

  车内的行套

  变了样

  车里的那种绒绒的玩意儿统统被收了起来,据说那东西能吸附很多细菌

  潘小小

  “五一”前的一个周末,一伙人兴致勃勃地往官厅水库开去,那是我到北京后第一次驾车出游的路线,沿途可经过地道战的外景地和很古老的一个驿站——鸡鸣驿,那时候还可以在水库边的一家饭馆里吃味道特别鲜美的胯炖鱼。本来想在这个清闲的日子里来拽一把——当一回导游,好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

  哪知,当我们驱车100公里离官厅水库也就2公里左右的时候,一个穿着制服,戴着口罩和手套的人拦住了我们,说前面是重点疫区,劝我们回去。身边的几个朋友一听,几乎是用惊恐的语气说:“赶快回去呀,还愣着干什么?”

  无奈之下,只好重返八达岭高速回家,当快到小汤山时,后排的一位朋友提醒大家,记住该关窗户了。我没有去考证小汤山医院究竟在哪个位置,但有一点我至少明白,就算是在马路边也不至于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受他们的影响,我也条件反射地摇起了窗户。

  这种惊恐还没过去,司机又加了一句:“先别开窗户。”我们向前一看,原来前面有两辆军车,车里站满武警战士,而且全部戴着口罩。司机又说了一句:“他们肯定是从隔离区撤下来的。”那么肯定的一句话,简直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后面那两个人似乎连呼吸也听不见了。好久,所有的人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接着,差不多是异口同声地说:“还是呆在家里好。”

  回到家,我也赶紧把车里的那种绒绒的玩意儿统统地收了起来,据说那东西能吸附很多细菌。于是小的都扔掉了,大的舍不得扔的都拿回家洗了。然后把家里的两只风筝都拿了出来放在车上,还把尘封已久的两根跳绳、一副羽毛球拍、一副乒乓球拍和一个篮球都找了出来搁在了车上,似乎不这样积极锻炼身体,会发生什么事都是很难说的。

  于是计划在以后的日子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参加运动,一定要让自己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这对于夜猫子的我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每天下午3点先跳10分钟绳,然后再打半小时羽毛球或乒乓球,接着装模作样地投一会儿篮球,最后再到奥体西门的那块空地上去放风筝。

  除此之外,车上还多了一只水桶,以后洗车就要亲力而为之了。还有一件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消毒水。

  爱的力量

  非典改变了sherry的信仰,从纯粹的无神论者变成了一个相信上帝的基督徒

  叶加

  sherry是个拿着紫红色中国护照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打踏上澳洲的那一天起,她就在经受着“非典”折磨的相思之苦。

  她说:“怎么说呢,‘非典’一闹,让我对父母以及国内的亲朋好友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担忧,这种担忧竟然搅得我出现了睡眠障碍,即使在好容易才出现的梦里,我也常常被非典的噩梦惊醒,让我一直睁眼到天亮。”

  sherry说,以前在国内经常和父母吵架,而通过非典这件事,才让她知道她是多么在乎他们,还有年老的外公外婆和弟弟。

  她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希望自己有能力去照顾他们,尤其是我爸爸一直在卫生部工作,和被封的人民医院只有一墙之隔,我真是格外担心!我们班少数的几个北京同学都说,以前每两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已经变成了每周打两次,而我则由每周一次变成了两天一次。

  “但即使这样,我依然忧心忡忡。那天我妈妈在电话里说:‘好在你在澳洲,要是在北京,出去上班下班,这吃那吃的,我真是担心死了。’可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我是个罪人,我出来躲了场灾难,而让我父母,让我的家人、朋友受尽折磨。因此,非典改变了我的信仰。我从纯粹的无神论者变成了一个相信上帝的基督徒,我开始每周去教堂祈祷,希望我的家人,还有生我养我的祖国早日摆脱‘非典’的困扰。”

  sherry说:“通过‘非典’,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可贵,以前我总是不愿意表白对父母朋友们的感情,但事事无常,也许到了想表白的那一天,一切都晚了。我要给他们打电话,我要大声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非典让

  SOHO流行?

  有人认为,非典可能成为SOHO工作方式被人们大范围采用的催化剂;但也有专家认为,SOHO并不能因“非典”而形成一种固定的工作方式

  田予冬

  “非典给了我成为SOHO族的机会。”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上班的万先生略带调侃地对《财经时报》说。

  万先生31岁,北京本地人,毕业于京城一所不太知名大学的中文专业,未婚。他住在距工作地点以东大约30公里的郊区,在那里,他通过银行按揭买了一套位于六层的三室一厅。在他的住所与公司之间有一条高速公路,约占他上班路线里程的90%。他有驾照但还没有买车,在“非典”到来前,他每天早晨搭小区门前几分钟一趟的公交车到大望路后,再坐5站地铁去公司上班。“从我下楼到进公司门,总共大约要用1小时25分钟左右。”他说。

  万先生所在的公司位于王府井东方广场东边不远的一座大楼内,那个区域是北京高档写字楼比较集中的地方。但如今被划为“非典”的重灾区。

  万先生告诉《财经时报》,在北京爆发“非典”前,他们公司正准备筹划一台香港歌星的演唱会,“但非典使我们的计划和工作白费了。”他有一点沮丧地说。

  目前他所在的公司放假一个月,每天只留一个人值班,大家轮流。平常的业务都放在家里,大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联系。公司在放假时告诫员工: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少坐地铁、公交,没事就呆在家里。

  万先生公司的做法和目前北京许多单位的做法大同小异:留少数人值班,其他人回家办公。

  “我现在每天早晨可以多睡至少一个半小时,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打电话,在电脑里把做好的文件发给客户或者老板,SOHO族不就是这样工作吗?感觉不错。”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新生活模式。

  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使像万先生这样的公司白领有机会领略SOHO族的工作方式。一位媒体人士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认为,非典可能成为SOHO工作方式被人们大范围采用的催化剂,在人们了解、认同、使用这种工作方式后,SOHO就可能成为未来人们创造经济财富的一种模式。他同时也指出,这种方式仅限于都市“办公白领”这个特定人群。

  但采访中也有专家认为,这种工作方式并不能因“非典”的流行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他并不认为目前人们的放假和“SOHO族”有什么关系,“放假只是一个短期的应对行为,并不会影响人们今后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他同时说,“该SOHO的人还SOHO,不该SOHO的人自然不会,我们国家还不到SOHO的时候。”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财经时报》

  本站网址:www.caijingshibao.com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手机 运动鞋 当季服饰
 
  新浪精彩短信


铃图下载0.1元/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特殊音效 鸟叫铃声
[陈奕迅] 十年
[林俊杰] 冻结
[容祖儿] 习惯失恋
[和 弦] 风筝与风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欲望色女郎
  • 妩媚花朵透视短裙
  • 粉色柔情软纱肚兜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