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超市”趋热 银行券商觊觎成长红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 19:34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魏微 北京报道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瞄上销售基金的业务,民生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的相关负责人士对记者说,他们将在今年内初步建立一个“基金超市”,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在民生银行的各个网点同时申购到多种不同类型的基金,同时还 获得基金的代销资格虽然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代销的基金品种只有三只——银华优势企业证券投资基金、中融融华债券型基金和大成债券基金,但这并没有影响民生银行的远大目标:“年内公司要将代销基金的数目至少扩大到5只以上,初步建立‘基金超市’。”中国民生银行总行金融同业部的吴杰告诉记者。 将“基金超市”列为工作重点的不止民生银行一家,国内几大商业银行也有此意。招商银行甚至在2002年底就开始着手此事。除了银行外,证券公司也早已瞄准了同样的目标,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银行。国泰君安营销管理总部就专门成立了基金综合项目小组,由老总亲自挂帅,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以规模论,国泰君安现在的“基金超市”货品最全,代销23只开放式基金,华夏证券以2只之差紧随其后。然而券商自己也承认银行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覆盖面和庞大的客户群体。 虽然代销基金的回报并不丰厚,但“基金超市”仍吸引了众券商和银行纷纷涉足于此。“代销的业务收入虽然占比很小,但是证监会规定,基金托管行必须先拥有代销资格——通过建立‘基金超市’、代销更多的基金,民生将更快地拿到基金的托管业务资格。”吴杰告诉记者民生银行的初衷。如果按照0.25%的托管费收取,30亿规模基金的托管就可以进账750万,无疑十分诱人。 比起这些可见的利益,“基金超市”的最大吸引力还是来自于基金业本身的发展潜力:国外的个人金融投资中,有80%投向基金,这个数字带来的激励不言而喻。国泰君安营销管理总部那位基金销售负责人士的话代表了业内的大多数声音:“现在着手做‘基金超市’的业务,虽然承担了开拓的艰难,但是收益前景十分乐观。”催化品牌打造 目前,“基金超市”有三种类型:以香港为例,第一类只代销一到两家基金公司的产品,如交行香港分行;第二类则覆盖几乎全部的基金,并由专业分析人士进行导购,如恒生银行;另外有顾问型销售的,如渣打银行,投资顾问贴身打造个人投资计划,并只销售自己认同的产品。 对“基金超市”日渐流行这一趋势,基金公司们表示了适度的理解和欢迎:“这样可以建立基金的持续营销概念,对基金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十分需要,而且也能够满足银行和券商日后综合理财地位的确立。” 不仅如此,这一新的销售方式也促使基金公司加紧完善自己的产品线,以及对公司品牌的打造。“不同基金的集中销售,使产品之间有了比较,这也成为推动基金公司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及建立公司品牌的外部力量之一。”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人士胡利峰就持此观点。 但是美好的前景无法掩盖当前的实际情况。国内基金业刚刚起步,正处于发行密度最大的高峰期,而持续营销却更适合基金品种丰富、行业发展稳定的状态。“现阶段基金公司当然更重视首发的规模,也更希望代销机构在这一方面多投入精力。”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