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 脆弱的翅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 17:00 经济观察报 | ||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地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天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 是什么驱动着人类不断追寻通向蔚蓝天空的道路?徐志摩的散文《想飞》里的这段呐喊也许就是答案。1931年11月19日晚上,徐志摩免费搭乘的邮政班机济南号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了。这位想飞的诗人最后终于丢弃了沉重的皮囊,也算死得其所。 徐志摩并不是最后一个因为飞机失事而死的名人。1997年10月12日,美国乡村歌手约翰·丹佛独自驾驶私人飞机在太平洋西海岸不幸遇难。1999年7月16日,小约翰·肯尼迪坠机大西洋。当时小肯尼迪准备驾机回老家参加堂妹的婚礼,同机的还有他的妻子卡洛琳·贝塞特·肯尼迪及她的姐姐劳伦·贝塞特。 自从世界上有了飞机,它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带来了战胜地球引力和距离的奇迹,同时也带来了突如其来的灾难。到达天空的梦想 早在2000多年以前,人力飞机的前身——“翼人”就已经出现了。这些“翼人”大都绑上自制的翅膀,然后从高处跳下滑翔。1507年约翰·达米安从苏格兰的斯特林城堡跳下,结果摔断了大腿骨;600年前一个“君士坦丁堡的撒拉逊人”,穿上一件宽大的带硬性支撑的斗篷从高处跳下,结果一根框架中途折断,斗篷立即垮下来,他当场坠地身亡。不过“翼人”中也有成功的,例如历史上曾有两位“飞行僧人”:一个是英国牧师奥里佛,一个是布拉泽·西普里安,后者据称在1780年从一座山的山顶滑翔了下来。比较可靠的记录是在17世纪,一个土耳其人赫扎芬·塞莱比从博斯普鲁斯海岸的一座塔跳下后,飞行好几公里,最后安全降落在附近的一个集市上。 1783年法国的蒙格费兄弟创造出了气球。当年6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世及全体宫廷人员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观看了一次气球升空表演。直径14米的巨大的热气球下面系着一只挂篮,篮里是一只羊、一只鸡和一只鸭。挂篮里的“乘客”被带到了450米高空,8分钟后降落在3公里外的森林中。这次成功的表演,使人类看到了希望,到达天空不再是幻想。 同年8月17日,法国的查理教授把氢气充入了一个丝织品气囊中,制成了第一个氢气球。这个气球闹出了一场笑话。试飞时,氢气球飘行了24公里后落在距巴黎不远的一个地方,并渗出浓烈的硫磺气味。当地居民吓坏了,以为这是什么“恶魔”。于是他们立刻跑去找来本地的祭司,恳求他念一篇咒文,但是祭司到场后也战战兢兢不敢靠近。最后,还是有个人胆子比较大,对准气球开了几枪,气球马上泄气了。在祭司的指挥下,人们凶猛地冲向气球,他们把气球绑在马尾巴后面,不久气球就只剩下几块碎片了。在战争里成长的飞机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他们绝不会想到就在他们创造了飞机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飞机马上被派上了战场,刚开始,只作侦察之用。据说有一次,两架敌对双方的飞机不期而遇,飞行员于是拿出手枪相互射击,这是最早的空战。不久,有人在飞机头部缚了一挺机关枪,世界上最早的战斗机就这样诞生了。在一战期间,战斗机还非常脆弱,欧洲战场需要熟练的飞机维修师。1917年,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木匠Fred Fuqua被征募进了空军。士兵们认为他们的战斗机将变成木头框架、穿着电线结成的吊带裤、再用帆布覆盖的怪物。基本训练结束后,Fuqua就被派往欧洲。战争培养了一批飞机维修师。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飞机就已经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法、英、美、德等国家的政府和百万富翁设置了许多项航空奖金,鼓励飞机的改进和提高。例如,1919年6月14日,英国飞行员阿尔科克上尉和布朗中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大西洋的飞越,英国首相就将《每日邮报》颁发的1000英镑奖金授予给了他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飞机更是让世人看到了它的潜力。1920年代,航空史上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空中英雄,其中包括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往返飞越大西洋的林伯格和世界上第一位飞到两极上空的飞行员理查·伯德。 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速度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全金属单翼轰炸机。全金属飞机的速度很快突破了每小时400公里,向每小时600公里发展。1931年,英国的“超马林”飞机连续3年夺得了速度冠军,达到了每小时550公里,随后又以时速650公里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出动飞机1200万架次,超过万架产量的机种不下十种之多,往往一次战役中,一两天时间内就投入一两千架飞机。 战争促进了飞机的进化。著名的协和飞机就是以在二战后期出现的喷气式轰炸机为原型设计出来的。1962年,英法两国签署了一个政府合作协议,里面包括了SST计划Supersonic Transport Program即超音速运输计划。1969年,第一架协和飞机诞生。当时袖珍计算器还没有普及,更别提计算机和手机了。在那个时代,飞机是少数社会精英的交通工具。协和飞机也就秉着为精英服务的精神于1976年投入商业运作。20多年来,它已经成为奢侈旅行的代名词,是坐飞机到处旅游的富豪、超级巨星、世界级运动员的首选或一个理想,因为它的单程票价就高达5000美元。在以两倍声速飞行的机舱里,品尝着香槟,大口咀嚼着龙虾,这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经历。生死时速 现在,许多人已经学会用非常功利的方法来计算自己的生命,把分分秒秒都算得那样金贵。因此,各种“在路上”的时间无疑都变成了一种挥霍。尽可能把那些时间节省下来,就是“延长生命”,这种需求促进了一种又一种更为快捷的交通工具的诞生。我们错过了路上的风景,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这样紧张,究竟是为了到哪里,或者仅仅一辈子都像蜘蛛一样,来来回回穿梭,织一张无形的网,最后老死在网中央。 速度成了区分交通工具档次高下的标准,从下往上排,是自行车、汽车、飞机。而在飞机里面,协和超音速飞机又是佼佼者,它是世界上惟一的载客超音速航机,可以以时速1350英里在60000英尺的高空飞行,只需三个半小时就能够穿越大西洋。它体形细长优美,机头尤其尖细,但可以垂下,以便在飞机滑行、起飞和降落时给飞行员提供很好的视野。 在古希腊传说中,能工巧匠代达罗斯(Daedalus)和他的儿子伊卡罗斯用蜂蜡粘贴羽毛做成双翼,逃离克里特岛。但是由于伊卡罗斯飞得太高,太阳把蜂蜡晒化,使他坠海而死。这个传说似乎预示着人类将为追求飞行的极限付出代价。 2000年7月26日,法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协和飞机在巴黎起飞两分钟后就尾部起火坠毁在一家旅馆上,113人死亡。飞机失事后,法国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停飞了所有协和式飞机的航班。此前的30年中,协和惟一的一次惊吓发生在1979年,一次糟糕的着陆使轮胎爆裂,航空公司立即对协和飞机进行了重新设计。 2001年10月,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后,协和又重新飞上了蓝天。但是自从2000年的事故后,协和飞机就被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细小问题困扰。就在今年2月,法航协和飞机还在飞行中丢失了部分尾舵,幸好飞机依然安全着陆,航班上的38名乘客毫发无损。协和飞机可以载客100人,但是上个月法航的首席执行官Jean-Cyril Spinetta说:“最近,我们的飞机上只有20%的座位是满的。”面对经营压力,协和飞机终于决定在今年10月份停飞。其实事故发生后不久,国际航空杂志就刊登了一篇名为《协和:这是终结吗?》的文章,它的预言成真了。 早在1960年代,《经济学家》杂志领导了一场运动,反对政府投资协和飞机,因为这是用纳税人的钱去投资一个永远不可能赢利的项目。但是事实证明协和在商业上是成功的,好几个月前,英航和法航就已经和政府结清了当初用于发展协和飞机的费用。有专家估计协和80%的乘客是商务人士。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这些首席执行官们每次为了节省4小时时间而付出10000美元,协和根本不可能达到目前每年的利润。协和能够获利,靠的是聪明的市场营销。超音速旅行吸引了一大批富有的游客,就像在事故中死去的那些人——绝大部分是富裕的德国老人,一辈子都梦想坐一次协和飞机。最近几年,恐怖主义、经济滑坡和伊拉克战争,使得投资家们不会为了商务而在伦敦和纽约之间像流弹一样奔波,也使普通游客裹足不前。就算协和继续经营,它也不可能重建乘客的信心。 技术是另一个掣肘。超音速飞行的技术原来是一条死胡同。协和飞机尽管看上去很有魅力,但是由于噪音大,绝大多数国家都禁止其进入领空。协和飞机一次可满载95.6吨的燃油,但是每小时却要消耗20.5吨。英国和法国的政府与航空公司曾有意制造协和的下一代,使它能够穿越太平洋,并且能装载三倍数量的乘客。但是协和失败的标志是它并不完善也不可能被替代,设计上的一些局限无法超越。更大的飞机会发出更响的隆隆声,更多的协和会对臭氧层造成更大的危害。协和飞机与忙碌的飞机如波音747等相比,在航程上逊色得多,而以超音速飞行使飞机外壳不易腐蚀,因为高温使湿气蒸发。但是在事故发生前,英航却在拥有的七架协和飞机机翼上发现了令人不安的裂缝。阿喀琉斯之踵 当协和在飞机的道路上拼命加速却一无所成时,航空领域真正的进步是大型飞机的出现,它们使机票变得更便宜。航空是个巨大的市场,三分之二的乘客坐飞机是为了游玩,而不是为了公事。盯准了普通游客市场的波音公司明白飞机的容量比速度更加重要。波音767虽然比707速度稍慢,但是容量却更大。上个世纪末问世的空中客车A380是一种双层喷气式客机,一开始只有555个座位,但最终变成了能承载800名乘客的容量。客机变得越来越庞大,是不是就越来越安稳呢?詹姆斯·R·奇利斯在《灾难:科技前沿的教训》中说:“为了削减成本,我们的机器在变得越来越大,试图把更多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把乘客潜在的死亡名单拉得更长。”的确,在过去25年的20起重大空难中,几乎每次死亡的乘客都达到200人以上,协和的空难还排不上号。怪不得在协和宣布停飞日期后,一位忠诚的乘客发出了这样的质问:与协和相比,波音曾经出过多少事故?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在美航和日航出事后不坐他们的飞机? 人类面对自己制造的庞然大物,时常感到困惑。有时候,高科技产物的庞杂系统需要如此大的耐心和细心,以至于我们疲于应付。协和飞机失事的原因是从DC-10发动机上坠落了一个钛金属条,只有18英寸长,但是主起落装置在起飞中撞到它,一个轮胎当即爆炸,飞出一个10磅重的橡胶片,击中了机翼燃料箱的底部。1986年,令全世界伤心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更加让人顿足长叹。发射当天是1月28日,寒冷的冬令时节,而围绕火箭助推器上的O型密封圈在低温下容易发生泄露。事发前,安检人员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发射已经推迟了五次,所以问题未能引起重视。科技的发展似乎超过了我们所能掌控的范围,往往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忽视和疏漏,结果酿成了苦果。1996年,秘鲁航空公司的603航班在马莱起飞后坠毁,而“凶手”不过是清洗飞机时贴在上面的一条胶带,后来忘了摘下来,这根胶带缠住了静力通风管。但是机组人员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这样一回事,在恐慌中,飞行员不知所措。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厦的双子楼被两架波音747客机撞击后,轰然倒下。在电视屏幕中,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和飞机就像两件玩具一样互相摧毁,令人难以置信。没有人曾经想到客机会成为武器,恐怖主义想到了,他们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然后是一串沉思的省略号。原来乘坐飞机的本质说到底竟然是这样一种赤裸裸的东西:几百名乘客一起被塞在这只金属大鸟的身体里,同时,里面还有几千加仑的燃料。这让美国人联想到珍珠港事件和人肉炸弹。不能说科技是魔鬼,但也不能说它是天使。 科技仅仅是一个工具,除了不可预料的差错,它在不同的人手里会变成截然不同的东西。 飞翔的欲望 飞行中蕴涵了人的七情六欲。据说许多男人之所以要拥有私人飞机,无非就是为了炫耀财富和权力,这是对自己作为成功男性的一种强调;而许多人梦想乘坐协和飞机,也是为了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世界上最神气的飞机莫过于“空军一号”,它显示着美国总统的荣耀和尊严,当然,有时也有令人难堪的东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风流倜傥,处处落下话柄。小布什上台后,马上宣布在他的空军一号座机上去除了一切X级及暴力内容的电影——克林顿时期,空军一号上经常放映一些未经审查的“猥亵且充满暴力”的好莱坞影片。 奇妙的机头艺术也许是各种飞行欲望的综合体。机头艺术诞生在二战期间的美国轰炸机上,战争的残酷、死亡的威胁和对异性的渴望,主宰着士兵命运的轰炸机于是成了发泄的地方,机组人员给飞机命名,然后在机头上画上各种各样的图画,表现机组人员最渴望、最欣赏的东西,甚至是最见不得人的想法。 当时的机头图案可以分为几类。一种是对母亲、妻子、女友的怀念。用原子弹轰炸广岛的B-29“伊诺娜·盖伊”号,就是用飞机机长蒂贝茨上校的母亲命名的,并用艺术字将名字写在机头上。另外还有电影明星、对长官的调侃、对敌人的嘲弄,甚至还有卡通形象,像米老鼠和唐老鸭也被搬上了轰炸机。 当然,最多、最普遍的机头图案是对性的渴望。在死亡的阴影下,年轻的飞行员想到性,实际上是对生命和和平的渴望,只不过十分直白而已。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指挥官因为这种机头艺术并未影响部队士气,反而使士兵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而默许了它的存在。在默许下,美国大兵们越画越放肆,机头女郎衣服越穿越少,姿态越来越放荡。放肆的机头画引起美国国内一些保守人士和英国基地附近的居民不满,美国陆军不得不在1944年8月颁布了35-22号军规,要求机头图画“具有庄重的形象”。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空军的飞机也有一些出现机头绘画。驻扎在沙特基地的美国飞机因为涂有裸体女人,有悖当地居民的信仰,被告知在返回基地后必须在机头上罩上布罩,就像当地妇女在公众场合要罩面纱一样。(漏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