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经济观察报》:走出SARS 关注生活品质 > 正文
中海油中石化里海失意 境外并购受阻焉知非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 15:5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华威 高凡 徐畅 北京报道

  5月15日,中石化最后的努力也宣告无效。当天下午5点,负责中石化海外收购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仇祥华告诉本报记者,中石化已放弃收购英国BG公司所拥有的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北里海合作开采协议(Production Sharing Agreement)中8.33%的股份。三天前的5月12日,另一家中国石油公司——中海油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在3月7日和11日分别与BG公司签署了金额为6.15亿美元的收购协议后,此后的60天有效期里两家公司高层人士会同国家商务部官员奔波于各项目伙伴公司和北里海油田所在国,尽最大努力排除协议中所附条件以争取这个地理、政治颇具战略意义的油田,但最终未能如愿。这是继去年中石油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未果后中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扩张的再次受挫。

  不同的是,不能以“失败”来形容此次中国两家石油公司的并购行为。按照收购协议规定,执行协议有两条附加条件:即其他6个各项目伙伴公司在60天的期限里不执行优先认股权以及必须得到油田所在国的同意。“原项目伙伴公司在最后时刻决定行使优先认股权造成原收购协议的终止是国际商业收购经常发生的事。任何公司都拥有相应的权利,必须为股东考虑,这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对此,我们表示理解。”中海油公司投资者关系部经理肖宗伟以及中石化股份公司秘书局的一位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再三重申此观点。

  可以看出,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他们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石油公司:做事的方式更符合国际规则、努力参与国际性的并购、“胃口”和能力的逐渐提高。其看中的项目、提出的价码在现在看来已经被其他欧洲公司以及国际投行所认可更具战略性的眼光及强大的现金流使得它们还有很大的机会。六大项目伙伴公司众生相

  虽然说此次里海项目的伙伴公司宣布行使优先认股权是其正当的权利,但还是存有疑问。签订协议以后,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高级副总裁邱子磊曾向媒体透露,中海油与项目其他股东在过去已有合作,为劝说他们放弃优先购买权,将另行与他们接触。因为这项交易可能使他们通过与中海油的石油置换而跻身中国市场。另外中哈两国去年12月签订了共同开发石油资源的协议,这将在政治上有利于此次收购。可以肯定,当初对此极有信心的中海油曾就此和其他项目伙伴公司进行过接触,并且效果良好。

  那么,事情的转变是如何引起的呢?据了解,按规定此次交易实行“一票否决制”,6个合作伙伴中即使只有一方提出行使优先认股权,此次交易也将被否决。而里海卡沙干油田目前的合作伙伴为ENI-Agip(16.67%)、BG集团(16.67%)、壳牌( 16.67%、TotalSA(16.67%)、ConocoPhilips(8.33%)、埃克森美孚(16.67%以及日本INPEX(8.33%)。其中意大利的ENI-Agip公司是操作者(Operator)。但最早被关注的对象是壳牌石油公司,因为在5月6日有海外媒体披露壳牌正准备通过行使优先认股权来阻止中海油和中石化认购英国BG拟出售的北里海项目股份。

  壳牌(东北亚)集团公共事务总监吴凌康在5月1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就北里海项目作出决定时,壳牌集团认真考虑了中海油、中石化和中国政府的期望,同时也认真考虑了壳牌股东的利益。”因为受到项目保密条款的制约,壳牌集团不能说明自己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但是,所有项目伙伴公司已有的决定都是独立作出的,并未彼此参考。壳牌的项目利益在于,如果其它项目伙伴公司决定行使优先认股权,壳牌便需要保持在项目中的持股份额。“这将允许我们保持与其它项目伙伴相同的股份比例,从而保护壳牌在这个重要项目中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在12日晚联系了伦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该人士在其中一家合作伙伴公司的欧洲分部工作。他告诉记者:“意大利ENI公司作为此项目具体操作者有可能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记者5月13日致电该公司意大利罗马总部求证,但对方婉言谢绝了采访并拒绝加以评论。

  然而,ENI的开发和产品部总经理Stefano Cao在接受外刊采访时却直接表示:“ENI绝不会同意自己的利益被削弱,更何况ENI在这个项目上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据记者了解,成立于1953年的ENI公司是欧洲第四大油气开发商,是北里海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和运营商,主要业务是南中国海的勘探项目。ENI公司与中石油、中海油都有合作开采协议,勘探和开发渤海湾和柴达木盆地,并为中石化和扬子石化在南京的化纤厂提供技术、工程服务等。因此,相对于BP,壳牌在中国的业务并不是很大。除此之外,埃克森美孚、TotalSA、ConocoPhilips都拒绝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只有日本的INPEX因为放弃优先权而不用避嫌,他们表示不知道其他几家公司是否行使优先认股权,但INPEX没有这样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石化和中海油都不愿告诉记者到底是谁最先决定行使优先认股权,但当记者询问是否是由意大利ENI公司挑头时,两位人士都并不认同。而当记者问到是否会影响到壳牌在中国与两家公司的合作项目时,来自两家中国公司的三位采访对象都表示目前很难判断。

  而一位接近中石化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说放弃此次收购对于两家公司来说影响不算很大,但还是有一定的打击,因为我国正在修建通往哈萨克的输油管,获得里海油田的股权可以使得这条管道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减少中国对于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况且,该收购成功的话将对两家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大有帮助,放弃收购对公司信誉多少会有影响。”

  对于为什么在接近最后一刻其他公司才决定行使优先认股权,中海油并购办公室主任盛健波对记者表示:“任何公司都需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利益,在最后时刻才行使这项权利并不代表什么。”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或许是英国BG集团。对于为何选择退出北里海开采协议,BG的解释是它们未来的核心将是天然气业务,里海北部项目估计要到2006年才能投产,之后还要几年才能达到最大产量,这期间还需投资200亿美元以上,BG不愿意把资金过多投入非核心业务的石油领域,所以选择撤出。

  2003年1月1日,BG在北里海合作开采协议项目的净资产值为1.14亿英镑。摩根斯坦利2003年3月10日的一份报告认为,在2001年6月,BP和Statoil以4亿美元将他们的9.5%股份卖给法国的TotalSA,也就是当时整个项目估值为40.2亿美元。此次交易,整个项目估值为74亿美元,所以,在这20个月里,BG在北里海合作开采协议的股份升值了76%。当然,除了时间因素导致风险降低,从而导致项目估值增加外,中国公司的进入确实使得BG在短时间里卖了个好价钱。

  对于壳牌集团来说,会否影响到在中国的业务显然更为重要。吴凌康表示,壳牌集团珍视与中海油和中石化的良好关系。壳牌集团与两家公司都有多个在华合作项目。北里海项目的任何结果都不会影响壳牌与中海油和中石化的合作关系,双方相互间的关系与合作会朝着互利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目前从中海油方面来看,公司高层也均对外表示理解伙伴公司的行为。更何况,目前许多国外公司与中方有的项目已经在运转中,也不可能取消。有些项目正在洽谈中,这是修补关系的平台。而对于零售加油站,由于数量并不是很多,许多公司并不指望其作为主要盈利项目。

  中海油CEO卫留成事后表示,此事对中海油的发展战略和运营基本面不会有不利影响。在4月30日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中,中海油营业收入有着强劲增长,首季未经审计营业收入达75亿元人民币,较2002年同期显著上升87.3%,其主要增长是来自在印尼油田的业务。而卫留成也表示将加快海外并购步伐,目前,该公司已专门成立了资产并购办公室。5月15日,并购办公室主任盛健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事件肯定不会影响到中海油未来的并购策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寻找好的项目。”此前一天,中海油在纽约发行了5亿美元10年和30年的债券。摩根大通的沈松认为此次收购失败在近期对中海油的盈利不会有影响,因为即使收购成功,该项目在2006年之前都不会给中海油提供盈利,债券的发行也说明中海油将继续海外收购业务。

  中石化也表示不会因为此事而影响全球收购的步伐。负责中石化海外收购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仇祥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海外联络网络,先后向尼日利亚、科威特、俄罗斯、阿塞拜疆、印度尼西亚等国派出首席代表,希图挖掘好的项目。

  但是,石油作为一种全球能源牵涉到的不仅是公司利益。中国公司最近几次出手海外市场被看作是代表中国政府的战略考虑。里海卡沙干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是过去30年中的重大发现,约有130万桶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计划将在3年内投入生产。目前中国一半以上的石油来自中东地区,由于该地区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储量丰富的里海卡沙干(Kashagan)油田因其地理位置被认为是对中国国家安全极为关键的地区。还有一点,中海油目前主要的海外石油储量集中于亚洲,而此项目可以降低区域风险。

  “原油一直不仅是现金问题,它牵涉到国家安全、政治等因素,全球能源界其实是几个寡头自己的小圈子,就像俱乐部一样,做事已能达到默契。除了KNOWHOW还是不能共享外,其他诸如原油的资本风险、政治风险等都是可以共同分享的。像北里海合作开采协议,7个项目伙伴公司都签订详细的规则。”一位能源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中国已经加入WTO,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的市场经济似乎并未被认同。在牵动全球经济命脉的石油争夺中,中国公司目前还很难加入他们的俱乐部。不管是谁真正牵头阻止了此次交易,中国公司目前还很难走到全球能源圈的舞台中心。

  不过,随着中国石油公司的迅速成长,等待的时间或许不会太长。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在2002年的股票分别升值9.1%、30.8%和30%,已经进入去年亚洲表现最好的股票之列。今年4月,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分几次收购增持了中石油(H股)13%股票则表明了海外投资者依然看好中国能源企业。正如中海油海外上市曾经经历挫折一样,此次事件或许又给了它们另一方面的经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手机 运动鞋 当季服饰
 
  新浪精彩短信


铃图下载0.1元/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李克勤] 爱一个人
[梁咏琪] 无所不在
[信乐团] 大惊小怪
[和 弦] 孤星泪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美媚零距离
  • 激情宝贝锦缎肚兜
  • 魅力火焰蕾丝文胸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