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粮改实地调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 15:49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孟雷 合肥报道 在中国农村大变革中一直充当“急先锋”的安徽省正在试点一项新的改革。2002年9月,秋粮收购之前,经中央政府同意,安徽省确定在滁州下属的来安县、天长市试点“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直补)”。所谓的“直补”,即把国家通过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以间接补贴农民的暗补方式,改为将保护价与市场价的价差以现金形式直接补给农民 这一看似简单的变动,表面上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方式的调整,背后却附加着“两放开”——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其实质将是对几十年来国家粮食购销体制的颠覆,并对国家宏观农业政策、农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郑家松新增利润200元 郑家松是来安县舜山乡舜山村农民,全家5口人,8亩多地。两个孩子均进城打工,老两口带着孙子在家种地。 以往春季种小麦、油菜,秋季种稻子。2002年因劳力不足且小麦、油菜价格较低,郑家松仅种一季稻子。每亩收成约800斤,总收成6400余斤,留足口粮后,郑家松向乡粮站以0.51元/斤的市场价售粮3800斤,销售收入为1700元。 每亩耕作成本约160元,8亩约1280元;根据核定,郑家应缴纳全年农业345.4元,农业税附加69.08元,合计414.48元。1700元的销售收入减去耕作成本与税收,郑家松全年农田耕作的现金收入为5.52元,利润当然还包括留存下来作为来年口粮的2600斤稻子。 但实际上,郑家松在去年另外得到了200多元的现金收入,这是因为“直补”的实行。 根据安徽省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方案》,来安县按照农户计税常产的45.5%为依据核定农户应补贴数额,每斤补贴农户0.055元,郑家松因此得到了200多元的直接补贴,这些补贴将用来抵扣掉一半多一点的农业税及附加。对像郑家松这样的种粮农户来说,这200多元不是小数,意味着可以购置几亩地所需的种子、化肥。 而对其他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来说,同样可以从中获益。试点方案规定他们一起享受补贴,同样是根据所种植土地以往的粮食计税常产,不管他现在种什么。 这体现了直补的另一层深意,以往仅补贴给粮农、粮食的财政支出将转变为补贴给农民、农业,除体现公平之外,将在实现农民种植自主权、鼓励农民自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粮食过剩进而促使粮价稳定等方面起到作用。来安县粮食局裁员2000 农民所体会到的另一项变化是,不仅以往“打一枪就跑”的私营粮商如今大模大样地上门坐收粮食,而且公家的粮站也放下了架子主动上门收粮,压质压价、克扣斤量的现象更是不见了。对农民所体会到的这些转变,来安县粮食局的王副局长坦承,“这都是给逼出来的”。 在直补改革前,这个县级局下属粮食购销企业7个,另有28个分站及10个粮食收购点,而加工企业、副业企业尚未计算在内,企业在编正式职工3223人;7亿元的银行挂账,每年需向银行偿付利息2000多万元;近4亿公斤库存老粮,其成本1.2元/公斤以上,保守估计亏损1.5亿元。 虽然如此,粮食企业仍是日子最好过的“热门”单位。以往收购有补贴,且每收一斤粮、农业发展银行给予一斤粮价的贷款,粮食卖不出去积压则贷款挂账,储存仍有补贴。实行直补后,他们的日子开始难过起来。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新收购粮食的风险基金补贴取消。这个补贴是实行保护价时期,使粮食系统日子红火的基础。 安徽省财政厅的官员分析,按照以前将收购粮食补贴放在粮食企业以间接补贴农民的办法,安徽财政每年共需要支付给粮食企业40亿元,而最终能落到农民身上的不过4亿。也就是说补贴的90%形成了中间利益流失,农民并没有从巨额补贴中得到显著实惠,真正的实惠大量沉淀耗散于垄断体制下的流通环节。这个利益的取消,使粮食部门感受到巨大的市场压力。它开始要靠市场化的买卖粮食获利生存,而不能只吃政策饭了。为因应这个改革,来安县粮食局3000职工全员竞争上岗,最终上岗的有900名,1300名买断工龄解除合同,另近千名采取内退等方式解决。 不过县粮食局的官员同时发现,直补、取消保护价的推行也是一个机遇,以往按保护价收粮肯定要高于市价,加上库存成本,顺价卖不出去是必然的,只能造成越来越多的亏损。改革后,新粮可按市价收进,虽然想赚钱的话要在半年内顺价销出,这有难度但完全有可能实现。 一些新的经营理念开始出现:“不再推陈储新、卖烂的留好的,而是边推新边储存,先把能赚钱的新粮卖出去,再等时机处理老粮”。2002年下一季的粮食购销经营中,来安县粮食局不仅将新收购的3.2亿斤稻谷、1亿斤小麦、6000万斤菜籽全部顺价销出,还通过参与拍卖等办法销出部分锁定的库存陈粮,减亏幅度超过20%。“游击队”占据半壁江山 放开粮食市场的准入资格是这次改革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不论何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的粮商,都可向粮食、工商部门申请登证,合法从事粮食收购业务。在以往,他们被称作“非法粮贩”。粮食收购旺季,在各个交通路口,这些粮商是粮食、公安部门堵截、打击的对象。他们的存在曾被认为“严重破坏了粮食流通秩序”。 但粮改后,在来安县已有200多家经批准的本地和外埠粮商设点收购粮食。取消保护价后,农民的卖粮难不仅没有出现,而且形成了国有粮食企业与粮商争购农民余粮的竞争。以往不少农民就喜欢把粮食卖给他们,收粮时他们带车带秤下田,当场收粮当场付钱,优质优价而且农民不必劳神。按纳税常产直补后,农民把粮卖给他们一样可以从政府领到补贴,国有、私营谁服务好、公道,农民就把粮卖给谁,这些以往的“游击队”已占据了购销市场的半壁江山。“三老”与购销贷款问题 与发端于安徽的其他农村改革相类,本次的粮改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同的是,以往像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举措,基本涵盖于省级政府的行政权力范围内,落实在农民少交一些、政府少收一些上。而这一次的粮改则不然,时近夏征,今年的补贴标准、实施办法还没有着落。 来安县粮食局的官员抱怨说,在“三老”(老人、老账、老粮)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解决途径的情况下,硬将企业推向市场是不公平的。像来安县粮食局,7亿多元的农发行挂账和4亿多公斤的库存陈粮,是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所必然造成的,粮食企业目前是背着包袱闯市场,没有给予粮企像其他行业国有企业一样的改革机制。国家要求企业把以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和亏损用今后的经营性行为来消化,本身就是政企不分的思路。 农发行的粮食购销贷款政策,则是另一个争执焦点。按照安徽粮改方案,农发行仍将继续执行“收一贷一”的方式,以保证对粮企按市价收粮的金融支付。这对被逼走向市场的粮食企业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在实际操作中,农发行对贷款使用的监管职能往往变化为直接指挥企业运作。 如在实际市场价每公斤0.95元时,农发行仍在指示企业要以0.8元收购,最后价格涨到1.2元,而收购贷款还没有拨下来;而对待“老库存”,农发行的处置思路也与粮食系统有一定差异。粮食企业希望处置方式能灵活一些,能销就销一点,农发行仍要求顺价才能销售,而经过若干年库存的粮食其叠加成本已高出市场价许多,顺价销售基本是不可能的。但银行讲的是账面道理,贷款出去购进的粮食虽然积压在那里,但账面上讲不是亏损,低于当初的收购价卖掉了,亏损就会在账面上出现。 去年11月16日,天长市、来安县在芜湖米市参加了一次拍卖,以低于当初收购价顺利拍出库存商品粮9.6万吨,这在安徽粮食系统是首次,并被省粮食局认为是“极为有益的探索”,事先也经过省政府同意。但在记者的采访中,粮食局负责人仍再三叮嘱不要“宣传”,因为这在农发行的规定中是“违反法规”的。 在粮改中获得了合法地位的粮商们认为国有粮食企业对不完善的改革配套措施和农发行的抱怨纯粹是“撒娇”。一位粮商大户说,他以往借以发财的方法就是“随行就市,收低卖高”,这一优势在粮改后已不复存在;而国有粮食企业在同他们一样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之外,仍然享有着种种特权。如收购粮食的足额国家贷款,私营粮商不能申请;国有粮企仍然可以管理并无偿使用由国家出资建设的仓储设施,他们则享受不到;国有粮企以往的亏损,国家继续给挂起来。他们认为,粮食是靠规模获利的产业,诸如此类的不平等竞争,是个人与进入市场的国有资本、权力的竞争,怎么能认为是合理的呢?财政力不能支 本次粮改最严峻的压力在于省、市(县)财政的力不能支。 按照粮改计划,试点地补贴资金来源为当地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在日常,这个基金的主要用途还将用来对粮食企业的“老库存”予以补贴。考虑到试点期间,试点县既要用这笔钱支付老库存的储存和销售补贴,又要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包干的风险基金必然不足,安徽省决定由省财政在一定时期内给予补助。从2002年起三年内,省财政分别按当年对农民直补总额的80%、60%、30%给试点县补助。但直补政策试行一年后,省财政同样感到捉襟见肘。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戴克柱曾表示:现在遇到的最大难处,就是老粮、老账没钱解决,像天长、来安库存粮已达14亿斤,库存成本价高出市价2角,没有能力解决,老账已挂了130亿,新挂账几十亿,库存粮食想尽快处理掉,又将是几十亿亏损,加起来就是200多亿。财政部门在支付高额的老库存仓储、农发行利息补贴等费用后,给老百姓的直接补贴已无米下锅。这个问题不解决掉,试点下一步就无法进行。 而试点地的官员对粮改前景的判断更为小心翼翼,他们认为,如果省财政的“补助”不能下拨,仅依靠单薄的县财政是难以为继的。“补助”的性质也使他们产生了顾虑,去年去要这笔钱的时候,省财政厅让他们打了条子,似乎含混地又有了“借支”的意思。“当然,只要有可能,还是要坚持下去,因为这个改革确实受到农民和市场的欢迎,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当地官员这样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段应璧为这场改革的前景曾作过一条脚注:国家又不能从其他地方再拿一部分钱来做这项事情,这个事情只能是试点、研究,整体方案实事求是地说,现在还没有,(但)方向是对的,一定要往这个方向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