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外逃得到遏制 中国债信评级稳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 15:42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张宏 北京报道 全球第三大评级公司——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5月15日发布最新评级报告称,中国的长期本外币评级仍分别稳定在“A-”和“A”,评级展望仍为稳定;短期外币评级也保持在“F1”。这是中国大陆发生SARS疫情以后,继标准普尔4月17日调升中国债券信用评级后又一家对中国评级发表正面看法的国际机构。 外部实力增强是惠誉维持中国目前评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和外部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但银行业疲弱和财政弹性下降仍是制约中国债券信用评级提升的“软肋”。 惠誉的报告着重提及中国外部实力的明显增强。尽管全球贸易环境不佳,中国去年出口仍然实现了22%的增长,进口也在加快,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双双实现了顺差。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仍然强劲,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4%。 惠誉认为中国最大的改善之处是,1997-2000年期间出现的大额资本外逃现象已得到遏制,国际收支表中的“差错与遗漏”一项十多年来首次呈现正值,去年为80亿美元。这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去年底增长了750亿美元,达到2900亿美元。 惠誉的报告称,中国目前已拥有2700亿美元的对外债权,占中国GDP的20%。这个数据高于惠誉所有评级为“A”的国家的平均水平。惠誉预测,中国今年的外部流动性将为850%,是惠誉所有评级过的国家中最高的,并且中国这一势头继续提升。中国银行系统内拥有约1500亿美元的外汇存款,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例相对较低(去年为13%),表明中国国内资本外逃可能极大地伤害中国的外部实力。但由于资本外逃现象已得到遏制,且中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使这种可能性变得极小。 尽管外部实力增强,但银行业疲弱和财政弹性仍是中国债券信用提升的主要障碍。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情况仍不乐观,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业绩不佳,导致未来中国可能仍要面对新增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惠誉预测,中国银行系统因此出现的亏损可能占GDP的30-35%。而由于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国家财政消化这部分亏损的能力大大减小。中国去年的政府债务占GDP比率已由1997年的11%上升至32%。而这在以后可能需要通过增加税收来弥补,以防止中期内财政赤字上升过快。 而SARS疫情的爆发正导致经济活动出现部分失序,但疫情对消费和出口的总体影响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做出评估。同时,惠誉已经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速度预测值下调了1.5个百分点至6%以下,并大幅下调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预测值。但惠誉认为,如果疫情相对较快就得到控制,SARS应该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产生持续性影响。 惠誉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债务信用展望稳定表明,国内问题和外部实力获得明显改善二者得到良好的平衡。中国应加快金融和国有企业领域的改革,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新增不良资产的比率;中期内应保持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