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谣言也分好坏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5日 16:57 南方周末 | ||
不假思说 刘洪波 SARS(萨斯)疫情仍未终结,5月上旬关于SARS的谣言在全国很多地方流播。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一个典型的谣言是,某地一个小孩生下来就能讲话,还有某地一个哑巴死后再醒来也能开口讲话,还有某地一老妇捉到一只大蟾蜍又是会讲话,说是半夜喝绿豆汤、放鞭炮、挂三种草药能预防疫症。于是乎从南到北,一些地方鞭炮阵阵,绿豆俏销。 不用说,媒体对这些谣言进行了驳斥,告诫人们谣言无法证实,毫无可信度,不仅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而且徒增开销,有害于正常的疫病防治工作,更有害于在这非常时刻的社会和人心稳定。绿豆汤和鞭炮防SARS的谣言,很快大白于天下。媒体的及时介入,表明了对谣言的警惕,对谣言的痛恨态度。 这一谣言之所以迅速地从南到北广泛流传开来,表现了不少人面对新疫病的惶恐无奈之感。对这一谣言进行追查,几乎不可能。这一谣言的背后,有人称之为抱有什么“险恶用心”,也有人说是可能表达出了某种“良好的愿望”,然而客观上,除了加剧社会的恐慌,表演愚昧的群场戏,它绝不可能产生任何良好作用。 媒体对绿豆汤和鞭炮防SARS的谣言的态度,毫无疑问是正当的。然而,媒体对待谣言是否一直能够保持这种态度呢,这还是一个问题。 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也有过不少谣言。美国媒体关于伊拉克某师整体投降的报道,后来被证实为没有依据,属于不实报道。对于美国媒体公然失去其一向所标榜的“客观立场”,乃至不惜“制谣传谣”的行为,国内有些有识之士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随之而来有报道说,甚至在西方国家如反对战争的法国和德国,美国媒体已经不再是“榜样”形象了,包括《时代》周刊在内的美国“成功媒体”已经失去被学习的价值。一向以来,在我们眼里那个形象统一的“西方媒体”,现在已经可以区分为“好的法德媒体和坏的英美媒体”了。从这一变化看,我们对谣言是不共戴天的,我们是喜欢真相的。 战争的另一方,伊拉克的新闻部长萨哈夫也制造了相当多的谣言。他所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因为绝不发布真实信息,而被称为“超现实记者会”。萨哈夫发布不实信息的态度是如此坚定,直至美英军队出现在巴格达的机场甚至大街上,他还说“他们在伊拉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对萨哈夫的谣言,媒体又是什么态度呢?有的媒体说,萨哈夫“平静镇定,处变不惊”,是“最有影响力的明星”,他发射了“语言导弹”震破美英耳膜,他传播不实信息是“伊拉克的一种特殊战术”。对萨哈夫代表萨达姆政权所发表的“国家谣言”,我没有听到那些对美国的媒体谣言进行无情批判的有识之士发出什么声音。 一些活跃在媒体上的“有识之士”,面对谣言的态度是分离的。他们的“谣言两分法”,把谣言分成了“可爱谣言”与“可恨谣言”两类。一个谣言属于可爱还是属于可恨,则根据自己的屁股坐在哪一边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可恨谣言,他们要求“真相”;对可爱谣言,他们理解为“战术”,他们甚至会说人们“对萨哈夫说的内容其实并不太感兴趣,他们只是特别想听一听他那有趣的词语”,以证明萨哈夫谣言的合理性。 可爱谣言的制造与传播,传为佳话;可恨谣言的制造与传播,则指为丑闻。其立场不可谓不坚定,但坚定在何处?其态度不可谓不鲜明,但鲜明又如何?现在,相信这种“谣言两分法”的人,按照“谣言两分法”处事的人,我真想听他们明白地讲解一下他们的双重标准之所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