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达期货吕海柱
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于4月16日向社会发布《期权交易管理办法》和《期权做市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尚不满一周的时候,在4月22日召开的“21世纪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DCE)总经理朱玉辰称,在创造条件尽快推出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的同时要推动豆油期货和大豆期权交易的开展工作,藉此也彻底引爆了国内期权上市的热潮。但是
,推出“期权”到底是“创新潮”还是“赶时髦”?期权作为新的投资工具本身的机遇和风险又该如何界定?这些都是随之而来的难解疑虑,当然这也是期权能够最终成功问世于中国之前所必须彻底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国期货及金融市场来说,一般认为,国内推出期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期货市场体系得以延伸和健全。现货-期货-期权的关系链内涵着现货市场的成熟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期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是期权上市的基础。也就是说,期货是规避现货供求风险的市场,同样的,期权是平衡期货头寸风险的市场,期权的上市交易意味着期货市场体系从布局上得以延伸和健全。
二是期货市场保值功能进一步强化。随着需求的上升和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期货市场保值,而需要一种成本更低、操作简单、风险可控的工具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匹配,期权正是满足以上要求的适宜产品。
三是助推金融工程,套利市场广阔。作为金融工程的基本环境,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应有五大基本的产品要素:现货、利率、汇率、指数和期货,要想实现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期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之间的协调均衡性发展则成为其中的关键。
在2002年成功推出黄大豆1号以及2003年3月成功推出强筋小麦之后,期权作为新的交易品种被一些人士看作是“创新潮”的又一延续。
诚然推出期权具有上述重大意义,这不仅是对单个期货交易所或是整个期货市场来说都意味着重大机遇。然而,进一步来看,在当前期权上市的热潮所期望的收益中也潜藏着现阶段还难以清楚认识的风险。
还是回到现货-期货-期权的内在逻辑关系圈当中,以郑商所力推的小麦期权为例,当前小麦期货的发展中遇到困境,这也反映出当前小麦现货市场对于期货市场关注和参与程度相对下降,商品期货期权对于现货市场的要求和影响远远大于金融期货期权。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发展状况都不太好的情况下,基于如此背景推出的期权市场,其风险性更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对于推出期权市场的目的、目标以及前提条件等必须得到理论和实际各方面的统一。
其实,期权市场相对期货及现货市场来说具有更多的独特性。首先,期权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并非对称存在,一方有限而一方无限;其次,正是由于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期权市场往往需要引入做市商等特殊的交易模式才能保证期权市场具有足够的流动性,而做市商制度对于中国期货市场来说在近期内还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除了资金量方面的要求之外,对于风险控制水平及投资操作能力还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从目前国内投资者的情况来看来看,熟悉或接受期货市场的投资尚属较窄层面,即使是期货业内人士对于期权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基本定义和几个概念的了解上,有关期权操作者、投资者的普及和教育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如果仅仅是在现阶段的水平上勉强推出期权,不免让人产生“赶时髦”的嫌疑。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中国期货市场的需要还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期权的问世、发展和壮大只是时间的问题。当前所有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如何尽量的减少期权上市的风险、增大成功推出和顺利发展的可能性,最终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创新潮的成功标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