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的政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0日 10:03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何军(执笔)孙斌郭宏超北京报道 4月20日,北京迎战SARS的转折点。这一天,中央政府对卫生部和北京市的人事进行调整的消息公开。当天,北京公布的确诊人数发生巨大变化,确诊病例达339例,而此前最近一次公布(4月15日)的确诊数字是37例。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卫生部公布疫情由此前的5天公布一次改为每天公布一次,此后,北京确诊病例数平均以每天增加100例左右的速度上升。 尽管有关人事变动的公开报道是在4月20日,但事实上的调整已在此之前进行。这从4月17日中央决定成立“北京地区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的名单上可以看出。在这份名单上,身为北京市代市长的王歧山担任副组长,组长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担任,另外两位副组长是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王谦,小组的成员则包括在北京的党政军部分相关部门的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四组”: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医疗组、信息组、流调组和物资保障组。在4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刘淇针对之前北京市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够畅通、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要求联合小组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体制网络、建立畅通的信息网、建立严密的防治网、集成首都的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成治疗网。 随着相关人事调整和领导小组的建立,北京市的防治工作开始出现重大转折。 4月18日,北京市政府提出:抗击“非典”成为首都政府和人民当前的第一要务。围绕着这个“第一要务”,北京市的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忙碌起来,纷纷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的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在各单位加强自身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同时,政府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范围颁布或联合颁布的种种规定和文件也开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出现在公开报道中,卫生、教育、物价、工商、交通、环卫、公安、药监等部门开始紧急行动起来。据粗略统计,从4月20日到5月8日,北京市有关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就与防治SARS相关的问题颁布的各类通知和文件大约有180个,平均每天要颁布10个左右。如此密集地就某一问题颁布各种相关文件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实为罕见,其背后蕴含的调动资源和行政力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同样罕见,即使1998年的特大洪水恐怕也难与之相提并论。疫情信息逐步规范 流行病疫情控制和防治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疫情信息的准确和公开。在承认了前期信息工作上的不足后,北京市开始在疫情信息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而北京市防治“非典”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也正是以疫情信息工作的逐步规范为起点。 4月21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副书记王歧山到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查工作,并对该中心的网络系统尚有缺陷的问题作出指示。当天下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召开了有关区县疾控中心、铁路防疫站、武警防疫队、总后防疫队、地坛医院、佑安医院、胸科医院领导参加的会议,共同研究关于建立北京地区“非典”疫情报告直通网的问题。这是该中心投入“非典”防治工作以来,首次有军方参加的会议。4月22日,北京地区“非典”疫情报告直通网建成并试行开通,北京地区设立的25个专门报道点的非典疫情信息开始每天通过专网进行及时、准确地汇总,从而解决了之前因为北京市的各级医院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致使信息收集和汇总不统一、不准确等问题。 4月25日,在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其发言人北京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再次强调了着力加强信息工作,并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的疫情报告制度和相关措施。5月2日在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传染病专家梁万年就北京市的疫情报告系统发表看法,认为该系统是健全的,报告速度是及时的,数据是准确可靠的。5月6日,在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备受媒体关注的患者分类情况终于公布,但令人遗憾的是只公布了按年龄、性别、职业划分的确诊人数,更为详细的分类情况未能公布。 疫情信息工作日益规范给防治工作带来的转折是显著的,相比而言,政府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就显得不够充分。如广为外界关注的财政部门紧急动用资金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医疗机构的资金吃紧,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不断加大。尽管北京市财政局办公室窦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防治工作的专项拨款是每日刷新的。”但目前公布的数字只是截止到4月25日的资金情况,最新的数字却难以查对。同样,关于防治“非典”物资的征购情况目前也缺乏及时、准确的披露。街道办事处重焕活力 在这场全民动员的防治疫病运动中,由于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在社区生活和管理中曾一度被人们忽略的街道办事处开始重新焕发活力,并成为行政力量通过层层组织发挥作用的“一线力量”。 4月11日,对于酒仙桥街道来讲,是“厄运”降临的开始。这一天,第一例“非典”病人出现在该地区。几天后,参与救治的7名医务人员相继出现发热的症状。一时间,街道中凝聚着强烈的“非典”气息。 得知情况,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辖区开展“非典”防治工作。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宣传科负责人吴柏向记者介绍说,“对于街道办事处来讲,防治‘非典’传播是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帮助当地居民认识非典、了解非典。”为此,酒仙桥街道办事处采用点线面的宣传方式,人们曾经非常熟悉的黑板报、横幅和宣传手册又回来了。据吴柏介绍,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先后共推出“非典”宣传黑板500块,宣传横幅150条以及5万册宣传手册。 4月22日,酒仙桥街道接到北京市政府通报,该地区酒仙桥医院被定为“非典”收治医院。当天,酒仙桥医院周边的居民出现恐慌现象,纷纷反映酒仙桥医院离居民区太近,作为“非典”病人接收医院对居民安全造成威胁,要求立即对居民区进行打药消毒,并要求街道给予安全保障。街道领导了解有关情况后,立即组织街道、社区的相关人员开会,布置工作,要求街道和社区干部分别给楼组长打电话,做解释和说服工作,稳定居民情绪;并组织了十个消毒队,连夜深入医院周边地区进行全面打药消毒,截至当晚9时,共对14栋楼、196个单元、两排平房和大约3000平方米的大市场进行了打药消毒;并给每户居民发放了预防“非典”知识手册。此外,街道还专门开通热线电话,只要有居民要求,街道消毒队就会随时上门打药,并免费为这些居民提供消毒药水。“这些钱都是街道自已垫付的,现在已经投入了20万元,并且开支还在不断加大,但街道领导明确表示,不管投入多大都要保证地区的安全。”吴柏说。加班加点的公务员 在这场被上下统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除了被广泛关注的工作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外,还有一群似乎不该被忽略的人——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反映出庞大的行政机器能否经受住此次疫情的考验。在记者的采访中,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政府工作人员都有着“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三个星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的感叹,而在这样的感叹中,我们并没有感受到抱怨,更多的却是一丝兴奋。这与平日里颇为清静、朝八晚五的机关工作形成了并不协调的对比。对于许多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来说,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也并不轻松。 张工是北京市防治“非典”联合小组物资保障组的负责人。作为北京市防治“非典”联合小组中的一个分支,物资保障组的主要任务包括:确保市级防治“非典”定点医院,特别是新开设医院的专用医疗设备及物资的供应;其他医院防治“非典”医疗设备及物资的供应;民间、民用防护用品的物资供应;协助商委系统做好民用食品的供应。4月下旬以来,北京的疫情持续严重,医疗和防治物资开始紧张。物资保障组的工作随即开始紧张起来。据张工介绍,在刚刚成立的一周内,物资保障组办公室的电话从3部增加到12部,传真从2部增加到6部。每天从早晨到深夜,电话铃声几乎一刻不停,各单位申请调拨防治“非典”物资的传真一个接一个。据不完全统计,物资保障组办公室每天要接外线电话数千个,平均每人每天要接150多个电话。邢泉是北京市药监局的一名处长,自4月25日被临时抽调到物资保障组后就没有休息过,他说,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基本上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而这种状况他自己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在北京防治“非典”物资日益吃紧、疫情持续严重之际,4月下旬北京出现了抢购商品的现象,一些防“非典”的商品和日常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4月24日,北京市物价局发出了《关于严厉打击防治非典时期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的通知》。 周大庆是北京市物价局办公室主任,5月6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整个物价局在5月1日到5月5日都没有休假,假期里他们共动用了672人次,分成214个小组,检查了北京市的719个药店、超市、集贸市场、小区。另外,物价局的400余名市场监测人员,还定点定时地对北京市场进行监测。当采访即将结束时,周大庆告诉记者说:“我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休假了!像我今天,从早上7点出门,一直要忙到晚上,很多时候一天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 就在同一天,记者来到东城区物价局,却发现办公室里显得空空荡荡,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值班。这位女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全局30多个工作人员都出去检查了,也无所谓一线二线了。在过去的五天假期里,基本都是这样。因为东城区的商户比较多——每个人都有出去的机会。出去工作的同事一天要在外面跑7、8个小时。像我今天在这里值班,要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然后会有人来接班。我们24小时都必须有值班人员在局里。” 如此的工作状态在交通、环卫、工商、药监等其他部门如出一辙。在国家工商总局4月19日发出紧急通知后,北京市工商系统开始加强监管和打击利用防治非典型肺炎名义从事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的力度,仅4月24日一天,北京市工商系统就出动3210人次,检查市场90多个,超市70余家,药店150余家,查获劣质口罩5.5万多个,假冒消毒液3.8吨,印度香4000余盒,胸腺肽40箱。五一期间,全北京工商系统三分之一的干部在一线值守,所有装备也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5月9日上午,在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梁万年认为,如果总体来描述北京这段时期的疫情,应该说,北京SARS的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出现了下降的迹象和趋势;而针对记者提出的最近街上行人有所增多的现象,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则表示:尽管这几天总体发病人数有所下降,但不能放松警惕,不能麻痹大意,工作应该更抓紧、更扎实,作为领导者,千万不能有丝毫松口气的想法。 北京的疫情还在持续之中,可以预见,其对政府部门正常工作的影响也将随之持续一段时间。相对于大多数已经度过初期的恐慌、工作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的人们,因为这场疫情而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政府日常工作何时才能恢复正常呢?而在这段非常时期里的“非常工作”又能否在事后得到清晰、深刻、理性的总结和思考呢?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本报记者方军、张帆对此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