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该买套燕尾服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6日 10:48 《环球企业家》 | ||
本刊记者文波 日益繁多的商务交往令着装成为一件复杂的事情,一套深蓝色西装就能适用所有场合的观念开始被抛弃,一个细心的太太或者秘书已远远不够今天穿什么衣服呢?对于国内大多数商务人士,尤其企业家们来说,答案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商务活动中,个人着装自由将受到越来越公开的限制。比如国内越来越多的宴会都规定了参加者穿着的标准。去年8月10日,北京饭店推出第一场“盛装晚宴”,饭店方要求客人穿晚礼服出席。尽管最终并未出现“所有宾客均盛装出席”的场面,但毕竟有人吃了第一只螃蟹;三个月后,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压轴演出“白领之夜”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其盛装要求,让许多嘉宾购置了平生第一套晚礼服,否则“谢绝入场”。 对他们来说,来自公众的压力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符合商务交往的规则。很多企业家在几年前还是普通百姓,但现在,他们却是有头有脸的成功人士,他们慢慢被看不见的上流社会接纳,熟悉其中繁复的服装礼仪是入门的第一课。 聚会就分为晚宴、冷餐、正式、非正式,或者特殊标注的“盛装晚宴、化装舞会”等等十几种,这还不包括按照时间和参加对象进行的分类。除了聚会,你还要面对谈判、打高尔夫、会议、媒体以及生活休闲等各种场合。符合最低标准已经远远不够,服装礼仪的复杂性远超乎想象:你必须知道燕尾服与西装的差别;了解西装扣子多少的不同,熟悉怎么选配领带、手表甚至名片夹;恰当地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高尔夫球装的色彩。 在国外的MBA教育中,商务礼仪和着装是专门的课程。在海归们的推动下,国内商务礼仪和穿着的规则越来越复杂。 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穿燕尾服吗?某企业家曾花费数万元购置高档时装,这并没有为他赢得尊重,他并不熟悉那些价值数万的服装适合于那些场合。 一套深蓝色西装就应付所有场合的穿着,虽然不能说是错误,但那些早已熟悉上流社会交往规则的人能够分辨出其中的差别。“他们很在乎这些差别,手帕的样式就让人感觉到圈子的隔离。”一位服装设计师说。 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民和四川三通集团董事局主席艾欣对于穿着颇有心得,在各自的圈子里,经常被朋友当作典范。即使这样,他们也开始不够自信。 针对商务人士的专业形象设计顾问公司应运而生。 随心所欲但要遵守规则 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赵民的着装也经过细致选择。在京城俱乐部刚刚做完健身的他虽然没扎领带,但洁白的衬衫外面仍然罩着蓝色西装。平时健身后他会穿休闲服,为了避免记者穿正装而他穿休闲装的尴尬,他穿西装是有意的选择。而在健身房的休息室里,西装就够了,扎了领带反而过于隆重。赵民最喜欢穿深蓝色西装,内衬洁白的衬衣,真丝领带扎得一丝不苟。“深蓝色西装比较通用,一般不会有人说你穿错了。”他说。即便如此,他的衣橱中还是藏有7、8套西装,以备不时之需。这些西装有深颜色的、浅颜色的;春秋的、冬天的;还有燕尾服。 现在国内各种场合着装的公众评判压力还不大,就算再隆重的晚宴,如果主办者不要求,肯定没人主动穿上黑色燕尾服;但如果对方提出这种要求,赵民就不必急冲冲现去买了。 赵民是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先后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EXECUTIVE PROGRAM。年仅37岁的赵民曾被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100名全球未来领导”之一;还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招生面试客座考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招生面试客座考官。 作为管理咨询顾问,赵民认为自己的形象应该体现出的性格是:稳健,严谨,甚至不回避保守感觉。为此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穿着西装,随时准备让自己以专业咨询顾问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 管理顾问要与企业家、金融家、学者们打交道,这些人有着丰富的国际商务背景,有过海内外各种生活经验,他们早就见惯了麦肯锡等国际大咨询公司的职业装束传达出来的专业派头。赵民虽然不必把每个人都假定为服饰鉴赏家,但还是处处留意。“有必要在讲话之前,穿着就给人以与国际接轨的印象。”在与国外企业家交往过程中,赵民发现了一些细节差别。比如他们的衬衫袖口上会有自己公司名称、或者自己名字的缩写;西服胸部衬里会刺绣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衣服放在衣帽室,不会因为一样颜色、一样款式而混淆,拿起来非常方便。如果出席晚宴,每个人都会带上金戒指、名表,著名品牌的领带当然更不在话下。赵民开始模仿学习这些做法,这绝不是虚荣,而是遵守规则。 赵民的衬衫和西装都是在美国买的。品牌很重要,“中国的西装品牌在高级商务场合穿不是很合适。”而且在美国买西服可以改,甚至可以量体裁衣。与赵民不同,学习美术出身的艾欣不喜欢穿西装。除非是必须的场合,比如谈判时穿深色西装。非正式会议,他会选择休闲西装,因为“这样会显得比较飘逸”。 30岁那年他从国企下海,到今天已经15年了。“创业的时候我迫切希望得到认同,每天都穿着深色西装,打着领带;无论多冷多热,总是不敢怠慢。”也许是为了重温艺术家之梦,也许是所在行业看重艺术气息,现在艾欣的服饰颇有特立独行的味道。“我的衣柜里红黄蓝白黑,色彩斑斓,冷暖兼具,什么款式的衣服都有。这很正常,商人毕竟不是军人。”艾欣说。 虽然不喜欢穿西装,艾欣还是准备了4套西装,有意大利的,有法国的。“正式场合我从来没有穿错过,这毕竟是对规则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在工作场合,艾欣不会以不穿西装体现衣着的独特,而是以领带、领结、西装的袖扣等细节把独特传达出去。 艾欣的工作圈子以官员、银行家、企业家为主。轻松而个性十足的着装,常常缓和气氛并引人注目。他想传达的信息是:健康、飘逸。45岁的他希望年轻的装扮散发出积极向上的风貌,然后是内敛的独特——注重协调,没有强烈色彩对比的独特,但不失含蓄。 在秩序中追求自由,在规范中追求个性。商界就是这样,随心所欲但不能违反规则。 个性生活装 与西装等正装主导商业场合不同,个人生活着装却多姿多彩。 “生活场合的休闲装最能体现品位,比起正装的整齐划一,休闲装可以自我发挥的东西多了。”巴尔玛肯(国际)职业形象设计中心主任周宁女士说。这是一家专门针对商务人士着装提供顾问咨询的机构,周宁同时也是美国国际形象协会中国区总理事。 工作中赵民的穿着稳健、保守,生活中的他判若两人。翻开他的生活照片,你会看到他穿着明黄鲜亮的风雨衣,土黄色的休闲裤,戴着一顶鲜红的棒球帽;还会看到他在野餐时穿着牛仔裤、休闲衬衫的样子;在游艇上,他甚至会戴上船员的帽子,笑得很灿烂。 艾欣和一群企业家一起去北欧出差,所有人中数他的箱子最大。箱子里装了适合各种场合、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衣服;十几条颜色、质地各异的领带以及五六双鞋。 “从商最容易随波逐流,忘记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服饰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存在方式。”追求独特的艾欣有几十条围巾,具体有多少条记不清楚了,领带就更多了。 与商业伙伴打高尔夫球,他会尽量选择朴素的球服;而如果个人娱乐,他就会选择个性鲜明的、颜色鲜亮的球服。没有商业规则压力的穿着不是穿给人看,而是要穿出心情。他喜欢书法,写字前他会很郑重地换上收了袖口的、中式特征隐约可见的衬衫,然后奋笔疾书。 从生活的角度看待商业,100万个商人就有100万个经历,就有100万个生活态度。”穿着的品味不是财富的多少能决定的,鉴赏能力、气质和感觉才是决定因素。”艾欣说。 虽然身为总裁、四川大学兼职教授,但生活中的艾欣更像是艺术家。他最喜欢给自己买衣服,价格和品牌并不是优先考虑的,他众多休闲服装中,有一半并不是名牌。艾欣认为:“应该合适而不是奢侈。” 他对于休闲服装的选择也很有研究,说到丝、绸、棉、麻、各种料子和款型,他就象时装设计师。艾欣买衣服比女人还细心:“看衣服是否独特,是否适合自己;想象自己穿上的样子,想象周围人的评价;再想跟自己的哪些衣服配”。 事实上,艾欣的太太非常信赖他的眼光,朋友也一致认为他的服饰有个性。“还从来就没人批评过我的品味。”艾欣得意地说。 “第一印象毕竟是第一印象,外表再象大老板,真做事时没有价值、没有真诚也不能成为商业伙伴。所以经过接触,大家还是认为我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值得交往的好商人。”艾欣说。 专业有理 男人们是否穿着得体,是衡量全职太太们的工作重要标准。在接受专业的形象设计以前,赵民的衣服几乎都是太太帮着买的。 无论按照男人的标准,还是商人的角度,赵民和艾欣都属于对穿着有心得的人,但他们现在也开始寻求专业形象设计公司的帮助。 国外商务社交场合的穿着是非常敏感的社交话题,商务礼仪和穿着是国外MBA的一门课程。企业家服饰与国际接轨,很多时候体现出其观念、视野的国际化。熟悉国际商业规则、商务礼仪和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海归们,是这场服装革命的主要推动者。 “北京这种四季分明的城市,换服装的机会太多了。不找专业形象设计公司,出错的概率实在太大。”赵民说,要尊重形象设计的专业性。 对服装很自信的艾欣,是在今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抱着自我测试的心态听了周宁的男性企业家服饰讲座。至少有两点打动了他:“穿过三天的衣服必须换”,以前是不自觉,现在要当作原则;对国际服装品牌内涵的认识,这点他以前有所欠缺。 商务着装专业到什么程度?仅礼服一种服装就足以让非专业人士头晕:男士礼服分为晨礼服和夜礼服,夜礼服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最正式的夜礼服应该是燕尾服佩领结;普通的西装可以作为非正式的夜礼服,但一定是圆摆的西装;晨礼服的要求更宽松,一粒扣或两粒扣的西装均可……不找专家看来确实够难为人的。 专业的形象设计公司可以做些什么呢?周宁这样概括:先让你穿得对,再让你穿出个人风格。以巴尔玛肯公司为例:它可以根据色彩测试、个人气质、身材特点、生活环境提出个人整体风格设计;可以进行衣柜整理、制定衣橱计划,告诉你什么衣服应该淘汰、什么应该保留、什么应该增加;还可以接受礼服、日常正装、调和西服、外套、户外服、衬衣等高级成衣的定制;陪同购物或服装饰品代购;教会你如何辨别高品质男士服饰用品;告诉你世界知名品牌的内涵。一位公关公司的老总,花了3万多元买衣服,照样被人批评。他把自己交给巴尔玛肯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职业形象是从巴尔玛肯开始的。有的老总面对带金扣的衣服,不知道该不该穿,也不知道怎么穿。接受了专业形象设计后,终于抛弃了狐疑。 男装的符号语言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在西方场合穿着礼仪普及到各个人群、各个年龄层次;日本也早在1905年就引进了西装符号语言理论。在中国,西装繁复的礼仪符号仍然远未普及。 有几位中国企业家,在国外看芭蕾舞,到了剧场外竟然不敢进去了。他们发现男观众全都穿着笔挺的晚礼服和光可鉴人的黑皮鞋,打着领结或领带。而他们则穿得都很是放松与休闲,左思右想,只好打道回府。 在中国,专业形象设计的难度在于,男士形象设计要从普及教育开始。传统服饰观念遗留的近乎顽固的着装心理依然普遍存在。比如,男士羞于谈服装,即便好奇也难以坦然听取;或者完全忽视,觉得无所谓;再或者,根本就采取对立的态度。 服装这个无声的符号力量在商务交往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可以传达出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经济基础、受信任程度、财力情况、受教育程度等信息。“3秒钟内,就能判断一个人,这种判断往往决定交往的态度。”周宁说。- 商业背后的服饰变迁 “人靠衣服马靠鞍”、“只认衣裳不认人”——中国人对服饰的认识,始终在两种比较极端的态度中扭曲前行。不妨回顾一下1930年代至今中国企业家服饰的变迁,或许会发现一些可以称之为商业文化的东西。 1930年代的上海滩是亚洲最繁华的都市,那段历史留给我们许多发黄的照片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而其作为亚洲商业首都的形象,则笼罩着纸醉金迷,或热血传奇的雾气。老一辈的传统商人,依旧穿着适合于各种场合的长袍马褂;开明一些的商人、买办、留洋归来的医生律师则穿起了西装。翻开茅盾的小说《子夜》,1930年代的企业家们(姑且称之为企业家吧),在名利场中的音容笑貌就立刻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乡下老一辈商人吴老太爷穿着长袍马褂来到上海,刚下车就被上海的灯红酒绿,红男绿女强烈刺激,脑充血死了。金融界大亨、工业界巨头、医生、律师和诗人们的西装革履倒在其次,可怕的是二小姐们的装束——“她们身上的轻绡掩不住全身肌肉的轮廓,高耸的乳峰,嫩红的乳头,腋下的细毛!无数的高耸的乳峰,颤动着,颤动着的乳峰,在满屋子里飞舞!” 1949年以后,新中国朝气蓬勃。公私合营、单位、工人、干部等概念迅速地深入人心。国有企业代表的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此时的企业家或者商人的称呼消失了,干部这个名词囊括了一切风云人物。中山装,这种源自西服休闲猎装的衣服将含企业家在内的干部们的形象统一起来,因此在百姓口中,中山装俗称干部服。平心而论,早期中山装的风行,或多或少还有些“赶时髦”的生活情趣。当时人们喜欢在中山装的口袋里别几只钢笔作为装饰,侯宝林大师讽刺说,那是修钢笔的。 文革来了,服装成了阶级立场,必须每天穿在身上昭示忠诚。黑蓝灰一统天下,大家都一样,男女都一样。回想当时与众不同的服饰个性,绿军装算是一种;还有一位名噪一时的高级官员,坚持头扎白头巾的阶级形象。探讨文革10年的企业家的着装没什么意义,企业家不是独立阶层,更没有专属形象。改革开放了,服装革命了,年轻人的自我开放从喇叭裤开始。当时京西某大型企业的一位领导,也就是企业家,就曾手持剪刀站在厂门口,专门剪年轻人的喇叭裤子。这一行动直到1990年末仍被那个企业的老员工津津乐道。这位企业家,无论是在剪人家喇叭裤时,还是深入劳动现场时,甚至是开报告会时,自己都身着兰色劳动布工作服。其他的国有企业老总们还是更多地穿着中山装,最多在颜色上表现个性,没有人敢在正式场合穿西装。 与此同时,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开始出现,他们往往出身于农民或者不安分的干部,他们被称为“个体户”。他们还是习惯身穿中山装、脚穿布鞋或者皮鞋、戴干部帽、拎着印着“上海”字样的黑皮包,具体形象有点象兜售宇宙牌香烟的马季。还是同时,出国考察开始被国营企业领导视为幸运和待遇。出国要发制装费的,买什么呢?西装、领带、皮鞋。短期内,社会上这种装束曾意味着:我是出过国门的人。 1980年代中后期以及1990年代初,对外交往越来越多,西方文化和着装观念也在改变着每个人。西装迅速占领了中国人的身体,企业家们作为一个独立阶层也完全成熟起来。与社会上赶时髦的人一样,当时企业家也都身着不撕袖口商标的西装,扎着一拉得领带,脚上穿着颜色款式别扭的皮鞋,甚至运动鞋或布鞋,上衣和裤子时常不般配,甚至牛仔裤。因为裤子不耐脏,已经先于上衣被洗过了,正在晾晒。如果说作为独立阶层的企业家的穿着有什么特点,也许就是更昂贵吧。媒体发达了,关于正确着装的文字开始出现了,虽然只是零打碎敲,但很快大家就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错了。接下来电视剧人物开始引领服装潮流,休闲概念出现了。西装以外出现了甲克,对于企业家来说,甲克曾是广为流行的休闲时装,在各种场合你都能看到。 企业家阶层着装的革命性事件终于发生了,那是1990年代中期,网络热潮席卷了全球经济的每个角落,吹皱的不只是IT行业这一潭春水。一些技术出身的年轻人成为新贵,他们放荡不羁的性格通过着装表露出来。他们要传递的信息不仅是反叛,更意味着他们与那些传统产业商业巨子们的不同,他们似乎代表未来。 这股发端于美国的着装潮流迅速传到中国,其速度远远超过当年西装的流行。张朝阳们身着休闲T恤和牛仔裤,脚穿运动鞋,背着双肩背包装着文件,风风火火地接见客户、出现在电视镜头上并出席各种会议。国外的商业杂志这样惊诧不已:“那些年轻人竟然穿着T恤和运动鞋做企业家!”也就是这时我们才深知,原来不穿西装确实是值得大惊小怪的。 仅仅四五年后的1999年开始,网络热潮很快烟消云散,敏感的企业家们率先脱下休闲装,穿上了西装。2002年3月,在盈科2001财年业绩发布会上,李泽楷一改往日的甲克牛仔,第一次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媒体面前——深色西装、白衬衫、斜纹领带、黑皮鞋闪闪发亮。《明报》说李泽楷:“形象变身,IT超人变老实商人……回复其初出道时行政人员模样”。大家纷纷改穿西装,以表示自己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只知道烧钱,而不知道赢利的毛头小伙子,成为脚踏实地的商人。网络时代原来是一阵风,吹皱了春水,却没能掀起惊涛骇浪。 今天的企业家阶层不仅独立了,而且内部层次越来越丰富,海归和新一代知识型企业家们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着装,也让农民出身的老板们变得紧跟潮流。高尔夫球场、宴会、会议室、工厂里、媒体上,你会看到他们的穿着更讲究,每个场合都有专门的服装。对于企业家们来说,一个绚烂、有序但不乏个性的着装新时代到了。 还是有一些人遭到批评,因为他们认为,一套深蓝色的西装,就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那该怎么穿呢?如果你对老婆或者秘书不够自信,还是找个形象设计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