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公布死者姓名让生者温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1日 1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刘效仁 近几天下午一下班,我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央视“新闻18点”,关于“非典“疫情的公告。“非典”正如一切天灾人祸,令我们猝不及防。 由于猝不及防,更由于“非典”直到现在还没有被我们所认识所完全驾驭,它的高传 即使普通的死难者,同样具有值得人们纪念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不幸染病,最终未能逃离的悲剧性命运,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本”。可以说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后来者的痊愈,换来了我们制服“非典”的信心,至少为我们认识“非典”,并最终控制并战胜它,提供了十分可贵的临床经验。他们的死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对于“非典”普通的死难者,人们也有必要对于他们表示同情、悲悯,寄托哀思。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不纯是一种自然生物,都是一种有着权利和尊严的社会成员。他们的生生死死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很多是值得关注和体恤的。张金岭先生在《国门内外都是公民》一文中,对新华社在国外与国内事故中,对死难者分别用“中国公民遇难”与“死亡多少人”两种表述方法提出异议,认为后一种表述仅仅表明人的一种自然状态,没有任何权利内涵,更没有感情色彩,让人冷冰冰的。 我看了每晚的疫情公告,听到“死亡某某例”时,总觉得不是滋味。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着各种权利、富有感情和尊严的人死了,连一个名字都不能留下来,一概在“死亡多少例”中省略了,无论如何都是对生命的漠视。 日本国的做法就值得借鉴。据介绍,日本国家电视台NHK每天晚上7点的新闻也就30多分钟,但在这一天日本非正常死亡的,无论是官员名流,还是草民百姓,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几个月的婴儿,电视台都一视同仁,郑重其事地予以报道,深表哀掉。对于被谋害和失踪的人,一律进行追踪报道,直到找到凶手或尸体为止。有一回,印尼飞往新加坡的航班失事,乘客中有两位日本人,日电视台立即在荧屏上打出字幕,随后就有详细报道,失事者的姓氏年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家里还有哪些人、谁去失事地点料理后事等等,都说得清清楚楚,直到遇难者的骨灰回到日本,这一宗报道才告一段落。如此,“让生活中的每一个日本人都会从生活中真切地感到,我是日本大家庭的一员,祖国时时刻刻都在真诚地关爱着我”。 我们的媒体能不能通过对于普通生命的关注,对于公民权利的尊重,对于生死细节的体恤,体现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国度。如果想要努力,就不妨从公布“非典”死难者的名单开始! 新浪编者注:《天佑华夏》专题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浪财经联袂制作。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抗击SARS特刊(1-28版)系列文章之一,该特刊(完全版)为《21世纪经济报道》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欲转载本专题相关内容、或对本专题有任何建议,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51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