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3财经类杂志封面秀 > 正文
伊拉克战争中的“淘金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25日 14:06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文/张锐

  无论美伊战争历经什么过程或以什么形式结束,战争在带给普通百姓深重灾难和导致社会财富集中毁灭的同时,另一方面却给商人们制造出了又一个色彩斑斓的财富空间。

  军火商:开镰收割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平时铆足劲为战争做着准备的军火商们总是将枪炮声看成是自己发财的信号,并在另一个战场上全力开拓属于自己的领地。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首次使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就达100多种。一枚“小牛”空对地导弹造价为10万美元,发射了5100枚,总值5亿多美元;“麻雀”导弹每枚169万美元,发射了71枚,总值2亿美元;每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售价高达135万美元,发射了288枚,共耗费3.9亿美元。在军火商看来,导弹只要发出去,自己就会源源不断地收进银子。

  在这次战争中,联合科技系统公司虽然名气没有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雷声这些大军火商来得响亮,21亿美元的销售额也没法跟人家上千亿美元相比较,但他却在这场伊拉克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军士兵所有轻型武器的弹药都来自该公司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工厂,例如步枪、冲锋枪等。另外,美军装甲车、坦克以及攻击直升机所使用的反坦克机关枪的中型口径弹药大部分也是由联合科技系统公司出产的。

  不仅如此,该公司的产品还包括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聪明武器”的保险丝。这些由卫星精确制导的弹药已经对伊拉克目标造成了巨大破坏。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的军事专家罗伦·辛普森评论这家公司称:“行外人无法意识到联合科技系统的重要性。”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去年9月发表的战争预算,战争第一个月的消耗大约为90亿美元,其中补充弹药,例如巡航导弹、步枪子弹等各种弹药就占了41%。面对着如此巨额的订单,联合科技系统公司不能不欣喜若狂。

  石油商:踏上乐土

  自从石油巨头乔治·布什进入白宫以来,美国政府就紧紧地盯住了中东的“黑金”。伊拉克是一个坐在“天然油库”上的国家,现有石油储量约1120亿桶,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差不多是美国储量的6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2620亿桶。按照现在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计算,伊拉克的储量足够美国用上100年。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尽管美国政府一直在回避战争与石油的密切关系,也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掩饰着美国的能源经济欲求,但“司马召之心,路人皆知”。小布什子承父愿,指挥铁蹄踏进伊拉克,让现在的美国石油大王们看到了一条铺向伊拉克的黄金大道。萨达姆时代的石油,他们是看得到,吃不着。美国胜利之后,那些石油商们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开进伊拉克,然后拼命抽取那里的“黑金”。反正全世界大量拥有汽车的人们为了灌满油箱,无论多少钱都愿意掏腰包。金钱如此自由流动,以至于在目前这种异乎寻常的环境政策下,石油买卖照样进行。伊拉克无疑将成为石油大亨们的一片新乐园。

  军工商:急速进钞

  俗话说,“闷声发大财”。也许大家从来没听过库比克、黛恩、ITT、MPRI这类企业,但正是这些国防部的新宠近年来从美国庞大的军队开支中赚取了匪夷所思的高额利润。库比克2002财政年度的净利润飚升41%,股价4年来已翻了3倍。黛恩2002年的收入上扬了18%,高达23亿美元。

  为了提升军队的核心竞争力,本次战争中五角大楼已将军队的边缘事务全部分包给军工私营企业,由此又创造出一个年收入达300亿美元的市场。

  美国军队分包的业务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信息技术领域。如开发设计高端军用硬件,安装与军事有关的各类软件,IT咨询等,这一高达350亿美元的业务正以每年10%~15%的增长率递增;二是征募士兵。全美征募士兵的费用高达1.71亿美元;三是训练士兵和协助进行模拟战争。仅训练美军飞行员一项,美国国防部就需支付40亿美元的费用;四是后勤服务。如维修战斗机和直升飞机,修理基地草坪,工程建设,垃圾处理等。这些业务可为私营军工企业带来高达1.91亿美元的收入。据估计,五角大楼2003年计划花费在私营军队企业的开支至少为300亿美元,占整个军事预算的8%。

  在如今的伊拉克战场上,除了常规作战所必须的士兵和武器外,从作战通讯设备的安装到对难民的安顿,由一家名为库比克(Cubic)的上市公司安排打点;日常伙食由哈利博顿(Halliburton)的一个分支机构KBR提供;而田纳西州的SSM公司专门向军队提供军用纺织品,包括头盔、军用背包、防弹衣、防火服;美国服装公司则负责为美军士兵提供专门用于沙漠战的军装。对于这些平常鲜少露面的特殊公司来讲,伊拉克战争是最好的市场展示机会。

  电视商:口水如金

  尽管伊拉克战争中各家电视台传出的声音让观众一时半会很难辨别出真伪,但大家都清楚,这些扯着嗓门大声呐喊的电视商肯定也是进账不菲。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在海湾战争中几乎垄断性的报道为自己带来了高收视率和巨额商业利润,对于这次伊拉克战争,CNN将其看作是一针重筑辉煌的强心剂。为此,CNN派了大批战地记者深入到伊拉克战争的前线,试图以“最真实的画面”让观众明白在报道战争与冲突方面,CNN的专业经验是无人能比的,CNN才是观众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应该收看的24小时新闻媒体。

  由新闻传奇人物默多克操作的福克斯新闻,把新闻也定位在了娱乐化的基调之下,其煽情的节目瞄准的是年轻人。为了增加收视率,默多克屡出奇招。如今福克斯新闻频道居然不惜巨资雇用戴安娜王妃的情人英国陆军军官詹姆士·休伊特(JamesHewitt)负责伊拉克报道。

  MSNBC的总裁艾里克索瑞森表示:“MSNBC采用的是新开发的图形图像技术使新闻更加直观和有吸引力,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前线采访。”“更多的新技术,更强的交互功能,以及更加个性的内容服务”一直是MSNBC的宣传口号。

  前方是美伊之间的猛烈交火,后方是电视巨头的激烈竞争,他们谁也不想少分这块战争大蛋糕。

  电玩商:快乐赚钱

  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战争”一直是电脑游戏中的一个主要类型。眼下伊拉克战争打的正酣,电玩制造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好时机。在未来几周里,至少6个战争类电脑游戏将“粉墨登场”。

  电脑游戏制造商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这场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不论人们谴责或支持,对电玩迷来说,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爱好。专门负责对电玩业进行跟踪调查的“网络保护装置集团”(NPDGroup)的资料显示,在今年2月份最后一周美伊关系逐步趋向紧张时,十大最畅销电脑游戏中有3个都是战争类产品。此外,整个2月份最畅销的20个电玩中也有3个是军事题材。

  “网络保护装置集团”分析师指出,电脑游戏制作者将对许多电脑游戏的画面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使战争题材更受欢迎。据介绍,在不久后将要面市的战争类电脑游戏中,大多数都把游戏者置于伊拉克战争环境中,在因特网上,电玩者可以通过联网作战,选择不同的立场来代表不同的角色参与游戏。

  实际上,电脑游戏制造商与美国军方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去年,电玩业的贸易团体“交互式数字软件协会”组织为美国海军的72艘潜艇安装了电脑游戏平台,并在每艘潜艇上安装了20个电脑游戏。反过来,美国军方在去年也当了把电玩发行商。他们在网上推出了一个名为“美国军队行动”的免费游戏,以便让普通人了解美国军队中的生活。结果收到了大约150万人的网上注册,表示想玩这个游戏。另据报道,年赢利103亿美元的“新贵”——美国电子游戏产业也不甘落后,各大公司的创意人员为了开发玩家看好的战争游戏,每天都在电视机旁观看伊拉克战事的直播节目,频频翻看军事爱好者杂志。

  网络商:时来运转

  在1991年海湾战争的时候,了解战争的最快途径是通过有线电视收看美国有线新闻网的报道。而这一次,人们可以点开路透社、CNN、美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更快地得知前线战事。据“Pew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研究项目”专家的最新调查,美国1.16亿互联网用户中有55%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人交流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或了解战事最新进展;56%登陆难以计数的报道伊拉克战争的专题网站,浏览新闻、综合信息和有关评论。美国每7个互联网用户就有1人(14%)因为想了解战事新闻而延长了上网时间,其中反战人士的上网时间要长于支持战争的人。美国通过上网浏览战争新闻的人数创下了新记录,有17%的美国网民称互联网是他们了解战争动态的主要途径,远高于“9·11事件”之后的比例。同传统媒体比较起来,网络的更新速度更快,表现形式更灵活。因此,各大新闻机构无不使尽浑身解数,要在网络新闻报道上争个高下。曾经一度低迷的互联网,再度热闹起来。

  “Pew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研究项目”专家调查还表明,在上网人群中,上网时间长的群体和宽带用户群体的这个比例也高于其他群体。宽带用户群体中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每天要通过上网收看新闻。上网人数的急增直接带动了宽带业务的突飞猛进。就拿美国在线来说,尽管与战争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还是搭上了顺风车。美国在线已经开始运行一个3500万美元的市场推广计划,推销其宽带高速接入服务。公司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互联网宽带用户的数量将翻上一番。除了速度快,美国在线还将为宽带业务捆绑上许多的增值服务,网络电影、音乐等当然是主打内容,另外还将提供杀毒服务,以及特约网站联接。例如只要成为美国在线宽带用户,你就可以享受CNN的即时新闻提醒服务。如果说海湾战争开创了有线电视的新时代,那这次的伊拉克战争可能会为宽带带来一个新高潮。

  电信商:心潮澎湃

  当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掀起通信热时,塞拉单片电路公司将航天业务的资源转移,把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商用光纤领域的芯片设计上。然而今天,塞拉公司不禁要庆幸当初他们没有完全放弃防务业务。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塞拉公司首席执行官查尔斯·哈珀说:“光纤网络业如今每况愈下。幸运的是,我们同时在航天业上也有业务,今天,这部分业务又开始起飞了。”塞拉公司的芯片正在伊拉克上空从美军的“捕食者”无人侦察机上接收并发射视频信号。这家私营公司同样也生产美军特种部队携带无线电导航台。政府是唯一有钱的顾客。

  几十个像塞拉公司这样的企业分享到了战争带来的红利。国防部数字表明,美国的军事支出从1999财政年度的2610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度的3610亿美元。近几十年来,由军队开发或是专为军队开发的技术经过调整,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用途,直升机、因特网和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网络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近年来,当美国电信部门衰落时,军队似乎又带来了一阵及时雨。美国国防部和安全部正在迅速采购商用技术,将其加以修改以满足国防和军事上的需要。去年,塞拉公司收入620亿美元,其中81%来自军队。首席执行官哈珀估计,公司今年的收入将高达1400万美元,其中86%将来自军队。

  更加利好的消息是,同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惨败,战后,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帮助伊拉克恢复了部分通讯设施,而美国政府在宣布对伊制裁之后,明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伊拉克出口“任何商品、技术或者服务”,美国IT企业一直无法染指伊拉克市场。可是现在形势不同了,布什打败了萨达姆后,美国政府想要迅速“重振”伊拉克,比如要在2个月内修复15%的高压电网等,面对着伊拉克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摩托罗拉、朗讯等电信业巨子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另外,虽然伊拉克全国人口也就2400万,但由于过去严格控制电信业的发展,通信市场可谓一穷二白,在电信业普遍低迷的今天,这块蛋糕更显珍贵。

  玩具商:喜上眉梢

  在美国,玩具商一直都在研究军队的打法和装备。在1991年那场名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中,中国人也耳熟能详的“孩之宝(Hasbro)”就曾经向市场推出“沙漠战场”为主题的士兵及其武器模型玩具。当时,这套产品一上市便成了美国小男孩们梦寐以求的“掌中宝”和收藏品。

  如今,根据最新的统计,美国的传统玩具产业已经达到年赢利203亿美元的规模。其野心勃勃的业界大亨们不仅懂得紧盯圣诞节的礼品玩具市场,更知道正在伊拉克领土上发生的战事将成为他们的新财源。

  根据美国业界评估,一般情况下某种新式玩具的研发全过程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然而,玩具制造商和零售商却能突破这个周期而行动。据《纽约时报》报道,孩之宝在最近短短的1个月时间就以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为模本,推出“沙漠战术参谋”系列玩具兵;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零售店里,野战吉普和战车占据了货架上的显赫位置。当地的玩具零售商“小蓝星”公司率先根据新闻媒体的前线报道,尽可能精确地将美军驻科威特的部队和装备复制成复杂的套装玩具,命名为“特种部队:与伊拉克对垒”,结果这批产品迅速脱销。

  航空商:乐此不疲

  美国的“民用后备航空队”始建于1951年,由从全国的大型民用航空公司中选定的大型运输机组成。这些民用航空公司和军方签有合同,承诺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或战争期间军方运输机发生短缺时,这些公司将向军方提供民用飞机,帮助完成繁重的军事运输工作。因此,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航空公司中都开辟了一些“特殊”航班。这些航班不但不需要正常的安全检查,而且还允许乘客携带武器乘机。不仅如此,这些航班还成为近来美国最繁忙、同时也是最赚钱的航班。因为,这些乘客是赶赴海湾地区作战的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他们本身就是“最好的安全保证”。

  到目前为止,美国国防部已经从各大航空公司征用了近50架宽体运输机。许多航空公司都在其中分得了一杯羹。作为回报,五角大楼在1个月内就可能要付给这些公司1.2亿到2亿美元的巨额租金。而且,随着运输任务的加重,价格也有可能水涨船高。

  投机商:财运当头

  任何一次大规模国际动荡都让投机分子激动不已。

  随着伊拉克战争结局的逐渐明朗,一些投资者为了避险准备转向美国的政府债券;另外一些为富豪管理资产的高风险证券投资基金却要逆流而上,瞄准伊拉克当年欠下的大笔国债。

  摩根大通、BNP巴黎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等银行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贷款给萨达姆,伊拉克于是从世界第二大产油国变成了人均负债最重的发展中国家。外国银行的贷款主要是支持伊拉克的军队与其邻国伊朗的战争。根据美国中情局的数据,伊拉克的人均外债为2600美元,仅次于阿根廷的4189美元。

  据彭博资讯报道,一些基金经理确信,盛产石油的伊拉克终将会为萨达姆欠下的孽债买单,战后新出现的伊拉克当权者必将兑现先前的债务债券,目前市场上滞留的这些大约2600亿美元的债券不但能收回成本,并且还有数十倍的利润增长空间。

  1991年,越南面临美国的制裁,该国的违约银行贷款仅仅在收益率4%的低位交易,不过在美国解除对其的禁运后,这些证券的收益率就达到了80%。如今,投机分子期待这样的暴利机会再次出现。

  建筑商:摩拳擦掌

  历史表明,战争爆发后的重建工作不仅意味着政治和军事战略的部署,也通常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当前,伊拉克战争台前如火如荼,而幕后有关战争结束后的重建问题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无论战争结束或迟或早,据有关机构的测算,伊拉克的战后重建蕴藏着2500亿美元的巨大商机。

  根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近日提出的“伊拉克战后冲突透视”计划,估计重建的首期招标额高达9亿美元,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援德、援日计划后美国官方最大宗的重建计划。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已经发函给国内多家合约厂商,请企业研究拟定重建提案,用以竞标。

  派森斯公司是一家职工所有制的建筑工程公司,拥有1.2万名职员,年收入高达17亿美元。该公司曾经在波黑、科索沃这些惨遭战争蹂躏的土地上赚足了金元,当然他不会放弃这次发财的绝好机会。公司领导人认为,公司在过去20多年一直介入美国政府的“减少威胁合作计划”,协助拆毁一些国家的化学武器和其他武器,渐渐拥有了高超的专业技能。另外,20世纪80年代,派森斯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承接了巴格达地铁建设工作。虽然地铁因战事等多种原因最终没有建成,地铁的设计图也被急于在海湾战争中取胜的美国政府拿走,但相比之下,派森斯还算比较熟悉伊拉克当地的基础设施。因此,公司有信心也有决心要从伊拉克废墟中再掏一桶金子。-

  谁能获得伊拉克的重建商机

  文/张锐

  上万枚导弹的集中轰炸,使绿地变成了焦土,学校变成了废墟,商场变成了瓦砾,清水变成了泥浆……战争依然在进行,但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声音已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朗。250亿到1000亿美元的巨额建设资金需求将创造出一次空前而诱人的商机,并正在强烈吸引着各种政治与经济力量的贪婪眼光。

  美国政府向谁下单?

  没有人怀疑美国在对伊战争中不成为赢家,也没有人怀疑美国政府在战后将成为伊拉克领土上的新“东家”。耗资上千亿美元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美国再也不会干只撒钱不收获的蠢事,更不想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听到除美国之外的另一种声音。为此,美国白宫成立了专门负责战后重建领导和协调工作的办公室并单方面作出了大致的安排:在扫清军事方面的障碍和涉及拆除包括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等方面在内的工程,由美国国防部负责通过招标选择公司;其他民用方面的工程则主要由美国国际开发署负责招标发标。

  实际上,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商业思想早在战前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为伊拉克战后重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际开发署在战前就制定了一份长达13页的伊拉克战后重建规划,除向为数不多的美国政界要员发送外,最近已经悄悄地向至少5家美国基础设施工程公司发出总额为9亿美元的合同招标书,邀请它们对伊拉克重建项目进行投标。公司名单如下:哈利伯顿公司:美国最大的综合类公司之一,总部设在得克萨斯的休斯敦。二战以来就担任过多次战后重建工程,在去年《财富》500家美国大公司中名列第153位。现任美国副总统切尼曾从1995年起担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直到2000年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为止。凭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哈利伯顿公司自然处处优先。美国第一份伊拉克重建合同——乌姆盖斯尔港工程就是下达给该公司下属的建筑工程公司凯洛格-布朗-鲁特公司的。

  比克特尔公司: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著名建筑公司,总部设在旧金山。承担过胡佛大坝、横跨阿拉斯加输油管道等著名工程。在国际上参与过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相关工程。尤其重要的是,该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等知名人士,前国防部部长温伯格也曾是公司董事会成员。由于有“大腕”的背景,目前该公司正成为哈利伯顿公司的竞争对手。

  福陆公司:总部设在加州,是美国最大的建筑公司。2002年的营业额达90亿美元。近年来该公司聘用一些原政府高级官员包括前国防部助理部长、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在内的高官为董事会成员或顾问。在美国建筑行业占有独特地位的该公司将在伊拉克发挥巨大竞争力。

  帕森斯公司:公司规模不算大,只有9000人。但布什政府现任劳工部长、唯一亚裔部长赵小兰在2001年出任现职之前曾是该公司的董事。尽管该公司对将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何种作用保持低调,但不少报纸分析人士认为,它的威力将令人侧目。

  路易斯·伯杰公司:这家只有4000人的建筑公司多年来似乎不大起眼,但近年来却成为政府项目的重要合同商,特别是在布什政府中所承担的合同急剧增加,其中包括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到赫拉特价值3亿美元的公路重建工程,其能量可想而知。业内人士预测伯杰公司将是伊拉克重建中的一匹“黑马”。

  据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敏感问题研究中心”透露,这些公司在2000年美国大选中曾给了布什总统大量捐款,此时得到的合同是它们两年前投入的回报。

  3月24日,第一份由美国国际开发署负责实施的伊拉克战后重建合同、价值480万美元的乌姆盖斯尔港工程已是名花有主;上个星期,Fluor公司、华盛顿国际集团公司以及Parini公司3家公司分别从军队工程公司处各获得1亿美元的合同,项目包括修建公路和桥梁,以及重换军营的门窗等设施。另外还有一项高达6亿美元的工程合同不久将会顺理成章地落入新主人腰包。

  石油大饼怎样分切?

  随着战争的纵深推进,美国人想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企图看来就要落空,既然如此,萨达姆“支持恐怖分子”的理由也越来越站不住脚了。于是,美国为石油而战的目的就不揭自破了。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查尔斯·培尼亚在最近的《芝加哥论坛报》发表文章反问道:“如果涉及的这个国家(伊拉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会如何呢?国防部声称,有12个国家在执行核武器计划,13个国家拥有生物武器,16个国家拥有化学武器,28个国家拥有弹道导弹,这些国家已经或者正在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这些国家中只有一个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石油储备国。记住这个格言‘一切向钱看’……或者在这种情况下向石油看。”

  1991年海外战争结束后,在联合国986号决议“石油换食品计划”下,重建伊拉克的大量合同流入到了德、法、俄等国的公司手中,而美国、英国由于长期与伊拉克敌对,所以自然分不到这块蛋糕。13年来的美国总是处在对伊拉克商业利益垂涎欲滴的苦苦煎熬之中。正是如此,美国决意炸烂伊拉克,利用战争打掉德、法、俄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合同和重建美国的定单。

  因此,美国人决心在战后拿到石油资源瓜分的决定权。据说,美国已经将伊拉克石油的主要重建工程交给了美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在战后,美国肯定只会允许一个亲美的政府存在,并且很可能在伊建立重要军事基地来确保这一点。这些美国石油公司不仅可以通过“重建”工作进一步地获得伊拉克石油的探测、开采和加工,还为石油勘探和钻井公司提供后勤支持。有人估计,提供修复和重建服务的美国石油公司在战后一两年内能从伊拉克新政府手里拿到30亿至50亿美元的合同。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更关注战后伊拉克政府如何处理石油产业的产权问题。伊拉克现有的主要石油资源和产业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那么,推崇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政府势必会推动这些产业的私有化改造,改造一旦成功,美国公司肯定又将成为最大的赢家,而且这些利益将是持久的。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石油的控制不仅仅会使美国的几大石油公司受益,而且还会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现在,也许已有美国人在窃喜了:终于有机会将欧佩克的垄断力量给废了!事实上,这也是可能的。因为石油价格对供给非常敏感——否则石油价格就不会这么频繁而剧烈地波动了,所以即便伊拉克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几,这个量也足以使欧佩克的垄断力量大大削弱

  实际上,就在美伊双方的士兵们还在战场上浴血拼杀,无辜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们还在炮火下哀号的时候,美国的石油公司已经在着手瓜分伊拉克的油田了。

  据新华社4月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官员6日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一个由伊拉克各反对派和美国各大石油公司代表参加的秘密会议,讨论并制订伊拉克战后“过渡政府”同美国石油公司进行石油交易的计划。据伊最大反对派伊拉克国民会议的人士称,美国与大约6个月到2年内可能成立的伊新政府签订的石油合同大多数为合作形式。会议产生的结果将递交给美国退役将军领导的“过渡政府”或可能会产生的“任何过渡政府”。首先由美国的金融家和石油商吃第一口,大约吃掉2/3;剩下的1/3,主要由拿到重建合同的美国包工头们吃第二口;然后还要由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几个仆从国来吃第三口;余下的还要养肥美国委任的总督和政权。

  英国人能得多少?

  围绕着由谁来主持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拴在一个战车上的英国与盟友发生了明显的分歧。从布莱尔反复提出的“联合国在战后重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声明的背后,国际舆论猜出了英国政府的动机:美国不能吃战争独食,英国应当与美国平分秋色。

  但美国政府的单边行为却让英国人大失所望:美国援外署在已公布的8个价值近20亿美元的伊拉克重建项目招标中,明确规定只有美国公司方可参加投标,非美国公司最多当个配角,在分包项目中分一杯羹。而且已经发放的首批分别价值480万美元和710万美元的小合同和4亿元的定单也没能让英国人尝尝是什么滋味。

  按照常理,鞍前马后的英国“论功行赏”应当从战争中分得一块肥肉,但是在目前由正极端保守势力掌权的美国,其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势必以损害英国的利益为代价,在瓜分伊拉克问题上,美国不会完全满足英国的期望值,小布什亲自飞往北爱尔兰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会谈,表面上对这个盟友给足了面子,但实际利益却分毫不让。按照猎人们古老的规矩,参与围猎的猎人无论出力多少都要平分猎物的皮毛和肉,而猎狗只能分得猎物的内脏。

  美国“过河拆桥”的做法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极大不满,也促成英国要员频频试图通过外交“斡旋”来争取一些支持自己的力量。3月29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办公室称,希拉克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当天表示,希望两国能够在战后伊拉克问题上“密切合作”。双方一致认为,联合国在战后伊拉克问题上应该扮演重要角色。紧接着,英国外交大臣杰克·司特劳(Jack Straw)在与法国外交部长维拉潘进行会晤之后说:“整个国际社会越联合,重建的过程就会越好。”会见完法国外长后,司特劳飞往西班牙马德里,与西班牙外交大臣安娜·帕拉西奥(Ana Palacio)进行会晤。

  不仅如此,英国政府在伊重建问题上表现出了异常的主动,目的就是要向美国政府展示英国的力量和作用。4月9日,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宣布,英国将拨出30亿英镑来补偿在伊拉克战争中损失的惨重代价,同时,英国会捐助2.4亿英镑给联合国和进行人道主义工作,其中1亿美元给联合国。另外,英国还会拨出1亿美元来进行战后重建发展工作。

  在考虑到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的战后重建的影响之后,布朗提出了较为积极的预算方案。在预算方案中,布朗预计明年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会保持在2.5%,希望今年第四个财政季度的通货膨胀率能提升2.75%。布朗还把英国今年4月的增长率预期从2.5%—3%降到2%—2.5%,他说,预计明年的增长率会是3%—3.5%,而在去年,平均增长率是1.8%。布朗还预计商业投资会增长4.25%到4.75%。布朗说根据最新的英国生产力数据显示,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差距缩小到16%,与德国之间的差距缩小了4%,而与日本比较,英国还比日本高7%。

  法德俄的机会有多大?

  同在国际舆论中要彰显出自己的反战立场一样,对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法德俄三巨头也试图要放大自己的声音。在过去,伊拉克的大量合同主要由法、德、俄的公司获得,而美国、英国由于长期与伊拉克敌对,所以自然分不到这块蛋糕。十几年来,美国对伊拉克长期的禁飞和轰炸,几乎是一无所获,相反却为法、德、俄等国增加了定单,尽管他们的产品和美国货相比并无明显的竞争优势。而这次伊拉克战争后,法、德、俄的利益恐怕会受到很大损失,自然心有不甘。

  法国应当说是美国最重要的欧洲盟国之一,除了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经济和贸易等方面同美国存在一些利害冲突外,在大的政治军事方面与美国不存在多少原则性的分歧。但在这次反战中法国大唱主角,究其原因不一而论,但有一点则十分清楚,在美国单边主义盛行、不可一世的目前,美国恐怕不会对法国的态度表示谅解,在涉及重要经济利益的问题上估计更是如此。因此,法国试图在战后重建中捞一杯羹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是,法国不会轻而易举地就范,4月11日,法、德、俄三国首脑将在俄罗斯圣彼德堡进行会晤,预计法国总统希拉克会在这次会晤中将会积极推动法、德、俄三国保证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的利益。对于俄罗斯来说,伊拉克的重建安排直接关系到它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其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法国。据报道,伊拉克欠俄罗斯的债务高达80亿美元,俄石油公司与伊方签订的石油开采合同价值达300亿美元上。舆论认为,俄美在伊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某种默契,美方有可能会照顾到俄在伊拉克的一些利益,因为美国在许多重要国际问题上同样需要俄罗斯的合作。可以预测,俄将继续致力于发展俄美伙伴关系,但美国在伊拉克战后安排方面能在多大程度上顾及俄罗斯的利益,这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把握几成?

  截至2002年底,与伊拉克开展贸易业务的中国公司已达70余家;5年多来,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下,中国共与伊拉克签订并向联合国提交了791个总价值36亿美元的合同申请。而这一切的绝大部分都将湮没在战争的炮火声中。

  战争不仅将伤害强加到无辜者的身上,而且也很难让无辜者分享到战争果实。中国公司在海湾国家的大笔业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与石油能源有关的项目,这些项目在战后将直接在美英等参战国的公司中进行分配,因此中国公司在重建工作初期拿到发球权的机会目前来看很小。另一类是建筑项目,中国公司在这方面虽然很难通过正常的国际招标拿到伊拉克的大工程,但也能从总承包商那里分包到具体项目,就像他们在科威特和其他中东国家做的那样。

  虽然战后伊拉克对药品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但中国药品进入伊拉克则难度较大,因为伊拉克采用的是西方的医疗体系,与中国药品标准不同。如果中国药品想进入伊拉克市场,必须一种一种接受检验登记,而药品有上千种之多,全部检验耗时耗资太高,因此估计只有几十种中国出产的药品才在伊拉克有售。尽管如此,一些专家还是强调,伊拉克战后重建仍然提供给了中国与中东贸易发展的契机。

  在战后重建中,建材将有强烈的市场需求。尽管美国企图垄断战后工程建设,但如果千里迢迢从美国运输建材,不仅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在时间上也迫不及待。而周边国家中只有俄罗斯和中国有能力大批量供应建材。因此,对中国的建材供应商来说是个难得的商机。

  此外由于遭受多年制裁和战争的影响,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肯定会大不如前,因此,物美价廉的中国轻工商品将会比从前更受欢迎,再加上伊拉克人对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商品有一种本能的抵制情绪,使得中国商品在伊拉克的市场占有率可望不断提高。据悉,国内一些贸易企业目前已向生产商采购帐篷、简易住房、电脑易耗品、笔记本、钢笔和乒乓球等商品,部分产品甚至已装入集装箱,等到航运恢复便立即启运伊拉克。-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网上优惠学习各类英语,考研会计司法考试课程,免费试听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消毒品 诺基亚6100 NBA
 
  新浪精彩短信


数码摄像机等你拿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阿 杜] 惩罚
[Twins ] 风筝与风
[林志炫] 只为你唱
[和 弦] 命中注定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情趣内衣热
  • 男人内裤的春天
  • 无底开档内衣秀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