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奔走在求职季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18日 07:06 中华工商时报 | ||
2003-4-183:39:47本报记者杜鹃/文 4月,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可是,许多人无暇感受春天的惬意,因为他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 的心事要想。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便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从去年9月开学伊始,学生们的耳边就充斥着学校的叮嘱、家长的催 问以及来自媒体的种种“关爱”。接下来,便是南征北战,四处赶场,恨不得不错过任何一家招聘会。如今,快接近毕业前 说到挤招聘会,让阿楠感到记忆犹新的是今年2月份在北京农展馆的那次。“其实,我到的很早,可我挤不进去。后 来好不容易挤进去了,招聘单位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我根本凑不到跟前去。实在是挤得太难受了,随便投了十几份简历 后,我便走了。真的,人真的是太多了!”阿楠补充说,那么多的人,那么挤的场面,她还是头一次看见,没经历过的人是难 以想象的。就在阿楠为工作没有着落而忧心忡忡的时候,美国的学校来消息了。俄亥俄州的一所大学愿意提供每年3万美元的 奖学金接收阿楠去读硕士。阿楠说,这所大学虽然不是很有名,但在她所攻读的物理学专业方面实力很强,在全美是数一数二 的。更让阿楠感到高兴的是,不久前国家取消了收培养费的规定,学校也随之取消了补收学费的规定,这样阿楠就不必负债去 留学了。尽管为求职花费了不少心力,但阿楠感到无怨无悔。她说,通过找工作的经历,让她成熟了许多。然而,阿楠心里依 然有着挥之不去的困惑:首都师大不如北师大吧,可他们学生为什么比我们好找工作,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有北京户口吗?户 口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阿楠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可到了学校之后,她发现同学中想当老师的人很少,甚至系领导都鼓励 学生把择业的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让阿楠困惑的是,连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想当老师了,那么,究竟谁应该去当老师?如果 签证顺利的话,8月15日阿楠将奔赴大洋彼岸的美国。阿楠透露,今年师大的物理系有200名毕业生,百分之六七十的人 读研(包括保送的和考上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参加工作,剩下的人准备出国深造。最后,阿楠喃喃地说:“其实,我并 不是一定非要出国不可的。可是,在国内我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啊。”求职二究竟想要什么4月12日,当记者写这篇稿 子的时候,笔下的主人公晓枫正坐在离京返校的火车上。12小时的旅途,她只买了张座票。她说,白天走免得买卧铺票,省 点钱呗。这是晓枫大半年来第四次离开北京了。这一次她走得神定气闲:她已被中央某报正式录取———实现了她在北京做新 闻的理想。晓枫是湖北某高校新闻系的大四生。尽管就读的大学没什么名气,但晓枫却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去年7月,当她的 同学们开始为找工作在省里各单位四处奔走的时候,晓枫却把目光投向了北京。翻报纸,查号码,挨个打电话问要不要进人… …7月到11月之间,晓枫一直在京城几家报社忙于毕业实习,同时也收集了一些单位的用人信息。12月,在妈妈的催促下 ,她返回武汉,给《武汉晨报》投了简历,然后又来到北京,边实习,边向各个媒体投简历。今年1月,晓枫回武汉参加了学 校和省里的招聘会,然后再次来到北京,参加了京城的几场招聘会。腊月二十八晓枫直接从北京回到老家,春节后不久,晓枫 又直接从老家来到北京,参加各个报社通知的考试、面试。直到4月上旬,当晓枫通过中央某报的面试之后,她知道,她的北 京之“旅”终于可以结束了。用一个“苦”字可以概括晓枫在北京的求职生活。晓枫借住在一位朋友的空房里,除了电视、电 话之外,房间的设施很简陋,甚至厨房里只有一个电饭煲。晓枫说她没办法做菜,只好买些火腿肠等熟食放在米饭上蒸着吃。 也没有烧开水的地方,只好买矿泉水喝。有时候就吃点饼干算了,还有些时候就什么也不吃了。要命的是,晓枫住的地方在北 六环外,每天去报社,光在路上坐车来回就得花5个小时,她往往早上6点钟就起床了。3月份的某天中午,当我以姐姐和同 乡的身份邀晓枫共进午餐的时候,我被她良好的胃口吓了一跳。她居然连吃了两碗米饭,四盘菜也所剩无几。当我正担心服务 员笑话我们两个是饕餮之徒时,晓枫告诉我,她早上没吃早餐,并且因为吃饭没规律,她的胃已经变坏了,经常疼。“晓枫不 是能吃苦,而是不以苦为苦。”这是报社的老师对晓枫的评价。晓枫说,自己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看到自己在为理想努力, 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苦。生活上的清苦简单倒没有什么,更大的压力来自内心。有一阵子,在连续考试受挫之后,晓枫心情特 别郁闷,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问自己:呆在北京究竟是为什么?而且离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都纷纷签约了, 可自己还没有着落……但晓枫说自己的心理素质比较好,她总是能很快地摆脱消极情绪,不断为自己打气,不断鼓励自己要坚 持到底。谈到求职的体会,晓枫说:“关键要靠自己,靠自己的硬件。”她说自己读书时不太看重英语,基础不好,结果参加 报社的招考好几次就败在英语上。幸亏最后录用她的这家报社没考英语,否则又要与机遇擦肩而过了。与她的同学们相比,晓 枫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更高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此,晓枫说:“不要用别人的选择来影 响自己,你要看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旦选定了目标之后,就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好———有些原则是不能动摇 的。”现实求职真的那么难吗求职真的如此之难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使出了浑身解数, 历尽艰辛,但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归宿。有学生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思想上很郁闷,在选择 上也很矛盾,但最后发现,其实大家找的单位还是挺不错的。为什么前后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记者认为,一是外在的舆论压 力带给了学生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各种关于就业形势严峻的信息铺天盖地,渲染了求职难的气氛,夸大了求职难的预测;二是 学生自己的主观心理期望太高,总是盯着高薪、白领、好听等标准不放,限制了自己的择业范围。其实,认真地分析自己的情 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冷静面对就业形势,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求职方案来,有的放矢地去找工作,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天基人才 网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近3000名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进企、合资企业、找机会出国的有341人,占投 票人的11.38%;选择去机关、事业单位,寻求稳定工作的380人,占12.68%;希望拿高薪,干什么都行的91 7人,占30.6%;不忙赚钱,打算考研的158人,占5.27%;愿意从一线干起,蓄势待发的最多,1026人,占 34.23%。从这份数字中可以看出,选择从一线做起和选择拿高薪的学生占了大头,这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注重务 实,开始理性择业。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但可以预计的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学生就业难 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何处?有专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原因:难处一:毕业生数量急剧增 长,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01年全国高校 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有145万,2003年达212万,2004年将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 还会继续增长。有专家统计,按照70%的一次就业率,今年145万毕业生中将约有44万人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到 2004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75万。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以北京为例 ,今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有8万人,2003年将超过10万人,2004年将达到14万人。据有关部门对市属机关、企 事业单位以及2/3的高新技术企业统计,需求岗位有3.9万个,估计未统计在内的中央驻京单位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需 求岗位有1万个,这一数字与去年需求岗位持平,预计明年后年也不会增加太多。因此,今后几年内北京地区的就业形势将十 分紧张。难处二: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 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 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广州市人事局的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广州需要的计算机、英语、财会等12个专 业毕业生占需求的63%,已经饱和的专业有建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这些学生就业很难。难处三:毕业生综合能力满 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广东、上海等地人才招聘会上,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 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因此,只招聘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 熙熙攘攘的招聘大厅里,策划公关部的汪宏飞介绍说,每年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有4万多家,其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仅一千多家 。在广州杰赛公司招聘摊位前,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差,自身毛病不少,有些学生在为人处 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用人单位不愿意要。难处四:信息化就业工作模式还未形成。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从20世纪9 0年代初即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基本确立。上海市教委学生处的田垒认为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主渠道是各类招 聘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一工作模式面临着较大压力。广东、上海、北京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反映,现在学生就业信 息资源需要整合,教育、人事、劳动部门基本各自为政,相互沟通的较少,使就业信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外,网上求职是 深受学生欢迎的求职方式,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建议跟着市场走毕业生的就业难,引发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 反思。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研究室的唐军认为,现在提倡“教育产业化”的部分高校,在吸收学生时“很市场”,但是,由于 专业设置欠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不足,致使他们培养和输出学生时却离市场较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政府 的高度重视,一些鼓励政策相继出台。同时,政府和高校都在为大学生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创造环境。各大院校都强化了就业 指导工作,举办大量的咨询和培训班,信息丰富的网络服务也使毕业生更快捷、便利地了解信息。毫无疑问,随着中国高等教 育的大众化,中国大学生已告别从前的优越潇洒,而直面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了。问题在于,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已经变了 ,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变。所以,有专家指出,“现在毕业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记者在采 访中发现,大学生就业难最根本地还是难在观念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进行以“宏观调控,供需见面,双向 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的就业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自谋职业”的做法已开始接受,但对“谋不 到好职业”和“谋不到职业”仍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记者发现,“先就业,后择业”成了高校学生工作指导老师嘴中的流行 词汇。其指导思想是,大学毕业就业是人生第一次就业,在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不应该对单位过分“挑拣”,先 找一个单位就业是最为务实的做法。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目前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点。然而,观念的转变往往最 难。在国外,有钱人的孩子七八岁时可以在街头为别人擦皮鞋挣零用钱;在经济不景气时,大学毕业生可以争先恐后、毫无顾 忌地到餐馆应聘求职。而在我国,家长一方面心疼孩子干苦活儿,另一方面也承受不了别人的议论———在别人看来,擦鞋、 端盘子是无能的代名词,无形中会低人一等。另外大学生自身也有某种程度的“特权”思想,认为自己“高于”普通群体,有 一种难以名状的优越感。有媒体报道,某著名大学学生在去年暑假期间参加野外生存实践时,全然不顾有关野外训练的规定, 我行我素,导致第一天参加活动的几个人全部失踪,把他们找回来后,他们还说,我们是堂堂的某某大学的学生,我们要是出 事了,全世界的人都会关注。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大学毕业生抱着这样的“特权”观念,用人单位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在整个 社会人才观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高校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将难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尽管用人单位对人才 的需求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但仍存在“保守”的地方:一是“用不起”大学生,不少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态度是:我们的庙 小,大学生来了说不定呆不上一年就会开溜。二是“进不了”大学生,这包括一些调整中的中小企业,以及没有用人指标的企 事业单位,前者正在大幅裁员,本身的下岗人员很多,新的经济生产还未能有效开展,后者则是由于政策因素诸如没有编制、 难以解决新进人员户籍等不能提出用人需求。三是“看不起”大学生,认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 不要”,他们认为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更划算。套用一个时髦的话来说,其实,大学生就业并未出现总体过剩,只 是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只要面向市场,招生、培养、就业三只手一起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是有望解决的。(18E 1)背景资料大学生就业历史回顾□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此后 相当长一段时间,共和国总理亲自负责大学生分配工作。1962年,中央决定成立由习仲勋负责的“毕业生分配委员会。 直至“文革前,负责和参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部门先后有政务院、教育部、内务部。□1981年,“文革后首 批统一招收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国家恢复中断了十几年的毕业生统一计划分配制度。这一时期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 个人无需为毕业分配操心,但也没有把握个人命运的自主权,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正是当时情形的写照。□1985年5 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其中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决定》的重大决策之一,允许学校有一 定自主分配的权力。此后,一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有偿分配的形式,但在1989年被禁止。□1987年,清华大学第一次尝 试供需见面会活动,这是大学生第一次在工作前可以与“婆家见面,受到普遍好评。1989年,国家正式推出“毕业生自 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高校进一步改革了分配制度。1998年 ,首批“并轨改革后(即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绝大多数毕业生实现了自主 择业,少数定向生、少数民族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