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商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10日 13:27 《环球财经》杂志 | ||
本刊特约记者顾正龙/文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石油无疑仍将是世界经济中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将牵动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300亿美元才能恢复石油生产 资料显示,伊若要恢复正常的石油生产,起码需要300亿美元的资金,以修复在战争中被摧毁的石油生产设施和克服10多年制裁给石油工业造成的恶果。 从1997年起,伊拉克先后与俄罗斯、法国等国际石油公司签订了开发大型油田的长期协议。与此同时还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以及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积极开展石油谈判鼓励在伊投资开发油田。按照“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的优惠条件,伊拉克还与俄罗斯在1997年签订了开发投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尔奈”油田的协议。该油田位于伊南部大城市巴士拉以西,投资额为35亿美元。石油储量150亿桶,油田开发第二期工程储量为70亿桶,日产量将达到60万桶。由于该协议并没有得到联合国制裁委员会的批准,该项目没有真正启动而一直处于“休克”状态。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已变成石油进口国,目前进口石油的比例已占30%,且2/3来自中东海湾地区。中国有关公司在联合国有关制裁伊拉克决议的框架内,积极参与伊油田设备的供应和维修、油田改造和炼油厂的修复等项目的投标,扩大我对伊石油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口。与此同时,中国公司与伊拉克石油部门积极探讨石油领域的合作途径。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性还会加大,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确保我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框架内与伊拉克签订的所有合同在“后萨”时代继续得到执行,对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石油供应基地具有战略层次上的意义。 人道的中国 自联合国开始在伊拉克实施“石油换食品”计划以来,中国曾积极参与,为缓解伊拉克因受制裁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作出了贡献。在伊拉克未来重建的计划里,中国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据介绍,在实施“石油换食品”计划前,在伊拉克常驻的中国公司仅3家。但截至2002年底,与伊方开展贸易业务的中国公司已达70余家,大部分为国有公司。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前,中国对伊经贸往来基本上是轻工产品、劳务出口或建筑承包工程。实施计划后,机电产品、施工和农业灌溉设备等成为对伊出口的主要商品。尤其是电站产品,中国公司迄今已与伊方签订了8个电站合同,总金额达20多亿美元,在伊拉克的电站市场独占鳌头。另外,中国已向伊拉克出口了近3000辆各类汽车和50台机车。在伊拉克城乡随处可见的中国产各类车辆,成为巴格达的一道风景线,为缓解伊拉克城乡交通紧张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有关材料显示,5年多来,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下,中国共与伊拉克签订并向联合国提交了791个总价值36亿美元的合同申请,并从伊拉克得到了2.365亿桶石油份额。 中国外交为企业助力 专家们同时指出,美伊战争可能会给我带来负面影响,但也会带来新的商机,伊拉克战后的重建必将导致形成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 据估计,重建整个伊拉克需要投资2000亿美元。危机与商机同在,只要伊拉克市场重新开放,中国公司就可以利用自己特殊的优势回到这个百废待举的国家恢复与当地的一些经贸合作关系。有迹象表明,中国在处理这次伊拉克危机过程中采取的外交方针比上次海湾战争更趋灵活、理性。中国立场公允、客观,既强调要通过联合国和安理会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和平解决危机,反对武力解决伊问题,同时也要求伊拉克切实执行联合国决议,并支持法、德、俄提出要求继续核查的备忘录,均衡照顾到了主要各方的利益。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其影响力已不容忽视。 另外,我国在应对危机方面的意识近年来有很大的进步,许多部门都成立了相应危机处理机构,以最大限度维护我在伊拉克的利益,有消息说,类似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机构已在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考虑之中。(作者系新华社驻巴格达首席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