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3财经类杂志封面秀 > 正文
福卡内部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28日 18:12 经济展望

  编者按:日前,在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一号会议室召开了“美伊之战综合效应分析及前瞻专题报告会”。其间,上海社科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潘光、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副所长赵伟明以及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副会长吕篷等知名学者纷纷就美伊战争从不同的视角发表了各自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会上,本研究所国际问题首席研究员也作了主题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局”的演讲。该演讲试图用预测的睿智,参透历史与未来,从六个方面论证了即将出现的国际政治关系的重大变局以及中国所面临的绝好机遇期,受到了与会人士的
广泛关注。限于篇幅,特摘录该演讲可公开部分,以飨读者。

  一场“没理由”的战争竟然隐藏未来半个世纪的理由

  ——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局

  一、美伊战争五大理由

  关于美国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目前世面上大家比较认同的主要有以下五大理由:

  一是反恐;二是更改政权。利用美国强大的军事机器来更换伊拉克的政权;三是为了石油;四是货币话语权或者说是肢解欧元;五是强化美国的单极化。通过美国的军事扩张,用美国的模式来格式化全球。

  前几个理由,大报大刊以及一些专家谈得较多,但就肢解货币(欧元)说得比较少。《经济展望》杂志最近刊登了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王建的一篇分析文章。观点骇人听闻。他说现在不是打伊拉克,是要打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然后整个中东就燃烧起来,接下来老牌的法国、德国将把工业经济转向军事工业,最终和美国开战,世界大战就此而起。他的依据就是货币话语权,就这一点而言,与我们研究所这几年的理论推导是相一致的。但就战争是否会达到这一境界,福卡研究所持另类的观点。

  王建有两个论证的角度。一个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由于1998年推出的欧元比价比美元高,使得全世界的货币有向欧洲去的迹象。美国为什么会动手?他总结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分为三种模式: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与虚拟资本主义。目前世界上实体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是每年6万亿美元,但实际的货币交易量要乘上100倍。美国利用其在虚拟交换世界中的霸主地位,每年资本项下的顺差最高时候有4000多亿的进账。2002年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有4500亿,但它利用资本项下的顺差,用其他国家的钱来购买这些国家出口到它那里的廉价商品,这样美国经济就持平了。在虚拟资本主义世界里,寻求的战略主动权就是货币话语权。1992年,欧洲许多有识之士,特别是法国和德国,醒悟过来吃大亏的是只知道制造商品的人,真正占便宜的是拥有货币话语权的人。因此,他们提出要建立欧共体。欧共体从政治上、经济上一步步走到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统一货币欧元。美国急了,就在能够对整个欧洲、巴尔干半岛造成混乱的科索沃展开“楔子战略”,敲打欧洲。前南地区的战争是血腥残酷的,欧洲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因此这次战争欧洲是很痛苦地参战。战争一开打,欧元就下跌,很快战争就结束了。去年,欧元与美元的比价又开始上升。为了争夺话语权,就有战略上的较量,具体表现在石油问题上。欧洲石油主要依靠中东,如果中东出现混乱,就会导致欧洲的通货膨胀。欧洲目前只是货币统一,财政并未统一。当时马约有协议,规定了通货膨胀的最高限度,每个国家的财政赤字不能高于GDP的3%。如果石油市场一混乱,通货膨胀上去,财政赤字突破约定,支撑欧元的架构就要乱套。欧共体在真正完成经济、政治统一的道路中,美国要进行阻击。

  对于虚拟资本主义的论述和资本话语权的争夺,我们赞同王建的观点,但是否如此就将引发新的一次世界大战,我们不敢苟同。

  应该说欧洲一体化的底部并不坚实。由于欧元的出现已经对美元构成事实上的重大挑战,且不论美国有没有这种动机,客观上中东战争导致石油飙升对欧洲盘实改革的底部不利。

  此外,可能还有一些次要的因素。如就是为武器而战——试验新一代武器,过剩武器的蒸发等。

  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从理性的角度讲,连美国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美国民众反战人数之多绝对不亚于西方其他国家;高官、名人甚至连美国七、八十个大城市的市长也联名代表市政府要求反战,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美国的士兵到将军、政要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尽管美国有一个企业研究所分析认为攻打伊拉克有其精心设计的理由,但站在福卡研究所的角度,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人也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理由究竟在哪里。

  二、21世纪的战争新范式

  这场即将开打的战争,或者已经开打的战争,在军事上意味着什么?所谓战争范式是指战争的样式及规律,如过去的战争怎么打,21世纪的战争又将怎么打?

  21世纪的战争具有四大特点。

  零接触。战争双方无法看到对方。过去是肉体无法接触,现在是自然的目力都无法接触。

  不对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权力并不执掌在发达国家。本·拉登发动的就是不对称战争。

  有限战争。世界的联系程度和战争的毁灭程度让人类难以承受全面战争,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不会酿成世界大战。

  战争边缘化与边缘化战争。战争的目的并非一定要依靠战争的最终摊牌来获得。美国人很狡猾,美伊战争还未开打,战争的很多目的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在这种似打非打的状态中,石油价格已经飚涨,中国和欧洲也已经受损。萨达姆明显受到监控,甚至动用了联合国等国际上的力量来监控他。古代军人所梦寐以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这种神话了的军事效果现在却成为一种常态,将战争边缘化与边缘化战争玩弄于股掌之中(鉴于某些原因,此处不展开)。

  事实上,美伊战争标志着军事上的革命,即军事思想、手段、战略、战争方式的革命。正如整个二次世界大战在军事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尽管二战德国因不义而战败,但在整个军事史上掀开军事变革的新篇章,它为军事手段、军事技术、战争谋略、战争样式提供了崭新的模式,闪电战、空军和机械化部队连续突进、配合的立体战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马其诺防线就是明显的因循守旧。由此可见,凡是世界上的重大战争,胜利方往往是在革命的一方,秉承传统方式进行战争的一方注定失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就美伊战争而言,胜负是已定的。因为从技术、样式、手段来看,美国都是创新的。

  三、超越现存军事战略的基本理念

  美伊战争的真正理由并不是上述这些因素能够覆盖、解释的,它已经远远超越了所谓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以及一时一地的得失。

  传统上,军事理论有两大基本理论。

  一是地缘牵制说。即地缘经济的牵制。当年希特勒在狱中读到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的书——《历史的地理枢纽》。这本书分析认为整个欧洲的穴位就在中欧,“谁控制了中欧,谁就控制了欧洲,谁控制了欧洲,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球”。最近有一些军事学家就认为谁控制了中东,谁就控制了石油,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经济、乃至货币,然后一系列的逻辑就推导下去了。正是由于地缘说,军事上就出现了所谓的月牙型战略和岛链型战略。对欧洲,美国有月牙型战略。对亚洲,它有第一、第二之类的岛链战略,包括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琉球岛、钓鱼岛、到南中国海等一系列战略据点,因此台海问题首先要服从它的岛链战略,而不是国际上的一般准则。在美国,关于中国台湾问题经常会很矛盾,站在美国军事集团的利益上讲,不能让这个岛链的某一环断裂,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出发,要遵循一个中国的立场。但如果美国的军事战略占上风,就不会放弃岛链战略。

  一是实力平衡说。即对垒的双方要不断构建自己的均衡。实力不均衡,系统就会出现坍塌。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几个大国联手与美国抗衡,就是要形成实力的均势。欧洲会成为19世纪世界动荡的主要舞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平衡系统处理不好。历史上有个很经典的案例。1871年,德国开始正式、全面统一,打破了整个欧洲的平衡状态。一不平衡,世界就要出麻烦。所以当时的军事理论是要来制造平衡,俾斯麦在临死之前和他的军事专家们强调,德国还未到提出鲜明的战略的时刻,一定要制造一种模糊的、复杂的、国际上彼此制衡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关系让德国更加壮大。结果他过世以后,由于德国的成功,这个国家从政府、到老百姓都陷入自以为能够格式化欧洲的判断之中。一些年轻的、狂妄的政治家驾御不了自己的成功,制定出相当清晰的外交政策,相当清晰的德奥战略联盟,最后引起全世界对他的关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吸取了这样的历史教训之后,在上世纪的冷战时期,基本上强调的是实力均衡。从这一次来看,我分析主要是世界实力失衡。失衡之后,实力上极其强大的一方没有类似过去俾斯麦的那种理性来指导。因此,我判断这场战争是美国总体国力由巅峰开始往下走的转折点。

  均势论的最经典与最颠峰的代表就是美国与前苏联的冷战。美、苏的实力平衡总是相对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制度的重大变迁,一时一地的均衡很快就会被打破。所以,这种实力均衡论逐渐被人们所摒弃,逐渐演变成21世纪战争的新范式——不对称战争。虽然人们仍然在追求均势,但留给它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两大理论有着其实实在在的现实基础和理由。而支撑这些理由的主要动力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民族、国家生存空间的拓展。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去考虑问题,会过多地纠缠于政治。实际上,我们把镜头拉远一点来看,主导整个欧亚二、三百年矛盾的是一种潜在的规律,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至今,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在以“野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人类存在着野性,并不是说人类不会进化,或者倒退,而是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摆脱野性。这是由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系统状态所决定的。它既受人性影响,又受地缘影响。

  可以用系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如果进化的速度慢,这个系统就归于沉寂,趋于超稳定状态,系统就要坍塌、消亡。客观上,系统有一种自调整能力,有一种干扰因素,使这个系统趋于不断被激活,被调整状态。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扰动因素。

  第一个层面的扰动因素我们讲欧洲。整个近代文明史,欧洲是发源地,它本土贡献的是原创的东西,激发它的贡献应归功于英伦半岛。英国自身的文明史并不长,公元后才开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整个欧洲的文明史在它这里就到头了。到头了,它就对欧洲大陆产生质疑、修正,提出挑战。然后它自己就反省、变异,变得先进了。先进之后它就和欧洲大陆拉开了距离,由于这段距离它就不断地强大,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达到巅峰。人类的工业文明率先从英伦岛实现,是具有系统意义上的理由的。

  自从它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就不断骚扰整个大陆,从政治角度看到它干扰了欧洲大陆板块,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它激活了大陆。这两三百年差不多就是英国和欧洲大陆进行政治上磨合的历史,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悲喜剧。

  回过头来讲亚洲。亚洲有日本,唐朝文化最早传到日本,到了日本,一样的,日本人开始看不起大陆人,认为整个亚洲大陆的人都是支那人,而他们自己一定要脱亚入欧。实际上它永远也脱离不了亚洲,黄皮肤、黑眼睛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近一、两百年来的历史就是这个岛国不断挑战大国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讲,欧亚大板块,谁来骚扰它,谁来激发它,就是有200年历史的美国。美国把政治革命的好处、工业文明的好处全部带到了美洲,却把负面效应留在了欧洲本土,由此开创了人类新兴的国度。不管历史上他们曾经有过保守主义者、不干预主义者、世界主义者,但当20世纪初开始它有能力干预后,就不断地骚扰世界岛。由于美国和世界岛的矛盾,促使整个人类系统进入加速变化阶段。我记得当年恩格斯有一个预言相当精准,就像现在的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旧欧洲”,当年恩格斯也是讲旧欧洲,他说他到美国兜了一圈之后发现,整个美国是一个年轻的、蓬勃向上的、充满商机和阴谋的国度,他认为美国是下个世纪的热土,而欧洲他说太老了,事实证明恩格斯这个预言是相当有道理的。美国作为整个欧亚大陆的扰动系数,使得近百年来历史为美国所导引着。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仍处于自然状态、一种野蛮状态,存在类似的普京讲的“丛林原则”。丛林原则就是生存斗争。不管意识形态、政治上怎么解释,权力问题、利益问题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从这些基准点来看,美国或者说世界政治舞台上有如此野蛮的杀戮,竟然连联合国都制止不了,我认为人性还是处于相对野蛮的状态。人们生存的系统,如果不变化,就要崩塌,如果变化太厉害,也会崩塌。那么就不断地要有扰动系数。

  这样的格局,决定了在未来可预见的相当长的年代里,美国要把英国和日本紧紧地绑在一起,不存在其他什么外交上的幻想。这是一个大的格局。它超越了国家之间的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超越了某个国家一时一地的得失。但历史车轮进入新世纪后,人类进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已在美伊战争开始显露出征兆,即传统的自然生存法则将被冲击,或者再过几十年将支离破碎。

  四、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拐点

  我们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国际政治即将发生重大的转折。这个重大转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谁将终结千年帝国梦

  当年美议会就美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事件举行听政会,有人就质讯美国有关重要的政界人物,他顾左右而言它,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却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人类自从有了帝国后,无数国家都想去追寻它,无数的帝国又被打倒,这样的历史充满着野蛮和杀戮,超强大的美国完全有能力、有责任去结束这个千年帝国梦”,或者说美国就是一个千年帝国,有能力把整个人类为了追寻帝国梦发生冲突的历史终结在自己手中。第二层意思是,今天美国强大到什么程度,如果有一天遭到他人的攻击,这个人肯定是外星人。所以“9.11”事件之后,我们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调侃说攻击美国的不应该是本·拉登,而是外星人。

  布什在接到五角大楼、白宫和世界贸易大厦被攻击的报告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人在测试美国”。因为他不断地在测试其他国家,所以他以为别人也在测试他。这句话表明他对这一事件究竟来源于哪里并不清楚。他的第二个反应是“我们的航空母舰在哪里”?美国要想打一个不对称的战争,它所谓的不对称,就是利用十几艘航母,精确的自动导弹,去发挥军事上的优势,所以他想到的马上就是航母。实际上不对称的战争,航母作用是很有限的。

  根据美国的逻辑,我认为它的战略意图是很陈旧的,所以在政治上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原兰德公司的军事资深权威艾尔斯博格,最近披露了一些历史资料并对战争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美国的强硬派要发动战争,其逻辑和理由是很简单的。当要开战的时候,理由是天然的。比如在伊拉克问题上可以让飞机飞得更低一点,一直低到飞机能被伊拉克打下来为止。另外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就是美日珍珠港事件。这个事件过去有一种传说,说罗斯福预先知道情报,当时为了迫使日本人在军事上冒险,他棋高一招。怎么让日本人冲动起来?美国的战略家说那就遏制住它的咽喉,日本生命的咽喉就是石油。美国通过印尼、菲律宾这一带进行石油封锁,虽然当时还未开战,但已经对日本宣布石油封锁。石油封锁三个月,日本许多军事工业都不得不停下来。如此一来,日本人受不了了。这么一打,最终美国综合国力的比较优势就兑现了。

  表面上它是被动的,实际上它是主动的。表面上是公平的,实际上是有预谋的。

  美国的政体是民主的,但是它却有一整套的手段来绕过民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对外战争可以执掌在少数人手里。艾尔斯博格列举了历史上的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其实就是两个报业集团,为了抢夺新闻,其中一个报业集团就派了著名记者雷明顿到古巴去,采访一下,看看西班牙是如何欺负古巴的。雷明顿跑过去一看,觉得他们相处得很好。他的总编让他留在那里继续调查老百姓惨痛的生活状态,自己就在美国发动了一场“战争”。总编根据记者反馈回来的各种各样的新闻,连篇累牍地发表了“古巴人民被西班牙压制的悲惨景况,”进行政治上的渲染,引起美国和西班牙之间舆论上的对峙,外交上的冲突,在两国的政治人物之间引起口角,政治上的对立立即引起军事上的相应反应。美国的一艘军舰就被派到哈瓦那港口,不凑巧,一到那儿就碰上了鱼雷,246个海军士兵葬身于大海。战争就打起来了。

  看起来偶然的因素其实是必然。偶然为必然开辟道路。

  从这里似乎可以总结出:人们追寻帝国梦的路径依赖至今仍在继续。美国今天仍在试图重演古罗马的帝国史。实际上,这一种趋势并不能无限制地穷尽下去,历史在这里要拐弯了。为什么历史在这里要拐弯?为什么美国如此强大还要拐弯?

  (二)文明的进化和国家的转型需要各种各样的历史条件来促成

  国家的转型靠什么?这次美国攻打伊拉克,提出要运用军事战略实现伊拉克国家政权的转移,通过政治制度的转型逼使伊拉克变成民主国家。理由就是,当年美国可以把德国改造成现代文明国家;在日本,麦克·阿瑟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农业改革,最后财阀制度改革,把日本改革成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美国说自己有这个能力,我不敢苟同。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特殊背景的格式化,不接受要这么做,接受也要这么做。

  今天,在整个世界上,转型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比如像前苏联解体。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转型,已经上了美国战略家的当。过去我经常提到,那个萨克斯,一共只有三招,代价极其之昂贵。在国家转型中,目前惟一成功的就是中国。中国拥有自己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具有自制性的系统调整能力以及独有的智慧,加上国土辽阔,中国的成功转型实际上是充分利用了20世纪激荡百年史的沉淀,这种沉淀就等于政治智慧,而且这种政治智慧是可以量化的,表现在一代代国家领导人的大智慧上。这种成功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必需拥有许多独到的条件(限于篇幅,此处不展开)。另外一种就是像韩国、台湾地区,也算是东南亚的转型。

  这些转型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但是它们无法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像中东地区,能否以美国所希望的方式转型,我判断不行。当年前苏联也要阿富汗转型,不可能。包括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就曾希望在非洲讲法语的地区输出所谓的民主,硬性地进行一种转制,推行选举制度,结果导致了整个非洲政治经济沦落到被世界主流排挤到边上,被边缘化,民族之间的杀戮可以一次性达到50万人。这样的惨痛教训,在今天充满着宗教的肥田沃土的中东还行不行?

  中东是否能够按照美国有关方面的意图实现转换由一个帝国去强硬地覆盖另外一个帝国?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转型有其自身特定的条件。中东的情况看起来好像很稳定,但实际上很典型地反应了类似欧洲转型的历史。欧洲转型的角度很多,我们现在取两个角度,一个文化意识的角度,一个是宗教的角度。欧洲当年为了进入资本主义,率先进行了文艺复兴。第二个意识转型就是马丁·路德的宗教转型。中东地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也在逐渐跟进,它的现代化步伐并没有停止。宗教的肥田沃土具有自身的特点。此类国家的转型,首先要一种宗教意识形态上的转变。而像马丁·路德那样把宗教市民化的变化,今天并没有发生。但是已经发生了类似当年文艺复兴的变化,但却是以扭曲的方式反应出来。尽管宗教原教旨主义有很多极端的表现,但是从历史的坐标来看,这其实类似当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表现。我们相信他也能够通过否定之否定进化到新的境界。

  文艺复兴时期中许多人性丑陋、血腥的一面都表现得相当野蛮。那么当时为什么上流社会和市民社会都能够容忍,因为这是对其原有历史的反动,历史的进步往往是对过去的一种否定。否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积极的方式,一种是以扭曲的方式。文艺复兴是以扭曲的方式来否定的。走过之后,人类又回归到理性的状态。所以我们对中东地区的文明进程应该有一种理解。

  我判断这场战争在军事上是成功的,在政治上以后就要陷入泥潭和被动。在伊拉克的转型过程中,美国的逻辑是推导不下去的。

  文明的进化和国家的转型需要各种各样的历史条件来促成,历史进化可以加速度地推进但难以断裂式的靠帝国的覆盖来完成。况且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拐点已经出现。

  (三)新经济的资源能否靠战争来掠夺

  尤其是在21世纪,这是很关键的,什么才是迅速发展的资源?

  我们今天依然不得不说,新经济的摇篮在美国。整整一个90年代率先享受了新经济好处的也是美国。为什么美国会率先享受新经济的好处?新经济,直观地说,就是IT经济,再宽泛地说,新经济是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交易方式全过程创新的经济,现在正在向生物技术、体验经济等超微观和超宏观的方向发展。但是总而言之,以美国掀起经济文明的新纪元,标志着资源占有的革命。什么是资源,过去人们吵来吵去、打来打去、抢来抢去,抢的都是有形的资源。新经济最大的资源不仅在于有形的石油、矿产,更在于人才。人才为什么会创造出新经济,靠的就是文化。200年的历史,美国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硬件,硬件来自于软件综合国力。这个综合国力里面的软国力——美国的文化精神相当厉害。它自称为世界民族的熔炉,充分利用了民族熔炉的精神,比如在硅谷,一流的专家——印度人、中国人,带来整个IT业一轮狂潮。

  新经济文化包含三个含义:兼容、创新和忘却历史、追寻未来。兼容很好理解,有容乃大。这个世界上能够兼容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的,从过去讲,那就是美国。所谓创新就是容忍失败,容忍各种各样的奇端异说,容忍各种新鲜事物。另外就是追寻未来,忘却历史。这就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美国精神可以用写在美国地理书扉页上的一段话来概括:“那就是不断眺望目力所及的远方,想象着天际线那边的世界,并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远方,战胜远方,征服远方”。

  但是现在这种精神开始发生了变化。因为当历史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折的时候,美国却没有继续去发挥可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优势,反而去追寻原有的历史。这首先表现在去追寻千年帝国梦,其次表现在要用强硬的军事手段去掠夺有形的资源。

  追寻历史的具体表现就是查税。最近有个经济学家叫张五常,被美国税务在追查,其实不是针对他一个人,导致很多自然人和法人到美国境外去进行投资、赚钱。现在一查十几年的税,只要信用卡一刷,就可以找到你。这么一来,出现了一种向加拿大、墨西哥移民的趋势,很多人才开始外流。与新经济文化相关的知识精英们,开始考虑绿卡是拿美国的还是其他国家的,在硅谷的印度和中国人才出现回流。许多跨国企业也跟当地政府进行类似于我们一些开发区似的策划,来规避美国的税。

  美国原来有一些成功的东西。我过去还有一段很形象的话:“成功了就骄傲,骄傲了就冲突,冲突就导致战争,战争带来破坏,破坏带来贫穷,贫穷带来忍耐,忍耐带来才华,才华带来成功”,国家、民族、法人、自然人经常有这种宿命论的循环。美国未来的下坡路,我认为就是它的辉煌带来的,而这个辉煌的核心,就是它的文化。新经济就需要这样的文化。现在它把自己立国之本的精髓逐渐毁掉。

  历史是不能清算的。凡是清算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美国从传统上是追寻未来,战胜未来的一个民族,现在出现了一个小幅回荡,但是我还是看好这个国家。

  这就是我们说国际政治关系出现拐点的基点。这个基点是科技、文化和经济带来的。美国历来对一些学者和很多观点持宽容的态度,但现在这种宽容度在下降,对犯错误的容忍度也在减少。美国不是在追寻未来,而是在追寻历史。因此,美国在发生变化,而整个世界也在发生变化,看谁能创造出代表先进文化的东西。

  先进的文化不是靠战争来创造和掠夺的。布热津斯基和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提出,信息技术革命的很大特点就是突发性。他们已经预感到了这一点。这种优势可能会很快地丧失,今天美国所谓的导弹大家都有,关键就在炸弹的灵巧上,体现在制造炸弹的智慧上。而这种智慧在信息时代,不像在工业革命时代,需要大量的投资、大量的积累、大规模的建设,而且不断被突破。就像芯片的摩尔定律一样,18个月就发生一场革命,而这种革命不一定发生在原发地,马上就可能发生切换。从这个意义上说,很难说美国的传统军事优势能维持多久。

  五、21世纪国际关系的总态势

  (一)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

  我们反省一下20世纪三大阶段。20世纪的上半叶,整个世界就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列宁判断得很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最后诞生帝国,帝国就等于战争。一次大战还未结束他就精辟地预言了几十年后的历史。20世纪的中叶是殖民地的崛起和解放问题。20世纪的下半叶,则是整个世界传统国与国之间冷战的结束。20世纪留给21世纪的遗产,我们认为就是国家主义。另外一个遗产就是20世纪使得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开来,也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

  (二)市场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五大问题

  富国和穷国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再也无法弥合。联合国有个材料,预言当今世界上49个最贫穷的国家,只有一个在未来15年内可能会脱离苦海,另外48个国家在未来100年内难以发展。南北矛盾越来越厉害。市场经济是什么,就是赢家通吃。好的是少数几个,如工业七国等,差的是广大的落后国家。

  WTO表面“三公”,实则不对称、不平等。WTO在日内瓦的总部,包括在世界上的主要机构,有552个工作岗位,其中最多的是法国人,139个,其次是英国,79个,然后是美国,基本上都是欧洲国家包揽。整个伊斯兰国家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印度人有10个左右,然后是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在总部,每星期开好几次会议,但是穷国连派代表参加会议的路费都没有。如果参加会议,发现自己受委屈,可以委派律师,律师费都是一般难以承受的。市场经济全球化之后,利用所谓公开、公正的游戏规则,实现的是国与国之间国民禀赋差异度的交换。如果真的执行WTO规则,对最发达的国家并不全是好处,对穷国好处远少于坏处,对我们这样的国家却正好。

  现代化带来的断裂。为什么说美国在错误的战场上打错误的战争?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它的敌人?当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深度地推进后,人类现代化的节奏太快了,人类同时也越来越脆弱。一方面享受到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另外一方面,被现代化主流排斥在外的那些人口就成了温饱型的绝望阶层。恐怖主义分子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中东地区被边缘化后发急了,数量可能多一点,但是美国当年的圣殿教,也是武装部队去围剿一个山庄,日本的奥姆真理教也是如此。这些都是恐怖分子。随着现代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所形成的断裂,要靠一种文化、一种机制去协调。

  20世纪后期,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普世原则,一种宗教的情感。人们已经开始反工业,反市场经济。在欧洲开始反工业化,提倡“慢餐“运动。在热那亚、西雅图那么多人反对全球化,游行示威,甚至杀人。目前全球有超国家意义的国际组织共2万多个,它们的党徒数以万计。这次号称有1500万人反战,其中有大量的环保人士。

  跨国企业。跨国企业在搅局。最近美国许多政治战略家对政府提出,跨国企业进驻中国太多了,届时,导弹到底是打中国呢,还是打美国?2002对外贸易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制造的外资企业金额占到整个外贸出口的53.7%,世界500强差不多2/3都到上海来投资。万一发生冲突,这个投资怎么办?这是不以美国战略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必然结出的硕果或者说是苦果。

  (三)21世纪前期的主题词——国际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冷战

  虽然当前的国际生活中似乎呈现出和平与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结构上的变化,即国家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冲突。对于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有关方面还不敏感。另外上述的五大问题也绝对不是靠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能够解决的。因此,必然会出现国际上的协调问题。

  人类追寻千年帝国梦的战争史既不是被美国终结,也不是被将来某个复兴了的国家来终结,它将被新的国际关系所终结。国与国之间更多的是体现出通过协调、协商、沟通来化解矛盾,而不是靠国与国为生存而展开的自然法则行事。前面所提到的系统原则仍将在21世纪前期的几十年与新主题拉拉扯扯。人类的现代文明,国家两个字是贯穿始终。但是21世纪,将出现一个重大的变化,以国家为首的冲突将逐渐让位于国际主义。

  国与国之间,表现为通过各种国际组织来协调、沟通。不仅是政治上,还包括企业的运行标准、会计准则、环保问题等。这就是人类进入新纪元的特点。今天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看到的合作、联盟和冲突已经不全是历史上合纵连横的重演,它既有旧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新的成分。

  21世纪前期的主题词就是国家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冷战。因此它不会形成世界范围的大战。同时传统的帝国梦不会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个过程中,它要和人类新兴的国际主义不断地磨合,所以是冷战。

  21世纪中期,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类还不习惯全面全球化,人类还很自私。条约对我管用我就用,条约对我不管用,我就撕毁,甚至就退出。美国是典型的代表。连美国尚且如此,何论他人?WTO是全球化的法律文本、游戏规则,但在游戏过程中大家会踉踉跄跄。但总的趋势是往这方面发展。我们判断其中还有个热身赛,有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是靠什么?靠局部的、相对自私的来实现利他。以相对的利己来实现绝对的利他,将采取的形式就是率先板块化,在真正全球化的前面还有一个板块化的过程。

  也就是在21世纪中期国际关系中的主流是“三分天下”。今后,将由这三大板块主导、引导着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矛盾。90年代末,欧洲已经出来,形成了架构,但还未完全成型,还在踉跄前行。美国人想阻击这样的历史潮流。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但其内部的磨合还要有过渡期,这次加拿大、墨西哥也是反战的,经济上它们之间也有矛盾。但基本上在这个板块内,是利他的,但形成板块是为了利己。第三个板块就是东北亚。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台湾地区等,这个板块的当量,一旦形成,不亚于其他两大板块。在政治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还未统一,台湾地区还在较劲,而日本和整个亚洲大陆的反差很大,朝鲜军事危机似乎岌岌可危,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都将是过眼烟云,而东北亚内部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为了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为了区域的合作以及产业链的形成,决定了它的一体化是指日可待的。我们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走在最前面,最一往情深的是韩国;半推半就的是日本,它希望脱亚入欧,但是它的经济最后一定要和东北亚磨合在一起;美国将恋恋不舍,它将在军事上先后在日、韩撤离;台湾地区是无可奈何,台海问题上,时间是站在大陆一边的;北朝鲜是将就将就,不得不接受周边地区给他的条件或“恩惠”(包括援助和压力)。而中国大陆对于远东地区这些陈旧、古老的传统游戏,将会睁一眼闭一眼,而对于整个东北业的板块化进程将持积极态度。再过十年、二十年,东北亚将达到欧洲90年代的水平。届时,这一地区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又有新的智慧来使之成为新的板块。

  21世纪的后半叶,我认为主题词是后现代国家和新兴帝国之间的关系。后现代国家的萌芽已经出现在欧洲,它们已不是按照传统的丛林原则把自己的国家做大去扩张,然后去覆盖别的国家,覆盖到一定程度又去被人家所覆盖,反复地轮回。欧共体这15个国家,政治、军事都是透明的,一千多次部长级的会议进行协调。后现代国家已经脱离了所谓的类似美国这样现代国家的传统路径。而新兴帝国,就是没有军队,没有航母,但其势力遍布全球的“国家”,即跨国企业。它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对传统政治上的冲突进行搅局。随着跨国企业组织架构的越来越完善和精美,它也会演变成人类史上新兴的怪物,这是后话。

  六、战略机遇期与间歇期

  鉴于上述种种分析,使得我们国家存在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期。当绝大部分老牌国家都在忙于政治大调整之际,对中国这个迅速崛起的大国的“关注”度相对不够。另外全世界的产业大调整,发达国家要寻找下家,而中国恰好充当了这个的下家。

  在政治上除了继续秉承“站稳脚跟、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24字方针外,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有一种更积极的姿态。这个积极的姿态表现在两手都要硬,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软,即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为世界政治做出新贡献。另一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应该积极地融入世界,而不应重走千年帝国的老路。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文明的复兴,是国际主义的复兴,而不是秦始皇、元朝意义上的复兴,也不是康熙、乾隆意义上的那种复兴,而是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复兴。中国将通过这样一种先进的文明积极地融入世界,而不会争霸世界。这才是我们国家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失偏颇的话,那么这个绝好的战略机遇期将沦丧为战略间歇期。(篇幅限制,此处节略,详见本研究所特别分析报告)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天堂对巴蜀的召唤 六座空城看谁领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索尼 彩屏机 奥斯卡
 
  新浪精彩短信


订新闻冲浪全面
掌握美伊最新战况

MTV封神榜铃声下载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王 杰] 在你背后
[蔡依林] 看我72变
[容祖儿] 我的骄傲
[和 弦] 风筝与风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中国电子商情诚征代理

企 业 黄 页
在线商机
买:手术床招标公告
卖:奥可斯涂料系列
企业推荐
苏州青珠古典家具公司
北交大MBA、物流热招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免费讲座英语PMP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快乐香港六日游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