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最重要的是公开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02日 19:32 经济观察报 | ||
一开始,有一套粗的规则也好,只要职业化的人大代表的活动和言论能够公开,包括他们在每年人大代表会议上的发言,能够全部公开见报,我看就有戏。 与现在的情况相比,人大代表职业化的一个好处是能够保证代表的素质,优化代表的结构。第二个好处是有利于逐步明确他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议员选出来,应该代表他背后的利益群体。第三个好处是有利于提高代表的独立性,我说的独立性
我对人大代表职业化这件事情的看法:一是好事,二是别想得太好。刚才几个人也讲了,现在,咱们的基本政治框架和制度结构没有变,短期内又不可能根本改变,我们又不能坐等。在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在边际上小打小闹,搞出来的一些东西,也许就是所谓渐进式改革的中国特色。在中国这样的事情很多,也许现在你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去做。比如说农村基层选举,也是在总体框架没有变和一下子变不了的情况下搞出来的。搞起来了以后有没有作用呢?有作用。凡是基层选举搞得好的地方,都是为了要保护自己利益,争取自己的利益,为什么城市居委会搞不起来,主要是没有多少直接利益需要保护。这个事情搞起来以后,在农村普及了一些民主的理念和实行民主的基本知识,什么海推直选,什么秘密投票间、什么差额选举,什么竞选演说,而且确实有的地方搞得很好,人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明显提高,也懂得和掌握了实行民主的一套办法。可以说,这是一个民主的演习,一个学习民主的实践。与基层民主选举一样,人大代表职业化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搞起来以后会有些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不会太大。 既然要搞人大代表的职业化,就要先制定出一个制度和办法,立一套规则。其中,包括有多少名额?就是逐年增加,也要有一个如何增法,比如说今年20个,明年40个。什么人可以做职业人大代表?即人大代表的资质条件有哪些。还有,职业人大代表如何产生?不能指定,必须选举,怎么选举?在什么范围内选举?如何竞选?等等。如果没有一套可行的制度规则和操作办法,那就只能走走过场。没有这套规矩,就始终摆脱不了上边指定,只能产生对现行官僚体制的依赖,而不能改善现行的制度。在这套规则中,不仅要有产生的办法,还要有罢免的办法,即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就应该罢免,怎么罢免?还有,既然职业化是吃饭来源,就应该对他们的工资报酬、工作和活动条件、以及前面提出的豁免事项有个规定。总之,这些事情应该向全国公示,即使粗一点,也比没有好,今年没有,明年一定要有。在这些规则和办法中,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公开化。在大的框架不变的情况之下,如果没有公开化,许多事情可能设计得很好,但是结果往往和我们的愿望相反,走到另外一个方面去了。所以,在人大代表职业化的问题上,有一件事情必须解决,就是如何把这些职业化的人大代表的活动和言论能够公开,包括他们在每年人大代表会议上的发言,能够全部公开见报。我觉得,现在公开化比什么都重要,公开化比什么都能解决问题。如果能做到公开化这一条,我看就有戏。这个事不难做,只要划清和坚持一个界限就可以了。就是说,各种意见都可以发表,可以辩论,但决策者不为所动,做什么决策与此无关,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也就是说,你有讲话的自由,我有决策的自由,我做决策只按我同意的意见去干,但是我为自己这么做负责任。事实上,只要能够规定和做到这一条,我看人大代表职业化就有戏。这样,这个制度和办法就能推进,就能有效。如果不能公开化,我看没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