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词语中变革——境外IPO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02日 18:43 经济观察报 | ||
邢林池/文 IPO最敏感的地方在国内,从“国有”到“国控”的转变,并没有改变这些集团在行业内的寡头地位,而该寡头的壮大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这对中国未来的市场格局有着长远的影响。 IPO,这是一个股票市场流行的英文缩写,很多读者对之语焉不详。实际上,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发行上市)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众多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涉足其中,做IPO是券商竞争最激烈的业务之一。 境外IPO与中国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从红筹公司登陆香港、纽约股市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通、中电信是这些红筹公司中的佼佼者。境外IPO成了这些国有垄断公司进行体制改革的一项利器,它们大多剥离优质资产,委托海外投行(也包括中金、中银这些国内投行)运作上市,然而利用融资取得的大量资金,收购母公司的赢利性资产或投资新业务,从而建立全新的公司体制。而母公司,则通过与境外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获取资金对内部冗员、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和处置。 除汽车业采用对外全面合资的模式外,其他大型国有集团正在延续着石油、石化、电信的道路前进,电力、铁路、邮政、银行、保险等领域的全国性集团积极进行内部改制,以迎合境外IPO的需求,一些地区性国有大型公司,也瞄准境外资本市场。以每年三到四家大型集团境外上市的融资力度看,中国国有集团的IPO计划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资金流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IPO最敏感的地方还在于国内。从“国有”到“国控”的转变,并没有改变这些集团在行业内的寡头地位,而该寡头的壮大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这对中国未来的市场格局有着长远的影响。 从体制变革的意义上说,这些寡头企业因此获得了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其内部员工分享了改革带来的利益——但在过去,这些企业的员工并不能领取明显高于国企平均水平的报酬。 批评的声音固然存在,但IPO仍不失为一条国企变革的可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