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银行系统的改革仅仅开了一个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5日 12:09 新浪财经 | ||
新浪财经讯 2月25日上午,由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建立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新秩序”主题会议在友谊宾馆举行,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激情对话,畅谈新世纪、新金融。新浪财经独家现场直播,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先生的发言: 银行系统存在的风险,它最明显的,最突出的外部表现,就是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我们都知道从九十年代后期,就是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的货币当局和中国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银行系统的风险。 比如第一,要求银行审慎经营,按五级分类法增加呆帐准备金的拨备。 第二,1998年发行2700亿的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金达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第三,2000年成立了对应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且剥离了将近1400亿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但是这样一些措施,现在看来仍然是不够的。因为根据去年银行在会上的宣布,经过几年的运作,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又到了26%左右,就是说大致上又积累起了1800亿的不良资产,而且四大商业银行里面,除了中国银行之外,资本金的充足率都低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那么根据这种情况,去年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我觉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采取的措施,它触及到一个很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银行的制度,银行的制度的革新问题。 从去年下半年,大致上有这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大四大商业银行的重组和上市的进度;第二就是开放了对民间资本,包括对外国资本的开放;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于县与县以下的金融系统的重建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原来似乎没有这么快的准备推进我们银行系统的改革,而什么是银行系统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处理了那么多的不良资产,又很快积累起来,我想根本的问题还是一个机制问题,是制度问题。而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或者是计划采取的措施,是针对这个基本问题的。所以如果我们照着这个路子去做,就会有进步。当然还是会有很多的问题,不是说银行改革了,就万事大吉了。有些国家搞了银行的私有化,银行的改革,银行的重组等等,结果也并不那么能够符合原来的期望。所以我们还需要谨慎的工作,但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