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提高竞争力的重点是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2日 14:01 新浪财经 | ||
2003年2月22日,领袖企业竞争优势峰会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举行。新浪网对本次峰会进行了网上图文直播,以下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先生的发言。 关于结构调整,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资本负债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等,大多已不适应今天的形势,而结构性的低效率,用管理技巧是无法弥补的,必须通过结构优化企业重组来解决,当前,各企业和企业有针对 在这里,我想只就企业生产组织结构谈一点意见。信息时代,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正面临历史性的转变。在计划体制短缺经济下,中国企业普遍走向了全能性、长链条的生产组织结构,也就是所谓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尽管九十年代后期这个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到目前为止,不少产业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落后,仍是制约竞争力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大家知道,在因特网时代,不仅投资和经营可以分离,而且生产和研发可以分离,最终产品和零部件生产可以分离,生产与营销可以分离,生产营销和专业化服务可以分离,甚至品牌和生产营销也可以分离。这种分离,甚至跨地区、跨过街的分离,就是产业分工的精细化,分工细化的结果,使各家公司纷纷把有限的经济技术资源集中于发展自己的强项,形成别人无以伦比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重组相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的强项得以增值,各企业比较优势的正项相加,就会形成强大的产业和区域竞争优势,就会创造任何一个全能型企业无法相比的高水平、高效率、低成本、高效益。 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的硅谷和硅谷所创造出的高成长企业。正如一位美国产业分析家所说,即使在硅谷,也不需要开发世界上的所有技术,对每户企业而言,凡是可以从市场上廉价获得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自己就绝没有必要去投入,目的就是始终恪守把有效资源集中于开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战略原则,所谓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讲,就是不断地培养和创新别人难以模仿的专有技术独特管理和特有的营销方式,也就是在日益激烈的商战中,发挥自己的特色,既有竞争、相互依存的大企业、中企业和小企业,生产企业、营销企业、服务企业、主机企业、零部件企业、专业服务企业,金融企业、物流企业、研发企业等有机结合、结构合理的以信息网连接的企业群,这对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竞争力至关重要。 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制造基地以及浙江的块状经济等都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在产业分工精细化、企业社会化协作这方面创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效率,由此产生的高效率使区域内的企业竞争力普遍提高,在那里,产业分工、融资投资、企业组制、用工制度、产品配套、交易成本、运行机制、政策环境都体现出现代工业化的产业组织形态,这种产业和企业结构优势促成了产业的有效资源的聚集,技术管理创新层出不断,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服务体系健全,政府政策和服务进一步改善,产业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良性循环。随着信息技术的更广泛应用,这种竞争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