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期货专刊之三:豆粕多空交织竞争激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7日 11:21 新浪财经 | ||
今年豆粕市场展望 □上海外高桥期货施海 2002年,美国芝加哥豆粕市场近远期各合约期价自140低位(单位:美元/短吨,下同)大幅上涨至210高位,随即逐渐收敛于150-170窄幅区间,呈现单边上涨继而收敛整理的走势 展望今年的国际豆粕市场,由于豆粕生产集中于少数国家,而需求消费则分布于全球各地,因此全球豆粕贸易呈现出口集中、进口分散的对比特点。相对而言,国际豆粕市场供需关系出现供过于求抑或供不应求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呈现供需双双平稳增长,两者对比基本平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同时又将随着大豆供需关系的改善而得以改善。 国内豆粕产量随着大豆国内产量、进口量的逐渐扩增而拓展,并维持逐年递增态势,预计2002/2003年度国内豆粕产量将达到1627万吨,国内豆粕需求消费量则随着国内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扩增,但豆粕需求消费量相对增幅略小于大于国内豆粕产量相对增幅,预计2002/2003年度国内豆粕需求消费量为1500万吨。一方面,国内通过出口增值税退税和取消铁路建设基金降低豆粕出口成本和国内运输成本,促进国际市场和国内南方销区对国产豆粕的需求消费,导致国产豆粕对内对外两大市场的需求消费不断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国内养殖业、饲料加工业并未有得以显著拓展,国内大豆压榨加工能力严重过剩,豆粕进口量由于豆粕及豆油进口成本相对低廉而难以显著缩减,由此而导致国内豆粕市场供需关系整体呈现供过于求态势,豆粕市场价格易跌难涨。 可以预计,今年国内豆粕市场竞争渐趋激烈。2002年国内大豆日加工能力已达到15万吨以上,2002年已动工、2003年可投产的大豆日加工能力为1万吨,此外好有部分原有能力扩产,预计2003年国内大豆日加工能力将增加4万吨并达到19-20万吨,按照国内日需求油用大豆6万吨,年需求油用大豆2200万吨计算,国内大豆加工能力将超过需求消费能力的2倍以上。国内大豆加工能力过剩导致油厂竞争渐趋激烈,主要体现为广东、江苏、山东、辽宁等油厂集中,争夺本地和外地豆粕销售市场,南方和北方地区油厂争夺当地和异地豆粕销售市场,沿海和内地油厂争夺当地和异地豆粕销售市场,大型和小型油厂争夺当地和异地豆粕销售市场,其中大型油厂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小型油厂经营多样化且经营灵活,由此而导致豆粕市场价格受到压制而难以大幅上涨,并容易纳入跌势。 此外,豆粕合约修改导致豆粕投资机会显著增加。其一,根据大商所豆粕交割细则,豆粕交割地移至江浙沪地区,由此将吸引以南方豆粕加工商、消费商为代表的多方期现套利资金进驻连粕期市,连粕期现套利、套期保值机会由此而形成。其二,豆粕交割细则规定,豆粕期货合约允许跨月交割,豆粕标准仓单仅需每年5月31日前注销并重新登记即可,同时提前交割、滚动交割致使实物交割更加便利,另外交割手续费、出库运输费用降低,导致豆粕跨期套利成本降低,因此豆粕跨期套利机会逐渐形成。其三,豆粕交易渐趋活跃,豆粕与大豆之间的跨品种套利机会逐渐形成。整体而言,豆粕合约修改导致豆粕期现套利、套期保值、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机会形成。 综上所述,鉴于国际国内豆粕市场利多利空因素相互交织,因此未来连豆演绎宽幅振荡走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演绎单边涨势抑或单边跌势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同时受制于诸多利好政策因素作用,连粕交易规模仍将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