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繁荣背后的故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6日 10:53 新浪财经 | ||
2000年初,在全球股市全面上涨的时刻,美国耶鲁大学的希勒教授出版了关于股市风险分析的专著-《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提醒全球投资者注意泡沫经济的风险。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后立刻引起学术界和投资者的重视,被纽约时报列为2000年最畅销书。两个月后,希勒教授对全球股市的预测也不幸言中。网络经济的泡沫在美国开始破碎,西方的主要股市全面下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 在谈到这本书的创作历程时,希勒教授说他要感谢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杰瑞米·J·赛吉尔教授,因为正是在赛吉尔教授鼓励和支持下,希勒教授才能够完成这本震惊世人的著作。有趣的是,赛吉尔教授本人是全国最著名的鼓吹牛市的经济学家,他曾于1994年出版了鼓吹牛市的《股票的长期发展》一书,这本书的畅销成为了当时股票市场会持续放量增长的动力。 在学术观点对立的背后则是两位学者长达34年的友谊,两个人都说这是他们各自最重要的工作动力。在视专业化为首要要素的学术界里,他们两个人无论在彼此研究领域中抽象理论方面,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彼此建立了促进互相的联系。同时,这两人的友谊也在美国经济学界中传为佳话。 他们于196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相识,当时他们作为入学的新生正在等待X光射线的身体检查,而按照姓名中字母顺序的队列使两个人排到了一起。显然排队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于是赛吉尔先生转向他旁边的同学,“你好,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读什么?”希勒回答说:“密歇根,经济学。”然后他们就开始聊了一会儿,他们之间的交往也从此开始了。 他们和另外一个叫泽奥多尔·E·基勒的同学经常在一起,此人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在一次晚自习结束后,三个人跳上波士顿的电车-地铁系统,到剑桥或布鲁克林的熟食店去吃夜宵,其中有三明治、热狗、吉士蛋糕以及圣代冰淇淋。“那是对一天工作的奖励、”基勒先生说,“我们吃了那么多东西,那时我们一定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在当时,麻省理工学院被认为是全美国学习经济学最好的地方。这两人共同的导师,同时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先生回忆到,有一年在获得国家科学基金在经济研究方面奖学金的20个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利·费希尔,现在是IMF的首席代表,以及罗伯特·莫顿,他也是诺贝尔奖的得主,都是希勒先生和赛吉尔先生的同学。“即使是在这些最优秀的学生中,希勒先生和赛吉尔先生也显得不同寻常。”萨缪尔森先生补充说。 不管他们接触的学术理论多么晦涩――即使是在30年以前,经济学理论也是非常无趣的――他们努力将其所学到的东西同身边的社会相联系。“这是杰瑞米吸引我的地方,”希勒先生说,“他拥有丰富的现实世界知识,我们去听关于某个公司产品运行的讲座,回到宿舍后就去看相关的数据。” 而当没有学习任务的时候,他们有趣的念头经常会包含许多智力游戏,这使许多人对他们刮目相看。希勒先生会给赛吉尔先生一个提示,让他利用自己丰富的股票市场知识来猜出上市公司的名字。他们或者会去思考为什么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不是日落最早的一天。 当他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同时开始了各自的学者生涯。他们都在不同的常青藤名校中担任过教职,并且在一些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很多理论方面的论文。而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发展成为两个家庭之间的友谊。 1990年,他们两个家庭在大沼泽共同度过一个假期。希勒先生当时力促赛吉尔先生将其对股票市场长期内优势的研究写成一本书。“杰瑞米所提出的东西作为学术来说范围过于宽广了。”希勒先生说,“但是我当时说,你可以换一种写书的风格。” “你不必要受某些束缚。”他补充到。 这本书,也就是《股票的长期发展》(麦克格劳-希尔出版社出版)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穿4000点时(那个周五收于9949.75点)首次发行。赛吉尔先生用一个简单的图表展示了股票、债券、黄金的长期回报,以此生动地概括了其基本观点。“股票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价值被低估的资产。”赛吉尔先生说。《华盛顿邮报》称其为历史上十大最佳投资类书籍之一。 而世纪末的大牛市很快来临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从1994年到2000年上涨了3倍,股票市场成了全国性的乐园。越来越多的人确信股票是最好的长期投资工具,它们是安全的赌注,而不是有风险的赌注,而从20年代和30年代不断创新高的市盈率。 而这使得希勒和赛吉尔产生了根本的观点分歧:股票变得如此昂贵,那么其在未来的十年里还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回报吗?尽管赛吉尔先生也怀疑科技的变化能否会导致企业收益的持续增长,但他坚持就算利润不会出现历史性的上升,只要美国企业的前景就像从前那样光明,很多股票就会值得创出新高。赛吉尔先生说,未来将会是这样:工人和资本持续流入美国;在低通胀的情况下,经济体比以前表现出了更强的稳定性,交易成本以及资本利得税收的降低使得股票投资比以往更具吸引力。把上面的内容归纳起来,在进行通货膨胀调节后,股票年回报大约为6%,这比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要低,而且还比投资者的预期要低,但是仍然颇具吸引力。 然而,希勒教授在对待股市问题上保持一贯的谨慎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更加倾向熊市观点一些。他认为,如果股票提供的收益只是略高于债券――特别是新的通胀调整政府债券,这种债券几乎等于没有风险――而有风险的股票就显得缺乏竞争力。当今股票的价格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希望,但希勒教授认为未来美国经济总体来说会令人失望,而不是一个低交易成本、低税率、低通胀的美国主导的仙境。 “美国的经济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他说,“而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世纪。但片面假设美国重复上个世纪的成功是错误的。” 即使这种成功会重复,希勒补充道,投资者可能会将承受的股票风险设定在某一点,调低市盈率的预期,而这会损害那些在股票价格居高不下时进行买入操作的投资者。 当他与赛吉尔先生就此进行交流时,尽管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但赛吉尔先生建议希勒应该着手将自己的学术文章进行归纳总结,为更为广泛的读者写一本有关投资泡沫的书籍。希勒接受了好友的建议,很快开始着手写这本书,这也就是日后于2000年三月出版的《非理性繁荣》(普林斯顿出版社)。 当该书上架销售的时候――当时道琼斯指数大约是11000点,而纳斯达克成分指数接近了5000点――《商业周刊》称其是“自从杰瑞米·J·赛吉尔1994年出版的《股票的长期发展》以来,到目前为之关于股票市场最重要的书籍。”两个月后,希勒教授对全球股市的预测不幸言中。网络经济的泡沫在美国开始破碎,西方的主要股市全面下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 这两位学者在思想上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两个人都渴望摆脱学术的束缚。赛吉尔先生说,“我们总是希望从自己认为相关联的理论中跳出来,试图从全局来思考问题。”也许这能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他们持有对立的学术观点而又能保持如此深厚的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