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92:45:05□本报驻东京记者马玉安
日本经济产业省贸易经济协力局资金协力科长黑田笃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的中国,正以
惊人的势头变为“制造大国”,中国经济在亚洲的比重也在迅速提高。从人海战术的组装产业,到设备集约型的高技术产业、
软件产业,进而到研究开发基地,在广泛的产业领域同时开花,正在出现过去产业发展类型中难以想象的现象。迅速崛起
的中
国正在改写亚洲的经济版图。黑田从1998年6月开始常驻香港3年,多次考察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各地的企业。亲眼看到
的、感受最深的是:实力迅猛增大的中国内地企业,内外投资的集聚和中国沿海地区产业的集聚现象。黑田认为,目前,支撑
中国产业的企业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香港、台湾、欧美、日本等外资企业。中国加入WTO以后,从海外向中国的直接
投资再度增加。现在,世界各地面向亚洲的直接投资大约一半集中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成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另一类是内地企业。说到中国的内地企业,过去给人的印象是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但我在中国亲眼所见到的内地企业中,
有大量精通美国式经营管理的30—40岁的企业管理人员,他们进行着高效、稳健的经营,而且在产品策划、生产、销售、
服务等方面并不比发达国家逊色。这些成长中的内地企业有的已经正式走向国际市场。中国最大的综合家电厂家海尔公司,已
经在世界上10多个地方建立了海外工厂,在美国的小型电冰箱市场,占有近30%的份额。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
律宾等地,中国名牌企业的电视机、电冰箱开始在当地生产,并稳步地扩大市场。从东南亚、印度、中东,到非洲、中南美、
中东欧,中国的家电、摩托车、通信机械、成套设备机器、钢铁、造船等产业领域的中国企业也陆续开始进入。中国本地企业
的崛起,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结的扩大,正在稳健地改写着亚洲的经济版图。特别是对于在地理上、发展阶段上相对接近的东
盟各国,开始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微观上看,台湾的企业、欧美的企业把在东盟的生产工厂转移到中国大陆的为数不少。日本
企业把半导体、笔记本电脑、DVD、PDP、数码相机、手机电池等最新产品的生产工厂,不经由东盟而直接建在中国的事
例已经屡见不鲜。在谈到如何看待日本国内出现的“中国威胁论”时,黑田强调指出,伴随着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企业战
略的变化,日本国内生产基地向亚洲转移,向在中国有生产基地的企业委托生产的越来越多,日本国内对于产业空洞化的忧虑
再度增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也随之开始出现。但是,中国产业的崛起,给亚洲也给日本提出了重大课题。日本如何加速
改革,更加开放,变成竞争力更强的国家,对于日本尽早走出经济不景气的阴影至关重要。而“中国威胁论”,必将引发感情
上的反感,是要不得的。(9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