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作客新浪
作为新媒体、新经济的代表,新浪网特制作《总编在线》版块,希望通过与各大主流媒体总编辑与网友、读者的近距离交流,为记录中国媒体的发展轨迹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这个特别系列访谈中,我们邀请的总编,将通过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的方式,与我们的受众共同探讨传媒业的发展、问题,以及最新的标志性事件与现象。
2003年1月21日,第十三期《总编在线》,我们邀请了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以下为本次嘉宾聊天的实录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继续我们的《总编在线》,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财经时报》的总编辑杨大明先生。现在我先介绍一下杨先生的个人经历,他是非常资深的报人,尤其在财经媒体领域有卓著成就。杨先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他曾经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当过记者,也任过新闻编辑组的组长,1989年的时候,参与创办了当时非常轰动的《中华工商时报》,在那个媒体担任了副总编辑,1989年春创办了《财经》杂志,任联合主编,2000年末任《财经时报》的总编辑,从大明的经历来看,他在财经媒体领域参与创办了几个有历史转折点的媒体,我们现在请大明跟大家打个招呼。
杨大明: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聊聊天。今天的话题可能是从财经媒体的发展谈起来,我想可能有一些不是咱们新闻业内的人对报纸的发展非常感兴趣,特别是财经新闻,无论从投资、办报记者的职业,包括发行广告都是非常热闹的市场。
主持人:大明,你怎么准确的描述《财经时报》这个媒体的特征呢?
杨大明:《财经时报》的创办时间是1999年的6月。当时从主办单位来说,已经有了《证券市场周刊》和《财经》杂志。这两本杂志都已经比较成熟和成功。当时《财经时报》的主办人是想最终要做成一份日报。设计《财经时报》基本是按照所谓《华尔街日报》的口号或者追求进行的,第二年就扩版到了周四刊。经过两年多时间,到了2001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对当时国内财经报刊的市场做了一个分析,根据内容、发行、广告的判断,觉得在当前中国的财经报刊的市场上,周报可能更适合实际资源的情况,或者说资源的优势,和广告、读者的需求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做改版的准备。到2002年的春天,就是去年3月份,做了正式的改版,在这期间报纸还在出。
刚才你谈到定位的问题,或者报纸的特性、追求,我们把它概括为“中国人关注海内外经济话题的首选周报”,这里面包含量几个意思:首先是办给中国人看的,第二是海内外经济新闻,第三是首选,第四是周报。应该是这样的特性。
主持人:财经媒体这么多,你怎么做到《财经时报》成为首选呢?
杨大明:这是一个追求,或者是对自己大定位的一个把握。我认为,大家看报纸有首选、次选和第三选择。从办报的人来说,未必说“首选”就是发行量最大和广告收入最多;但是从读者来说,每天要稳定地获得新闻和信息,这就是“首选”,同时他也要“必读”;补充另外方面的是“次选”。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只要买一份《财经时报》,这一周的重要的新闻,我们会非常精心地通过编辑处理,把重要的、次要的,深度的、动态的信息,作出覆盖面很全的安排;一年52周,读下来,我们会满足你一年对形势完整了解的需要。
网友:我们都知道《财经时报》现在的状态肯定不是你预期的一个理想的状态,你对它预期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媒体呢?
杨大明:从两个方面来说吧。第一,刚才我描述了报纸的形态,还是要有一个定位,或者说我们要给读者提供什么东西。从内容上来说,我们的想法是提供“真实、扎实的商业新闻,让经济简单明了”,就是这么两句话。这显然是一个目标。
首先,“真实、扎实的财经新闻”。从对财经报刊的分析市场来看,我个人认为还离这个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大家都有很明显的感觉。因为财经媒体在国内的报刊这两年才刚刚形成这样市场的环境;另外,客观地说,中国的报纸市场或者说市场化的取向也刚刚开始,这肯定要经过一定的过程,这里有制度的变革、政策的突破,同时也有采编队伍的成熟和成长的过程。
再有一个,就是说我们要“让经济简单明了”,这是我们的第二句话。《财经时报》最后办报的目的还是让读者比较轻松地、快捷地、不用太费劲地了解财经新闻。财经新闻本身的特点是专业、枯燥,让人觉得缺乏人性的特点。现在大家也都在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让经济简单明了”是一个最高的境界,财经新闻应当是这样的。
通过我们的报道和解释,使读者得到这样的满足,这是我们在内容方面的一个质量要求。所以,从改版一年的时间看,我们一直也在向这方面努力。比如说周报要有深度,就意味着可能要长一些,一个版面可能有二三篇文章,但最终的报纸不应该是这样的。比如要使用图表和图片;对《财经时报》来说,图表、图片、设计比时政新闻的要求更高。再比如,我们谈政策、谈金融工具,谈股市的动荡,谈公司内部的股权变化等等,这些事情都是非常繁琐的,都充满了大量的术语和需要解释的东西。我想整个财经报刊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认为最好的报纸就是要解释清楚,让读者了解。
| 左起:新浪副总裁、总编室总召集人陈彤与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 |
主持人:原来很多的财经媒体处于孤芳自赏的状态?
杨大明:因为大家都想努力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比如在北京可以看到的定位于面向全国发行的财经类的报纸,我想大约也就是五六家。其实大家在办报中都没有重复,都在寻求达到自己的市场影响、达到一定的读者的阅读份额、达到一定的广告收入的目标。
“孤芳自赏”也许意味着一种执着或者目标,因为肯定要有竞争的。从竞争的意义我补充一点,就是现在财经媒体的主办者和投资者背景都不太一样,有的是专门的报业集团作为支柱,有一些是公司、产业投资,还有一些可能是二者兼有之;有的是1999年创办的,还有2000年创办的。我认为每一年,创办者的思路就会有一种变化。我们想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看出市场最终的格局,大家都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认为自己可能成功。
| 左起:新浪网财经中心主编刘书、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 |
主持人:财经的媒体目前遭遇媒体知情权的困惑,比如即使是有些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也很难得到,怎么看待这种事情?媒体遇到的知情权的困惑是否导致公众对信息知情权的伤害?
杨大明:对财经报刊来说,这个问题比较苦恼。这跟市场的信息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人们并不需要了解什么内幕。现在随着向市场经济的变化,意味着大家选择的多样性,或者意味着制度发生变革的过程。从公众来说是知情权,从媒体来说是报道权,这二者是一致的,但要做到,其中有很多的障碍。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作为媒体来说应该追求事实的真相,应该以一种责任感和记者的职业素质,尽可能地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告诉公众。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网友:你以前在《财经》杂志,对媒体知情权方面的探索是走在前面的,你能否讲讲这其中的风险的问题呢?
杨大明:《财经》杂志在创刊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定位:一是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个是推进新闻制度的改革,一开始的信念就是这样定位的。1998年《财经》创刊的时候,正是本届政府刚刚开始执政的时候。当时朱总理提出了几大改革和几大任务。我们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国在未来五年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困难和变革的故事,出现政策的调整、重要人物的变化;只要我们真实地、客观地、独立地把这些报道出来,我们想读者一定会对《财经》感兴趣,我们也会形成一个自己的品牌。
再补充一点。很多人觉得《财经》杂志只揭黑幕,我其实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因为“黑幕”说明了我们面临的现实和存在的弊端,从报道来说,我们只不过是调查事实的真相。其实说到“基金黑幕”,大家都说有多大的震动和影响,当时《财经》杂志做这样一个报道,只是让大家知道股市的一种真实情况。再比如“银广厦陷阱”的报道,记者认为那家公司一定是有问题的,她要做的只是拿到事实和证据,拿到以后,就可以发稿子出来了;但是这恰恰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才产生了“轰动效应”。这始终是按照记者的新闻原则来操作大。我经常被人问到黑幕的报道怎样,我说只要是真实的、公众应该有知情权的,我们就应该有勇气报道出来。
主持人:你认为中国大部分媒体在穷追事实方面做得怎样?
杨大明:我不太满意,尽管我是从业人员。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财经新闻和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有非常大的差别。我觉得娱乐新闻会实现你精神上、感觉上的愉悦和满足,但是经济新闻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一个公司的命运。而且这些数字、人物、事实的变化比娱乐新闻、社会新闻更复杂一些,因为经济新闻有揭示性的报道,需要漫长的、艰苦的采访。刚才谈到了一种制度环境和队伍本身成长方面的压力,有些报道应该做得更扎实一些,更触及到事实的本身。
第二,财经新闻在设计上和提供内容的新闻背景上的难度更大一些,肯定不能单靠图片和标题来满足读者的要求。读者很挑剔,是需要通过对你的品牌的认同来达到一种信任的。而且财经新闻内容比较枯燥,不太好读,我们的编辑如果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读者阅读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客观上也影响了事实的丰富。
第三,可能也是财经报纸的现实问题,我一直想强调一点,就是我们的报纸一定要强调人性,就是说要有“为读者提供服务”这样一种强烈的愿望。比如说我们谈报道要有“人情味”,一般理解就是要有场景、有对话,我觉得这是很表面的。其实最主要的是要想办法让读者看得轻松、愉快。过去我做电台记者,我们常说记者、编辑要有一种“话筒感”,就是要写文章时,要感觉是面对面在对一个人说话,一边念一边写。现在是互联网、是电视的时代,“读图时代”,对财经报纸来说更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网友:现在财经类媒体充斥着大量的伪服务,不是真正贴身的服务,财经时报在这方面有没有特别的举措,改变这种状态?
杨大明:从《财经时报》来说,是按照新闻的采访原则,首先是尽可能寻找一个新闻事件或者变化,在时效上跟读者结合得更密切一些;第二,一定要有事件的背景,可能我们报道的是一个金融产品,就要介绍操作大过程;如果是一项政策,就要解释政策的前后变化。我们也会配一些访谈性的文章。总之,让读者看到标题就获得信息,接着,有兴趣看一些小的提要或者图表。我们极力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读了这份报纸有收获。你刚才谈到的记者的情况,我认为职业记者应该有职业的精神,应该有公正的良心,这主要是提高综合水准的过程。
网友:《财经时报》在北京乃至同类的财经媒体中有怎样的市场定位?
杨大明: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我刚才谈到一个观点,就是说现在这几家主要的财经媒体,大家都在想办法创新,都在试图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我个人估算,全国性的财经类报刊的纯发行量,大概有五六十万份;如果一份报纸三个人读,有一百五十多万读者;一百五十万的读者是很小很小一个群体。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几家财经报纸现在争夺的读者——或者说对象基本是一个群体。就是说,几家报纸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让读者来认同,最终达到一种选择。
我个人认为,《财经时报》在重要的金融新闻、行业新闻方面还是有很多独家新闻。举个例子,比如有很多金融政策方面的报道会得到一些中央经济部门的重视;我们的报道在海外一些权威、严肃的媒体的转载率是相当高的,这说明了对我们的财经新闻比较独特的、深入的、权威的一种认同。在发行量方面,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努力。现在我们先做高端这一块读者——或者说决策部门、影响决策的人,先得到他们认同,这非常重要。第二,我一直在编辑部门,强调要有长期心态。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对《纽约时报100年》这本书,大家有什么评价?我们报纸有哪个做到100年呢?我觉得稳定的、长期发展的报纸是读者最终信任的,或者最终选择信息的渠道,我认为这是最终的,所以要有一点耐心。
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财经新闻要稍微保守一点。什么意思呢?它和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相比要做得更严谨一些。这是我们的要求,对整个编辑部采编人员的要求。我相信看了《财经时报》的人,会认为其中有一些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按照这种标准,我认为《财经时报》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网络新闻?
杨大明:我现在觉得网络媒体前途无量。可我原来是非常反感网络的,因为我不喜欢论坛里到处在骂人,打口水仗。当时我的同事王烁就反问我:“难道这不是最好的反映公众声音的平台吗?”他说服了我。还有就是现在的网络媒体形成了时间和空间的优势,从来没有一种媒体能有如此巨大、迅捷的信息传递的平台。 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作客新浪聊天(实录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