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总编在线 > 正文
 
《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作客新浪(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10日 17:11 新浪财经

  

北京青年报要闻版组主编王林(左)、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右)

  作为新媒体、新经济的代表,新浪网特制作《总编在线》版块,希望通过与各大主流媒体总编辑与网友、读者的近距离交流,为记录中国媒体的发展轨迹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这个特别系列访谈中,我们邀请的总编,将通过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的方式,与我们的受众共同探讨传媒业的发展、问题,以及最新的标志性事件与现象。

  2003年1月10日下午4点半,第十期《总编在线》,我们邀请了《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以下为本次嘉宾聊天的实录全文:

  新浪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总编在线》节目。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女士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大家一起沟通。同时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北京青年报》要闻版组的主编王林先生。

  李佩钰女士的简历大家在新浪聊天的预告中已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现在介绍一下王林先生的简历。王林先生于1968年出生,毕业于人民大学,学士学位,人口学专业。1989年10月参加工作。1990加入《北京青年报》,现任北京青年报要闻版主编。做过记者,做过编辑。比较喜欢并多次参与重大的新闻报道,也以此为荣耀。亲身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从97年的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迎接2000年,迎接新世纪,从中国住南斯拉夫大使馆遭轰炸,东帝汶事件、贝尔格莱德、埃斯迪莫、车臣战火、一直到最近的阿富汗战争前线都去过,参与过这方面的新闻报道。

  这两位嘉宾都是非常资深的报人,下面请两位嘉宾给大家打一个招呼。

  李佩钰:各位网友大家好,首先给大家拜一个早年,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在新浪与大家相识,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各位网友交流一下对中国报业市场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听取大家对《中国经营报》的建议和意见。

  特邀嘉宾主持人王林(以下简称主持人):大家好,我是《北京青年报》王林。作为报人来说,很少有机会来做这种主持人的工作,也许做得会比较差,但是我尽力把你们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向李佩钰执行总编提出来。请她能够比较圆满、全面的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先请李总编介绍一下个人的从业经历,以及在报业的行业中,她个人经历中所历练的经验,现在请李总编简单说一下。

  李佩钰:谢谢主持人。我先介绍一下我的简历,简历在网上已经有了,介绍一下我的简历。我是1986年来到《中国经营报》,当时叫《中国农村经营报》,我来这个报社已经16年多了。我本身学的专业不是新闻专业,也不是中文专业,不是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纺织专业,是一个外行进入了新闻这个门槛。在《中国经营报》做过编辑、记者、发行部主任、记者部主任、副总编、副社长、总编辑、执行总编,在中国经营报16年来,我随着《中国经营报》一同成长,一同变老。同时在《中国经营报》这17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对媒体和报纸的认识也是从这17年来学来的。

  网友:三年前,《中国经营报》几乎就是我的教科书,现在看得少了,但并不影响我对它的感谢和亲切,我想说报纸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受众,尽管又出了很多新鲜的面孔,但是我们不能去贬低老朋友。非常感谢你,大胆往前走,您身后有很多关注《中国经营报》的人们。
  主持人:我也问一个问题,现在财经类的报纸很多,您怎么看待《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这几家报纸目前的竞争,竞争是否很激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说一下财经类报纸目前的状况。
  李佩钰:首先很感谢这位网友对《中国经营报》的厚爱,《中国经营报》从18年前没有花一分钱,国家没有投一分钱,名不见经传的小报发展到今天,得益于读者的关怀和关爱。我们18年是历经坎坷,风雨兼程走到了今天。我们以前是发行两万份的报纸,96年扩成彩版,走过七年的路程。在《中国经营报》改版的过程中,从开始,我们是市场后来的进入者,瞄准了市场原有的领先者。瞄准的是《中华工商时报》我们往前走了。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如履薄冰地往前走,每走一步总有新的进入者和我们竞争。这是很正常的,市场经济肯定是用市场的力量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构,只要这个行业有利润,并且这个行业有光明的前景,总会有进入者进入这个行业,进入这个门类。说明我们现在选择财经类媒体,也许我们选对了。所以我们总发现有新进入者在抗争,对我们的地位进行威胁,很正常,因为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从新进入者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在竞争对手那里通过一个镜子照到了我们的不足,我们也承认《中国经营报》走的这几年,也不断需要创新、发展,需要为读者提供更新、更深、更实用的信息。

  主持人:现在竞争的媒体越来越多了,不断有新的加入者,这么多的媒体加入到这个财经类的报道当中,您首先感受到他们激烈的竞争首先反映在哪些方面?是广告、发行、人才还是内容、新闻?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

  李佩钰:我们感受最深的最主要的是内容,让我选择肯定是内容,我们现在目前的这几家财经类媒体,大家共同定位的市场,读者没有很明显地区之分。都是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者。谁能把内容做得更好,满足这部分读者的要求,让他们喜欢这是最根本的。至于为了做好内容,当然有人才,有各式各样的运作方式,同时也要把广告经营合法性做好。最主要的肯定是内容。因为人才,我相信中国报业是人才济济,只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路,是能够把人才吸引到报社来的。

  网友:您谈一下未来一年经营报的发展构想以及对商学院的定位。
  李佩钰:2003年《中国经营报》确定的这一年叫做品牌年。以打造《中国经营报》品牌为目的来做工作。97、98年确定的是发行年,99年,2000年是广告年,2001年是影响力年,2002年是竞争力年。2003年是品牌年,打造《中国经营报》的品牌。我们为打造品牌准备做几件事情。一方面报纸本身要做成一张目前最好的一张经济类周报,把丰富的内容提供给读者。另外,我们相应要做一个随报赠送,每月一次商学院的月刊,这是4开52版的刊型的东西,免费赠送给读者。所谓商学院概念,就是提出这本刊物是读者学习的一个课堂,就是他们的商学院,经营管理上的话题和案例给读者提供服务和帮助。同时出一套《中国经营报》系列丛书,同时还推出了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这四大块的工作打造《中国经营报》的品牌,以期更大的发展。

  网友:谈一下您对未来财经类媒体发展的判断,它的走向是怎样的?
  李佩钰:我是做这个的,我对发展是很乐观的。做事以前肯定要想远景和环境是否适合。我们肯定选择了这一行,自然确定前景是光明的。但是理智地说,我们也认为的确是这样。因为《中国经营报》96年刚刚开始改彩版的时候,曾经有动摇,做一张全国的都市类报纸风起云涌的时候,做全国经营类报纸很难做,这是跟广告者的投放习惯有关。做这几年,实践证明,还是能够做起来的。而且我现在认为,有三点可以证明目前做全国性经济类报纸是有很大前景的。第一点,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进展,实际上,人们对经济的关注更宏观,更全面,对全国性报纸,给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空间。第二点,我们中国关注经济活动的人群的增多,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读者层面。我去过美国和台湾,我发现有一个特点,美国人特别关注生活,台湾人特别关注政治,而中国人更多的关注经济。关注经济人群的增多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广泛的读者群体。第三点,现在社会生活的经济化现象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更丰富的报道内容。其实现在包括《北京青年报》这样做得很好的都市类的报纸,实际上都有很多的版面是经济话题。现在我们哪个阶层,很多情况经济新闻的出现都是相对比过去多了很多,很多文化新闻,或者体育新闻背后都有经济背景,这都为我们经济类报道提供了更丰富的报道内容。

  网友:您刚才说到我国对外环境的开放影响到很多方面,中国的出版业正在逐渐向外资开放,这种背景的条件下,您有什么看法?
  李佩钰:我想是这样的。出版业对外资开放,据我所知,入世以后我们对外承诺,出版,特别是发行方面有部分的开放,但是对报业,据不完全了解,不可能开放,短期之内不可能开放,这话不应该我说,应该由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来说,但是我知道的信息是这样的。如果用我们的想法,我认为,《中国经营报》走过这18年来,我们有一种想法,在不开放的情况下,我们只要认真地把我们的这张报纸做好,按照报业经营的具体的运作模式做好,照样能有办报人可以施展的空间,至于政策上的问题不是我们探讨,也不是我们左右的问题,我想我们会随时依据党和政府的相应的方针政策调整我们的办报思路,符合市场以及方方面面的需要。

  网友:您在办一张教人如何挣钱的报纸,《中国经营报》是不是盈利很大?您这些办《中国经营报》的记者和编辑们,包括您是否也很挣很多?您在教别人挣钱,理应比别人挣得更多。

  李佩钰:我们原来说过,《中国经营报》应该教别人挣钱,现在调整了我们的说法,说帮别人挣钱。我们确实没有资格,也没有雄心教别人挣钱,教有可能教好,教坏,教成,教不成,帮别人挣钱相对平稳一点,稳妥一点。至于《中国经营报》是否挣了很多钱,要问税务部门,这确实是属于经营秘密。我想有一点,《中国经营报》从创办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部门,给《中国经营报》投一分钱,而我们现在生存着,并且生存得很好,那表明我们肯定是挣钱了,而且我们也从来没有贷款过。
  至于我个人,以及编辑记者是否挣到钱了,如果问编辑记者是否挣钱了,可以问编辑记者,这是个人隐私。至于我个人,我生活得很好。
  主持人:挣到点钱。
  李佩钰:维持基本生存没有问题。

  网友:《中国经营报》曾经是一份特点非常突出的报纸,注重经营与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会不会改变?会改变吗?
  李佩钰:不会的。本质上的东西,核心的东西不会改变。任何一张报纸都要有创新,要随同读者共同成长。当我们发现读者对《中国经营报》内容的需要有更扩展的地方,我们会扩展我们的内容。

  网友:现在财经类报纸比较著名的是四家,《中国经营报》是资格最老的,《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国际金融报》,我注意到跟都市报有明显的区别,在版式上,用纸上越来越讲究,越来越趋向于白领化,还有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来区别。感觉很洋气,不像都市的报纸,都市的报纸感觉会比较张扬,非常热闹,不够素雅,版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财经报纸一定要走那样的版式,有没有比较有视觉冲击力的版式出来?
  李佩钰:我们的一切都是从读者的需要考虑的,为什么要保持比较素雅的风格?跟读者是相联系的。我们设定的读者是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这些人群不像都市类报纸所设定的读者一样,都市类报纸的读者一般是广大的民众,广泛的民众,更需要比较张扬的,给他以强烈刺激的,有视觉冲击力的纸媒体。我们的读者更理性,就我们的读者调查,有76%是企业管理者。有80%是男性。他需要看的报纸是比较淡雅,喜欢比较冷静的东西。无论是版式设计还是内容,都是根据读者要求来设计的。


北京青年报要闻版组主编王林(左)、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右)

  主持人:您的读者80%都是男性,作为一个女总编,怎么去给80%的男性办报纸?我们比较好奇。
  李佩钰:我尽管是女性,但是我们的编辑记者不全是女性,也有男性。说句开玩笑的话,可能女人更容易了解男人需要什么吧!

  网友:目前报纸快速发展到今天,您是看重报纸的内容、广告收入还是网络化的辅助系统的发展?如果让您分的话,这三者之间的比例是怎样切割的?
  李佩钰:第一肯定是内容。第二是网络化的辅助系统,比如发行网络、采编网络,专家资源网络,第三是广告收入。有了内容,把发行面推出去,有了要确定的读者对象,接受了这份报纸,广告自然上来了。

  网友:中国的财经类报纸,很早以前有《经济日报》,是政府权威部门主办的财经类报纸,从《中国经营报》开始有一批带有都市色彩感的财经类报纸出现。您认为,在这些媒体运作的编辑记者们,他们是否具备了像国外的《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编辑记者的素质?能否真的给80%的男性,给白领提供参考意见?这样的职能能否承担?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发展很短,能不能真正地给这些白领提供帮助呢?帮他们赚钱呢?
  李佩钰:我们现在想是这样的。中国整个媒体产业都是在不断往前发展的。就像当初的国有企业改革似的,逐步往前推进,中国的报业也在由完全的带有很强烈的官方色彩的报纸做主导,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市场化的报纸来进入这个市场,表现出他们的生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在学着做,同时,我觉得,报纸总编学习,编辑记者、财经记者也在学习。但是我们学习的方向肯定是向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报纸记者来学习,学习他们的职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是否能达到那个水平,肯定很少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大部分确实达不到。但是未来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我相信,我们大家的学习精神还是很强的。就像我们的企业家一样,现在的企业家比十年以前的企业家,还有职业经理人已经很成熟了。

  主持人:谈到成熟与幼稚,平常我也看财经类的报纸,现在财经类的报纸记者也有一个相当于文艺和体育界的记者出现的问题,比如说追星,文艺界预计有狗仔队的分别,这种现象,这种炒作的方式,我经常看财经报纸,我觉得,在财经类的媒体中也有这么一种追星和炒作的方式。一个企业家,只要是大公司来了,就是大事情,就一定追,不看他到底有没有事情,来这儿做什么。他来这儿卖书,我们也要宣传,替他们卖书。追星的现象逐渐蔓延到了财经类的媒体,您觉得会对财经类媒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财经记者编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现象如何变成一种相对有一定理性的采访行为?
  李佩钰: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也是目前《中国经营报》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做一张经济类报纸,尤其是做企业报道比较多,很容易就被企业所左右。有些时候,您刚才讲到追星问题,有的时候不单单是记者追星,而是星在设计一种方式让记者去追。大家知道,我们做财经类记者采访企业,有时候企业出于自身炒作的目的,希望制造新闻,让记者关注,提高曝光的频率。对于记者来说,只要是新闻都要采访和获取。有时候,很多不具新闻性的东西,新闻以外的因素在影响着记者的判断。我想这一点对《中国经营报》来说,我们要求记者提高两方面的素质。一方面是职业道德,我们随时跟记者说,你要知道,你所面对的是几十万的读者,对他们负责,要把最真实的,对他们最有价值的企业报道传递给他们。这是职业道德的问题。第二,就是提高记者自身的业务素质。记者看待一些大企业家,总是仰视,我们有一个栏目“老板对话”,开始有一些记者采访老板的时候,开始都说,您怎么样,我先怎么样,很多是仰视,而不是平等谈话,我们要求在报道方式上平等谈话,无论是多大的企业家记者跟他是平等的,形式上进行限制。当然在报道手段上确实需要记者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所有的经济新闻,以及企业新闻。

  主持人:顺着这个思路,我想再问您一个问题,您如何甄别财经类报纸发稿稿件中所谓的关系稿的成分?如果发一个明星,领导还真分不出来这个是拿钱的,那个是不拿钱的。如果你让他写黄山,拿钱写黄山和不拿钱写黄山,应该差不多,都是黄山如何美。在财经类报纸中,小块文章可以鉴别出来,大块文章怎么鉴别呢?作为一个总编怎么甄别这篇文章背后的东西?因为关系稿是中宣部、记协说得比较厉害,您有没有技术方面的招?

  李佩钰:一方面从报社的管理制度和教育上,提出编辑记者必须要以读者的利益为出发点,采访的所有新闻记者绝不能有新闻背后的各式各样的选择。这是不允许的。具体操作上,掌握一个尺度,每篇稿子,根据我们的编辑方针,根据我们的读者需要判断这篇稿子是否该在《中国经营报》上,而且在哪个版上,就根据报道内容判断。至于背后的东西需要教育,以教育来规范。

  网友:请教李总,您认为中国财经新闻的水平如何?应该着重在哪几个方面提高?
  李佩钰:这位网友说得对,现在水平不算很高。这方面的一些限制也是人所共知的,并不是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写所有的财经新闻报道的,这一点我不想多谈了。但是我觉得,现在在我们可操作的范围,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应该解决哪个问题,那我觉得,其实也是目前中国经营报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新”,一方面是“深”,一方面是“实”,所谓新,就是财经新闻是否给读者非常鲜活的财经新闻,新闻的实效性是新闻不懈的努力,是永远的要求。第二是深,这是财经新闻应该解决的问题,深度上是否够,在对一些话题的探讨上是不是满足读者的需要。第三是实用。财经新闻,我们理解跟社会新闻和文化新闻不同的一点在于有实用性。《中国经营报》做了这么多年,我们特别强调实用性,大家看社会新闻和文化新闻看完了就完了,是一种娱乐,看财经新闻是有用处的,包括宏观的政策环境的分析,微观的企业经营的运作,都是对读者有实用性的。这三点是目前财经新闻报道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网友: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是国内媒体相对发达的地方,请比较一下这三地的不同或相同点。
  李佩钰:我对上海、广州不是很了解,只能谈我一知半解的直观的看法。我觉得,现在大家都说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我印象中,八几年的时候,当时以《大千世界》为龙头的周末版的风潮,当时所有的报纸都出周末版,对市场产生搅动的作用。九十年代初期,以《精品购物指南》为龙头的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热潮。到95年以后,是以《南方都市报》和四川《华西都市报》为龙头的都市类报纸竞争。各个省市都有很多家都市类的报纸。据说四川最多的时候,成都有八家,南京也是。在99年开始,以《中国经营报》最先进入,财经类报纸开始新的一轮竞争。至于三地市场是这样的,北京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滞后于广州,北京是在去年到今年出现五家都市类的报纸。我觉得竞争在2003更激烈。北京地域广阔,北京人读报的习惯丰富,实际上广州的报业发展先于北京,相对的在做报纸这方面广州市场化程度高,而且更成熟,而且我觉得前两年广州在做都市报纸确实做的不错,新闻类的做的应该是鲜明的。上海的报纸竞争激烈程度,北京和广州都相对要弱一些,我觉得上海都是分别在各自的门类上做的。财经类报纸现在有《国际金融报》,相对来讲,上海的日子比较好过。国内报业竞争,无论是哪方面竞争,全国性报纸会集中在北京,全国性报纸以北京作为根据地是最便利的,也是应该这么做的。

  《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作客新浪(实录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Esprit 皇马 小灵通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心灵沟通是妻子了解丈夫性秘密的关键。夫妻坦诚……
非常笑话
飞机起飞时间一拖再拖,终于通知旅客们可以登机了…
图片
铃声
·[王 菲] 执迷不悔
·[陈晓东] 比我幸福
·[许茹芸] 美梦成真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网上招商会招商
新浪企业邮箱—免费喽
搜索引擎沟通无限
与新浪结盟共享收益


分 类 信 息
:全国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京车消费,此处为家!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