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张忠谋台湾突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7日 20:38 今日东方 | ||
文/本刊特约记者 王 京 本刊记者 袁宏明 2002年5月5日,台积电在上海市松江小昆山与上海松江科技园区秘密签定“投资意向书”,鉴于尚未报台湾“经济部”批准,张忠谋再三要求保证内地媒体不得见报。 2002年10月,在内地已经逐渐忘却该事,而台湾县市长选举已经预热的时候,《今日 芯片产业代表着台湾经济的最后一根神经。在两岸关系仍然紧张的时候,台湾“IC教父”张忠谋投资内地的破冰之旅究竟如何进行的?台湾当局对台积电投资内地案的批示进展如何?是否还有其他变数? 从2002年10月起,《今日东方》调动两岸多名核心记者,在内地和台湾等地寻访,终于获得第一手资料,试图揭开张忠谋投资内地的曲折内幕,并解读此举对两岸以及全球芯片业的冲击波…… 2002年5月5日,台积电在上海市松江小昆山与上海松江科技园区签定“投资意向书”秘密协议。鉴于尚未报台湾“经济部”批准,张忠谋再三要求保证内地媒体不得见报。 根据松江区吸引台积电的方案,松江区政府决定划出松江西部小昆山镇辖内的7.8平方公里近10000亩(去掉河流、车道等约8000亩),作为以台积电为首的IC、通讯产业群建厂用地。具体方位大致为油墩港以西、同三高速国道以东以及文翔路以北、文汇路以南的方形地块,其中约2600亩地为免费赠送台积电建厂,其他根据台积电提供的名单招租相关上下游厂商;另外生活区用房规划、厂房用地动迁、建厂等前期开发工作,均由上海市政府指导松江区政府执行。所有土地前三年由台积电租用,三年后由台积电依合同规定回购。首期所需费用约17亿人民币由松江农业银行贷款支出,上海市政府补贴利息。 台积电方面将为此投入9.8亿美金,计划未来从台湾调出约600名技术人员来内地工作。 这一爆炸性新闻,在2002年5月5日签定上述协议之后一周,由上海本地媒体捅出部分内容,立刻引起内地芯片界的高度重视,台湾方面的关注以及各方的反应则更加激烈。 张忠谋:身处“囚笼” 2000年元旦假期前后几日,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简称台积电)宣布分别并购了德基公司与世大积体电路公司(集成电路),但此后的三五个月时间内,原德基和世大的不少业务中坚却兴起了“不如归去”的念头。 2001年一年,台积电流失大批技术干将。 最早离开的精英首推世大的张汝京。2000年2月张直飞内地,在北京、上海、苏州等考察一番,很快吸收到众多海外投资,并获得内地北大青鸟公司的帮助,随后,以惊人速度敲定——在上海浦东张江设立中芯半导体。 几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台塑背景的台湾宏仁集团的王文洋,在朋友引荐下,带领一批德基半导体的技术团队,设立宏力半导体公司。 一年后,台联电的曹兴诚也赴江南考察,促成了2001年夏天“内地布下重兵”的行动——和舰科技于2001年11月进驻苏州工业园区建起了芯片厂。和舰科技的背景是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不得不在意的。这家公司是由联华电子(VMC,简称联电)的离职员工所设立,而联电正是台积电在台湾岛内的最大竞争对手。 中芯国际量产的速度超乎了张忠谋的想象,而联电等其他8英寸厂在长江三角洲布下的重重战略据点,更令台积电有“时不我予”的压力。张忠谋开始担心在未来中国内地的芯片代工市场会出现多个强大对手。 除了这些主客观的市场变化,内地地方政府的招商优惠条件以及内地IT产品市场的封闭性,都让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意识到,必须在距封闭性市场最近的当地设立生产基地,否则别无他途。 张忠谋的焦急溢于言表。他担心,未来几年,“大陆芯片代工行业会出现一至两个很强的对手”。张忠谋意识到,台积电比竞争对手晚了两年半,于是准备尽力弥补,密谋赶赴内地投资。 但是,张忠谋首先要逾越的障碍,并非来自经济因素。 虽然在2001年台湾“经发会”上,陈水扁当局曾提出把“戒急用忍”政策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并成立管学专项小组,检讨开放对大陆投资的产业。但未见“积极开放”,两岸“三通”依然没有迈开半步,反而是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大步朝“台独”方向越滑越远。 美国戴尔公司亚太区总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正是由于陈水扁当局迟迟不愿开放“三通”,使两岸间人员货物进出都要通过香港,不但费用徒增而且耽误时机,而不得已将亚太采购主导权转移到香港。这一现象在众多跨国公司中很有代表性。 张忠谋曾向台北陈水扁当局提出,在开放芯片厂赴大陆投资问题上,曾有的设想是:开放八英寸芯片登陆,而岛内重点发展十二英寸产品。这既有利于促进两岸产业合作,又使相关厂商将台湾相对过时的流水线转移到大陆,焕发产业第二春。 2001年台湾“经发会”上,张忠谋的这一提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但由于陈水扁等一直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加之李登辉跳出来从中作梗,并发下狠话,“你们要是去大陆投资,我就鼓动几万人上街游行”。陈水扁当局对此迟疑不决,以致不断错失商机,芯片业厂商怨声一片。 作为台湾芯片业第一大佬,张忠谋困在其中,深感痛苦。 “不批也要投” 10月下旬,台积电第三季度法人说明会在台北落幕。在相当于内地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上,董事长张忠谋公开断言,半导体产业将在未来4~5月内落至低谷,但明年全球IC市场成长率将达10%至20%。 张忠谋在2002年秋天的一次公开场合,曾以“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诗句自喻心境,对台湾经济景气发出悲鸣;但这次他却谈笑风生,魅力十足,感染了与会的300多位投资者代表,直呼“坏日子要过去了”。 由于台湾“经济部” 投审会至今延拖未批,一度声言“(‘经济部’)不批也要投(内地)”的张忠谋,一派气定神闲,侃侃而谈,乐观的展望未来半年的半导体市场走势,被台北媒体形容为“摩里斯的脱口秀”。 实际上,张忠谋对芯片产业的预期以及对内地投资的决定,自己也曾经犹豫不决。仔细对照张的公开发言,曾出现较多前后不一的地方,也可映照出张忠谋对投资内地这一重大决策怀着复杂心情。 IDC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今年全球芯片销售增长速度放慢,而芯片业产能又严重过剩,全球各大半导体公司的业绩已经回落到了1995年的水平。尽管销售增长缓慢,但芯片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却一点也没有减轻的迹象。台积电作为全球第3大芯片公司,深处其中,个中滋味可能只有张忠谋本人可以体会。 从张忠谋个人的生涯发展分析,他由内地到台湾,再到美国求学就业,再返回台湾搞科技事业,骨子里是西方留学生的世界观——即便是近在2000年以前,张忠谋谈起台湾或两岸半导体事业发展,他理想的投资地点还是欧美地区,甚至马来西亚一度也是台积电的目标! 但不到一年光景,他却改口说:到内地投厂“不去不可”。何以变化如此之快?张忠谋最近公开的说法是:中国内地是未来十年一个重要的市场,但不会是0.13微米以下等先进芯片的主要市场。同时由于内地半导体市场有其特殊性,若不在当地提供直接的制造服务,将很难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实际上,作为企业家,张忠谋深知西进内地的利益。但迫于台湾岛内的一些压力,张忠谋非常低调。 张忠谋并非先行者。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内地成为了台湾商人一展身手的大舞台。他们一直在进行着“西进”运动。 80年代是台商传统行业登陆,90年代是台湾电脑部件和组装进军祖国内地,现在,上海周边地区已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的生产重镇,比较著名的台商广达(松江)、仁宝(昆山)、英业英(上海市)、纬创(昆山)、华宇(吴江)、大众(苏州)等几乎全部集中于大上海地区。其中广达电脑公司已取代日本东芝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厂商,其董事长林百里表示到2003年底,将有2/3电脑在上海组装。 2000年,陈水扁上台前后,台湾以资讯和电脑为核心的新一代企业又加快产业外移内地步调,并日渐影响到台湾经济的骄傲和支柱——芯片产业。 近年来,台湾岛内政治动荡,经济低迷,股市暴跌,还出现了50年来首次经济衰退,失业率也居高不下,人心惶惶。面对这种情况,陈水扁政府对科技人才赴内地工作,采取“严加控制”的政策。 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作为台湾岛内经济的最后一根中枢神经,张忠谋的举动,无疑更加“牵一发而动全身”。 飞车密谈 张忠谋的西进动作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001年下半年,以当时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为首的党政领导,在市长徐匡迪、常务副市长陈良宇和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蒋以任的配合下,积极展开向台积电招手,力图启动张的破冰之旅。 2002年1月间,张忠谋正式扬帆西进。他在总经理曾繁城、上海首席代表吴旭东、副总经理刘德音、副厂长庄子寿等主管的陪同下,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实地考察,沿途受到两岸媒体的高度关注,不断释出“花落谁家”的猜谜。 张忠谋本想低调行事。但因事情重大、牵扯到方方面面,不论是芯片行业还是台湾工商界,台积电投资内地一事都具备足够的标志性意义。 张忠谋考察行程抵达上海时,受到“内张外弛”的欢迎,上海党政领导纷纷出面接见,松江区则“如临大敌”:考察路途沿线有各式人马布岗。当时的常务副市长陈良宇曾特地陪同张忠谋到预定设厂地点——松江小昆山镇视察,同时由松江区委书记潘龙清及另一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蒋以任等人在车队行进途中为张忠谋做“简报”。不过,此行张忠谋并没有明确表态落户松江。 据一位接近谈判的内部人士透露,当时的情况是,相当多的相关热点城市可供张忠谋选择,如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为了吸引台积电入驻,各地竞相大打宣传战,而台湾媒体的猜谜游戏也如火如荼展开。 上海市政府当时开出的设厂地点,曾考虑过浦东张江和浦西松江两地。后来考虑到尊重台积电的需求和上海的战略布局,并未坚持招商到张江,终于让松江有较佳的机会。 据说,松江区委书记潘龙清,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关键作用。为了引进台积电的投资,他曾经喝醉3次。颇有戏剧性的是,潘通过在小昆山镇经营高尔夫球场的潘姓台商老总(后者与张忠谋经常“球叙”,颇有交情)穿针引线,于2002年1月底2月初的春节前,两潘双双抵台向张忠谋进行最关键的拍板游说。 起先张忠谋鉴于台湾当局的严密监控,拒绝会见任何内地访客,后来潘老总“神来一杆”——先由两潘陪同张忠谋夫人在果岭开展“高尔夫球外交”,双方初步交换底线之后,再由潘龙清与张忠谋上场。据知情人士指出,潘、张之会颇费心机,犹如英国特工片007中的詹姆斯?邦德,双方各自在高速公路上数次换车, 成功甩掉跟踪特务和记者后,在一辆飞驰的车上进行了约半小时的原则谈判,双方达成初步共识。由于行踪诡秘,即便号称“狗仔队”的台湾媒体记者也只揣测潘、张见了面,至于飞车密谈这一细节,至今无人知晓。 不久,在2002年正月春节前,潘龙清又衔命赴香港与台积电总经理曾繁城密商细节,奠定了100天后双方鉴定“合作意向书”的基础。 2个月后,苏州一位市长曾赴台访问,行程中也受到台湾各大媒体的关注,并有苏州市长想面见张忠谋而不可得的报道传出。此时此刻,松江的部分熟悉内情人士早已气定神开,对这些报导报以会心的微笑,甚至已有人放出风声,强调台积电八成落户松江。 2002年4月间,台积电总经理曾繁城出差北京,后南下松江,又与松江当地有了一些接触。此时,松江区政府在上海市党政领导的协助下,已初步获得张忠谋的“欢心”,并决定打铁趁热,最终定下全盘吸引台积电方案, 在这段时期,陆续传出有中央领导,包括国务委员吴仪造访松江的消息。由于芯片业对交货时间要求很高,传由吴仪拍板:“台积电货物快速通关,四小时完成!” 至此,松江小昆山镇与台积电的美好姻缘,就差5月5日在协议上的最后一笔签字了。 凤栖小昆山 人们不禁要问,小昆山到底有哪些地缘优势,使之得到张忠谋的垂青? 小昆山镇位于松江的西北部,是国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松江区三个中心镇之一,也是上海惟一的山岭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小昆山有关人士介绍,这次台积电落户小昆山也得宜于“山水之妙”——芯片制造对防震要求很高,厂房建在桩上,打桩用的是20米长的圆形石柱,在苏州打下5根石桩,地下还有泥浆,而在小昆山打下3根,深入地下50多米就打不动了,因为地下山脊挡住了!据说,这也是松江打败苏州的原因之一。 上海市委、市政府基于未来10年中国IC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台积电签订“投资合作意向表”后,小昆山于2002年5月初正式“弃镇建区”,成为“松江科技园区”,并将园区版图扩大至42平方公里,由松江区副区长直接领导并组建园区管委会负责日常工作。目前全镇面积2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两万人。大约有2000名居民会因为台湾公司的投资而搬迁,而搬迁者将会以住宅面积每平方米1180元人民币的标准获得补偿。 根据松江与台积电的合作构想,松江将在园区内的7.8平方公里作为以台积电为领头羊的相关IC半导体产业群用地,并把招商的起点提高。另外松江地方政府也在上海市政府的协助下,委托上海房产集团为台积电员工生活用房建造600套公寓和300套别墅,首期50亩用地已开发在建,预定明年6月完工。 小昆山当地政府官员及乡镇企业主指出,台积电在小昆山设厂,可望在未来10年投入百亿美元,这是自数百年前松江府在小昆山设府以来,百年难遇的机遇,全镇的发展生机为之一振。因此,自5月初与台积电签定投资意向书后,松江区政府立刻冻结小昆山的一切建设计划,并在本月初审查新的园区建设蓝图,以配合台积电的设厂规划。 目前台积电设厂用地已由台积电委托的德国M+B营建集团总承包,负责厂房的营建工程;而在台湾长期与台积电配合建厂的互助营造公司也以总监理的角色,正式进驻工地。 小昆山当地官员透露,与台积电签定意向书后,上海市政府针对该项目一路开绿灯,包括拨款动迁当地整个村庄、开辟施工道路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动工,都在一个月内如火如荼展开,甚至为了“搞定”这个项目,也顾不得若干监理工程顾问的建议,在2002年夏率先打下若干基础桩,并加快脚步将施工工地的办公室地下部分快速上马,一派与时俱进的景象。 敏感问题 与内地小昆山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峡对岸的“冰河重重”。 8月29日台积电在台湾股市观测站中抛出信息,证实已与上海松江区政府所辖的“上海松江科技园区”(即松江大昆山科技园区)签定“投资意向书”。这是台积电沉默近100天后,第一次公开承认前往上海。据了解,台积电内地设厂计划前期将投资9.8亿美元,兴建8寸0.25微米生产线,预计月产能够超过4万片,2003年8月可望完工投产。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台湾“经济部政务次长”陈瑞隆的关切,当天就向台积电查证消息是否属实以及是否已动工。得到的说法是“在‘政府’未核准前,保证不会有‘不法’投资行为”。关于签定与否,仍是避重就轻,并未直接否认赴内地投资设厂。 事实上,8月12日台湾“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已经公告在内地投资晶园(芯片)厂及监督作业要点:只要在台湾投资设立12寸晶圆(芯片)厂,而且进入基本生产阶段达6个月以上,台湾的晶园(芯片)厂就可以旧厂设备到内地直接投资。 台湾芯片业人士认为,此规定本质上就是为台湾的“晶圆双雄”——台积电和联电“量身打造”,政策走向不言而喻。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内部人士就曾公开指出:“开放8英寸晶圆厂赴内地投资,原本就是设定台积电和联电符合资格”。 不过表面上,台积电却“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楼”,迟至9月9日下午两点才派人将“赴上海松江科技园区设立8寸晶圆厂申请案”,送交“经济部”投审会,送件资料包括投资计划表及财务报表。至此,沸沸扬扬的投资大案,才算“拨云见日,八字有了一撇”。 尽管如此,台积电还是巧妙地避开实质上已委托相关机构在上海松江大兴土木的事实,依然低调指出:投资案已向“政府”提出,何时通过是“政府的问题”。 无疑,台积电到内地设立8寸芯片厂的特大投资项目,正好触动了两岸最敏感的神经部位。 由于海峡两岸关系长期处于低潮,而中国内地“世界工厂”地位不断巩固,台湾当局开始忧心“产业空洞化”、“经济边陲化”。台积电事件在客观上使台湾当局感到“心虚”,引起了台湾“朝野”争议长达一年之久—— 芯片产业西进内地会不会使得“钱进内地”,而且“人流内地”?台积电的首批内地台籍员工规划600人以上,未来预计开工后的后续人员以及上下游台商进驻后,至少达到万人规模!这些台湾精英的大批“出走”是不是会进一步导致台湾消费持续低迷、信心丧失?台湾当局面对内地经济的“雄起”,继而不得不破解两岸关系僵局、开放“三通”,到时候台湾经济往何处走? 不完满的休止符 2002年12月初,台北突然传出消息:台湾当局派专人“游说”台积电高层延缓到祖国大陆设厂的脚步,且暂不开会审查这件投资项目。 台湾各主要媒体曝光的信息指出,台湾“政府”主管官员透露:台湾目前经济低迷,特别是美国明年景气未如预料,同时即将面临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年,为稳定岛内政经格局,因而才与台积电有了这一“沟通”的动作。 台积电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代工明星企业,近年来受困于台湾岛内整体形势恶化,竞争对手纷纷进入祖国大陆设厂布局、抢占市场,不得不积极部署“前进大陆”的计划,无奈近一年来不断受到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阻挠,不得不走弯路——先在上海松江上马,再寻求台湾“政府”的审查批准。 台积电到祖国大陆投资行动一波三折,不仅具体反映海峡两岸局势变化万千,也体现出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国热”的趋势和潮流。 此刻的台北正临选举热季,而张忠谋此前曾公开指出:预计申请获准后,一年内台积电大陆8寸厂就可以开始投产。言下之意,看来相当笃定。如依张的“预测”,台北审查台积电的申请案,最快可望在台北忙完选举之后有初步的结果。没想到眼前的结果竟然是“暂缓审查”,究竟是暗藏什么玄机?值得探究。 台积电投资内地的大动作,的确戳破了台湾的“台独执政神话”——特别是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基本教义派”,已无法再为 “绿色(台独)执政”之后的台湾日益恶化的投资和经营环境自圆其说。 因此在张忠谋内定松江投资计划之后,李登辉就加紧阻挠、破坏张忠谋的大陆布局,他在台湾“立法院”改选换届后的2002年3月“召开议会”期的前一天,召集他创立的“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的“立法委员”,专门谈及开放8英寸芯片厂投资大陆一事,煽动说“能晚一天去,就晚一天去,对台湾有好处”,并在多个社交活动场合大骂从事两岸经贸活动的人是“红顶商人(亲共人士)”,而之所以出现8英寸芯片到大陆设厂,就是因为“台湾太自由,自由得过分!” 李登辉的“党羽”紧接着就在台湾掀起一片反8英寸芯片厂投资大陆的行动,包括在“立法院”召开“临时党团大会、早餐会、公听会、记者会”,甚至扬言要上街游行,并要求赞成投资大陆的“行政院副院长”林信义、“经济部部长”宗才怡和“经济部次长”陈瑞隆下台谢罪。2002年3月20日,在“台联”的压力下,担任台湾“经济部部长”48天的宗才怡被迫辞职。 李登辉及其党羽反对台商特别是像台积电这样的龙头企业投资大陆的理由,包括会提升大陆竞争力、降低台湾竞争力以及增加台湾失业率,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事实正好相反——李登辉阻挠张忠谋的布局,骨子里就是要斩断两岸的经贸交流,挟持陈水扁政权,从而掩盖他自己涉嫌的若干疑案,巩固台独势力。台湾某著名时评人士告诉记者。 就在台积电“前进上海”再遭新的阻挠之际,世界第三大芯片(DRAM)厂商德国英飞凌于2002年12月10日宣布终止和台湾芯片厂商茂砂集团长达7年的技术和投资合作关系并撤资;而此前一天,英飞凌却在上海和上海中芯半导体签定代工协议,将转让芯片生产技术给中芯国际;后者也同时取得日本东芝、ELPIDA等大厂商的技术授权。 有趣的是,茂砂集团目前也在积极规划投资大陆的布局,上海台商圈早就盛传茂砂在上海青浦台商工业区(北邻松江)计划投资35亿美元,逐年开设多座芯片厂,其中首座8英寸厂最快在2004年中即可完成。 这些现象表明,近年世界半导体大厂已有跳过台湾,加快在内地布局的大趋势。这个模式有如台湾笔记本电脑业者西进内地——外商到哪里下单,业者就往哪里跑!何况中国内地本土市场的订单,也日见成长。 眼前台湾“立法院”正在审查不断修正、放宽的“两岸人民往来关系条例”,以落实陈水扁为了“拼经济”和回应民意压力而计划逐步开放的“三通”等大小政策,此审查已受到“立法院”“台联委员”的抵制,连带也可能波及台积电投资大陆的审查。 看来,台积电投资项目可能要到2003年初的春节后方可见分晓。尽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是自知“等不及了”的张忠谋还必须再等一等。 张忠谋其人 张忠谋被称为台湾的“IC教父”,是台湾做半导体、做芯片的第一人。 张忠谋先生和上海有着一段深厚渊源。他1931年生于宁波。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4岁的张忠谋跟随父母亲从重庆迁到了上海。张忠谋的父亲,张蔚观先生,在上海余庆路买下了一栋房子,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半的难忘岁月。1949年底,张忠谋又跟随父母亲迁居香港。 张忠谋曾经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工作达20年之久。80年代,张回台湾创办台积电。目前,台积电是全球第三大芯片公司。 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这样评价,张忠谋是“这几年来选出的最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最杰出的CEO,他是第一名,因为他公司的毛利是50%,做芯片做到毛利比Intel还高,很具有传奇色彩”;“张忠谋是台湾经济到现在还没有破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社长高希均,把张忠谋与王永庆对比:台塑企业的王永庆先生,代表着经济起飞时代要注重点点滴滴的管理;台积电的张忠谋先生,代表着高科技时代所展现的雄才大略。 小昆山:“中国的比佛利山庄” 台积电落户上海西南郊40公里处的松江古城,一夕之间使她的知名度更上层楼。 松江区面积604.06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加坡一国疆域,古称华亭,为上海之根,所谓“先有松江,后有上海”,至今建县有1252年,区内唐、宋、元、明、清的生活史迹,随处可见。 松江同时是上海市重点城市战略“一城九镇”新城试点,大学城群聚7所高校,目前有5万学生在读。绿化率超过5成的花园城镇房屋,使得更多的浙江、台湾民众纷纷在当地置产落户,成为继浦东张江之后,浦西的新亮点。 上海房地产界老总指出,松江经过城市化战略部署以来,大学城新城区的房产市场已经炒热,在建与完工的房屋与大学城正相互辉映。松江区未来3-5年的建设,西面的小昆山将是一个重中之重的热点。包括李嘉诚所属的和黄集团也在当地购置了4000亩建地,而小昆山的房产市场正跃跃欲试,目标是“迈向21世纪的大都会郊区花园小镇”。 翻开松江府志,上海地区最明显的地质遗迹概括在这一带的九座山丘,通称“九峰”;这一带的主要位置为今日小昆山镇,也是三国时代大文豪陆机在答覆晋武帝问讯时指出的:三泖冬温夏凉。这三泖之地,是陆氏家族南迁后的故乡,当年豪族的“里第”。 如今在小昆山北面天马山脚下、佘山脚下又兴起港、台、新加坡等地人士的移居置产热,房价令人咋舌,让人产生不久可能将成为“中国比佛利山庄”的梦想。 根据松江区政府的规划,未来新城区大学城将吸引8万名大学生,加上教师等高级人才;松江的人口结构将因外资企业、大学人口、外来就业白领的移入而改变。未来50万人口的结构预量,可望三三开,即1/3本地人、1/3外省市移居人口,另外1/3境外移入人口。 位于浙江、江苏和上海交界的松江地区,因地理位置优越,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十六大以后,长江三角洲的整体区域战略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新世纪IC半导体产业逐渐聚落成型,一个预想中的“中国硅谷”,正好在这个古地名为“谷水”、“长谷”之地的古城松江兴起。预计,这块风水宝地将在“苏、浙、沪加台湾”的人文结构下成长,而苏州的昆山和松江的小昆山,这大小昆山势将成为大上海周边重新崛起的“台湾城”。 台积电股份比例 股东构成 股权比例 荷兰飞力浦 13.72% 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 9.63% 台湾飞力浦 6.98% 最大个人股东 台积电董事长张仲谋 0.49% 第二大个人股东 台积电执行长 曾繁城 0.16% 其他股份由外资券商和散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