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0亿资金的来路与出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7日 14:37 今日东方 | ||
文/本刊记者 颜杰 企业实施MBO最需要的是钱,上亿的钱。对此,所有相关企业都有深刻体验。所以业内有这样一个说法:想用MBO撬动13200亿国资,首先必须解决撬动MBO的资金问题。而提供这种资金的“MBO基金”正是解决13200亿国资来路与出路的一个“杠杆”。 为解决MBO资金问题,现在国内与MBO热不相上下的就是“MBO基金公司热”了。在上海,就有两个背景相似的MBO中介机构,几乎同时组建了两个功能相似的MBO基金公司,但令人称奇的是,它们不仅运做模式迥异,还相互“攻讦”。 “我不是主角,我是导演。” --荣正这样定位自己 两三年前,荣正就想做一个自己的MBO基金,但郑培敏发现作为一个咨询公司,荣正的项目是不断的。“如果做一个2-3亿元的所谓MBO基金,一个项目就用完了。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自己不做MBO基金,而是发动境内外的热钱一起流向MBO。” 荣正建立的利宝资本俱乐部的会员,都是各种境内外的MBO基金和机构投资人。在荣正接到MBO项目之后就向这些会员进行推介,现在荣正左手是非常优质的MBO项目,右手是利宝资本俱乐部具有大量资金的会员。根据行业规模,在系统内进行配对,这样效率非常高。“我不是主角,我是导演。”郑培敏这样给荣正定位。 与此同时,亚商企业咨询正在策划成立一个杠杆投资机构——泛亚策略投资公司,郑培敏认为亚商的泛亚策略投资如果只是搞投资,那有意义;如果配合亚商搞咨询中介,那也没意义——一个项目就做完了。“我知道他们现在在做伊利的MBO项目,而伊利第一大股东就需要将近3个亿!泛亚11月2号宣布搞这么一个投资公司,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他们注册。而荣正最近找到一个机构投资者,它刚从股市变现了15个亿,马上承诺拿出20%来做MBO,3个亿就这样到位了!所以说,钱在不在我手上,对做MBO是都没关系。” 荣正做导演的梦想现在一步到位了——利宝资本俱乐部的十几个会员的基金加在一起已经超过50个亿。“我们现在缺项目,不是缺资金,倒过来了。”郑培敏非常乐观地说。 “利宝成功的几率很低” --亚商预言 上海亚商企业咨询公司的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余颖是管理学博士,十二年前就在专业财经刊物发表有关MBO的文章。他认为,亚商即将成立的泛亚策略投资公司将比荣正的利宝资本俱乐部层次要高——“利宝只是一个像房产中介一样的中介机构。” 关于郑培敏说的“因为MBO项目需要资金量大,2-3亿一个项目就用完了”的问题,余颖解释说,像泛亚两个亿的资金只是一个平台,不是做MBO项目的时候都是泛亚投,一般泛亚会投20%,这样符合权益法,股东价值体现比较明显。另外泛亚外围还有一圈人,他们会一起参与这个项目。 “如果我们投了钱,就不担心别人会不投。尽管像任何其他公司的重大决策要取决于董事会一样,泛亚决定投哪个项目也要各大股东认可,但在选择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项目方面,泛亚更有自主权。我们这个泛亚策略投资公司就像桥头堡,有我们亚商公司在背后支撑,就有一大批公司支持,因为我们彼此信任。” 余颖认为,利宝资本俱乐部从事MBO项目时,需要一个个投资者做工作,让别人投钱,效率是很低的;真让别人拿一个亿出来,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别人会犹豫再三。而利宝作为中介机构的主导性就会很弱,能否成功完成MBO项目,就要取决于别人是否肯投钱。“所以(像利宝资本俱乐部)这样,成功的机率会很低,我可以肯定。” “警惕有人借MBO热圈钱炒股票”--荣正提醒 “荣正和亚商不一样,亚商管过钱,在过去的股市中,亚商管过的钱数以十亿计”。郑培敏说:“我们公司没做过股票,所以即使现在有人哭着喊着给我钱,我也不会接,因为我没做过投资。” 因为亚商此前主要投资股票,没做过产业项目,所以,郑培敏对泛亚的资金未来流向表示担忧。他说:“如果泛亚只是做一个投资公司,具体到某一个专业的投资公司或MBO基金公司,做组合投资,那是好事情;如果钱到手之后,被‘挂羊头卖狗肉’转移去做股票了,帮它解套套牢的股票,那就值得关注了——是不是又有人借MBO热圈钱炒股票?要警惕哦。” 盈利模式比拼 相比荣正“目前的收益来自咨询和中介”,亚商的泛亚策略投资公司的盈利模式目前尚未浮出水面——“如果这个模式像银行一样,那就是不成功的;如果不像银行,又存在一个问题,管理层为什么要你呢?” 余颖坦言,“没有找到好的赢利模式是泛亚现在面临的一个困难,但我们的收益肯定来源于所投资的公司未来的增值,这是毫无疑问的。” 泛亚目前寄望,亚商的咨询能力和所投资的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形成合力,使企业增值。因为作为咨询顾问公司,亚商自认为其在本土顾问公司中是一流的,和管理层一起成立一个公司去受让股份,或者和管理层一起去买断股份,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或实现海外上市,是泛亚认定的操作的手法。但现在这种做法还有一点试水的味道,“一旦成功,我们就会增资扩股。”余颖很是自信。但问题是,目前MBO的三种利润来源——为投资者提供贷款获得利息,泛亚不屑;分红收益,得看未来,不确定性很大;最有利可图的股权增值,由于非上市公司受配额限制难以上市,上市公司目前所出让的国有股、法人股又不能全流通,所以溢价不会太高,泛亚究竟如何盈利看来只有“试水待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