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点击2002:沸点与冰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3日 11:05 CCTV《中国财经报道》 | ||
沸点:汽车元年 主持人:欢迎收看《财经点击2002》。说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论比较多的可能就是汽车产业了,过去汽车产业就像个大胖小子,被人抱着、宠着、爱着,就像老人们讲的一句话,这孩子如果不满地撒花的跑,不磕着、不碰着这孩子怎么能长大呢? 何帆:但2002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常好,以至于有的学者说,2002年是汽车元年,就是中国汽车业的春天已经真正到来了。2002年不仅卖车的兴奋,买车的人也兴奋,一些不卖车、不买车的人也跟着兴奋,可以说汽车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了。 主持人:确实,这一年当中我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变成有车一族了,可以说有了汽车以后,在逐渐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理念。 2002年9月,肯德基在中国的第690家快餐店悄然开业,这也是北京的第一家汽车餐厅。 中国汽车业在2002年迎来了红日高照的黎明,肯德基显然不是这个黎明报晓的一只雄鸡,他们看中的是汽车拉动市场。看着餐厅的火爆场面,你不得不佩服肯德基敏锐的市场嗅觉,给开车族更多方便是汽车时代的基本要求,给商家更大的利润则是汽车族对社会的又一种回报。 我们还不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但汽车文化也正加速向我们驶来,汽车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理念。 主持人:其实,闻名世界的麦当劳餐厅,最早就是由美国一家汽车餐厅发展起来的。 何帆:1937年,麦当劳兄弟最早在嘉州开了一家汽车餐厅,而那时是汽车在美国大兴于世的时候,所以汽车行业确实能带动很多的其它行业。有一份研究报告说,汽车业能够带动156个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它也有一个特点,就是汽车业对下游行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带动影响,要比上游行业比如钢材机械这些行业还要大。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汽车行业增加1元钱,上游行业会增加0.65元,下游行业会增加2.63元,所以很多买车的朋友大概也会有这种体会,就是买完车以后花钱更多了。 主持人:有一份数据表明:2002年1月至11月,国内共销售国产轿车102万辆,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55.4%,有人就用“井喷”这个词来描述2002年汽车市场的火爆。面对这样火爆的市场行情,不管是汽车的业内人士,还是消费者,大家都非常激动。不过有人就说,学经济的通常都是非常冷静、非常理智的,但是在市场的诱惑下,有些学经济的,也按耐不住心情,也急着忙着买回自己的车。我说的就是我身边的何帆博士,前不久他买车的时候,以及他坐在自己车里第一次握方向盘的那个劲才有意思呢。 坐在自己的车里,何博士满脸灿烂。从坐拥书城到坐拥汽车,这个过程也够漫长的。如今,握着自己的方向盘,何博士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小康了!”处于陶醉状态的何博士什么理论也讲不出来了。这种感受,买过车的人都有。 据说在买车前,也有专家给何博士进行过分析,何博士自己也常在媒体上发表高论,分析买车的时机。可是,何博士终于还是没能抵挡住车的诱惑。他说:“等不及了。” 主持人:何博士,第一次买车就这么兴奋,您娶媳妇是不是也不过如此吧。 何帆:确实,这在我们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决策,跟家里新添一口人的感觉差不多。 主持人:今天是不是自己开车来的。 何帆:不是,今天车让夫人开走了。 主持人:您真有君子风度,买车也给夫人优先。 何帆:本来车就是给夫人买的。 主持人:您怎么想起现在买车呢? 何帆:我想为扩大内需做贡献。 主持人:真是中国的经济学家。 何帆:开玩笑。确实,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后面有一些高增长的支柱产业来支持,比如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高增长的支柱产业是轻工业,然后是纺织业。到九十年代出来各种各样的家电行业,包括房地产,现在人们的消费结果正在升级换代,从原来基本上满足了吃穿,到现在向一个更高的阶层发展。汽车行业就是应运而生的一个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在很多国家占的比重很大,比如德国汽车行业占GDP的比重超过8%。在中国也有一份报告预测在未来15年,中国的汽车产量会增长六倍。主持人:在我国2002年的汽车火热过程中,我们看到除了欧美的厂商之外,还有一些厂商例如我们的东邻日本,比如丰田、本田这些大的厂商在中国市场都投入了很大力量,从市场表现来看,产品也受消费者欢迎,投资收益也不错,但日本的经济发展好像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冰点:通缩威胁的日美经济 何帆:日本国内的经济可以说是冷到了冰点。很多经济学家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房地产泡沫和股票市场的泡沫已经崩溃了,银行里有大量的不良债权,通货紧缩又阴魂不散。日本政府想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现在的债务报复是发达国家里面最高的,接着又想用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然后发现他们现在已经掉进了一个零利率的陷阱。2001年年底,日本曾经想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用日元贬值来刺激经济,可是到2002年美元贬值了,贬的比日元还厉害,所以日元只能升值,有经济学家说,现在对日本经济惟一乐观的办法就是把有关日本经济的报表倒过来看。 主持人:够有意思的,您说日本经济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天地呢? 何帆:我觉得有一点,就是日本经济现在已经陷进了一个通货紧缩的泥潭。 主持人: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有可能使得日本经济出现积重难返的状态,比如说现在日本经济已经是坚冰一块了,不过2002年日本也出现了一块破冰人物,这人物一上台就提出了叫做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方案。 见过竹中平藏的人都认为,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惹人注目。不高的个头,园园的脸庞,一幅典型的日本人形象。就连他从眼中流露出的神色,也是纯日本式的,力图在不知不觉间将人慑服,正如他一贯的铁腕作风。日本财政大臣竹中平藏:按照小泉首相所说,无论怎样,我们要毫不手软解决金融问题,要为社会稳定和就业考虑。 这位51岁的前大学经济学教授此刻正站在日本银行业乃至整个日本经济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对于漫长的10年间,日本改革以类似于蛇形的缓慢态势向前蠕动,他忍无可忍,于是大刀阔斧地出台了一套“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要求银行在2004年以前处理掉15万亿日元的坏账。 巴克莱资本公司首席分析师约翰·理查兹:如果这一政策实施,实际上就是把日本的一些银行部分国有化。日本的一些官员和银行巨头对这个政策有很大抵触情绪,对于竹中来说,要想真正落实这个政策,还需要从小泉那里得到更多支持。 经历了“失去的十年”,日本国民太希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能够灵验。但是,在变幻莫测的日本政坛,保守是它相对的主流,改革者往往难以坚持长久。多少人曾经被看成是改革的希望,到最后,还是旧有的体制赢了。曙光并非就在下一个路口,走在冰面上的竹中可一定要保持好平衡。他一摇摆,日本就要摔跤。 主持人: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经济学家好像也并没有找到一个很好治理通货紧缩的方法。 何帆:二十世纪的时候,经济学家花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到现在为止通货紧缩重新又来了,我觉得有点像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有的经济学家说,通货紧缩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个现象,不仅是日本,我们看美国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格林斯潘很庆幸,像日本那样糟糕情况还没有在美国发生。但是价格指数等各种数据的统计表明,通货紧缩正在缓缓逼近美国,经济疲软和日渐趋烈的全球竞争使美国看上去越来越像一个买便宜货的大卖场。这个习惯了应付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对于悄然而至的通货紧缩显得有点迷茫。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治理通货紧缩要比治理通货膨胀难得多。 主持人:2002年格林斯盼举起了降息的大棒,美联储的利率从1.75%一次性降到了1.25%,这个动作是非常大的,这样一次降息对于美国经济成长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 何帆:格林斯盼一直在不断的降息,而且它的降息确实对缓解美国经济衰竭成度是有帮助的,这次美国经济衰退是历次衰退中程度最轻的一次。降息可以刺激依靠贷款来消费的一些产品,比如说房地产或者是住宅、汽车。可是它并没有刺激企业的投资,就算刺激了一些汽车和住房的消费,这也是短暂的,因为美国的消费者不可能买了一辆汽车,接着再第二辆第三辆,不可能买了一栋住房,接着再买第二栋第三栋,所以短暂的消费狂热是不会持久的。 主持人:在2002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时候,特别是在下半年,有这样一个论调,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您怎么看。何帆:我们输出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我们并没有输出通货紧缩,为什么?因为尽管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快,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出口依然占世界贸易总量不到5%。相反我觉得,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现在全球性的紧缩有点像传染病,搞不好可能我们自己也会传染上,因为我们的关税水平在不断降低,进口也在不断增加。 主持人:我们和国际贸易之间,和其它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在这时候一定要提防,不要得了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