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财富涌流 > 正文
混沌言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2日 16:06 南风窗

  张鸣(北京)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约2000多年吧,使用的货币是一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可能从秦五铢就开始了)。将钱做成这副模样,当然有浇铸之后方便加工的意思,但也暗含着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晋人鲁褒《钱神论》言,“体圆应乾,孔方效地”,此之谓也。不过,这样一来虽然气魄够大,也有麻烦,因为宇宙在中国人认识中还有另外一副模样,那
就是混沌,所以连这种财富的表征,也不免混沌起来,也就是说,财富的所有权含糊不清。

  拿传统中国人认为最稳定的土地所有权来说,虽说早就有了土地的自由买卖,张家买李家的地,请来中人,写好契约文书,方位标志一清二楚,连一个垄沟都不错,地契在谁那里,地就是谁的,哪怕你多年不在,地还是你的。明清之际江南盛行永佃权,田地权(所有权)和田面权(使用权)分得清清楚楚,可以分别典卖,按说物权是清晰的了吧?可是一旦到了更高的政治层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看上了谁家的土地,二话没有,你就得让出来。仁慈点的还有点补偿,横的主儿,连象征性补偿都没有,好在这种事情并不太多。但至少在理论上,古代中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含糊的。

  连脚下最坚实的土地都如此,其他财产的边界就更糊涂。中国人一向号称以农立国,但几乎人人都爱经商、也会经商,巨贾不消说,农夫村妇也推着挑着家什来赶集。挣来的钱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是自己的,但如果倒霉赶上了贪官暴君,那可就说不定了,要不然怎么会有“破家县令”这个说法呢?秦汉时候皇帝一有急需,就拿有“市籍”的商人开刀,商人的钱就变成了国家的钱。

  后来“市籍”这种贱民称号消失了,但商人地位依然不高,家产还是不保险。于是讲究一点的赚了银子就买地,变成地主,然后课子读书,考试进入仕途;性急的干脆大把银子买个官当,直接混入捐班行列。但做了官就可以确保家产无忧吗?好像未必。政坛风云,宦海沉浮,一不留神,罢官抄家也是司空见惯寻常事。石崇富甲天下,连皇帝帮着自己的舅家王恺跟他斗富都斗不过,风向一变,照样家产籍没,身首异处,最心爱的歌妓绿珠也受连累跳了楼。当然,如果都像清朝的三朝元老曹振墉一样(此公有盐商的家庭底子),天天多磕头少说话,安享富贵的可能性要大一点,但同样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比如和坤吧,虽然被说成天下第一巨贪,好像十恶不赦,其实此公八面玲珑,不光只讨乾隆皇帝的欢心。钱多出于人家的主动孝敬,比起眼下我们某些领导干部来,格调显然高多了。然而,和坤多年攒下的家当,都被后来的皇帝嘉庆拿去了。原因呢,当然有十大罪状,但真正原由大概就像朱维铮先生说的,连年剿五省白莲教起义剿得国库空虚,害得嘉庆心里空落落的,只好来个“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最要命的是,相当多对私有财产的剥夺,都有相当正当的理由。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有道德意味过于强大的“公”与“私”的概念。那个出过“何不食肉糜”笑话的昏君晋惠帝,听见蛤蟆叫,问道“为公乎,为私乎?”看来他并不是真糊涂,王朝政治的要害就是这么点事,这种政治结构下,国家不言而喻地体现着“公”的一面,由公而剥夺私,即使手段不光明,道理上也可以自圆其说。可说到底,那个时代的“公”,其实也掺了八九成的“私”,皇帝以天下为家,但沛上无赖刘邦一做皇帝,就跟他老子吹牛,说你从前老说我没有家业,不如兄弟,现在看谁家业大?

  古往今来,老百姓都知道这个道理,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认为那是刘家和李家的天下,也认可刘家和李家对他们土地财产的征用。当然,当官的更是认可来自皇权的“公”的肆虐,落难倒霉的时候,无论多大脾气,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产被抄走。明朝万历年有过不小的作为,也捞了不少钱财的张居正,得意时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死后家产被抄,一家十几口人被关在一间屋子里活活饿死,竟没人想点办法。

  其实,就是在私的领域,财产权也不那么清楚,一个人只要有点出息,家族负担马上加重,人人都认为可以沾光。手里有点银子,需要“照顾”的人就多。几乎每个做官的,后面都要照顾一大家族的人(叫他们怎么做清官!),利益均沾的结果,财产权多少也就模糊了。

  中国有《易经》,总是变易,按老百姓的话说是“富不出三代”,用贾府里小红的话来说就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对于文学艺术可能倒是有点好处,不然《红楼梦》怎么出来?可这样下去,社会资产却总是难以积累起来。西方的历史短,但人家有几百年历史的资本家族,连日本也有三菱、三井这样绵延几百年的老商社。而我们的老字号,充其量也不过是卖卖鞋袜、烤鸭和剪刀,汉、唐、宋甚至明代都有过的大规模手工业工场,一个个都灰飞烟灭了。古罗马多数时候也是帝制,不过《罗马法》却把物权界定得清清楚楚,罗马皇帝可以砍大臣的头,想没收财产可就难了。关键是,人家文艺复兴接上古代的茬,由市民社会走向现代,现在我们要遵从人家的游戏规则。可是,人家规则的基石就是物权,即私有财产权,我们怎能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词?

  我看,实在没辙,咱们回去算了,套一件大号长衫,连头带脚裹起来,保管混沌。

  本文章属于南风窗2003年第一期系列专题文章之一,这一期的主题是“财富涌动”,从宏观层面全面透视和解析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迁。《南风窗》杂志社授权新浪财经在72小时内独家使用,其他任何媒体转载必须征得新浪财经同意。联系电话:010-82628888-5151 finance@staff.sina.com.cn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 】【打印】【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投票华语榜中榜,与众巨星欢聚得大奖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独家推出语音祝福!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F4] 烟火的季节
[黄品源] 简单情歌
[光 良] 握你的手
[和弦] 老公接电话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云网数字卡
  • 铁通Webphone大赠送
  • 联通冬季卡上网不限时
  •   让她兴奋到极点
  • 香奈儿女士香水
  • 性感密码小夜衣
  •   炒股票好帮手
  • 电脑远程炒股方案
  • 手机实时大盘讯息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