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3,中国经济年——代新年献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2日 09:35 中国经济时报

  2002年的中国,因为中共十六大而举世注目。如果我们可以因此把2002年称为中国的政治年的话,刚刚开始的2003年则可以称为中国的“经济年”。这一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比政治事件吸引更多的世界的目光。

  这个经济年的特点将是稳中求进。不过,这里所说的稳中求进与前些年曾经出现过的相同提法内涵不同,它不是一种政策建议,而是一种对经济运行环境和结果的预测和判断:
“稳”是指政策面将保持大致稳定,“进”是说经济增长很可能将比2002年更进一步,从而使中国经济稳居8%以上的上升平台。

  我们先来看看政策面的稳。中共十六大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但不论是从十六大报告看,还是从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领导层的更替并未带来宏观政策面的明显变动。对经济运行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3年的说法依然分别是“积极”、“稳健”。

  政策面的“稳”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一种基于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正确选择。对2002年的经济运行,相信经济界人士已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国家统计局报告说,全国GDP预计增长8%,总额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这个结果与去年初多数专家的预计有相当差距,所以被多家媒体称为“出乎意料”。在GDP增幅出乎意料的同时,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出口、外资流入也都是去年经济运行中的亮点。经济学家们还十分强调“经济中自主增长能力增强”。正由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在2002年已经实现走向复苏的转折。在这种情况下,政策面的稳是必要和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说,一个正在上升中的经济,如果其增长没有伴生重大的缺陷,就不应该采取较大幅度的政策调整,以免增长过程中断。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升基础尚不够稳固,甚至还是脆弱的,对政策和外部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仍然较低。

  我们再来看看“进”。以稳为主的政策选择有利于使经济运行保持上年的大致轨迹,并可能使自主增长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地增长。多数研究机构也正是据此对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预测GDP将增长8%甚至更高,好于或至少不差于2002年的经济形势。

  然而,2003年的中国经济能否稳中求进,还要看2002年留下的几大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和解决。这几大问题择其要者,有就业问题、农民收入问题、通货紧缩问题、股市低迷问题,还有一个很难判断的WTO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问题。

  就业问题是严峻的。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消息说,预计20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左右,考虑到下岗人员以及因种种原因并未登记的失业人员的广泛存在,实际失业率会明显高于此数。

  农民收入问题是严峻的。这个问题表现为收入问题,实际是个综合问题,它至少包括农民在农业上的收入下降、农民在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环境恶化等等多个子问题。前文所说的失业率并未包括农民,但上亿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市场的流动是一种客观存在。他们工作难找,工钱难领。解决这个问题,长期说有赖城市化,短期看有赖于城市政府及相关方面尽可能为农民工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当然,如何真正对农民“减负”也是重要的。

  通货紧缩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自1997年开始出现的物价持续下降趋势,在去年没有大的改观。2002年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8%。有人认为,物价持续下降不利于企业销售环境,使企业利润减少,发展后劲不足;另有人认为,物价适度下降有利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从2002年的情况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没有明显好转,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下降幅度已经连续数月出现缩小趋势。2003年的经济增长如果明显高于2002年,通货紧缩现象或许会消失或大大缓解。

  股市低迷问题虽然与实体经济运行似乎没有相关性,但它影响到数千万股民和众多机构,对消费信心的强弱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股市的长期持续下跌不管是理性回归所致,还是其他因素使然,这个问题都不会被政府视而不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过程中的一个关口。

  中国加入世贸后的第一年风平浪静,并不意味着2003年仍将是机遇多多而少有挑战。随着中国“入世”程度日益加深,真正的挑战会陆续到来。当然,从积极的角度看,市场开放程度加大未必不是好事,中国将借此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外资的流入也很可能会因此而更加顺畅。不管怎么说,WTO因素之于中国的2003年,有许多悬念待解。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只有三个主要政策目标: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显然,中国的问题太复杂了,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们面对太多太难的目标。仅以高增长伴随通货紧缩现象而论,就是一个连说清楚都难的问题。而对政府来说,不仅要把这些问题“说清楚”,更要把它解决好,这无疑是对其管理智慧的考验。

  但换个角度看,一旦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难题,经济增长就有可能进入长期高增长通道,中国的许多“负担”将可能变成经济增长的持久不衰的强劲动力。如与就业相关的人口问题,一旦找到人口——劳动力——消费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之路,中国不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优质廉价劳动力供应地,而且中国这块世界潜在的最大市场将成为现实市场,中国和世界都将从中长期受益。

  解决这些中国才有的“一篮子问题”是一个伟大的实验。这个实验虽然早已拉开帷幕,但2003年在这个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的复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以就业问题为代表的各种矛盾的积累也到了一个临界点。新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将在今后五到十年处理这些难题。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2003这个中国“经济年”将吸引世界更多的目光。

  我们看好2003中国经济年,因为我们相信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 】【打印】【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投票华语榜中榜,与众巨星欢聚得大奖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独家推出语音祝福!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F4] 烟火的季节
[黄品源] 简单情歌
[光 良] 握你的手
[和弦] 老公接电话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云网数字卡
  • 铁通Webphone大赠送
  • 联通冬季卡上网不限时
  •   让她兴奋到极点
  • 香奈儿女士香水
  • 性感密码小夜衣
  •   炒股票好帮手
  • 电脑远程炒股方案
  • 手机实时大盘讯息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